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府崛起 第122章

作者:刀笔一小吏

听到林云赤裸裸地表白,香菱顿觉脑子发懵,就这么傻傻地望着林云。

少女的红唇粉滑细腻,小巧舌尖若隐若现。那种不自觉间透露出来的媚惑之态,最是迷人。

“真要命!”

林云在心里哀叹一声,便将头埋在香菱柔软的肩窝里,嗅着少女身体散发的清香,心里默念着清心寡欲咒。

此时,林云突然想起那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起君王不早朝,大概就如同他此时的心境吧。

香菱性子柔顺,她还以为林云是想让自己弥补打搅他入洞房的美梦,于是便鼓起勇气,照着昨晚上现学的手段,在他身上撩拨起来。

本来就处于强忍中的林云,被香菱一撩拨,如何还能忍住,便顺其自然地将她好一阵“欺负”。

半个时辰后,林云终于恋恋不舍地出了卧室,来到外面洗漱。

他洗漱完后,冲小默问道:“钟翊昨晚回来没有?”

小默:”回来了,他见你已经歇下了,就没去打扰您。”

林云点点头,随即又道:“你去准备一份礼物,稍后随我一起去李家拜访。”

“好的。”

林云:“还有,你有空去买个小丫鬟,带回来服侍香菱。”

小默忙问:“有什么要求吗?”

林云想了想,道:“要家世清白的,做事勤快,不碎嘴,年纪最好不超过十五岁。”

小默苦着脸道:“这个可不好找。”

林云:“实在不行,你就去找薛蟠帮忙。”

“行,我记下了。”

林云正在和小默说事,钟翊同杜杀一起从仓门外走进来。

林云冲钟翊问道:“昨儿你有什么收获没有?”

“我跟踪发现那伙人共有三个窝点,都已经标记下来了。”

钟翊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块布帛,递到林云手里。

林云看过之后,将布帛收起来道:“查清楚他们背后的靠山没有?”

钟翊:“暂时还没有,我担心会打草惊蛇,也就没抓人询问。”

林云点头道:“此事先别声张,让我想想该如何处理才完美。”

杜杀:“这有什么好想的,今晚我和钟大哥一起过去,将他们连人带窝一起端掉。”

林云无语地道:“要是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就好了。”

杜杀:“莫非他们背后还有什么大人物不成?”

钟翊:“这是肯定的,没有人在背后支持,他们早就被人除掉了。”

林云:“钟翊说得对,这伙人敢明目张胆地贩卖人口,背后的势力肯定不简单。”

杜杀还想再问时,就见冯紫英打着哈欠从外面走进来。

林云见状笑问:“你昨晚又去哪家画坊玩去了?”

冯紫英:“昨晚在松竹馆画坊上玩了一会儿,可惜没看到那位忆梅姑娘出来表演。”

林云:“想必你也玩累了吧?我给你找点事做吧。”

冯紫英喜道:“行啊,我正觉得无聊呢。”

林云:“我准备在码头那边建个人力车行,这事肯定会得罪当地的马车行,你去打听打听,那边的马车行是谁办的?”

“行,用过早膳我就去打听,抢地盘这种事,我最内行了。”

林云忙叮嘱道:“你可不许乱来,咱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惹出麻烦可没人罩着。”

冯紫英不满地道:“争地盘就得靠拳头,你不去抢,人家难道会白白让给你吗?”

“呃,这家伙貌似说的很在理,难道是我太保守了。”

钟翊:“公子,还是让我和紫英他们一起去吧。”

林云:“也好。”

吃早餐的时候,薛蟠兴冲冲地跑过来,说他家的管事已经帮忙找到了一家快要倒闭的马车行。

林云便让钟翊,冯紫英同薛蟠先过去查看,等自己拜访过李守中后,就赶过去同他们会合。

薛蟠虽然被冯紫英揍过,可这家伙忘性大,同冯紫英吃过一次饭后,两人就互相称兄道弟起来。

说起来,这两家伙还真是臭味相投,他们同样是纨绔子弟,只不过冯紫英出身将门,比较能打而已。

说话间,薛蟠忽然想起一事,冲林云问道:“林大哥,听说你帮忆梅姑娘写了一首好词,是吗?”

林云点头道:“确有此事,是琏二哥在临走前叮嘱我,让我帮忆梅姑娘争夺这届花魁。”

薛蟠:“只怕她是没机会了,我昨儿听家里的管事说,甄家在背后支持从京城来的依云姑娘,这届花魁多半就是依云姑娘。。”

林云笑道:“我只管尽心帮她便是,至于她能不能拿到花魁,我就管不着了。”

薛蟠郁闷地道:“甄家真是差劲,哪有人像他们这样,请外人来对付自己人。”

冯紫英:“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个甄家必有所图。”

薛蟠:“我家里的管事也是这么说的,现在两淮的大盐商就剩下他们甄、董两家,那些空出来的盐引,自然会有人掂记。”

林云闻言心里一动,他突然想到昨天在码头碰到的于敏时,莫非他来金陵就是为了盐引之事。

想到这里,他冲小默道:“那个董全友,你还记得吗?”

小默:“记得,他怎么啦?”

林云:“你回头找到他,带他来见我。”

“好的。”

早餐过后,林云将香菱送去柳若絮那边,让甜儿陪着她解闷,自己带着小默和杜杀前往李家拜访。

李守中就住在国子监附近,离金陵这边的荣国府很近。

他有个弟弟刚辞世不久,留下妻子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女儿过活。李守中本人致仕在家,收入微薄,还要照顾弟妹和两个小侄女,日子过得很艰难。

林云了解清楚后,立刻让小默增添了许多礼物,以解其困。

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例

李弘毅是李守中的儿子,进士出身,在金陵国子监担任教谕,是个清散的学官。

今天是国子监休沐日,正在家里休息的李弘毅听管家说有客人来访,他便急匆匆地来到府门外接待客人。

看到客人是个弱冠少年,李弘毅在惊讶之余,还是很有礼貌地拱手笑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来客正是林云,他笑着回礼道:“晚辈姓林名云,是奉大嫂子的嘱托前来递送家书的。”

李弘毅忙问:“可是向天子进献平南策的林云林若愚?”

“正是小弟。”

“原来是贤弟,快快请进。”

李弘毅客气地将林云几人请进府内,又打发人去后宅通知父母,告之林云前来拜访的消息。

陪着林云往内宅走的时候,李弘毅关切地问道:“林贤弟,我妹妹和外甥可安好?”

林云:“大嫂子和兰哥儿都很好,就是有点思念亲人。听说我要来金陵,便托我捎来一封家书。”

李弘毅苦笑道:“京城与金陵相隔太远,我又有父母双亲要侍奉,就是想去看他们,也难以成行。”

林云:“小弟听说兄长是进士出身,您为何不去京城做官呢?”

“父母在,不远游,何况是去千里之外做官。”

“可以举家前往嘛。”

“故土难离,何况家父也不赞成为兄在官场上厮混。”

林云心道:“看来李守中就是个老古板,难怪李纨会那样,显然是变态家教对她的影响。”

两人说笑着来到内宅,已经提前得知消息的李守中破例站在客厅外面相迎。

林云抢步上前,冲老人躬身施礼道:“晚辈林云拜见伯父。”

李守中抬手虚扶道:“贤侄免礼,快请屋里坐。”

“多谢伯父。”

客厅内,李守中看完林云带来的家书,便将书信交给侍立在一旁的李弘毅,“毅儿,将书信送给你母亲瞧瞧。”

“是,父亲。”

李弘毅接过书信,躬身告退,出门而去。

等儿子走后,李守中向正在喝茶的林云问道:“纨儿在书信里说,你要参加今年的乡试?”

林云放下茶杯,道:“叔父让小侄下场试试,说即便不中,也可以积攒一点经验。”

李守中微微颔首道:“令叔言之有理。”

林云从怀里掏出一叠稿纸,上前递给李守中,道:“这是晚辈写的几篇经义文章,肯请伯父指点。”

李守中接过稿纸,认真地阅读起来,老爷子眼睛有点花,看文章有点吃力。

林云在心里暗想,“自己若是能办一家眼镜厂,说不定是个好买卖。只是眼镜不太好研制,一时又找不到人才,这个好像行不通。”

他正在胡思乱想时,李守中放下手里的文稿,沉吟片刻才道:“林贤侄,你的经义文章尚缺火候,以后还需多下苦功,少在外面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