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世界:无限复制震惊九叔 第113章

作者:萝卜饼

张林可不敢白吃,虽然百姓们不介意,但是纪律就是纪律,如果打破了那就不叫纪律。

被发现了,即使张林有功劳在身,那也得受罚。

就像是李云龙一样,一码归一码,全歼了半天连队,这么大的功劳,足以名垂千史。

但现在还不是乖乖去被服厂绣花去了。

第145章 改编与武器

在这里待了半个月,新一团的人数已经比原来的还要多,已经来到了两千人。

还是张林压下去,少收的结果。

早在来到赵家峪的第三天,张林就下令开始招兵。

那场面火热啊,周围四里八乡的一听到这里有八路军在招兵,哗啦啦的全都来了。

有些还连夜赶路过来,就为了当八路军。

第一天就招了300多人,第二天600多,第三天就更多了,来了七八百人。

这样下去都不行,新一团不需要这么多人,人太多了,先不说装备,光训练量就很大。这不是一口气能吃得下的。

全部老兵加起来也就500多人,新兵太多,战斗力会很差。

现在这些老兵基本上都升了官,大多数都变成了班长,排长,连长。

张林明显小瞧的八路军的凝聚力,都不需要分兵了,人数直接招满,而且还多出来。

招到两千人的时候,张林直接就叫停了。

新兵太多,队伍会显得很臃肿,无法使出太多战斗力。

后面肯定还要招的,但先把这些新兵全部训练出来再说。

为了方便拿出系统空间的物资,张林故意跟他们说是国外的同学弄过来的。

前面先弄了各种粮食,现在战士们一天三餐,一天吃一顿肉,馒头,米饭管饱。

但训练量也随之加重,张林可是把后世的步兵操典给弄出来了。

这步兵操典可是先辈们经过几十年不断总结出来的,造就了世界上陆军巅峰。

战士们每天都被训的嗷嗷叫,要不是物资充足,如果还像之前那么吃,人早就被练废了。

现在仓库里面满仓库都是粮食,购物新一团2000人吃到过年了。

现在是夏季,离过年还有六个月左右。

现在好多新兵都还穿着自己的衣服,新军装还没有发放。

早在十几天前,张林就拿出许多布料,雇佣乡亲们和妇联的同志将军装赶制出来。

现在已经十几天了,还是没有全部做出来,缺几百套。

但是没事,几百件要不了十天就可以做出来了。

张林可是拿的白花花的钱去雇佣的,没有让乡亲们白干活。

起初乡亲们还不愿意拿钱,还是张林态度坚决,再加上妇联的同志在旁边劝说,才让乡亲们勉强拿这个钱。

乡亲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家人,在这种年代已经够苦的了,张林能照顾一点是一点。

更何况现在做的是夏装军服,等做完夏装军服就得马不停蹄的做冬装军服。

夏装军服时间紧一点,但做起来简单一点。

装衣服麻烦一点,但后面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时间很充裕。

张林和真的拿了几座房子作为仓库使用,里面装满了各种粮食,布料,棉花之类的物资。

不用像其他部队一样去打鬼子找物资,现在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训练还是训练。

为了让他们后面适应新武器,晚上加课认字,学习。

所以现在战士们就白天训练,晚上上课。

每个人痛并快乐着。

痛是每天训练量那么大,晚上还要学习。

快乐是每天饭管饱,而且一个月还有一块大洋的津贴拿。

这是张林私人拿出来的,上级穷的响叮当,怎么可能会有我钱发。

但是们也清楚这钱的来源,没有其他东西报答,唯有死命训练,以后多杀几个鬼子。

在学习中张林还发现了不少好苗子,让他们暗暗记下,后面全部归属炮兵去。

张林准备弄出一个炮兵连,连长就让王承柱担任。

这小子是所有人当中最努力的,学习速度也是最快的。

而且还有打炮经验基础,他是当之无愧的首选人物。

张林准备将新一团改编,下辖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连以及一个侦查连。

炮兵连为加强连,人数在200人左右,配备十门120mm重型迫击炮和两门107毫米火箭炮以及五门60毫米迫击炮辅助。

不是张林不想给榴弹炮,主要是榴弹炮太重了,这个年代路又不完整。

还是没有可以拆卸的迫击炮和火箭炮好用。

炮我的数量没有给太多,给太多的话,后勤压力很大。

光那两门火箭炮恐怖的消耗,都已经足够其余人忙的团团转了。

有近有远,有精确,有火力覆盖。

三种武器配合使用,足以应对目前的战场了。

侦察连张林准备全团挑出好苗子出来,用弱化版的特种兵训练手册训练。

来作为特种兵的前身,执行一些艰巨的侦查任务。

三个步兵营武器当然不会差到哪去,虽然不会用95式小口径枪械,这个年代弹药不好补充。

于是张林觉得使用81式自动步枪。

这款将仿制毛熊的ak,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采用7.62mm步枪弹,两千米内能具有杀伤力,每分钟600~750发的射速,吊打小鬼子的38大盖。

射速快,代表着后勤压力大,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点东西张林都不缺,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快速消灭敌人。

还用机枪的话,让你准备使用81式自动步枪的同门兄弟~81式班用步枪。

子弹和零件都可以与81式自动步枪互换,方便战场维修。

能为后勤减缓,不再使用之前的mg42机枪了。

这把枪什么都好,就是射速太快了。

很多时候都不需要这么猛的火力,都是需要持续的火力压制。

射速这么快,没多长时间就打完全部子弹,那后面的战斗还怎么打?

所以使用射速慢好维修的机枪势在必然。

单兵火力张林准备使用金典的PF89式80毫米火箭筒。

整个桶身都是用塑料制成的,打完就扔,不占部队编制。

口径80mm,全重3.7kg,最大卡尺射程400m。

能对付现有的主战坦克,更别说小鬼子的小豆丁坦克了。

能对付各种火力点和炮楼,特别是炮楼,一打一个准。

张林准备以后就使用这门火箭筒了,还有一款云爆火箭筒。

那一款云爆火箭筒是用来对付猫耳洞的敌人的,现在还没碰到,等以后碰到了再把它拿出来。

等再过几天,再出去一趟,将这些武器全部运回来,尽快让战士们适应。

至于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就封库存,我后面可以拿给友军使用。

张林也想直接拿出这些新式武器给友军使用,但一下子拿出那么大的量,很难不引起别人怀疑。

所以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来。

第146章 任务?

对了,还有重机枪,张林采用勃朗宁M2重机枪。

采用12.7mm大口径子弹,最大射程可达2500m。

这么大口径,一枪下去半个身子没了,和巴雷特狙击枪使用的子弹一样。

对付后装甲坦克可能没用,相对于缺少各种资源的小鬼子来说就够用了。

因为他们坦克的装甲钢板很薄,机枪扫下去没多久就穿了。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一个小豆丁坦克皮薄馅大,重量很轻,但他们把它归属于中型坦克。

也就是在缺少重火力的亚洲横行霸道,后面碰到重火力的美军,那简直就是罐头快乐器。

有了大口径机枪和火箭筒的相互配合,小鬼子的坦克几乎不足为虑。

不是张林不拿出坦克,而是坦克需要大量时间训练,而且还要有文化基础。

现在新一团刚刚起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一切都得慢慢来。

还有就是这该死的系统不能暴露,要不然直接找高层摊牌。

两天后,张林呼叫一营集合。

张大彪:“团长,叫我们集合,是不是有仗打了?”

张大彪现在早就想打仗了,虽然吃的这些都不缺,但是没有武器呀。

全赢就几十条枪,还是之前苍云岭下来老兵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