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330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2零б捌五б0⑤з

……

“生产力……对,生产力。”

“一味的以我的想法作为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世界不是游戏,不是我用手点一下研发,就会有一个尤里卡帮我把这个科技快速发展出来。”

“我应当将精力放在生产力的推动上,让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变革,进一步引发科技的进步,这才是合理且可靠的……”

靠在墙面上喃喃自语着,张彦的眼神却变得越来越亮。

他突然明白了系统的意思:

那本书自然不是要他超前的在这个时代推行一种完全不合适的制度,而是希望他将那本书中的知识作为己用,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一套符合庐江自身需求的计划出来。

……

就以当前的庐江为例,如今的庐江处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并且是以传统农业作为主导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社会阶段,人们会遇到很多的矛盾,但最大的矛盾,无外乎是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

人多粮少——发动战争或者饿死多余人口——粮多人少——人口再增长。

可以说任何一个农业制社会,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的话,永远都跳不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哪怕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已经发达到了远超当前社会水平的地步。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也很简单,甚至张彦可以直接从两千年后的未来抄一份作业:

那就是提升农业生产力,从“必须”的农业人口中解放出多余的劳动人口。

然后将多余的劳动人口投入更加“高效”的工业生产,产出大量的商品来降低生活成本,让从事科研等高端工作的人口比例上升。

最后通过科研人口和投入的增加,变相提升科技发展速度,并且用发达的科技进一步带动生产力,从农业人口中抽调更多的劳动人口出来。

……

或许这样说有些拗口,但是毫无疑问,这便是两千年后的华夏,用一点一点的尝试所走出的一条切实有效的发展道路。

而当这条道路走到尽头的时候,占据社会主要结构的已经不再是农民,而是工人和其他城市人口。

到了那时候,华夏自然也就从农业社会毕业,进入到了相对比较发达的工业社会之中。

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实施起来,很有可能需要一整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而之前的张彦,正是卡在了这第一步上。

……

“之前我通过肥料和火药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也通过人为干涉的方法实现了一丁点儿工业化苗头……但这是不正确的。”

“不,不能说不正确,我只是照猫画虎,模仿了皮毛,却没有注意到,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要解放人口,将更多的人口向着上层输送,而不是去种更多的田,屯更多的粮食……”

“这样看的话,我先前准备修建国立大学的想法应当是正确的。”

“只是为什么,系统却说我做的不对呢……”

……

“是了,是科学和技术的并列发展。解放的人口不应当仅仅只是全部投入教育,现在的庐江需要的不只有学生和教师,还有工人……大量的技术工人。”

“之前的所谓工业化太粗糙了,我需要大量的工人开发新技术,并且生产商品和工具,然后让这些被生产出来的东西作为动力,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最后形成正向循环,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商品去赚取那点微不足道的现金流!”

“我要建造的不止是学校,还有更多的工厂!”

……

一法通,万法通。当张彦想明白了第一个点之后,他的思路便瞬间连贯,并且摧枯拉朽般的将原本纷乱的思绪清空,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了起来。

随后,他也不管现在正午的天气正炎热,就这样兴冲冲的向着自己府邸的方向走了过去。

那里还留存着不少之前他空闲的时候,用多余的名望值购买的奇观图纸,都是他觉得以后可能会用到,但是暂时不知道该推进哪一个的“备选项目”。

这一次,他便是要到家中,将原本的一份他雪藏的图纸给取出来,洗干净,拾掇拾掇。

等到“那东西”完成,他便可以安安心心的去建设庐江的第一所大学了。

……

PS:什么属于纯粹的商品?

在我的概念中,比如茶叶,比如之前作为重点之一的丝绸等等,类似于“贸易品”。

那什么属于能反馈社会生产的工具?

我觉得大概就是拖拉机,爬犁,木头斧子,或者之前的肥料、火药之类的东西。

作者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可能有的地方表达的不清楚,觉得很怪的可以说出来,或者往后看看。

第十四章 鲁尔山谷与亚洲飞蝗的到来

毫无疑问,在最初的时候,张彦让人生产肥料、火药的行为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都是有助于进一步生产的“工具”,可以显著提升庐江的生产效率。

可是紧接着,当火药的产量逐渐超过庐江的需求,当沤熟的肥料超过使用需要之后,张彦便选择将这些结余的东西囤起来,然后当成商品卖给了周边的诸侯们。

这或许在段时间内会给他带来充足的现金流,也让庐江的财政比许多人猜想的都要好……但代价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张彦想要进一步去攀升科技树的时候,就发现即便自己研究出了那些更高科技含量的造物,现在的庐江也没有办法将其生产出来。

事实上,如果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对于庐江富余出来的生产力,张彦应当去开发更多的“工具”来加速生产,继续优化劳动力在社会结构中的比例,这样才能形成正反馈,并且最终由量变引起质变。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最顶层的“研究人员”和底层的“一产工农”,缺失了整个中层的生产环境。

……

“大教堂?不……不是这个。”

……

“万神殿?”

“这个也不对。”

……

“我记得那东西的构造不是很复杂来着。”

……

在家中翻找了好半天,由于桥滢等人还在补觉,张彦也就没有去打扰她们,而是轻手轻脚的翻找着自己之前闲着没事的时候留存下来的那些图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时辰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等到重新返回自己办公室的时候,张彦的手里已经多出了一份图纸。

而这份图纸,轻薄的简直有些让人难以想象。

……

【自然景观:鲁尔山谷】

【品阶:普通】

【建筑功能:早期工业区划】

【建筑效果:区划内部可以开设各类工厂,每增加一处工厂,则提升工业区内10%的对应商品产出,且提升1%的商品总产出】

【注:当入驻工厂数量超过20家时,工业区加成达到最大】

【评价:德国的工业中心实际已停止了运营。几乎没有人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在运行;鲁尔地区的全体居民…需要其他国家的援助】

……没错,出现在张彦手中的,不是一份高大上的图纸,而是一个简单到有些出乎意料的图纸。

可以说自从当初在洛阳时候,张彦磕磕绊绊地将第一座奇观修好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留意过这种级别的奇观了。

先是特殊类型的大图书馆,之后又是更高一级别的庐江水利系统,甚至是国立大学……不知不觉间,似乎好像只有史诗级别以上的图纸才有资格抛头露脸一样,普通些的奇观几乎都没有了出场机会。

相比于那些动辄数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庞然大物”,张彦手中这份鲁尔山谷的修建图纸虽然面积远超前者,但却只有寥寥十余页——

这也是一份普通级别的“白色奇观”应有的水平。

……

和那些或是复杂,或是华贵的奇观有所不同,鲁尔山谷并不是一座实际的建筑,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人造结构,而是一个自然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地区的划分。

在鲁尔山谷内部,你可以找到德意志崛起期间的任何一个大型工厂的遗址,从简单的金属冶炼、铸造到部分高精尖产品的加工,都是这座山谷的一部分。

与其说这座山谷是一个奇观或是一座建筑,还不如说它就是一个建筑的载体,在其内部,张彦可以选择性的修建各种各样的工业建筑。

而这座自然景观类型的奇观效果也和他之前经手的其他奇观不同:

论下限,在没有任何工厂入驻的时候,这东西完全就是白板建筑一座,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可若是他在这座工业区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厂,那这座普通奇观所带来的加成,将会远远超过那些稀有甚至史诗级别的选择。

……

“如果将工厂铺满的话,这加成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已然不低于任何一座史诗级别的奇观了。”

“只是可惜,这东西的面积远超那些建筑,想要将之修建到‘完全体’的话,恐怕不是一两天能够做到的事情。”

……

一边嘀咕着,张彦一边回到了庐江的官府内部。

在路上犹豫了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前往了这里,而没有去往昨天夜里临时布置的那处会议室。

昨天的时候,他急着将事情布置下去,自然也就没时间特意前往官府召集众人。而如今蒯祺他们都已经纷纷行动起来了,想要处理事情的话,还是这里对于他更为熟悉一点。

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对于那些已经布置下去的事情,他是没有办法插手的。

与其让自己白白担心,还不如给自己找些事情来做,免得心中徒增烦恼,无法排解出去。

……

“系统,帮我看一下这个鲁尔工业区的奇观建筑任务内容,但是先不要开启。”

“这两天庐江的事情太多了,暂时抽不出人手筹备这些东西。想要启动建造的话,起码要等这次蝗灾结束之后才能考虑。”

……

由于此刻周围也没有其他人存在,张彦将那份图纸随手放在桌上,之后便微微闭上了眼睛,沟通了一下他的系统。

随后,便是熟悉的声音,以及熟悉的界面依次出现。

看着那界面上方方正正的内容,张彦突然忍不住嘴角上扬,轻轻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