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01章

作者:今令冷泠

卫尉府中丞,这般高度的职位与现在的王翦相差不多,但王翦现在只能押运粮草,杨明却可以宿卫宫门,更是得以统帅诸宫禁卫,两人虽然职位相差无几,但地位却还是有所不同的,毕竟,杨明是真正可以接触到秦国权力核心的存在。

“不曾想到前辈竟然与我想到一起去了,不过如此也好,有了前辈在此,想来将敌军拦阻在蕞城城下的把握就更大了。”杨明对王翦拱手道。

听到前辈两字,王翦微微一怔,他本以为像杨明这般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少年定然是心高气傲之辈,尤其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杨明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绝伦,哪怕是在王翦看来,也觉得若是他与杨明换一个位置的话,他也未必能够做到杨明那般,毕竟,他没杨明那么猛。

这样一个身居高位,自身本领又堪称惊艳绝伦的少年有着太多可以傲慢的理由,但杨明的这一声前辈,叫的却是那般的完美。

不见在王翦身后的王贲已经露出了善意的笑容,毕竟,自己的父亲被人尊重,他这个做儿子的也是与幸荣焉,尤其是来自杨明这般一个强者的尊重。

杨明固然精明,王翦同样也是在人情关系方面的大师级人物,面对杨明的一声前辈,他却没有拿捏起丝毫兵家前辈的架子,而是对杨明说道:“若无杨中丞率军来援,我能不能安然进城还是一个问题,又如何能够看到方才那精彩绝伦的一战。”

不管杨明真正的为人如何,先送上一顶高帽子,这就是王翦的处世之道,战场之上虽是的打打杀杀,但在战场之外,却是人情世故。

有对一世之尊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据说,是有味道的书。

第176章决战之前

在一番客套之后,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加上蕞城已经有的县长和县尉,现在的蕞城已经有着来自三方的力量,谁来统帅这三方力量就成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毕竟,大战在即,城中的军力本就不占优势,若再各自为战,那简直是取死之道,在敌军攻城之前,必须推举出一位主事之人,统一号令,如此才能彼此精诚合作对付城外的敌军。

谁来当这个主事之人?关于这个问题,蕞城的县长与县尉也就罢了,他们手中的兵马最少,同时又不是真正擅长作战的人,况且,让他们指挥杨明这般来自咸阳的少年权贵,他们还真没有那样的底气。

是的,杨明的身份在他们看来就是咸阳的少年权贵,一个卫尉府中丞秩千石,或许称不上权贵,但再考虑到,杨明以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担任卫尉府中丞的现实情况,那就太过恐怖了,若不是出身权贵之族,又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居如此高位?

况且,哪怕是王翦,在军中的爵位也是极高,本领也是极强,要不是这些年来,他不看好相国吕不韦,对吕不韦敬而远之的话,他现在的地位可能会更高,再加上其手中有一千多名正卒和五千民夫,在蕞城之中,是除了宫廷禁卫之外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了。

一时间,城墙上的众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想到这个问题。

在王翦看来,自己当然是最合适的主事人选,毕竟,守城与进攻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况且,他对自己的实力也有充分的自信。

但是,想来有着这种自信的人恐怕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个,杨明虽然与他职位相差不多,但却是来自咸阳的宫廷之中,权位极重,这样的人会愿意俯首做小吗?

而且在王翦的心中还有着一个计划,那就是让杨明以及其麾下的禁卫屯驻在城外,毕竟,蕞城不大,城中已经涌入了这么多人,防御的力量已经足够了,更多的人聚集在蕞城之中也是浪费人力而已。

尤其是杨明麾下的禁卫尽数配备战马,这样的骑兵守城,完全是浪费,战马可不能上城墙冲锋,最起码蕞城的城墙还没有宽阔到那种地步。

再加上王翦还有着一种担心,联军人多势众,若是联军留下一支兵马在蕞城城下,挖开壕沟,将四下的城门一堵,化进攻为防守,其余的兵马径直朝着咸阳而去,那蕞城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哪怕联军分出一万兵马来堵住蕞城,也还有两万多的兵马可以奔袭咸阳。

出于这种考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部分兵马屯驻在城外,如此一来,与蕞城城内的守军两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

面对这种情况,联军想要分兵就难了,留下的人少了,拦不住蕞城的秦军,留下的人多了,又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奔袭咸阳。

但计划再好,却有着一种严重的问题,屯驻到城外的兵马所面对的危险是城内守军的数倍。

毕竟,在平原之上,面对数万赵国边骑,生死实在难料,虽有城中兵马策应,但那也差不多是将自己的生死交到了城中守军的手中,城中的守军真的就值得信任吗?

城外城内彼此间的配合稍有失误,那就不是互为犄角之势,相互策应了,而是分兵送人头。

杨明与王翦之间可有这样的信任?

一时间,哪怕知道自己的计划是最符合现实情况的,王翦也是迟疑了起来,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服杨明。

那一声前辈可当不得如此。

城墙之上,顷刻间肃静一片,所有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杨明与王翦两人。

“城中防务就交给前辈了,我会带领宫廷禁卫屯驻在蕞城东北侧泾水中的那座沙洲。”在所有人的沉默中,杨明主动开口了。

“杨中丞?”王翦愕然道,他还在想着如何说服杨明,杨明竟然主动提出要屯兵城外,更是将蕞城的指挥权交给他。

“这么多兵马聚集在蕞城中难以施展出全部的力量,况且,我们也不得不防敌军堵住四下城门,化攻势为守势,进而分兵奔袭咸阳。”杨明道。

眼下,王翦能够看到的情况,杨明同样也能看到,而且,杨明可以利用自己的武功将禁卫骑兵的进攻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进攻能力上,杨明自信自己绝对要比王翦强,但若是论到守城,杨明就不认为自己能够比王翦这个在后世与白起、廉颇、李牧这样的猛人一起被评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存在相提并论了。

毕竟,防守是个精细活,需要一经验老道之人,而杨明显然不是这样的人。

“分兵于城外,则可以从侧翼威胁敌军,他们若再想堵住城门,可就难了。”在王翦的凝重中,杨明却是笑了。

“城外的危险是城内的数倍,甚至是十倍,杨中丞可知道?城外与城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阻挡敌军,若是城内的守军不能及时策应城外的驻军,城外的驻军就有覆灭的危险,杨中丞可知道?”见杨明如此担当与坦荡,王翦心中也是不由一阵激荡,更是毫无隐瞒地说道。

“我如何不知?不过,对于眼下情况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况且,我也信得过前辈,战场之上,若生死不能托之于同袍,那还能托之于谁?”杨明真诚地说道,最起码在表面上看,杨明是真诚到不能再真诚了,毕竟,他看不仅仅只是说说,而是真的要去做的。

听到杨明如此真诚的语言,饶是以王翦的心性,此时也是忍不住一阵感动,随即看向了自己的儿子:“王贲!”

“在。”王贲应声道。

“你随杨中丞出城。”王翦道。

面对来自父亲的命令,王贲毫无犹豫的应声道:“诺。”

王翦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杨明,他绝对不会坑杨明,毕竟,杨明若是败亡,他的儿子王贲也难逃一死。

王翦随即向杨明行一个军礼道:“此战,王翦愿奉杨中丞为主将。”

杨明既然有着如此气魄,王翦觉得自己若还算计那么多,在杨明的面前,实在是君子与小人的映照。

杨明既有豪情,他又怎能因为个人的算计而让自己显得畏畏缩缩。

因此,哪怕杨明只是一个少年,王翦也决定奉杨明为主将,哪怕在日后叙功之时,可能因此使得两人的军攻会有极大的差别。

在蕞城城墙上在商议着应敌之策时,在赵魏联军一方也在准备着扎营的事情。

一座大帐在关中平原的大地上立起,飘荡在大帐前的帅旗旗杆上有着一道箭矢在微风中颤动着,让值守在左右的士卒忍不住向帅旗看去。

被敌人在帅旗上钉上一支箭矢在,这样的事情,无论怎么说,都是赵魏联军的耻辱,但庞煖这个主帅却没有将箭矢取下的意思,而是任由箭矢钉在上边,钉在每一个看到那道箭矢的士卒心中。

“杨明?这样的人怎么会被秦国所用?”大帐内,从后军主将司马尚口中意外得知了一个名字的庞煖凝神道。

“这个不好说,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雁门郡城下的那个少年竟然会去了秦国,更不曾想到,比之两年前,他的武勇竟然已经变得如此恐怖,那个时候的他虽然也极为不凡,但还没有如此恐怖。”司马尚苦笑道。

今天,进入关中腹地后,联军第一次与秦军交战,被在秦军以少胜多,足足吃下一部前锋三千骑,更是被杀穿前军,在中军引弓射帅旗,这已经是一场大败了。

要知道,这可是赵国的精锐边骑,在李牧的调教下,历经对狼族、对燕国的大战之后,精锐程度犹在两年前,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却在这关中大地上被秦军迎头痛击,而领兵之人竟然还是司马尚认识的人。

“李牧,唉,你怎么会将这样的人放走呢?”司马尚虽未完全肯定,但庞煖已经相信了司马尚之前所说的话,毕竟,天下虽大,但那样堪称绝世的少年却太难找了。

“这个,李将军……”司马尚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想了片刻才说道:“也许,当时李将军也不知道他竟然会出现在秦国,而且还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中竟然已经位列高位。“

“算了,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多说而无益,眼下更重要的是攻下面前的这座小城,以及如何对付那装备有杨明破阵利器的秦骑。”庞煖沉吟道。

蕞城虽然只是一座小城,又地处平原,周围无险可守,但退入城中的秦军却是不少,想要攻下这样的一座城池,并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现在对于赵魏联军来说,相对于进入蕞城城中的秦军,时间是更为致命的存在。

现在,赵魏联军可以说是在与时间赛跑。

“对付进攻性最强最霸道的戟,当然是要用最强的盾。”司马尚在旁边提醒道。

“你是说魏武卒?”庞煖反问道。

“是,两军对阵,边骑之中,除了李牧将军之外,恐怕无人能够拦住杨明,只有魏武卒这样的存在,才能拖住杨明。”司马尚解释道。

“但魏武卒才是攻城的主力。”庞煖沉吟道,赵国边骑虽然是天下一等一的骑兵,但攻城这件事情,还是术业有专攻的,并不是赵国边骑擅长的东西。

“狼族大军可以攻城,我们的边骑同样也可以。”司马尚道。

“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座小城可没有那么多的军械,狼族大军遇到的困难,我们却没有。”

第177章三分会披甲

正所谓泾渭分明,泾水与渭水同为关中平原两条最为重要的河流,因为源头的原因,使得渭水清而泾水浊,在蕞城北数里之处的泾水中,有着一座面积大约方圆在两里左右的沙洲,在沙洲南北两侧,秦人修建有浮桥,沙洲处甚至还修建有栅栏营地,这是一处天然的军营。

在蕞城城墙上,已经定下决策的杨明与王翦两人,一人留在城中,检查四周的城墙,根据实际的情况布置城防,另外一人则带着麾下的禁卫自西门而出,绕路向泾水中的沙洲而去。

禁卫一部陆陆续续进入沙洲压营,另有一部则留在浮桥前背水列阵,毕竟,若是全部的禁卫进入沙洲,却被敌军以重甲步卒堵住了浮桥的出口,那乐子可就大了。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有着一个所谓的天才想着在山上扎营,借助地势,可以以守为攻,又可以居高临下随时发起对敌人的进攻,他的设想完全符合兵法,不可谓不巧妙。

但他算到了一切,却唯独忘记了自己的敌人,忘记了自己的敌人未必会按照他预想中的那般做事。

现实的结果就是,敌人在山下扎营,将下山的通道堵住,也不进攻,只是断了山上的水源,如此,硬是将一场天才的设想变成了一场可笑的悲剧。

杨明若是将全部的禁卫也带进沙洲,极有可能会让相似的故事在这一个时空上演。

“这是一个不错的战场。”杨明站在浮桥前,看向远方已经逐渐成型的赵魏联军军营道。

“进可攻,退可守,的确是理想之地。”王翦之子王贲在一旁道。

杨明本可以拒绝王翦的提议,王贲这个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来说算是人质的存在,杨明并不在意,他的安全只在自己手中,又岂会因为一个所谓的“人质”就放心。

只不过杨明在稍作思索后,还是选择了接受,毕竟,让未来的武成侯王翦在麾下为副将,让未来的通武侯王贲在身边当亲兵,实在是一件让人想起来就觉得舒爽的事情。

现在,最起码从名义上来说,在杨明的麾下可是聚集了王翦、王贲、蒙恬、李信四位未来的秦国大将,这四个人可以说是未来三十年间秦军中最为耀眼的将领,但他们,现在却都在杨明的麾下。

这种感觉,确实挺舒服的,至少杨明很享受这种感觉。

“不过最终还是要看人,依我的估计,明天与我们对战的将会是朱亥以及其麾下的魏武卒,这可不是一个容易啃的骨头,哪怕是禁卫骑兵在他们面前,一不小心也要崩了牙。”杨明道。

“朱亥?”王贲听到这个名字,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他自身就是天赋绝伦之人,在其父王翦的教导下,虽然在兵法上与王翦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但一身武功却堪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二十七岁的年龄,就已经将一身武功修练到一流之境,达到了媲美王翦的水平。

但哪怕是如此,王翦也告诉他,在天下将兵家武艺修练到一流之境的武将之中,魏国披甲门门主朱亥是极为特殊的那一个,其一身横炼武功已经达到了堪称极限的程度,在一流之境的武将中,是一位不可战胜的存在,最多也只是与其战平而已。

这样的高手,在战争之中若能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足以影响一场战争的成败,不见之前禁卫骑兵冲阵之时,若无杨明为锋,那禁卫骑兵冲进敌军军阵的唯一结果就是被围,然后被歼灭。

“我早已经想要会一会这位披甲门门主了,看看究竟是他的横炼武功坚不可摧,还是我的护体罡气更强,而且,说起来,我和披甲门可还有一点过节。”杨明回忆道。

当初雪女那个坑女子的娘亲赵倡后派出的屠戮庄园的人马中,可是有着披甲门门人的存在。

而且,朱亥虽然可在一流之境中不败,但自己同样也是在一流之境中无敌,明日,就要看看这个不败与无敌之间,哪一个含金量更大了。

在夜色下,泾水自西北方向一路东去,消失在关中平原之中,有着凉风吹过,有着月光投射在水面之上,荡漾起阵阵涟漪。

远方有着灯火联营,寂静无声,一切都在准备,准备着明日的大战。

随着阳光划开夜幕,从蕞城到沙洲,再到赵魏联军的军营,陆陆续续燃起了炊烟,用完早餐,稍作休息,就是真正的大战。

城低池浅的蕞城可能挡得住赵国边骑?三千禁卫可能冲破五千魏武卒的防御?

一切都是未知,而战争也因为未知而充满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随着军鼓声响起,一队队的赵军边骑催马战马踏着整齐的马蹄声走出营地,同时,在另外一座军营中,同样有着数千名魏武卒披甲持戈,携盾跨剑负弓而来,这就是魏武卒,魏国的镇国神器,天下间最强的重装步兵。

“庞煖这是要以骑兵攻城了。”王翦眺望着从远方而来的敌军,不慌不忙地说道。

“骑兵怎能攻城?蕞城虽然城墙不高,但也不是战马能够跳上来的。”一旁不擅作战的蕞城县长在一旁好奇道。

“骑兵也是能够攻城的,我年少之时,曾游历过陇西之地,在那里见到过戎狄之人进犯,以快马软弓在城下来回驰骋抛射,给与守城的士卒以大量的伤亡,再趁机蚁附攻城,甚至是堆土成山,以为攻城之用。”王翦道。

“可惜,城中缺弓少箭,要不然……”王翦说着露出一副惋惜之色:“传令,将昨晚准备好的木牌带上来,骑兵软弓弓力有限,木牌足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