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14章

作者:今令冷泠

“若能一战摧卫人胆魄,倒是能够事半功倍。”王翦赞成道。

“所以,今日好好休息,明日攻城,试一试卫人的胆气有几何。”杨明道。

随着秦军一座座军营在帝丘城下扎下,帝丘城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信使可曾派出?”帝丘城城墙上,卫君看着城下宛如一道长龙的秦军军营,脸色略显苍白地身边的大将军公孙羽问道。

“已经派出,但可能到不了大梁和赵都,秦军的行动实在太快了,大军未曾压境,竟然已经派遣轻骑将各处交通要道尽数截断了。”公孙羽凝重道。

“所以,眼下卫国要独自面对城外的秦军了?”卫君闻言脸色更加苍白了。

“赵都与大梁那边不缺聪明人,他们也许会主动出兵。”公孙羽安慰道。

“是了,卫国若失,秦国则全据大河两岸地区,无论是赵都还是大梁,必然不会坐视此等事情发生。”卫君闻言,像是落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在漫长的一夜中,帝丘城城中,无数的人难以入眠,有着城外的数万秦军与他们共眠,给他们的睡梦带来了太多的噩梦。

身为卫国大将军,公孙羽直接住在了城墙之上,虽然秦军并没有发起进攻的迹象,但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随着阳光在此撕开了夜幕,一夜未曾休息好的帝丘城守军在秦军的战鼓声中,一个个惊醒过来,相对于帝丘城守军的也夜不能寐,秦军则休息的很好,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吃过早饭,在休息中整理着战甲兵戈,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城墙上,公孙羽看着城外秦军的动向,又看待城墙上守军的状态,心中却已经是波澜不惊,眼下的窘状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眼下,只是守的话,是守不住的,秦军或许还未攻破帝丘,守军就先要士气崩溃了。”公孙羽对身边的副将说道。

“秦军凶悍之名,世人皆知,与之交战,未战而先怯三分,本就是正常的事情,我们又能够有什么办法。”副将回道。

“事在人为,秦军并非不可打败,秦军再凶悍,远有当年的大河之败,近有关中之危,只要筹划得当,我们未必不能扭转战势。”公孙羽说道。

“大将军的意思是?”副将迟疑道。

“待秦军攻城之时,我准备带领一队精兵找一个机会杀出城去,杀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不求大胜,只需小挫秦军,让帝丘城上下的守军与百姓看到,秦军并非不可战胜,增加守军与百姓据城而守的信心。”公孙羽道。

“大将军,如此是不是太过冒险了?”副将惊骇道,在眼下的情况下,公孙羽这位卫国大将军竟然还想着反击,这样的事情,在他看来,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公孙羽虽然是卫国的大将军,但卫国毕竟太小太弱,大将军具体有多少含金量,实在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的剑已经有二十年不曾饮血了,眼下,它该出鞘了。”公孙羽按着腰间的长剑,苍老的身躯中爆发出炙热的战意。

看着面前的公孙羽,副将恍惚间看到了一头蛰居深山的暮年之虎,虎虽老,但气势不散。

在那么一瞬间,他恍惚间意识到公孙羽为什么能够成为卫国的大将军了。

从他记事起,公孙羽就已经是卫国的大将军了,如今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中,公孙羽从未领兵作战过,以至于公孙羽只有这剑术名家的名声,但除此之外,可谓是一无所有,但他却一直都是卫国的大将军,哪怕卫国经历过当年的剧变,依旧是如此。

他曾经想不明白的问题,此时却好像看到了答案。

第197章鬼谷门下

当太阳半悬之时,一队队亲兵走出营寨,在一辆辆攻城器械之后,缓慢地朝着帝丘城推进着。

眼下秦军占据绝对的力量优势,攻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花招,只需堂堂正正的以力破之即可。

在军鼓声中,秦军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推进到帝丘城的护城河下,这个时代结合机关术而形成的跨越时代的攻城车,慢慢放下车载的浮桥,在护城河搭起一条条通道。

而帝丘城的守军也没有闲着,一道道火箭从城墙上射出,试图点燃秦军的浮桥,而在秦军军阵之中,被其中于一处重型攻城弩已经被推了上下,在箭阵的配合之下,将帝丘城守军死死的压在了城墙上不敢露头,所谓的以火箭烧毁秦军浮桥的计划自然也就不能再执行了。

随着一架架带有滑轮的攻城梯被架在了帝丘城城下,战争之中,最为惨烈的攻城战真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一时间,巨石滚木从城墙上如同飞溅的流水一般落下,将一个个秦军士卒从攻城梯上砸下,轻者伤残,重者直接毙命。

而秦军也不是只能被动的挨打,已经推进到城下的弓箭手同样张弓以待,在远方箭阵配合之下,箭雨纷飞,帝丘城守军每抛出一块巨石,每推出一根滚木,都要付出血与生命的代价。

惨烈是针对于双门而言的,可惜帝丘守军却没有秦军的悍不畏死,正如杨明之前所说,帝丘城虽坚固,但坚固的只是城墙,而守城是需要人去守的,人心若不坚固,城池再坚固,也不过是腐朽的外壳而已。

在秦军的强攻之下,当一具具尸体出现在城墙上,当血色支配了帝丘城守军的视线,当血腥支配了他们的嗅觉,哀嚎支配了他们的听觉,他们的理智与心态就在不断地遭受着摧残,并逐渐走向崩溃。

秦军本阵之中,王翦看着帝丘城,眉宇间浮现出思索之色,转而对杨明说道:“卫国大将军公孙羽似乎不在城墙之上。”

“何以见得?”杨明问道。

在杨明掌握地信息中,公孙羽只是一位剑道名家,有着一个十分出名的弟子以及一个倾国倾城的孙女而已,至于别的……

眼前,从王翦的话语中似乎可以听出,公孙羽此人极为不凡,最起码绝不会仅仅只是一个剑道高手那么简单。

“我在三十岁之前,曾用十年的时间游历天下,也曾踏足卫国的这片土地,公孙羽虽然在列国声名不显,但无论是剑术还是兵法,都是当世一流人物,我曾向他讨教过剑法,此人的剑法隐约中有着鬼谷门下纵横剑术的影子。”王翦回忆道。

“纵横剑术?自当年张仪归隐,苏秦身死齐国后,鬼谷门人不显,难不成公孙羽是张仪归隐后培养出的弟子?“杨明诧异道。

在杨明的耳边,是经常听到鬼谷一脉的,但这般活生生的人出现在他面前却还是第一次。

杨明翻阅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此时已经是秦王政六年的时间,当代的鬼谷传人,也就输盖聂和卫庄差不多也要进行出师试炼了,若是公孙羽也是鬼谷一脉嫡系传人的话,那就只能是盖聂与卫庄的师叔了。

这么说来的话,当代鬼谷子就是上一代的横剑传人了,而公孙羽既然成为了卫国这个小国的大将军,自然是在竞争中失败了,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像历代鬼谷门下的前辈那般身死,倒也不必太过深究,毕竟,在未来,还会出现相似的情况。

只是,若公孙羽是上一代的鬼谷弟子的话,那倒是可能让这场战争出现一丝小小的意外,但也仅仅只是小小的意外罢了。

鬼谷一脉真正厉害是以天下为局,以列国为棋子的纵横捭阖之心胸气魄,至于武功,固然为天下剑道一绝,但在堂堂正正的大军面前,能够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

“也许是,公孙羽一人在十五年前就已经是一流巅峰的剑道高手,如今十五年过去,虽然已经不复当年的巅峰状态,但也不是没有突破的可能,一个剑道宗师,虽然还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但却可谓让一场战争多出许多不确定的变数。“王翦道。

“若公孙羽此人真的如你说的那般不凡的话,那么他现在应该就在城门后,已经召集了一队精锐,正在蓄势待发,等待着一个出击的机会。”杨明沉吟道。

“帝丘城士气不可守,若能取得小胜,倒是能够多出几分相守的底气。”王翦道。

若是在别人面前,王翦或许会藏拙,但在杨明面前,他却不必如此,因为他能够得到眼前的机会,正是因为杨明。

杨明让王翦担任自己的副将,可不是为了让王翦藏拙的。

“如此的话,对于我们来说未必就不是一次机会,帝丘城中士气难守,公孙羽想以突袭之策提振士气,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彻底摧毁帝丘城守军本就不多的士气。”杨明道。

但时间似乎没有给杨明更多的机会,紧闭的帝丘城城门瞬间被打开了,一队骑兵从城中冲出,直接杀的进攻的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见为首之人是一员老将,手中一柄长剑化作一道血红色的怒龙,上下翻飞之间,秦军竟然没有他的一合之敌,转眼间的功夫,城门附近的秦军竟然直接被他杀穿了。

在老将的带领之下,五百余人的精骑朝着杨明所在的秦军本阵而来。

“老家伙倒是雄心犹在。”杨明看着一骑当先的公孙羽,目光毫不波动地说道。

“纵横家百步飞剑为当世剑道之中的绝杀之招。”王翦提醒道。

“所以,我们不能让他杀到我们的百步之内了?”杨明反问道。

“若是那样,有行险的嫌疑。”王翦回答道。

随着老将带领五百精骑在城外对秦军的冲杀,帝丘城的守军果然士气大振,一时间竟然能够压制攻城的秦军了。

“机会难得,他既然敢出来,我就敢将他留下来,帝丘城守军虽然不堪用,但毕竟城高池深,想要攻下来还是要付出不少伤亡的,眼下有着可以彻底瓦解帝丘城守军的机会,若是放过,可就太过可惜了。”杨明说话间已经提起了插在地面上的苍龙问天戟。

“左将军,公孙羽此人武功深不可测,甚至有可能是宗师之境,不可大意,只需派遣大军围杀就是,何须左将军亲自涉险出手。”王翦连忙劝阻道。

杨明的武功固然强悍,但在王翦看来,杨明的武功还在一流之境,还不曾踏足宗师境,若是在此时正面对上公孙羽,胜负实在难说。

而眼下,秦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又何须让自己的主将去涉险,稳着来才是正道,哪怕公孙羽是宗师又能如何,面对五万秦军精锐,即使是宗师也要饮恨。

但杨明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所以。

“王将军镇守本阵,我来拿下公孙羽。”杨明对左右说道,已经催马上前,围绕在杨明周围的三千中军卫队分出一半紧随杨明而上。

另外一边,在秦军的重重压力之下,冲杀起来越发艰难的公孙羽本已经打算见好就收,但见到秦军主将竟然主动出阵,离开了大军的环伺,使得他猛然间意识到了一个或许可解卫国危局的机会。

若能趁机击杀秦军主将……

片刻之间,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公孙羽已经拿定了主意,至于杨明自身的武力,公孙羽并不过多的考虑,他对自己的武功有着足够的自信,哪怕杨明有着击杀魏国大将军朱亥的战绩在前,也是如此。

只是,这一次我终究还是要违背自己的誓言了,作为代价,就是我的生命。想到自己曾在师父和师兄面前立下的誓言,公孙羽的脸庞上浮现出狰狞之色,那是一种死气,是针对敌人的死气,也是针对自己的死气。

两军主将的视线在跨越了空间的距离撞击在了一起,在那一瞬间,无论是杨明还是公孙羽,都看到了对方的心思。

公孙羽招呼一声,身边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紧紧护卫在他的身边,帮助公孙羽杀出秦军的包围,而一层又一层正向公孙羽所部包围的秦军则奋力阻拦公孙羽所部,公孙羽以及其身边的几人固然剑术高超,在剩下的骑兵却也只能算是一般的精锐而已,在秦军的围杀之下,正在不断的减员着。

一个个骑兵的战马被秦军的长戈勾断了马腿,被秦军的长矛戳穿身体。

而在杨明的视线中,则只剩下了公孙羽,在他的视线中,从杀出城门时,手中长剑凌厉绝伦的公孙羽却不再出剑了,而是由身边的几个高手为自己遮挡护卫来自秦军的进攻。

但不再出手的公孙羽却更加可怕,他的不出手是为了下一次绝杀一击,他是在蓄势,一旦将势蓄满,下一击,必然是石破天惊。

鬼谷门下,纵剑传人,剑攻于势,以求其实,以为阖。

此时的杨明已经能够确信,公孙羽必然是鬼谷门下的上一代纵剑传人。

百步飞剑吗?

杨明以及身边的千人亲卫以扇形直冲公孙羽所部,一丝丝元气在杨明周身弥散,杨明将苍龙问天戟挂于马上,三分归元气,还是更适合徒手。

在杨明与公孙羽之间,三分归元气与百步飞剑的碰撞,孰强孰弱?

第198章三分会百步飞剑

在秦军的军势之下,一缕缕凝而不发的势正在汇聚着,这股势是纵横天下之势,是贯通天下之势,此刻,莫说是敌人,哪怕是列国也要匍匐在其之下,它已经超越了一流高手的极限,是真正的宗师之势,它的与天地相连,人势借天威,天威助人势。

此等强势之下,谁人能挡?这是足以击杀宗师的势。

但是,这是在两军阵前,是在秦军大阵之中,在这里,不仅只有着天地,还有着无数秦军精锐,在这片天地之中,秦军才是一切的主宰者。

兵家,源于以人伐天地自然的远古时代,为了生存,为了延续人族的血脉文明传承,先民披荆斩棘,奋战于天地之间,与万物相争,逐渐演化出兵家征伐之道。

兵家之势,是以人势逆敌势、逆天地之势,成己势的存在。

当公孙羽将鬼谷门下纵剑的剑势提升在极限之时,滚滚军势镇压而来,宗师之境,本已经超越人族极限的存在,在江湖之中,可谓百家任何一家之主,在江湖中,在这个大宗师不显的时代,是真正的江湖绝巅,这样的人几乎不可战胜。

但在万军阵中,宗师亦可杀。

正如一流高手强在对己身之势的掌握上,宗师,则可以勾连天地之势,借助天地之势,使得其拥有超越人类极限的力量,但是在万军阵中,宗师的这种能力会在军势之下被镇压,让其难以用借助天地之势,突破到人类极限。

在军势镇压之下,哪怕是宗师高手,也只能跌下宗师之境,成为一个无限接近宗师,但还处于一流之境的人,而一流高手还出于人类的范畴之内,他的力量虽强,但却有极限,是可以被围杀的。

不过,哪怕一身宗师级的实力不能尽数发挥,只能发挥出无限接近宗师的力量,但对于公孙羽来说已经足够了,无限接近宗师的百步飞剑,足以让他击杀敌人,哪怕这个敌人曾经击杀过另外一个一流巅峰的朱亥。

随着公孙羽将剑势提升到极限,一股压抑的气氛直冲杨明而来,那一瞬间,在杨明的感应之中,所有的士卒都消失了,在他的面前,唯有一柄长剑,一柄泛着赤色的长剑。

突然间,公孙羽蓄势待发的长剑脱手而出,一道狰狞而威武的赤色长龙龙吻中,衔着那柄长剑,将其化作龙牙龙爪,朝着杨明扑杀而来。

百步飞剑,鬼谷门下纵剑巅峰之术,是为天下剑道之龙。

若是换在另外一个一流高手,在此剑之下,可能已经失去了反抗之力,在剑道之龙的大势之下,可能已经心神崩溃,成为被赤色长龙按在爪下的猎物。

当杨明虽然还处于一流之境,但他却是杨明,天下间独一无二的杨明。

三分归元气凝聚在掌间,霍然间突破手掌对它的束缚,迎上百步飞剑化作的剑道赤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