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我啊,可是很强的哦 第178章

作者:六十九号主持人

但实际上,没有被人开发过的土地,上面最不缺的就是野兽、蚊虫和各种微生物,大自然的恐怖才是最可怕的,比土匪可怕千万倍。

卡兹戴尔亡国之后,这片土地已经被废弃了很久,所以各种植被野蛮生长,大自然重新回归了这片土地,人类想要重新占据这里,要先垦荒,把生地变成熟地。

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好在人类拥有科技的力量,并且共同体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轰炸机从天空中飞过,无数燃烧弹降落在大地上,翻腾的烈焰将上面的一切化为乌有。

现代化烧荒见过没。

为了避免烧的太过分,这些燃烧弹都是特制的,温度都控制在恰到好处的区间内,但对于荒野上的动植物来说,这也足够让它们灰飞烟灭,变成黑土上的腐殖质。

接下来就是建立能量采集塔,并围绕着能量采集塔规划营地,W这次组织的南下生产建设兵团超过二十万人,后续还有超过百万的移民要安排,最艰难的前期开荒工作就由士兵们负责,而他们也会成为这里农垦公司的雇员,有终身股份的那种。

面对共同体南下的生产建设兵团,整个卡兹戴尔只能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都是如此,但共同体这个国家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是喜欢掀桌子。

考虑到当地还有奴隶制和游牧民族状态,刘九黎对南下部队的要求也非常简单。

杀出一片太平!

王公贵族、酋长族长,全部杀掉,彻底清洗当地的中上层,剩下的奴隶和平民编入到各个生产队当中,白天工作,晚上扫盲,最多一年时间,他们就再也不会怀念过去了。

至于当地的反抗,生产建设兵团也是兵团,虽然使用五九型底盘改造的综合工程舰火力羸弱,但也是相对来说,正面怎么着也有三联装280mm的大管子,而且这些综合工程舰的数量超过了五百艘,还有其他移民用的,可展开移动城市。

可展开移动城市算是移动城市的最终版本,展开后就变成了固定城市的核心,类似红警的基地车,有了能量采集塔之后,原本的天灾就不再是问题,城市可以向外围大范围地进行扩建,就卡兹戴尔南方的生存环境,怎么着也得有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

千万规模就别想了,现在整个共同体的总人口,算上在移民考核点安置的,一共也才五千万多点,真要是进行千万级人口的集中建设,五座城市就能把整个共同体装进去。

那广袤的国土还怎么进行建设。

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没有工业的城市是没有未来的,看看欧洲大城市的布局就知道,凡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要道、工业城市这四项,至少要占一个。

在过去,如果一座城市不是省会、首都或者交通要冲,那么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资源型百万人口的城市都是暂时的,一旦转型失败,衰落速度超乎想象,而工业化让人类拥有了打破地缘环境的契机,工业人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形成稳固的社会经济机构,吸引周边劳动力,并以自己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影响力。

这里面的逻辑非常简单,工人的消费能力更强,需求更旺盛,周围的小商小贩们就会聚集过来,然后城市开始繁荣,更多人过来的同时带来更多的需求,最终能形成从乡村采购到最终服务的全套产业链,此时一座完整的工业城市就形成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几万十几万人口起步的大工业。

卡兹戴尔当地必然是要发展一定工业的,比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动播种机等等自动农机设备,农业工业化,作物种子技术升级,这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最终的目标都会向着立体化农场发展。

不过最廉价的方法还是直接种地,唾手可得的大自然资源永远是最便宜的,不信你问问美国的页岩油怎么看沙特的石油钻井。

可展开移动城市的大小都是固定的,最初都是万人甚至千人规模的小城市,毕竟农业工人的生产能力是远超过传统自耕农的,至于当地的牧民,传统的自然农业生产力水平都比他们高,更别提这种工业化农业了。

“真是不长记性的傻瓜。”

W随手将望远镜丢给自己的副官,刚刚他看到了一群游牧土匪。

对当地人来说,这些部落的游牧战士是正规军,但是在共同体眼中,他们就是土匪。

甚至连土匪都不如,乌萨斯帝国境内的土匪现在都装备上莫辛纳甘了。

什么,你问他们手中的枪械是哪里来的?

事先说好,共同体没有把武器卖给土匪的爱好,但乌萨斯帝国那四处漏风的后勤管理部门可就未必了,根据潜伏在乌萨斯帝国军队里的同志提供的情报,乌萨斯帝国的后勤物资月折损率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注意了哈,是完全没有任何战争,没有任何消耗,就那么放在那里的情况下,还能每个月折损五分之一,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更是连一半都能给你折损掉。

没人拿、没人碰的情况下少了这么多东西,奇怪了不是。

如果遇到了上面来检查,诶呀,军火库爆炸或者失火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天灾是无法判断的,还有叛军的破坏不是,叛军过不来还有土匪啊,反正推就是了,在乌萨斯帝国内部任职的官员,尤其是负责肥缺的官员,哪个不是一手印度飞饼玩的贼六。

别的不说,那推来挡去的功夫,刘九黎觉得他们要是去打乒乓球的话,马龙都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人家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为官技术,简直绝了。

可惜啊,共同体没有这种人才,都被刘九黎送去靶场锻炼身体了,据说只要能够扛过最初的弹幕射击,就有机会一点点变强,最后刀枪不入,原子弹都不怕。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但你可以试试,也许会成为第一个幸运儿哦。

生产建设兵团的红军战士们早就习惯了这些游牧土匪的骚扰,骑兵连马上出动。

等下,骑兵连?你们哪儿来的马?

拜托,叫骑兵连不一定非要骑马啊,骑悍马也一样不是,上面还能架榴弹发射器呢。

这种悍马突击车载员五人,越野时速可以飙到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上,当然了,野外跑到这个速度,能不能翻车就看驾驶员的本事了,太夸张的地面不建议这么找死,全身都是轻型复合装甲材料,可以看成一个小型装甲车,武器除了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还可以选择30mm机炮和榴弹发射器的组合,自动迫击炮也可以,老兵不老的107火也可以,就是专门对付这种武器一般的垃圾犯罪武装的,剿匪的时候特别好用,顺便一提,共同体北方还有履带版本。

机枪加上突击车,这套组合完美的让草原民族变得能歌善舞起来,见过这套家伙事儿的家伙,都已经变成了历史长河中的尘埃,没见过的,现在你们不就见到了吗。

本来这群人是想着捞一把就跑的,毕竟游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很强,你看得到我,但是抓不到也打不着我,我气死你。

但如果对面的防御点上都是长枪短炮等着你,并且随时可能冲出来一群机枪装甲车的猛男,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凄惨程度足以写一本《悲惨世界》。

由于敌人实在是过于弱鸡,红军战士连队形都不需要,直接开着有尖锐撞击护栏的装甲突击车横冲直撞,搭配通用机枪招呼就是。

原本这些车辆至少都装备了重机枪,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所有人才发现,敌人的防御力别说重机枪,手枪都能打穿,那还用重机枪干嘛,更灵活并且子弹更多的通用机枪不是更爽吗。

加上悍马装甲突击车允许士兵们进行一定程度的DIY,于是在卡兹戴尔南边活动的红军指战员们,就把重机枪换成了通用机枪,或者直接架两把班用机枪上去,保证敌人分分钟被打的哭爹喊娘。

交战过程不到五分钟,敌人就已经崩溃的满地乱跑。

第319节:W和伊内丝

(大家都在上班吗?还是说,有上学的?(~ ̄▽ ̄)~)

“同志们干得不错,就让这些渣滓发挥一点价值吧。”

W现在非常认同刘九黎的理念,对彻底清扫卡兹戴尔的中上层垃圾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这些人不清理干净,以后就是一个个扩散的癌细胞,最正确的做法是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扩散的时候,直接从肉体上予以消灭。

别扯什么老年人和孩子是无辜的,只有刚出生的婴儿可以被宽恕,剩下的全都是有罪之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卡兹戴尔这种环境,能在年老体衰,无法劳动的时候被人养活,这可能是普通人吗!

要知道,在共同体进入卡兹戴尔之前,这里的老年人在感觉身体衰退后,都会主动申请远足,带着一些吃食,然后有多远死多远,这就是当地人的生活环境。

所以在卡兹戴尔的落后地区,平民家里是看不到老人的,就算是有几个苍老的面孔,那也是因为还能干活儿,或者某些技能比较专业,没他不行,于是被留了下来,游牧部落的生产力可没有多余到养活底层的无劳动力人口。

小孩子还有长大后当牧童或者努力地选择,老人可是彻底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压榨干净后任其自生自灭才是卡兹戴尔的政治正确。

明白这点后,再看看那些穿金戴银,衣着华丽的老人,他们不该死吗?

至于当地人的反抗,这些完全不需要在乎,在他们被打败之后,立刻就会接受现实,向新的狼王投降,这是卡兹戴尔的生存法则,尤其是女性和孩子,前者认命速度快,后者啥也不知道就认命了,而上层的不稳定因素都是彻底清理掉的,卡兹戴尔的当地部落自己都这么操作,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高效。

从清理垃圾的角度,拥有现代管理体系的共同体,绝对比他们更效率。

不过刚刚解放的农奴不会立刻变成自由身,他们已经被不当人太久了,如果就这么放出去,他们大概率会重新回到部落统治者那里,因为这是他们的思想惯性以及生存本能。

抱团活下去,哪怕是成为奴隶,这就是他们的自我认知。

对于这样的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立刻解放,给他们灌输一堆东西,而是先让他们参与劳动,还不能给他们太好的待遇,之前就发生过给战俘罐头吃,然后奴隶们一个个吓的嚎啕大哭,以为吃完这顿饭就要被献祭了。

嗯,这些部落还有活人献祭的传统,而卡兹戴尔的法术体系当中,确实有通过活人献祭来获得力量的方法,在不当人的环境里呆久了,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人。

但看看这些人平日里的吃食,红军指战员们也确实是不忍心。

劣质杂粮加上掺了土和野菜做的饼子,这就是奴隶的食物,也是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的一日三餐,想要吃到肉食和蔬菜,你得先变成一个强大的战士,然后抢劫其他的部落才行。

相当野蛮落后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不可理喻。

但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天灾是随时可能会来的,就算脚下有能攥出油的黑土地,耕种这种定居生活也是天方夜谭,所以只能游牧,生产力不够,吃的不够,那就只能抢,当大环境变成这样之后,其他人想要作出改变也是没戏的。

其他国家非常乐得卡兹戴尔变成现在的样子,没兴趣帮当地人改善生活,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卡兹戴尔游牧部落生态。

如果不是共同体的出现,这种状态还会维持很久很久,要么当雇佣兵打烂仗,要么就在泥坑里不断沉沦,这就是卡兹戴尔和萨卡兹们的未来。

现在希望来了,但教育和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

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刘九黎给了W很大的决策自主权,并且将一大批政工经验丰富的萨卡兹政委和指导员派遣了过去,帮助完成当地的改造工作。

经过慎重讨论,大家觉得,解放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慢慢来,对于那些奴隶,可以先从他们理解的部分进行改造,比如稍微吃的好一点,负责放牧和学习耕种,同时加上心理辅导和夜校,以及最重要的电影宣传。

米云角的宣传理念在刘九黎的点拨下,可以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各种先进的宣传手法数不胜数,自然也贡献了非常多的优秀影片,尤其是人民电影,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出发,用直接的画面震撼每一个感同身受的人,让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实地调查,最终打造出能够引起共鸣的影视作品。

就像是当年的白毛女一样,萨卡兹们也有属于他们的白毛女,也能在《萨卡兹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只要他们重新捡起愤怒和不甘,改变就随之而来。

生活有了盼头,再出现抢夺这份盼头的人,他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好,我放心了,祝你们幸福。”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我……算了,以后你们会习惯的。”

W起身离开,这是她今天实地调查的第三户人家。

这些人都是第一批解放,并接受教育的当地人,他们有的是奴隶,有的是雇佣兵,还有些名义上的自由人(实际生存情况并不比奴隶好多少),现在他们都算是共同体的移民。

是的,移民,刘九黎可不会做随便放人进来,共同体的建设是共同体的人民完成的,后面来的人想要平白无故享受好处,那是做梦,必须要付出对等的代价才行。

想要加入共同体当然可以,先通过统一语言考试(汉语和简体字,包括风俗习惯等等日常内容,说白了,遗民想要完成这条,至少要在移民区适应五年以上),完成思想教育改造(主要是为了把旧社会的鬼变回人,建立新的共同意识,变不回来的就别想进入共同体,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并且要放弃宗教信仰,最后才能拿到共同体的身份证,上面没有种族或民族,只有性别、住址和出生年月日。

移民城市的工作情况也跟共同体不同,那里采取十小时工作制,并且城市整体是半封闭状态,出入需要通行证,在这里生活的人,未来目标都是成为共同体的公民,因为移民城市也是有规定的,十年内不能通过考试的人,直接驱逐出境,并且终身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然后共同体就开始狂喷其他国家的移民政策,不自由、不民主、没人性,尤其是哥伦比亚,你们那种把移民当耗材的行为,真是禽兽不如。

没错,就是在抢占道德制高点之后,制造舆论热点,在宣传阵地上向敌人火力全开。

那种失去宣传阵地后任人宰割的画面,刘九黎可不想体会第二次,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谁敢在这个问题上糊弄他,那就是想去太阳监狱终身游。

反正在这个问题上,其他国家是绝对不敢像共同体这么玩的,他们的生存空间只有小小的移动城市,哪里挤得下那么多的移民,如果给每个遗民成为公民的机会,移动城市那么点的地方,早就挤爆了,日子还要不要过啊。

所以哥伦比亚为代表的自由媒体,只能从其他角度进行反击,可现在的问题是,共同体全维度比哥伦比亚更先进,你扯什么都是扯犊子。

想要让主义和信仰更坚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本国民众的生活比其他国家更好,有了对比之后,敌人的各种宣传对民众来说就是扯犊子,再加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和宣传阵地的优势,自己就会变成无懈可击的碉堡,让敌人只能在外面抓瞎。

W不知道这套体系对应了多么复杂全面的移民管理体系,但她很清楚,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强了太多,甚至连她自己都改变了不少。

“W,你的调查完了?”

“结束了,你呢?”W看向从另一条走过来的伊内丝。

嗯,腿很白的伊内丝,可惜还没有进卡池。

“刚刚结束,要不要一起去吃点东西?”

“吃东西的话,我知道一家新开的甜品店,去试试口味怎么样?”

“好。”

两人来到了一家名叫“XSZC”的甜品店,店名啥意思不知道,反正好吃就行。

这种在开发建设地区建起来的店铺,基本上都是生产建设兵团的随军家属在经营,也都是些小本生意,比如小吃、服装、烧烤、民族饰品等等,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地上摆摊开卖,极大的丰富了该地区的商品贸易。

人吃饱了就会有其他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需求的利益足够,资本就会进来,然后剩下的工作就会自动完成,政府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规范好资本,不让它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