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肃正协议,上交国家 第140章

作者:珈影

“我相信。”巴伊斯大使非常肯定的点头。

“我还是无法相信它比飞机速度还快。”

“那不如这样吧。”秋白雨微微一笑,“我们来做个实验,我们分两批人,一批人坐飞机,一批人坐超音速磁悬浮列车,看看谁先到那边,如何?飞机起飞的时候这边会开始启动。”

为了让两个国家的使团能直观感受到超音速列车的快,秋白雨早就准备了这个计划。

让一部分人坐飞机,一部分人坐列车,通过时间的对比来让他们感受区别。

为了避免让他们觉得在作弊,飞机在天上绕圈圈,乘坐的飞机会使用民用航班,飞机上有别的游客。

两个国家的使团在听到秋白雨的提议后进行一个简单的商议后,同意了这个方案。

很快,一批人向试验场进发,而另一批人则原地等待安排机票。

他们在机场降落,这个时候还没离开。

在秋白雨的精准控制下,机场这边飞机准备起飞时,列车那边也缓缓启动。

一小时后,列车停在新宁市试验站点。

下车后,两波使团打电话给坐飞机那批人。

显示无法接通。

“稍等一下,他们应该还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地面,不如趁他们还没来,我们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些地方吧。”东原外交官向他们解释到。

时间慢慢流逝,机场那边,一架从齐木市来的飞机缓缓降落。

里面的乘客手机重新获得信号。

两批人立刻向列车组人拨打电话。

“嘿,我们到了,你们到哪了呢?跨过省界了吗?”这是伊兰米克国的大使。

“你们已经等了多久?”这是巴伊斯的大使。

在机场迎接他们的使团把他们迎接到众人所在之地。

看到他们这么晚才过来,一位伊兰米克的大使瞥了他们一眼,“你们怎么到现在才到?我们都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

“呃……”坐飞机的使团都很无辜。

我们慢是想慢吗?

我们恨不得乘坐超音速客机在你们之前到来呢。

“东原的列车,真有这么快吗?”

“是啊,太快了,快到我们根本不敢看窗外的风景,因为根本看不到。”

“我们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到,而你们坐飞机花了两个多小时,真是难以置信,我居然看到火车比飞机快。”

“对我们的超音速磁悬浮列车乘坐体验可否满意?”秋白雨笑问道。

“满意,简直太满意了,你们的核电站,你们比飞机还快的火车,每一次都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大开眼界。”

“那祝愿我们合作顺利,以后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到我们东原来游玩,我们随时欢迎。”

“感谢你们的邀请,我们会的,不过,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坐过这个列车,能让我们再坐一次吗?”

“当然没问题!”

“……”

在见识到了列车的行驶速度后,商谈变得非常顺利。

同时,为了保证轨道线的电力供应,三方还在核电站上加深了合作。

也就是多建几个核电站,用来给轨道供电。

当然了,这些核电站在给轨道供电的同时,电力供应也会辐射周边,为周边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达成合作后,这件事也公示出来,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热度,也没有人去关注这个。

秋白雨也没有再进行关注。

之后的事,是铁路总公司那边的事了。

算算时间,月球基地也差不多到了竣工的时候。

工程船也相应的,可以从月球基地解放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

是时候展开下一个太空探索了。

目的地——

solⅣ!

荧惑星。

俗称,火星。

恰好,火星最近这段时间,比较靠近solⅢ,也就是人类所在的尔什星。

这一切都是秋白雨计算好的。

月球基地完工后,通过运输船将物资燃料运输到工程船上后,工程船便可以扬帆起航,前往火星建立前哨站。

本次哨站建立会使用无人机进行,因为距离太远,在确保那边没问题之前,不会轻易载人。

尤其是推进器暂时还无法短时间将飞船加速到亚光速的现在。

不过也快了。

这艘工程船在火星上建立前哨站后,基本上可以报废。

新的工程船将搭载全新的加速引擎,在宇宙环境下,配合力场控制与聚变反应堆,可以大大缩短加速的过程,并尝试加速到亚光速状态。

亚光速是指小于光速,但大于27万千米每秒的速度。

这个速度下,从索拉尔星系的一面到另一面,算上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绕一圈。

新的工程船将会在月球组装,这里重力较低,挣脱引力所需要的速度相比地面低上很多,能省下许多燃料和不必要的一次性辅助推进器。

毕竟工程船是大家伙,里面还装满材料,太重了,起飞还是有些困难。

“在探测火星的同时,对金星和水星的探测也需要提上日程了。”

秋白雨望向烈日。

“然后,在恒星附近建立一个庞大的哨站,用来调集整个星系的资源,之后就可以点出FTL(超光速)了。”

宇宙那么多资源等着去开采,实在没工夫陪那些鼠目寸光的资本国度在一颗星球上内耗。

想着,一份秘密文件,发送到总事务部与航天总部那边。

《荧惑星前哨科考站与资源开采站建造计划》。

----------

待会儿去开一把游戏,看看在星系内,地联初始工程船亚光速飞行从星系一边到另一边要几天,以后就用那个数据了。

第181章 在月球上打篮球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月球,地卫一,月球基地。

经过数年的建设,这个人类首座外星科考站,迎来了最后的收尾与验收阶段。

原本空旷荒芜的地表上,拔地而起一座占据数十万平方米的多建筑基地。

这个基地包含生活区、实验区、娱乐区等等诸多区域,可以提供给在上面工作的科学家全方位的娱乐生活体验。

有一些实验室需要距离生活区远一点,因为可能需要做危险实验,出行的话,到时候会由人专门设计月球车,作为代步工具。

建成后的月球基地,所有区域的建筑都连通起来,不管是连通各区域的道路还是建筑,都采用高强度护盾进行保护,同时针对建筑和通道采用不同的另外保护方式,避免内部大气泄露。

如果某个建筑,或者某段通道遭遇事故,比如爆炸导致防护破碎,附近也会迅速升起隔离护盾,避免该地段的事故波及别的区域。

针对陨石多的问题,也有特定的防护装备,可以在陨石到达之前进行预警与拦截。

在建设中,安全被放在了第一位,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被针对性量子计算机模拟了个遍,并做好了对应的防护。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在基地内的工作者,身上的宇航服也可以立刻展开,去保护工作者。

正值月球基地完工之际,在竣工地段从事研究工作的国内外科学家都来到了中心的大广场上,准备举行一场完结撒花的竣工典礼。

“真难以置信,在21世纪,我们居然踏出我们的家园,来到另一颗星球上,建立起这么完美的建筑。”

这话是一位外国科学家说的。

他的语气中充满惊叹。

在他的常识中,想要登月并完成科考站的建造,还是那种占地不到一百平的科考站,可能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

可控核聚变没获得突破,还有材料学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可能都很难。

毕竟送个人上月球,就耗费了大量资源,而回报基本没有。

对于近几年的比烂形式,显然除了东原没有谁会动用那么多的钱来打水漂。

几十年前的米瑞那还好,当时对方还是人类灯塔,对太空的探索,也非常积极。

但现在,科学家是有积极性,但经费没有。

也就东原宣布月球基地的建设,经费才稍微蹦跶一下。

可惜核危机之后,米瑞各方面都遭遇重大打击,经费想蹦跶也蹦跶不了,米瑞航天局只能望洋兴叹,厚着脸皮来联系东原,蹭东原的车来月球。

至于其他有成立航天局的国家,那更不用说了,都只能过来蹭东原的顺风车。

他们的这种行为,曾一度引起上层的不满,一些愚蠢的政客认为航天局这是拿着他们的经费无条件送给东原,害得他们的债务更加沉重。

“我们的运气不错,在的这个周期,正好能看到月球基地竣工。”这是一位与那位外国科学家认识的东原科学家说的话。

他们交流用的是中文。

整个月球基地,基本上交流都是用中文,因为基地所有地方的标注都是中文标注,不会中文的外国科学家根本没法展开工作。

租给他们的宇航服也没有提供翻译功能。

或者说携带翻译功能的宇航服,只有少数人持有,比如基地负责人杨光、东原之剑小队、灵能机甲小队等。

“这是不是说,我们可以脱下这身宇航服,身穿便装,行走在基地内任何地方了?”那位外国科学家又问。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