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但是被老朱诛十族 第128章

作者:河套大圣爷

最重要的还是,

刘秀的谋略!

刘秀到底有什么办法,从倭岛把这笔钱带回来?!

朱元璋拆开吴王信件,呵呵一笑,“朕也很好奇,完全想不出刘秀要做什么。”

朱元璋眼睛扫过信件,呼吸愈发急促,忍不住惊呼道,“刘秀上倭岛带了两千五百万两?!”

嗡!!!

朝堂大震!

两千五百万两?!

刘秀不是去要钱了吗,怎么还带着钱去呢?!

这不是白给吗?!

五千万两还没要回来,反手又要送出去两千五百万?!

群臣脑中不约而同闪过一个念头,

刘秀要携款跑路!

可转念一想又不可能,毕竟谁都知道倭岛这事办起来难如登天,刘秀办下来就是奇迹,办下来也不会有人拿这事借题发挥,

刘秀完全可以,在倭岛上逛一圈,装作尽力了,然后回来禀告朱元璋说这钱追不回来了。

就算这样,朱元璋也会念在刘秀有苦劳而赏赐他。

更何况,刘秀的一大家还都在中原呢,说句不好听的,刘家也不差这几千万两的钱财…

众人越想越晕,

刘秀到底要拿这钱做什么?

朝堂上百官千思万绪,彻底被搞昏了头,反正,打死他们也想不出,刘秀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身体坐得笔直,仿佛整个人都钻进了眼前的信件之中,

只见老朱时而皱眉、时而感叹、时而叹气、时而惊惧…

把百官心里撩拨的心痒痒不行。

过了许久之后,朱元璋才长叹一口气,放下信件,可还是控制不住太阳穴狂跳,活了这么久,从乞丐到皇帝,老朱什么事没经历过,

可偏偏信中所说之事,莫说是见过,就光是想,都一点想不出来!

朱标心痒难耐,忙问道,“爹,先生到底要怎么做?为何要带那么多钱上岛?!”

朱元璋未理老大,皱着眉头重新抖开信件,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

而太子的话,也彻底点燃了朝堂,

“我想到了!刘秀自知在倭岛难以生存,要拿这么多钱买命!”

“我的天啊!足足两千五百万两!大明的钱就这么白给?!”

“陛下,派兵吧,不能再让刘秀胡闹了!”

“刘秀胡闹也就算了,怎么蓝玉也跟着胡闹?!”

“呵呵,不知道今年的俸禄能不能发下来了。”

“给倭人白送钱?刘秀回来,定要向他问罪!”

“胡扯!”徐达低吼一声,“刘秀怎么可能给倭人白送钱?”

朱标点头,不过还是没说出什么,毕竟他真不知道刘秀要干什么,想为刘秀辩解也没词可说啊!

“不,“朱元璋沉声道,“刘秀就是要给倭人白送钱。”

徐达、朱标对视一眼,齐声惊呼道,“这怎么可能?!”

“陛下!”刘三吾连忙上前,“刘秀其心可诛,老臣请命,把刘家人全部控制住!把刘秀给逼回来!”

徐达强忍愤怒扫过刘三吾一样,心中怒骂,

看不出来这老儒心这么狠啊!

要说你刘三吾完全出于公心说出这一段话也就算了,可元末战乱之时,正是需要天下奉献之时,你偏偏在山里躲了十几年,天下安定之后才敢出山,

如此惜命的人,也配说对大明一片公心?!

分明就是想借机踩死刘秀!

朱元璋吸口气,完全没理刘三吾,扫过朝堂,“散朝吧。”

这就散朝了?!

百官纵使心里一百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应下。

“徐达,李善长,方孝孺,等下来朕的寝宫。”

第176章 策必出三

朱元璋前脚刚回到寝宫,后脚小朱就带着三位重臣赶到了。

朱元璋扶膝坐下,笑道,“你们倒是动作快,也不给咱喘口气的机会?”

徐达刚要开口,小朱早已迫不及待,连忙上前一步,急道,

“爹!到底怎么回事?!先生要怎么把那笔钱追回来?”

朱元璋没有开口回答小朱,反倒是用目光扫向其余三位重臣,

无论是徐达、亦或是李善长、方孝孺,那称之为大明柱国是一点都没夸张,说实话,老朱也想考校一下自己这些臣子,看看他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李善长啊。”

“陛下。”

“若是咱把这事交给你办,你会如何办啊?”

李善长略微思索,立刻脱口而出,显然早就在心中打好了腹稿,

“陛下,我有上中下三策!”

老朱一愣,看向朱标笑道,“哈哈,没想到这大明韩国公越老越妖啊!短短几步时间,就想出了上中下三策,这可比那七步作诗带劲多了!”

小朱看向李善长,也是心中微惊,毕竟李善长随朱元璋起兵之时,与刘伯温二人分工明确。

一个为谋主,一个为内政。

倒像是汉高祖手下张良和萧和的分工。

而李善长自然是内政治事方面为长,运筹帷幄之策为短,可今日李善长口出三策,看来是要打破老朱小朱对其的刻板印象了。

李善长朝朱元璋、朱标分行一礼,恭敬道,“陛下想先听哪一策?”

朱元璋一拍大腿,手指李善长说道,“下策!咱先听下策!”

李善长脱口而出,“下策很简单,派兵直接抢就是了。如今虽天下疲兵,但吴地尚有精兵,尽起天下府兵佐之,尚有一战之力。”

“…而粗略算下来,就算打了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也足够用那笔钱重新招兵买马,怎么打都不亏。但一定要快!要在倭人花光钱财之前动手!”

朱元璋点点头,又摇摇头,直接道,“这下策不好。”

李善长轻笑道,“所以此为下策。”

朱标问道,“那上策呢?”

李善长朝太子爷拱手,“殿下,这上策便是不要这钱了。”

“不要了?”朱元璋眉头一皱,面色不快,“你说说,这是啥意思?”

李善长吸了口气,眼中冒出老狐狸般的光彩,

“陛下,倭岛如今一分为二,我们何不顺水推舟,把这笔钱就当作资助他们的费用?”

“哦?”朱元璋立马会意,“有意思,接着说。”

“这笔钱在北朝或是南朝都无所谓,陛下向倭岛下诏,说大明流入倭岛五千万两,大明不予追回,以此做为支援其的费用。”

“两朝天皇只要见到陛下的诏书,就算这钱是在老鼠洞里,他们也得想尽办法找出来,再之后便可与其建立藩邦体制,不时的资助些兵马粮草。”

“有大明资助,其一方必然迅速压过另一方,其就成为了大明的藩国。如此好处有三,第一,如此倭岛便可依赖大明。第二,沿海倭患会为之一清。第三,大明与倭岛可建立经济往来。”

“此为长远之计,而其长远之收获,必然大于五千万两!”

徐达闻言低眉,眼中透漏出一丝不屑,李善长此计太过想当然了,显然对倭人极其不了解。

倭人那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在不如大明的时候倭人会装孙子,可一旦有起势的机会,他们第一个咬的也会是大明。

这并非是什么上策,反而是资敌之计!

朱元璋面无表情,没表现赞同也没表现反对,接着道,“那中策呢?”

李善长吸了口气,看来陛下对上下二策都不满意啊,下策太急,上策太缓…

“陛下,这中策就是彻底不要与倭人发生关系了。等到开春,立马着手屯田制度,广积粮草,集中力量对付北元人。”

朱标两只袖子交叉在一起,手指在暗中不停搅拌,

按照现在的形势,大明没钱没粮没兵,确实不宜树敌过多、战事太频,所以李善长的中策也确实是老成持重之言。

其与上策的不同,无非是,到底和不和倭岛发生关系。

而小朱很了解他爹,就算李善长的三策确是不错,但他爹是万万不可能给一个蕞尔小岛当孙子的!

果然,老朱面色铁青、冷哼了一声看向李善长,“到底是文人做派!”

李善长叹了口气,“微臣愚钝。”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李善长心里却是一百个不服气。

因为在他看来,倭岛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而且还要最快速度解决,再有办法也跳不出自己的三策范围内。

那刘秀,也无非选了其中一策罢了。

只不过具体细节,李善长还没想到刘秀要怎么做。

反正在他看来,拿回来这笔钱的概率是微乎其微。

“哼!天德!你给咱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