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67章

作者:今令冷泠

见秦王政问到自己,吕不韦知道自己不能够再沉默下去,于是开口道:“韩***力不值一提,大军攻韩本就是手到擒来之事,但韩国一事,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在韩国身上,而是在于赵魏,三晋之国间虽多有龌龊,但在面临亡国危机之时,唇亡齿寒之下,赵国与魏国可会袖手旁管?”

“魏国之前才被护军都尉于濮水之畔重创,他们现在还敢出兵助韩吗?”桓齮反问吕不韦道。

“上将军说的不错,但赵国却已经有数年不曾经历大战了,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赵***力已经不可小觑了。”吕不韦皱眉看着桓齮一眼,对于桓齮,他承认,自己是看错了人,他只看出了桓齮在军事上的才能,却没能看到桓齮在功名利禄上的急功近利,这样的人,在战场之上,遇到弱者可以勇猛无畏,但遇到了真正的强者,则很有可能丧师辱国。

桓齮,可为大将,但上将军这一职位,吕不韦不认为他能够完美的胜任,但这些话吕不韦却不能说,随着秦王政亲政,吕不韦已经能够感觉到秦王政对自己的疏远,而且,桓齮有着此时的表现,也是得到了秦王政的默许,吕不韦在此时还能说些什么?

“赵国防守或可有余力,若想着进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桓齮辩驳道。

“上将军,也许赵国正是想让你这么认为,韩国上下再蠢,也不会做出行刺我国使臣这样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却偏偏发生了,背后的凶手会是谁?会不会是赵国?会不会是赵国想用此手段,逼迫韩国倒向他们?”吕不韦反问道。

“那仲父的意思是?”秦王政问道,他虽然有心对韩国开战,但也知道吕不韦说的不无道理。

“眼下,攻打韩国并非良策,趁此机会,逼迫韩国与我秦国签订城下之盟,进而让我秦国可以将全部的精力用在攻赵这件事情才是最好的选择。”吕不韦说出了自己的意见道。

“相国大人此言未免太过懦弱。”桓齮开口道。

吕不韦闻言看向桓齮,饶是他已经说服自己可以直接无视桓齮了,此时被桓齮已在咄咄逼人,十几年来,身居相国之位所养出来的脾气也是让吕不韦生出一阵怒气来。

“仲父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此次就依仲父之言,由上将军统兵,陈兵韩国边境,迫使韩国给予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秦王政说道。

桓齮闻言不由有些失望,但能够独自领兵,对他这个初上任的上将军来说,依旧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因为,虽然有着失望,但心情还算美妙的桓齮就准备接下这道命令。

但吕不韦已经抢在桓齮之前开口了:“大王,此事何须劳烦上将军,又何须大费周章从关中调兵,如今龙虎禁军就在河东,而护军都尉威震三晋之国,由护军都尉率领龙虎禁军进驻荥阳,就足以震慑韩国上下了。”

“大王,龙虎禁军身负护卫太后之责,岂可轻动。”桓齮连忙说道。

如今在秦***中,随着老一辈的大将逐渐退出一线,桓齮隐约中已经有了军中第一人的趋势,唯一能够与其抗衡的,也就只有护军都尉杨明了。

这一次针对韩国的军事行动,虽然已经赚不得军功,但依旧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桓齮又怎会甘心将这个机会送到杨明手中。

要知道,他虽然取得了秦王政的支持,但在杨明身后,同样也有着赵姬,若不是杨明的年龄实在太过年轻,桓齮的上将军之位,能不能落在他的头上,还是两回事。

“龙虎禁军三万之众,留下一万护卫太后足够了,河东,毕竟还是秦国境内,莫非上将军以为,河东还有什么人想造反,欲对太后不利不成?”吕不韦反问道。

桓齮,只是出任上将军就敢挑衅他,还真的当他吕不韦是泥捏的不成,是,自秦王政亲政后,吕不韦已经愈发的低调了,但低调,并不代表人尽可欺,他可以在秦王政面前低头,因为秦王政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但你桓齮又算是什么东西?

秦王政看了一眼桓齮,在这朝堂之上辩论,桓齮确实差了吕不韦许多许多,又想到韩国之事只是小事,未来攻赵才是秦***事行动的重点,秦王政在心中不由有了新的决断。

“此事就依仲父所言,由护军都尉统领龙虎禁军进驻荥阳,负责我国使臣在韩国遇刺一事。”最终,秦王政一锤定音道。

发生在咸阳朝堂上的争论,杨明并不知道,此时的他所有的心神已经完全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

在杨家的宅院主卧之中,八月十五的满月月光透过恍惚上的薄纱投进房间之中,让房间内也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极具美感,但现在的杨明却没有心思看这些东西,此时的杨明看着躺在床榻上一副虚弱之相的赵姬,彻底放下心来。

“只看着我做什么?你不看看你女儿?”赵姬看着杨明,神色间虽多有疲惫之色,但精神还算充沛。

“只是我的?”杨明坐到床榻前,将赵姬略显散乱的长发捋顺道。

“是我们的。”赵姬抓过杨明的手掌,贴在自己的心口,只觉得那里似乎多出了一股力量来。

赵姬说着看向自己的里侧,那里正有着一个小小的婴儿在沉睡之中,头顶上未曾长严实囟门随着婴儿的呼吸微微的鼓动着。

“你想好为我们女儿起什么名字吗?”赵姬转过头对杨明问道。

“今日正是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明月最满的时候。”杨明沉吟道。

“难不成要叫满月吗?会不会太土了一点?”赵姬转动了一下眼眸,略显迟疑地说道。

“太后应该多看点书才是。”杨明帮赵姬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襟道。

“你看的书很多吗?不要给我说麒麟阁,这几个月来,我可不见你有什么看书的时间。”赵姬反击道。

“好吧,我和你一样行了吧?”看着较真的赵姬,杨明也有些无可奈何,赵姬关注的地方,似乎永远都那么清奇。

“满字同盈,叫盈月难道不曾吗?”杨明解释道。

“盈月?不太好听,不如这样吧,小名就叫满月了,大名的话就叫盈盈,盈盈多好听,比盈月什么的好听多了。“赵姬发动着自己的智慧道。

“太后高见。”杨明佩服道。

“去你的,又说这种莫名其妙的话。”赵姬推了杨明一把道,可惜实在是舍不得用力气。

第278章韩国,被恐惧支配吧

“你叫李斯?”行宫之中,杨明看着自咸阳而来的传令使者,目光中多出了玩味之色,这也算是一个名人了。

“卑职李斯,见过护军大人。”李斯恭谨地回答道。

李斯很清楚,杨明在秦国是什么样的一位存在,虽然当他进入咸阳后,杨明已经离开了咸阳,前来安邑,但在咸阳,依旧有着太多属于杨明的痕迹,护军都尉府,在秦国,可是真正的实权存在,纵览军中政务之事,虽不如上将军、国尉来的显赫,但在军中的地位,依旧足以排进前五,尤其是在考虑到杨明现在的年龄,李斯可以肯定,在未来,杨明在秦国的地位只会更加显赫。

尤其是在这行宫之中见到杨明,更加坚定了李斯的想法,这样的一位存在,是可以轻易决定他现在命运的人。

“咸阳上下对韩国一事的看法如何?”杨明看着手中的诏书道。

陈兵韩国边境,迫使韩国与秦国谈判,秦国的底线又在哪里?

“上将军有意攻韩,但被相国大人所阻,相国大人认为接下来,秦国应该以攻赵为主,对其它诸国,当是以结交安抚为主。”李斯道。

进入咸阳后,李斯可没有什么门路,因此只能走了相国吕不韦的路子,成为相国府的门客,并依靠自己的才学,入了吕不韦的眼。

若非如此,这一次吕不韦也不会将李斯派来传达来自咸阳的诏令。

“原来如此。”杨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李斯意外地看了杨明一眼,杨明这位护军都尉的反应是不是太过平静了一点?

上将军桓齮对韩国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军中之人的态度,韩国,对于军中诸将来说,就是赤裸裸的军功,杨明这位护军都尉,就真的可以不在意?

要知道,杨明有着现在的军职、爵位,正是依靠战争而来的。

杨明的反常让李斯不由想起了自己在临行之前,相国吕不韦曾经说过的话,难怪相国要一力促成杨明负责韩国一事。

“护军大人,相国大人嘱托,此事最好由大人亲自去一趟韩国。”李斯说出了临行前吕不韦的嘱托道。

“这是要让我当使臣,欲效当年武安君与魏国之事,可惜,现在的韩国又岂能与当年的魏国相提并论,吓唬一个小小的韩国,呵。”杨明说着笑了一声,在韩国身上找成就感,也就一般般而已。

“秦国是无将了吗?什么事都要让你去。”懒得回行宫的赵姬看着杨明拿回来的诏书,十分不满地说道。

这想要过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日子,实在是太难了。

“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考量,此次韩国之行,不会太久的。”杨明安抚着赵姬道。

“多少天?”赵姬问道。

“十天左右足矣。”杨明承诺道。

“十天啊,这该死的韩国。”赵姬嘟囔着随即翻了一个身,留给杨明一个略显圆润的背影,不想搭理杨明了。

对韩国,赵姬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有些事情,她虽然没有计较,但却并不代表自己不在意。

京城,自新郑立国之初,此地就是中原地带开发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此地同样也是韩国境内足以排进前五的大城,只是,随着秦国对韩国领土的日益蚕食,当年,曾位于韩国腹地的京城,已经成为了如今韩国的西部边境所在,与曾经属于韩国,如今数以秦国的荥阳隔水相对,日日夜夜承受着被秦国支配的恐惧。

清晨中,守卫北城城门的韩国士卒如同往常一般打开了城门,迎上初升的太阳,城门尉不由伸了一个懒腰,最晚实在是休息的有点晚了。

突然间,城门尉感觉到一丝丝寒意。

“大人,大人…

…”在他的耳边响起了来自麾下士卒带着惊恐的声音。

“好多秦,秦军。”城门尉的疑惑没能持续一瞬,在士卒惊慌失措的言语中,他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答案。

秦军?城门尉僵硬的转过身体,在京城西方的方向,一队队秦国骑兵背依泗水列阵,那在阳光下泛着鳞光的战甲,在晨间的微风中旌旗招展,城门尉却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他甚至已经看到了秦军的兵刃刺入自己身体,铁蹄踏破城墙的一幕。

“秦军。”城门尉无意识地说道,声音中已经不受控制地出现了颤抖。

秦军出现在秦韩边境的军报被快速地传回新郑,此时,韩国领土狭小的现状变成了一个可笑的优势,那就是军情的快速传递,京城的守军在清晨发现秦国陈兵边境,到了夜色降临新郑之时,先是大将军府,后是韩王宫,就已经得到了来自京城的军报。

韩王安顾不得美人的温柔,惊慌失措地从床上爬起来,秦军大军压境之下,到底意味着什么?韩王安比谁都清楚。

一时间,来自韩王宫的令使四出,分别前往各个韩国重臣的府邸中,军情之紧迫,哪怕是昏聩如韩王安,也是不敢有丝毫的耽误。

老迈如相国张开地,沉迷享乐如大将军姬无夜,心思深沉如四公子韩宇,玩世不恭如九公子韩非,高深莫测如血衣侯白亦非,一个个同样是面色惊疑不定相聚在韩王宫的大殿中。

随着韩王安的出现,几人的目光同时投向了韩王安,在这个时候,韩王安的态度至关重要。

“如今秦国大军压境,诸位可有什么退兵良策?”韩王安坐在王位之上,神色疲惫地问道。

“敢问父王,如今陈兵边境的军队是秦国的哪支军队,统兵之人,又是何人?”韩非见众人沉默不语,心中更加无私的他直接问了出来。

“秦国龙虎禁军,统兵之人是秦国左庶长、护军都尉杨明。”韩王安看了韩非这个儿子一眼,心中有些不耐,但还是开口为韩非介绍了一下情况。

“杨明。”韩非沉吟道。

对于这个名字,韩非并不陌生,当他还在齐国时,就曾听说过这个名字,前有庞煖与朱亥突袭秦国咸阳,结果折戟沉沙在蕞城城下之事,后有卫国之亡与濮水之战,杨明虽然成名不久,但名气却已经足够大了,近些年来,可以说杨明是七国间名气最大的青年将领,尤其是杨明在秦国的权位,同样也不可小觑。

无论是左庶长的爵位,还是护军都尉的职位,使得杨明在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以杨明此时的身份和曾经表现出的能力,统领十万大军,甚至是二十万大军,攻灭一国,他完全是有资格的。

韩非之所以向韩王安问起统领秦军之人的身份,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只是寻常的将领,或许秦国还只是虚张声势,但杨明的身份,却让韩非不敢有着侥幸的心理了。

“大王,秦国大军压境,还是为了秦使遇刺一事,只要我们能够将刺客找出来,给秦国一个交代,想来是能够让秦国退兵的。”姬无夜面无表情地说道,一时间,倒是无人能够看着这位韩国大将军到底在想些什么

“韩非,你身为司寇,秦使遇刺一案是由伱负责的,你可查出了什么?”韩王安看向韩非道。

虽然自己这个儿子在很多时候太过书生意气,但经过之前的事情,韩王安还是相信韩非的能力与智慧的,如果说韩国还能有谁查出刺杀秦使刺客的话,那只能是韩非。

“父王,想要查出刺客不难,但如何让秦国退兵,却是……”韩非说着露出了凝重之色。

“无非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而已,现在重要的不是我们该如何,而是看看秦国真正的意图到底是什么。”韩宇尽可能地让自己镇定道。

只是,在场众人之中,韩宇才是和韩王安的心思差不多的人,一个是王,一个是志在王位,来自秦军的压力,两人的体会更深。

“眼下说别的无用,还是尽快抓捕凶手,让秦国没有了动兵的理由才是。”张开地开口道。

“韩非,尽快抓捕凶手。”韩王安看向韩非道。

“启禀父王,其实关于凶手,儿臣已经有着一下线索,但想要抓捕那些人,儿臣却是力有不逮,还需要大将军与血衣侯的帮助才是。”韩非稍作思索后开口道。

关于百越天泽那些人,韩非之前并没有打算将其一网打尽,毕竟,百越天泽的存在,他才有着更多的可以腾转挪移的余地,而不用让自己直接与夜幕硬碰硬,只是,眼下的韩国之危,根本容不得韩非再去思考那些东西了。

毕竟,只有韩国依旧存在下去,那些考量才有意义,一旦韩国不在了,再说的考量也只是妄想而已。

“刺客是什么人?”韩王安追问道,来自秦军的压力太重,而刺客就是唯一能够让韩王安看到光明的存在。

“是之前夜袭王宫,绑架太子的那些人。”韩非说道。

“是他们?”韩王沉吟着:“想要抓捕他们,只是你的话,还真做不到,大将军,血衣侯,这一次就由你两人协助韩非,赶在秦使进入新郑前,将百越那些余孽抓捕归案。”韩王安下令道。

第279章你说的也许是真的,但我不信

当姬无夜与白亦非迫于韩王安以及来自秦军的压力不得不对百越天泽出手之时,百越天泽立刻就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是作茧自缚。

当新的秦国使臣还在路上之时,百越天泽中的众人已经在韩国司寇府军卒以及来自大将军府的亲卫、夜幕力量的追杀之下,百毒王直接身死,无双鬼与焰灵姬因为断后而被抓入司寇府死牢,只有身为首领的天泽还有失去了所有僵尸的驱尸魔还在潜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