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开局拿杨老板小金库搞投资 第116章

作者:诸葛黯

殊不知。

到了抄无可抄的地步该如何?

而想要自主创作的时候,估计才发现创作能力早就因此衰退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了。

不说别的。

就编剧这个职业,在华夏娱乐圈的地位,是最低。

就像种地的吃不起自己的粮食一样,编剧也保护不好自己创作的内容。

可笑,可悲,可叹。

徐嘉收回思绪,沉声道:“既然他们将权利拱手相让,那我们就顺手接过来,副咖方面我推荐一个人选,大张卫,那家伙算是内娱为数不多有综艺感的艺人了。”

其实他还有几个人选,可都是香江弯弯那边的,实在不好操控。

“大张卫?好像最近有在复出,我回头让节目组联系一下。”苗玉晴说道。

“不要只局限于这一件事情上,有没有看出其中蕴含的机会来?”徐嘉反问。

苗玉晴愣住,摸了摸后脑勺,小声道:“我光顾着汇报给节目组了,没想到其他方面。”

她内心有些忐忑,以为自己会被徐嘉当作愚笨。

毕竟在徐嘉身边,她一直扮演的都是秘书这个角色,听话懂事,却没有自主能力。

难免会觉得自己不称职,不合格。

“这不怪你,你只是没有处在相对应的位置,现在只不过是锻炼伱的眼界而已,不用紧张。”

徐嘉嘴角上扬,安抚了苗玉晴一番,说道:“从这点可以看出来,除了港台的综艺咖外,我们内地很少有专门做综艺的艺人。”

这点真不是徐嘉胡说,真要说有,顶了天芒果台比较多一点。

但那也是曾经他们自己举办的主持人选秀节目《闪亮新主播》出来的底子。

实际上大部分还是台里自己培养的主持人,可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一板一眼的活动都还好说,让他们去承担笑点,却很难。

这才有了后来各种艺人通过综艺爆火,翻红的事例,甚至于某草根出身的综艺咖,稍微优秀点,就基本串场各大节目了。

人才太少,需求太多。

不然脱口秀演员能都混上综艺嘉宾?

这个口子与其交给那些乱七八糟的外行人。

倒不如嘉行亲自把控在手上,形成一个有效且良性循环的体系。

毕竟嘉行能自制综艺,还有经纪体系,自产自销简直太适合了。

“这一块的人才培养要重视起来,不过这方面归曾佳负责,你就将我的意见转告给她。”徐嘉说道。

“明白,那节目组那边……”苗玉晴犹豫。

“就照常回复,大张卫为副咖,另一个副咖位置海选一下吧,不用非得局限于我们内部。”徐嘉想了想说道。

他一开始也没这么霸道,只是尽量能用自己人就用自己人。

但没说必须用嘉行的人。

芒果台上面那帮管理层压根是想多了,并且怕节目出问题,担责任,这才推给了徐嘉。

“好。”

苗玉晴转身出了办公室。

后脚文木野的身影就挤了进来。

“徐总,我有点事情想找您聊一下,不会打扰到您吧?”

文木野西装革履,比起最早的时候,整个人显得更有成功人士的气质。

显然两部爆款剧的制作,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然不,进来坐吧,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不用拘谨。”

徐嘉笑着招招手,心中琢磨着自己这员头号大将,该不会是被人说动要自立门户了吧?

这在最近资本涌动的情况下,并不少见。

要知道华艺的冯晓刚听说都开始闹分家了,不过徐嘉从后世的结果可以得知,这家伙其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找王磊,王军俩兄弟要更好的条件。

要不了多久,两兄弟为了稳住军心,留下冯裤子,会拿出将近十亿来收购冯裤子创建的公司股份。

那公司就是个空壳,值个屁的钱,说白了就是冯裤子靠这个来套现金的。

如果文木野想要跟冯裤子一样,那他可就看错人了。

自己跟王磊,王军两兄弟完全不同,嘉行的核心永远不是别人,而是徐嘉自己!

待到文木野稍稍拘谨地坐下。

徐嘉一边倒茶,一边问道:“《花千骨》项目结束后,公司对你应该一直没有安排,这段时间怎么样?比当初《盗墓笔记》上映后的感受,更美妙吧?”

毕竟《盗墓笔记》只是个网剧,当时圈内人更多看重的还是徐嘉。

但这次《花千骨》再大爆,就不会再有人小瞧文木野这个导演了。

“滋味的确很美妙,许多场景是我以前做梦都想不来的。”文木野扯了下嘴角,咧出一个不难看的笑容,“但那不是我该待的地方……”

嗯?

徐嘉微怔,仿佛第一次认识文木野一样,看了过去。

第147章 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无论是颁奖台,还是舞会,亦或者采访节目,都不是我该待的地方,我应该在剧组,在监控器后面,在筹备室。”

文木野顿了顿,“准确地来说,我该在创作的路上,而您,答应过我接下来会有一个关于电影的项目。”

破案了。

原来是为了电影来的。

徐嘉一向以利益去看待人,却没想到让文木野给上了一课。

不是所有人眼里都是利益。

相反,内娱还是有不少纯粹的电影人。

徐嘉眼神感慨,缓缓道:“这个是我的问题,本来是想让你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享受一下成功的滋味,看来是小瞧你的积极性了。”

“没有,我就是有点闲不住,想提前进入到筹备状态,毕竟公司出了那么多部电影,都取得了成功,我这心里也痒痒。”

文木野挠了挠头,露出腼腆的笑容来,他再怎么说也只是刚进入圈子没多久的导演。

正常导演的节奏,起码要等到四十岁往上,还得钻研关系和人脉,拥有足够的资历才能执掌导筒。

他在徐嘉这儿,年纪轻轻就受到重用,已经相当不错了。

现在来找徐嘉,就是想试探一下电影项目还会不会交到自己手里,谁让公司最近多了那么多大导演。

这就是文木野使小聪明的地方,但这小聪明落在徐嘉眼里,再可爱不过了。

急着给自己赚钱,提升自己的属下,谁能不喜欢?

“有要求就要提嘛,以后直接找苗玉晴或者曾佳她们任何一个人说就行,再不济就直接来找我。”

徐嘉嘴角上扬,拍了拍文木野的肩膀,眼神欣赏,“至于你说的电影项目,放心,说给伱就是给你的,再怎么说你也是公司第一个导演。”

“只不过你可得想清楚,现在要是启动项目,你难得的休息时间可就没了。”

他还当什么事呢,感情是被吴晶、闫飞等人的成绩给刺激到了。

这是好事儿!

只有互相你争我赶,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大家才能进步得更快。

尤其是徐嘉深知这几个人潜力都不小,自然不吝啬于支持。

只要竞争是良性的,不造成负面影响,他更多会去鼓励,而不是制止。

“我想好了,包括下面的兄弟,一个个也找我好几次,不想闲着,不然空拿工资,心里不舒坦。”文木野说道。

这又是他耍的一个小聪明,实际上是弟兄们在没有项目的时候,只能拿底薪,赚得少了。

虽说嘉行如今名气旺,多的是各个项目找上门招他们做事。

但谁都知道做自家的项目才最好。

别的不说,公司正在快车道上发展,这个时候跑出去干兼职,脑袋被驴踢了?

“成,这是我早就为你准备好的项目书,你先看一下。”

徐嘉暗道人心可用,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来,递给了文木野。

这是先前他特意整理过的项目书。

除了这一份,抽屉里还有好几份,都是徐嘉专门将未来会是爆款的项目提前记录下来。

为的就是喂饱属下的胃口,在失去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将他们给培养出来。

“《我不是药神》?”

文木野看着项目书,一字一顿地念出了名字。

紧接着再翻开,认真地查看着里面的内容,越看眼睛越亮,快要黏上去似的。

“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原型叫陆勇,已经被我联系作为编剧的一员了,你回头可以去跟他交流一下。”

徐嘉秉承着老传统,即便只是原型,只要尚在人世,就得先拉拢过来,省得上映后再打官司。

“这个内容,会不会过于敏感了?”文木野犹豫道。

他跟刘总等人一样,做项目前,先考虑的是题材是否敏感。

“这点放心,上面逐渐放开了限制,剧本备案过了,没问题。”徐嘉给予了信心。

“那我这边更没有问题。”

文木野攥紧了文件,他爱极了这个故事,“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准备了,要筹备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了,演员方面,您怎么考虑?”

这么快就对自己下逐客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