人在四九城,开局坑哭程建军 第144章

作者:正阳门下人

要没有他带路。

自己可就错过了。

不过,为了确保。

韩春明还是将那物件从报纸中拿了出来。

细细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件瓷器。

不大。

大致呈圆盘状。

直径在10厘米左右。

不懂的古玩的人,会觉得,这就是一个装菜用的瓷碟。

但其实这种瓷器,有一种专业的称呼。

叫:“洗”。

洗,是古时候一种用来盥洗器皿。

大致呢,有两类,一类是生活用具,像洗脸、洗手之类瓷洗。

这种瓷器器皿,一般比较大,开口深度也很深。

眼前这物件,显然不属于此类。

而另一种,则是特定的文房用品,主要用来蘸洗毛笔的。

叫做笔洗。

眼前这物件无疑就符合这笔洗的特征了。

当然,笔洗的类型也很多。

毕竟,是古时候读书人,人人必备的物件。

传下来的也有不少。

各种形制的都有。

从形制上来说,眼前这件,只能说是普普通通。

洗底往上的,直径是缓缓扩大的。

这与很多收边的笔洗不同。

整个笔洗如果侧着看上去,无论是大小还是形状,都特别像葵花的花盘。

这种形制,在古玩这行,有个形象的称呼。

叫做“葵花”。

所以,从形状和种类上来说。

这是一件葵花洗无疑了。

对于一件瓷器的鉴定。

确定了这一点,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窑口了。

而这件葵花洗的窑口……

韩春明一边细细的摩挲着那细润微凉的瓷身,一边用鹰隼般的目光扫瞄了起来。

釉色是淡青色。

当然,这种青色,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

天青色。

取自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

釉面,有很多开裂的痕迹。

要是不懂的人看了,还以为是这瓷器开裂了。

实则不然。

这叫开片。

瓷器历经时间的流逝,热胀冷缩的变化。

是极易发生开片的。

这种开片,瓷器裂了。

裂的是表面的釉。

于里面的胎,其实没有半点损伤。

而正因为这一特性。

这种开片,反而成为了收藏者鉴定瓷器窑口和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最经典的,莫过于哥窑的开片。

那几乎是满物件都是开片。

而且开片的纹理,极具特色,乱而不杂。

多了一分凌乱美。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哥窑名声大噪,成为“五·大窑”之一!

眼前这件,显然不是哥窑。

它的开片纹,细小而精美,如同蝉翼上面的纹理、又像极细的蟹爪纹。

细看而去,这种后天变幻形成的独特纹理,简直让人迷醉。

再加上这笔洗的胎体不厚,光泽润而亮。

轻弹之下,有玉一般清吟的脆响。

综合以上这些。

韩春明已经可以完全断定。

眼前这件,正是产自“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

关于汝窑的传奇,实在过于多。

横贯在它头顶的光环,也足够耀眼。

·· ····求鲜花·· 0

宋徽宗亲创。

“烧瓷万窑,汝窑为魁!”

古代,便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的说法。

由此可见,汝窑的瓷器是有多么的珍稀。

穿越前,韩春明记得有专业的收藏机构做过统计。

传世下来的汝窑瓷器。

全世界也只有93件!

而绝大部分都是被收藏在官方的博物馆。

流落到私人藏家手中的,加起来也只有六件!

而令韩春明印象最深的,当然要属2012年,当时的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在港岛拍出了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的超级天价。

直接刷新了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巧合的是,拍卖的那件物件,和眼下这件。

....... .... 0

简直是一模一样。

据说,那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正是来源于内地。

而经过鉴定,韩春明一件几乎可以确定。

二者完全就是同一物件!

也就是说,一件未来拍出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天价的稀世珍宝被自己就这样截胡了!

韩春明的心底,已经不能用激动来形容。

他竭力的压制住心底的情绪。

将瓷器还回到卷发男的身上,不动声色的问起了价。

“还给什么钱!”

“这碟子,我们当初也是搬家的时候,不知道从哪捡回来的!”

“本来是我妈准备拿来养鸡的!”

“不过,眼下这大院不准养鸡了!也就没用了!”

“你直接拿去得了!”

卷发男直接塞进了韩春明的手中。

而他身边的老妇人,也是热情无比的附和道:“对对对!你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这一个瓷碟可不算什么!”

“你不嫌寒碜就行!”

说着,还跑到屋子里,拿了些钱和苹果硬要塞给韩春明。

那热乎的态度,跟之前想必,简直是判若两人。

已经平白多了这么一宝贝。

韩春明可不好意思再拿钱。

上一篇:女忍者漩涡鸣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