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206章

作者:今令冷泠

一旦楚军出城,那就是放弃了防御的优势,在对攻之中,尤其还是在己方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莫说是项越和雷豹军团,就是楚国最精锐的三大军团和项燕尽在此处,也没有那个底气能够在杨明手中取得胜利。

魏军与赵军血淋淋的教训已经证明,杨明这个秦国护卫都尉的进攻能力,与那赵国李牧可称这天下间的两道绝巅,进攻,在杨明面前,只是班门弄斧而已。

但楚军就真的只能龟缩在彭城,任由秦军在楚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吗?

一时间无论是项越还是英招,都陷入到一种进退不得的尴尬处境,此时的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到底犯下了怎样的一个大错误,那是足以致命的错误。

防御是不能做到十成十的,而是应该在防御中留下进攻的余地,如今才能做到进退有据,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整个彭城楚军上下,竟然因为秦军挖了几天的壁垒,修建了几天的营寨,而陷入到眼下的这般近乎无解的困境之中。

在楚军上下进退不得之际,秦军中军大营之中,杨明遇到了一个不算熟悉的熟人:魏庸。

“魏庸见过护军大人。”一身布衣的魏庸向杨明施礼道。

“阁下这是代表魏国大将军而来?”杨明明知故问道,若非是有着来自魏国大将军的书信,魏庸自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正是。”魏庸道。

“所谓何事?”杨明问道。

“大将军请杨护军挥军相助。”魏庸直接道明来意道。

“在出兵之时,魏军与秦军就已经分好了各自进攻的区域,睢阳那般属于魏军的攻伐区域,这个时候秦军前往相助,恐怕不太合适吧?“杨明故作为难道。

在战争未曾开启之时,魏国上下因为担心秦国存心不良,特意定下了分兵进攻的决议,秦国对此自然也没什么意见,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魏军顺睢水而下,攻打睢阳,而秦军则是从东郡而出,走定陶,过单父,经沛县,一路攻城拔寨,直接打断了泗水流域,最终兵临彭城城下的情况。

但是,秦军进攻的顺利只是秦军的顺利而已,与魏军毫无关联,而魏军的攻势不仅不顺利,更是在睢阳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根本看不到一点取胜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国上下再也顾不上曾经的担心,只想着能够请动秦军,让秦军与魏军合兵一处,共同对付楚军。

只是,之前要分兵的是魏国,现在要合并的又是魏国,魏国什么时候能够做秦军的主了?

魏国上下也知道这个情况,因此才有了此时魏庸出现在秦军大营的事情。

“此一时彼一时,杨护军,此时魏军受阻于睢阳城下,短时间内难以突破,而秦军若是进攻彭城,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破城,两地僵持之下,若是出了什么变故,恐怕秦魏合兵攻楚一事就要功败垂成了。”魏庸说着自己的理由道。

“那为什么不能是魏军放弃睢阳,移兵至这彭城,与我们秦军合力,一举拿下彭城呢?到时候秦国将彭城赠给魏国,对于魏国上下来说岂不是一件美事。”哪怕杨明本就打算将彭城彻底困死,随即再移兵前往睢阳战场,相助魏军拿下睢阳,但此时既然魏国主动相求,那杨明自然要拿捏拿捏姿态,坐地起价的事情,对于此时的杨明与秦军来说正合适。

“杨护军,你也知道,睢阳城下,大军想要撤离并不容易,那楚军又怎会坐视大军东来与秦军汇合呢?”魏庸略显尴尬地说道。

虽然此时杨明的态度并不怎么好,但魏庸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因为他早已经选择了与罗网合作,而罗网也承诺会在秦魏两国攻楚的这场战争中,助他重新回到大梁的朝堂之上。

当然,罗网如此帮助魏庸并非是因为什么乐于助人,罗网相助魏庸,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目的的,是要在魏庸身上得到足够回报的。

对此,魏庸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不过,眼下的他什么都没有,还能与罗网做生意,他才不会介意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反正那些代价最终是魏国要承担的,又关他魏庸什么事。

也正是因为罗网的承诺,魏庸才会笃定自己这一次的任务一定会圆满完成。

“让魏军等着,我这边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杨明懒得与魏庸废话道,虽然杨明要用罗网与魏庸合作,但罗网是罗网,杨明是杨明,罗网的事情,还不需要杨明亲自下场。

魏庸见杨明态度冷淡,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但在他的心中却已经有了一个判断:这位秦军大将是因为罗网不怎么待见老夫吗?这种态度倒是正好证明了他会兑现罗网对老夫的承诺的。

第347章没一个蠢货

睢阳楚军大营之中,项燕也得到了来自彭城的军情,当项越绘制出的彭城秦楚两军的布防图在项燕面前一点点展开之时,因为在与魏军的交战中逐渐占据上风而不错的心情,瞬间沉入了谷底。

项燕,虽然与李牧、王翦这样的名将相比还差上一点,但作为楚军中的第一人,项燕自也有着自己的实力,在看到秦军在彭城外围的布防图之后,项燕瞬间就明白了秦军是要做些什么了。

“一招不慎,几有败亡之势?”项燕看着书案上的布防图,脸上已经是凝重至极。

他已经能够看出秦军的目的是什么了,但他却无能无力,他能够做的,只有尽可能在秦军赶来之前,彻底吃下魏军,再调转方向迎战秦军。

但秦军真的会留给楚军这个时间吗?

想到魏军短时间内破不了,想到秦军随时都有可能以主力兵马西来,与魏军合兵一道进攻睢阳的楚军,项燕心中的阴影不由更加沉重了。

但秦军真的会选择西来,而不是自彭城一路东进、北上,横扫楚国彭城以北的区域吗?

但哪怕是秦军东进、北上,依旧不是项燕能够承担的代价,楚国不同于其它诸国,地方之上,最重要的力量不是官府,而是一家家贵族,这些贵族把持地方,这些人面临秦军的威胁,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实在很难说。

可以说,眼下的情况,根本就没有留给项燕以及楚军过多的选择余地,李园将泗水流域拱手送给秦国时,就已经在楚国内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旦彭城丢了,进而让秦国以彭城之地肆虐楚国腹地,那即使是以李园的领令尹之尊,哪怕李园背后有着来自李太后的支持,恐怕也难以承担。

楚国的那些贵族,真要发起狠来,哪怕是楚王也要忌惮三分,更何况是李园这种靠着阴谋诡计谋取权位的人。

项燕思索许久,还是觉得自己麾下的楚军主力不能动,但也不能不动,眼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向寿春求援,希望寿春那边能够派出足够的兵马来支援彭城,不求能够大败彭城的秦军,只求能够拖住秦军,不让其攻略楚国之地或是西来支援魏军。

随即,魏军就迎来了楚军更为猛烈的进攻,在这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中,最弱的魏军永远是那个倒霉的存在。

楚都寿春,李园看着来自项燕的求援信,面白而少须的脸上已经是凝重一片。

“兄长准备怎么做?眼下若再想抽调援军阻击彭城所在的秦军,除了王宫禁卫之外,就只能动用那几家的族兵了,那些人的兵马可不好用。”在李园的凝重之中,李太后亦是愁眉不展。

李太后虽然出身不行,但却是心思玲珑的女子,这些年来所接触的人又都是站在楚国顶端的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于军国大事,她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识。

“是啊,先王为了摆脱削弱那三族的势力,不惜迁都,如今我们若是再将他们请回来,就真的了引狼入室了,但眼下我们能够控制影响的兵马差不多都派出去了,若想稳住局势,除了那三族的兵马,就真的就没有别的兵力可用了。”李园忧心仲仲道。

“睢阳落在魏国手中,魏国只会像贪财而胆怯的老财主一般死死地捂住睢阳,生怕丢了。”李太后沉吟道,一张圆润中尚有几分稚气的脸上,此时竟然闪烁着一种名为智慧的光芒。

“妹妹的意思是?”李园惊疑不定道,他从自己这位妹妹的言辞中听到了什么?

“我什么也没说,我只是说,魏国若是得到了睢阳会做什么,我现在想的是若是万一秦军得到了彭城后又会做什么。”李太后道。

“秦军若是攻下彭城,可截断我们楚国的淮上之地,到时候……”李园思索着,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秦军若是攻下彭城后,绝对会以彭城为核心,四下出击,一步步蚕食楚国,秦军有这样的实力,也有着这样的心思。

有李太后在一旁提醒,同为聪明人的李园在转瞬之间也想明白了背后的意义。

如果楚国在睢阳与彭城之间必须放弃一地的话,那睢阳丢在魏国手中,楚国只会丢失一个睢阳,但若是彭城被秦军占领,其后果却是难以想象的。

“妹妹是说调睢阳的军队支援彭城,堵住秦军,睢阳若是不能守,直接丢给魏国就是了吗?只是,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白折腾了?”李园惊疑不定地看向自己的妹妹,此时的李园恍惚间意识到,自己这个妹妹,自己以前是不是小看了她?

李园在从前一直以为是自己一步一步将妹妹推到现在的太后之位的,但现在,李园却生出了一种感觉,自己的妹妹能够在王宫之中脱颖而出,登上王后之位,甚至成为现在的楚国太后,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同样非同小可。

仅仅只是眼下对睢阳与彭城之势的分析,这份见识就要超过他李园了。

“白折腾总比乱折腾好。”李太后也是无奈道。

“秦军主将杨明去年在东郡,以三万兵力对阵十几万赵魏联军,他是怎么做的?一方面拖住赵军,另一方面又步步为营,引魏军一步步走进陷阱,最终一战功成,我们现在要学的就是他去年曾经用过的手段,但我们面临的局势要是当时的杨明好上太多了,因为我们的实力更强,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去追求胜利。”李太后又接着道。

秦王政九年,秦赵之间的战争,震动天下列国,秦军先胜后败,李牧一战名动七国,后又有杨明在东郡一战中,在近乎绝境的战势中,绝境翻盘,可谓说,去年一整年的时间,是属于杨明与李牧这两个名字的一年。

“只是便宜了魏军了,睢阳这样的重地,竟然要让他们得到了,这老天还真是不公平。”李园无奈道。

“魏国若是不废,我们也不敢将睢阳这块肥肉丢给魏国啊,吃了一块肥肉的狗还是狗,但吞下肥肉的老虎就不一样了。”李太后亦是无奈道。

她的所思所想,固然可称之为高明,但是,但凡有其它的选择,他们又怎会做出这种只是两害取其轻,饮鸩止渴的决定。

睢阳与寿春之间,还在楚国的秩序之下,因此两地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

因此项燕很快就得到了来自寿春的军令。

看着手中的军令,项燕陷入了迟疑之中,睢阳留下一部精兵拖住魏军,主力前往彭城与下邳一线,这当然是犯了兵家大忌的,但眼下的楚军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眼下主动权完全在秦军手中。

楚军主力移兵下邳,在下邳一线布防,对峙秦军,确保秦军不至于为魏军合并或是肆虐楚国淮上之地,这可谓是最坏的选择,但哪怕是最坏的选择也比没有选择的好。

睢阳城下,方圆百里之处,愁眉不展的可不仅仅只有项燕,魏国大将军同样也是愁眉不展。

“魏兄,秦军不愿相助?”看着去而复返的魏庸,魏国大将军难掩愁苦之色,眼下对于魏军来说,莫说是攻下睢阳城,连能不能在楚军面前保持不败都是问题了。

再想到秦军在东路一路势如破竹的进攻之势,魏国大将军的心就更难受了,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最怕的就是对比,一对比起来,直让人肝肠寸断。

“大将军,幸不辱命,我已经说服秦军主将杨明,不日秦军就将以主力东进,与我们合兵一处,共击楚军了。”魏庸郑重道,他脸上的郑重,放在在魏国大将军的眼中是阴沉,现在则变成了稳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有着秦军相助,这睢阳城,我们拿定了。”魏国大将军笑道。

“魏兄,此次你为魏国立了大功了,若能拿下睢阳,你的功劳我是不会忘记的。”魏国大将军不忘补充道。

“老夫也是魏国人,这么多都是为了魏国,又岂敢贪功。”魏庸亦是微笑相迎道,只是,在他的微笑之下,却有着淡淡的冷意。

这话糊弄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还行,糊弄老夫?老夫当年也是这般糊弄别人的。魏庸在心中冷笑一声,只觉得面前这人熟悉的面貌与神色是那般的恶心。

魏庸所作的一切可不是为了让这大将军记住自己的功劳,他真正的目的是让魏王记住自己的功劳,进而为自己的复起提供可能。

这大将军话上说的好听,说他记下了魏庸的功劳,那潜在的意思岂不是说他不准备禀告魏王了,他一个大将军记住魏庸的功劳又算什么?大将军的人情很值钱吗?

相似的套路,魏庸也玩过,而且玩的更为熟练,所以,此时在魏庸的感激之下,却是冰冷的杀意。

此时,在他的身边,已经多出了一位罗网的天字一等杀手,一个完全受他支配的利剑,他当年虽然被流放,但在魏国经营了大半辈子的人脉岂会全丢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人走茶凉之事同样也可以变成人回茶亦热。

在睢阳城下的魏军中,可是有着不少人与他魏庸还有着几分在顺势之时可以兑现的交情。

48章护军初闻嫣嫣名

十万楚军的规模,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得过作为敌人的秦军与魏军,当项燕带着楚军主力朝着彭城至下邳一线而来时,消息自然也就出现在了杨明的书案上。

“断臂求生,这倒是够果决的。”杨明看着手中的军报,一时间也是无言,战争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切都如自己所预想中的那般,敌人也是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军略,眼下的情况就是如此。

根据杨明原有的计划是以偏师围彭城,再以主力移师西进,与魏兵合并一处,尽取西楚之地,但楚军却更果断,直接将主力移向彭城下邳一线,近乎舍弃了睢阳这样的重地。

“只是,这似乎不像是项燕敢做能做的事情,李园的话,也没有这样的胆略与见识,楚国内部还有谁能够有着这样的见识?”杨明沉思着,在他的记忆中,这个时期的楚国似乎没有什么太强的人,项燕与李园这样的人,一个楚国上将军,一个楚国令尹,差不多就是楚国的文武巅峰了,怎么还有第三个人?

“主人,在罗网的情报中,楚国太后似乎也很不凡。”在杨明的思考中,离舞说出了一个人道。

罗网在楚国活动的范围虽然不广,但像是太后这样的人,自然是重点的关注对象,因此,在罗网这里并不缺乏对楚国太后的调查。

“这倒是有趣了,看来罗网要在寿春那里增加力量了。”杨明道。

罗网的力量虽强,但还不至于囊括天下,对列国的渗透,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若这楚国太后真有这样的见识,罗网以后说不定还能在此人身上有着更大的文章可做。

毕竟,在接下来十年的时间中,也就是秦国横扫大河南北时,楚国内部却在围绕着王位陷入到了一系列的内斗之中。

在杨明的记忆中,李园与幼楚王在未来的斗争中,被公子负刍逆杀,于是有了楚王负刍,在罗网的情报中,李园此人虽擅长阴谋诡异,但自身的才略确实不足,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占据优势的能情况下,还能被公子负刍反杀。

但若是这楚国的李太后能够有着如此见识的话,罗网或许可以在接下来楚国内部的争斗中,做些文章。

“主人是说要好好调查调查楚国的这位太后?”离舞问道。

“如果楚军此处的动向真的是因为这位李太后而起,那她就值得罗网投入更多的力量与精力,有着这般见识的女子,这天下间可不多。”杨明道。

天下间太后虽然有好几个,但要么是坑货,要么是没有什么存在感,这楚国李太后会是例外吗?

“只是,现在楚军已经回援,主人又该如何应对?是攻彭城还是找楚军决战?”离舞好奇道。

这些年来,她一直负责罗网的活动,几乎未曾再见过杨明,这一次能够在这楚国境内见到杨明,自然是有着另外一番心情,当年从雁门郡一路到咸阳的经历,甚至是那差一点变成现实的计划,对于离舞来说,可是十分难得的经历。

罗网的女杀手,职业生涯虽然丰富,但生活却过分单调,当她们模糊了职业与生活的界限时,是很容易被填满的,曾经的惊鲵是如此,现在的离舞也是如此。

她此时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一个属下应该过问的范围,但那却还在一个女子的心思范围之内。

“楚国太大,哪怕能够吃下项燕的楚军,后边还会有更多的军队,况且,我们现在的战线已经拉了很长了,长时间僵持下去,对我们不利,而这一次出征,我们捞到的好处已经不少了,只等魏军拿下睢阳,我们就可以撤退了,没必要节外生枝。”杨明道。

此次秦国出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魏国拿下以睢阳为核心的数百里之地,至于重创魏国的事情,那还要等到以后才是。

楚国毕竟太大,就杨明手中这十万人,散在楚国境内,还真不够看的,打穿泗水流域已经是秦军的进攻极限,若是越过彭城去攻击下邳,后方那超过五百里的后勤线,就足以成为十万秦军的致命的软肋。

只不过,杨明想要退,但敌人却未必愿意让他全身而退,当杨明等待着魏军攻破睢阳的消息时,自下邳一路北上,联营百余里的楚军,已经派出了自己的前锋,而且还是楚军中最擅长进攻的腾龙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