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陛下,我真不是奸臣! 第86章

作者:菊香公子

秦稷说道。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好处,其实最大的好处在于,至少在外界看来,联姻后的大夏,大量的军权和其它权力尽数收归皇帝所有(虽然实际上仍然是秦稷自己握着),面对这样一个大夏,无论是谁恐怕都要掂量掂量。

当然,现在的大夏也一样,只是,太多的人看到太尉和陛下之间有裂隙,然后试图以此来挑拨或者各个击破。虽然他们的计划大都不能成功,但是反复搞事谁都烦。

“你说得对,这场联姻确实有着一定的好处。也正是因为如此,朕才会极力希望能同你联姻,也是为了这个国家考虑。”

“陛下之心,臣明白。”

“既然如此,朕不妨明说了,此次联姻,政治意义大于所谓的情感,相信你也清楚。关于之前的联姻问题,虽然你和朕共处一室这件事外面已经有所耳闻,但是毕竟你也是受陷害的一方,朕不好强求。若是现在有退意的话,提前说出来还来得及。”

说起来,劳资好像也没答应过吧......

秦稷对此表示无语,不过,夏雨潇的说法没错。

政治联姻嘛,本就是这样,不过就是各取所需,这一点上,至少夏雨潇愿意和自己解释清楚。

“陛下,臣只问陛下一个问题。”

“讲。”

“陛下是否真的急需这样的联姻来稳住局势?如果没有联姻的话,陛下可有同样迅速且较为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对内的稳定?”

“不能。朕有很多方式稳定国内,但是短时间内还难以看到较大的成效。除了一个手段——杀。但是这等于饮鸩止渴,一来不利于自身的威信,二来树敌过多,难以稳定。”

“臣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能取个折中的法子呢?”秦稷神秘地一笑,然后问道。

“折中的法子?你也有计?”

于是,一场“预谋”就这样悄然运作起来......

第六十六章 传言

夏历558年,深秋。

大夏中央帝国的之中,开始流传起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传言。

传言称,皇帝夏雨潇将安国王秦稷迎入了曾经的后宫春宁宫中,除此之外,在入主春宁宫后,太后还曾经亲自接见了秦稷与之相谈甚欢。

很快,还有传言称,秦稷与陛下曾共同出入寝宫,并且曾在陛下寝宫中留宿。

对于大夏的众多百姓来说,皇帝的事情虽然不是能够公开随意讨论的,但是却拦不住他们私下里的交谈,对于这样的传言,他们传得非常快。

更不用说那些官员了,对于他们而言,掌握中央的第一手消息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些传言刚刚在百姓那边传开,大夏的这些大臣们就已经全部知道了。

随后的这些天,类似的传言飞快地发酵。很快飘出了太安城,飘到了陪都,飘到了周边郡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件事情的发酵速度远远超出了常人所想,官员们本打算向夏雨潇确认此事,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派胡言”......

谁都不信陛下这样的反驳,因为无论是从民间的传言来看,还是从一些官员们花钱和人脉从宫中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毫无疑问这些情报是属实的:太后确实见过太尉,而太尉现在也确实住在春宁宫。

这个甚至完全不需要验证,因为秦稷住在春宁宫办公这件事情早就是公开的消息了,现在许多文书和军事奏报都在往春宁宫送,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于是,大臣们纷纷开始猜测陛下和秦稷的关系。

当他们仔细去考虑这些事情,将之前的事情和现在发生的全部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发现,这足以解释为什么陛下当时会破格封秦稷为王了。

除了在长期征战的年代可能会封个别功勋卓著的人之外,大夏几乎就不存在封外姓王的操作了,就算是先帝那会儿,也没有封外姓为王。

可是之前陛下却因为秦稷有功,加上救驾的功劳,将他封王。这真是件稀罕事。

如今和这些传言放到一起,似乎这样的行为就说得通了:从一开始,陛下和太尉就已经发展了不同寻常的关系,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加上之前的功绩,夏雨潇才会将他封王。

甚至有人怀疑,陛下封王,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和太尉“门当户对”——不让太尉的身份低于自己太多。

这样的情报,令所有人瞠目结舌,这自然也解释了为何大家在逼宫时,太尉没有上去推一把......

“从这些官员的反应来看,这个传言应该非常成功。”

秦稷喝着茶水,悠哉悠哉地躺在躺椅上。

那些传言非常真实,并不是谣言。这一点秦稷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这些传言却隐去了部分真实的情况。比如,没有说出那一天灵颜闯入慈和宫和陛下寝宫的事情。

消息都是真的,只不过隐藏了一部分而已。

目前来看,初步的效果是达到了的,对于那些大臣们来说,自己和夏雨潇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刺激他们加快选择的速度。那些还在观望的,现在大多数就要考虑站在哪一边了。

当然,这并不是最后的步骤。

秦稷给出的折中的建议,不仅仅是对外的折中,同时也是对两人关系的折中。

目前先把舆论搞起来,而两个人的关系,现在也还处在一个“暧昧阶段”。

一方面这样的相处能够使得一些官员不敢轻举妄动,也向外界传达出一个暧昧的信号,提前给这些人打好预防针;另一方面,这也是为自己和夏雨潇提供一个尽可能对双方都比较平等的联姻途径,同时也算是“试用期”了。

既然这种方式能够尽快解决国内的乱象,那自然可以去做。可是联姻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对双方来说,这都是关乎到一辈子的事情——夏雨潇也好,秦稷自己也罢,一旦真正联姻了,将来谁都不好中途下车。

这本就是一场涉及到大夏局势的政治联姻,倘若将来真的有谁忍受不了分开了,搞不好反而会让大夏的政治局势形成一个反效果。

tnnd,万恶的帝制就是如此,全国都围着皇帝转,皇帝家里出点事,国家这边都得跟着乱。

所以,这个试用阶段说白了就是对外散发暧昧的信号。而对内,是一个折中,今后两人如何发展,就看这个阶段了。

另外,秦稷也需要给自己争取时间——他需要尽快掌握赤鸢军。

他需要有这样的资本,现在自己手里固然是有着三十多万军队的牌,也有灵颜、朝中的太尉派等等作为支持,可是太尉派大多都是军官,而那些军官现在有很多都是年轻人,暂时还没太大的底蕴。文官里面嘛,其实摇摆派还是比较多的。

例如那个老廷尉,就是典型的老奸巨猾的类型——很少公开对他表示什么敌意,但是也不会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只有在他的确掌握话语权的优势时,才会跑出来冒个泡。

这种人看似清流,但是却是个不好弄的类型,因为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咬你一口。

秦稷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掌握更多的权柄——如果将来真的双方达成共识联姻,那么他在身份上必然是附属于皇室的“皇夫”,一旦有了这个身份,固然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便利,可是也容易一个不留神成为皇室的牺牲品。

看看那些大夏的驸马吧,娶了公主确实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手中没有权力,每天都得把老婆恭恭敬敬地尊奉着,没有一点自由。卑微到了极点。

说难听一点,被过河拆桥都是常事,特别是,他的联姻对象还不是什么公主,而是真正的皇帝。

那可是为了权力和政治影响,能狠下心来亲手赐死自己亲弟弟的人——一母所生、从小照顾带大的亲弟弟。

而且从之前的秦稷的记忆中,秦稷知道夏雨潇的帝王心性还不止于此,她干过的事若是放在自己原本的那个时代,简直就是难以想象。

秦稷可不敢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他是有自己的抱负,但是在此之前,他要将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保命是首要,然后才是自己的抱负。

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自己那个世界的先进思想的土壤,如果他一味头铁把自己那个世界的那套搬过来,那他会死的很快,而且几乎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不过......

内斗固然是不能忽视的,但是现在,他要做些太尉的本职工作——

他将目光放到了大夏的西方邻邦。

—————————

PS:今天是九月九号。

46年前的今天,是他离开我们的一天。在此表达我的缅怀,同时也缅怀每一位为国为民、为更好的明天而不懈斗争的志士。

—————————

PS(2):各位的建议我都有看,一些建议我会接受并改进。在保持自己的看法同时,接纳大家的指正与批评——我认为创作的过程中这一点很重要。

文字创作(我认为我还远未达到文学创作的程度)的过程中,我认为一个创作者不应该随着读者的意见随意摇摆,但是也不应一意孤行,脱离读者群体。

作品始终是要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即使是偏娱乐化的网轻作品亦是如此,因此,多谢各位的建议和指正。

请不要留情,快,继续鞭挞我!(bushi)

第六十七章 又要找陛下要钱啦

大西国,这是大夏的叫法。

当然,这是因为当年这个国家国土面积在西边邻邦之中比较大,而且位于大夏的西面形成的称呼,当时的大夏对其认识不深,便直接用大西国来称呼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叫做“赛思维坦”,但是大夏这么多年叫惯了,也就一直这么叫下去了。而大西国也不称大夏为大夏,而是称呼大夏为“茜尔国”——最早接触夏国的大西国使臣学会了“夏”这个发音之后,回去找他们大西国国王复命时,因母语里面没有“xia”这个发音,舌头没转过来。

再加上长途跋涉,对发音也有些遗忘,所以和国王提及大夏的时候,直接说这个国家叫“茜尔国”,搞得人家国王还很疑惑,为什么这个邻国起得名字这么像一个女孩子的名字......

从那之后,大西国就叫大夏为“茜尔国”,而“茜尔国”也叫赛思维坦为“大西国”,双方都曾经对对方叫错自己名字一事在书面上纠正过,但是这样的称呼已经在民间和官方流传了数百年,早就习惯了,最后双方只能保留以前的称呼。

而秦稷这个大夏军事代言人之所以看向西部边境,其实并不是想要和大西国干架。

大夏和大西国之间的关系向来友好,大西国虽然领土广袤(比大夏要小很多,但是在周围的友邦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可国内人口较少,可耕的地也不多,能够一直发展得比较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西国和大夏频繁贸易,并且将大夏的货物运到其它地区来赚取利润。

在军事上更是如此,大西国很依赖大夏的安全保护,所以对大夏非常恭敬。

可是,大西国的好日子,在不久之前被打破了。

教会的力量正在不断地向东扩张,现在已经浸染到大西国了——在此之前,大西国长期受大夏的文化影响,加上本国也有自己的文化信仰,文化一直都是相对独立的。

然而现在,之前一直负责和大夏沟通的使者传来消息,大西国现在境内出现了一批圣主教的教徒,他们以商人之名在经商之余传播圣主教的教义。而且自从国内出现了这些奇特的人之后,大西国境内的各种袭击事件变得越来越多。

大西国内整体还是比较开放的,甚至是一些异族也可以来到大西国,但是自从那些教徒出现之后,异族的来客经常遭遇袭击,而大西国的民众也有很多开始跟着信奉圣主教。

甚至于,各地开始出现了信奉圣主教的大规模团体,这导致整个大西国现在进入到了一个十分紧张的状态。

这样的消息立刻引起的秦稷的重视。

其实现在,大夏周边是有不少信奉圣主教的国家的,原本大夏对于他们的态度是不去主动干涉,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显然出现了问题。

圣主教已经渗透到大夏了,更不用说渗透进大西国了。而且看起来,圣主教不仅仅想要传教,更希望能够在大西国掀起动乱,甚至是希望能够让大西国如今的政权灭亡......

说实话,大西国没什么特别值得去他们去抢占的资源,也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去攻击的要地,它之所以被渗透和搅局,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在于,他与大夏关系好,而且是大夏的商路之一。

大夏西边本就人口稀少,基本上是以商队进出为主,若是能够渗透到大夏的西部边境,大夏无论是打不打,都将得不偿失,同时,掌控了大西国,很大概率可以扼死大夏对西边的贸易输出。

这是在掐大夏的脖子。

秦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但是,说难听点,大西国内部的教徒传教和搅起乱子,这是大西国自己家的事,大夏不便多管,除非大西国明确表态,希望能够让大夏介入其中——大西国虽然与大夏友好,但是却不是大夏的藩属,大夏可没有那个权力去干涉另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

不过嘛......看大西国的这个反应,迟早会向大夏求援,在此之前未雨绸缪,总是没问题的。

顺便,在大西国的北边,一个已经同样受到圣主教影响的国家,秦稷也想拔掉它很久了。

萨曼疆,一个传统的农牧并存的国家,这个国家之前就频繁侵占他国领土,其高层现在相当一部分是曾经教会的成员,国家虽然小,但是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已经成为了圣主教会的一个完整的教会国家。

这次,可以找机会将萨曼疆这个叛徒(萨曼疆曾经是大夏藩属国)铲除掉,而这样一来,西北部分的面对萨尔王朝,大夏就有了更加充足的战略上的腾挪空间。

想到这里,秦稷在萨曼疆这个国家画上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