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第123章

作者:使用键盘的人

众所周知,军队一旦沾上经商准没好事,乌萨斯帝国军也不例外。军官们发现其中的利润后立即就把荣誉、军纪、法律之类的玩意统统抛到了脑后,集中力量玩走私,积极性可比跟保民军打仗高多了。由于军队能玩各种手段又有各种优先特权,没多久就冒出了一大批暴发户。不到一个月,乌萨斯帝国武装力量就变成了一帮持有武器的投机客和走私犯。

物质诱惑对军队纪律和组织结构有着可怕的破坏。顿河流域毕竟是农业区,经济总量远不能与哪怕圣骏堡一座城市相比。随着新“光复”区的粮食、物资和红卢布逐渐见底,纸卢布却还在源源不断涌入,物价又是一日三涨。为了把生意做下去,帝国军开始做起了各种无本买卖,总参谋部那项“选择性执法”的通知更是恰逢其时。

节操这玩意,一开始想突破比较难。但在突破一次之后继续下滑就比较容易。再说帝国军本来也没啥节操。倒卖、走私、纵火、抢劫、强奸、贩毒、贩卖人口。早已明令禁止携带娼妓的帝国军甚至又开设了名为“军中乐园”的内部设施,其中还不乏拐骗掳掠来的未成年人。无怪乎之前最死硬的哥萨克都抄起家伙跟皇帝陛下的军队玩命。

更麻烦的是,在投机倒把的问题上,帝国臣民们的热情可比对战争的热情高多了。这其中可不止本来就做生意的商界,还包括乌萨斯人民的相当一部分。

海啸般涌入顿河流域的纸卢布,绝大多数是用于兑汇红卢布的。是的,乌萨斯帝国的忠实臣民们在意以空前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国家合法货币换成伪币,然后将红卢布拿到黑市上换成商品、贵金属或其他国家的货币。

毕竟在纸卢布持续贬值的当下,这是普通人保证自己财产不受损失的唯一办法。

尽管理论上讲红卢布在帝国实控区内无法流通,但在黑市和国际贸易里却无比坚挺。在帝国境内物资严重匮乏、黑市贸易猖獗的当下,只要有机会,人们都会尽可能收集红卢布。现在有机会以一个不可思议的好比率将纸卢布换成红卢布,投机商和普通人居然联合了起来——普通人没有门路,但纸卢布汇少成多;投机商却是反过来。于是海量纸卢布涌入顿河流域,而有限的红卢布与物资被一扫而空。

而这一切的最可悲之处在于,刹不住车。

为了弥补纸卢布单向流出留下的真空,也为了牟利,印钞机持续运转,甚至制假纸卢布开始出现(?)。可外汇、贵金属和物资储备却没有增加,于是纸卢布加速贬值,红卢布和物价加速升值,市面上的商品更加匮乏,恐慌催促着人们抛出纸卢布换取物资和红卢布,再把各种能用不能用的玩意投入黑市......

当然了,帝国又没把纸卢布印成金圆券,事情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可费奥多尔惊愕地发现,自己身为帝国皇帝,偏就是挽回不了这个局面!

乌萨斯帝国有武装征粮队,却没有党组织、没有肃反委员会、没有政治委员制。它做不到命令军队一律不得经商,做不到有力打击黑市贸易与投机倒把,做不到掌握内战中最强大的生产力。它最多只能收紧印钞机,宣布几条不痛不痒名存实亡的禁令。

在契诃夫笔下那种谨小慎微的小公务员都投入了投机倒把之后,乌萨斯帝国对这场经济混乱已经无能为力了。

在维特议长帮着费奥多尔理清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费奥多尔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

现在的乌萨斯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封建国家,还带着点军国主义的转基因,但这个国家的权力集中程度却不怎么样。这位新皇纵然势大,却远称不上独.裁.者。更接近本质的说法是,这是一个由军队、贵族和官僚管理的国家,掌握权力的人优先考虑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自己所属小集团的得失,他们先忠于自己所属的团体,为所属组织和自己攫取利益而全力以赴,很少顾虑其它团体的看法,也不太在乎最终可能对国家造成何等严重的损害。倒是很接近国王、领主、臣子、采邑和领民那一套。

这是一群在战争中捞足了好处,满脑子本位主义的蛀虫。在停战问题上,他们会拐弯抹角地反对说:“我同意战争应该结束了,但具体怎么停战我们有不同意见”。

别误会,他们想的不是当前货币信用与战争的高度绑定,而是军队满足于战争带来了全国资源向自己倾斜的美妙环境,官僚则对战争条件下的牟利方式形成依赖。

这群杂种!

在这种情况下,与整合运动的谈判自然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正当皇帝思考着这无解的难题时,他听见了一个响亮的声音:“既然如此,我们应当把这个问题交给陛下裁决。”

费奥多尔回过神来,看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向他。皇帝问:“还是驮兽的问题吗?”

财政官员与后勤军官都期待地看着他:“是的,陛下。”

“你们继续争论吧。”费奥多尔淡淡地回答。

众人愕然。

费奥多尔站起身来:“诸位,我必须提醒你们,我们正面临着一种超越飞机、坦克、大炮的恐怖武器攻击。它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我们也是使用它的好手。但我们现在却在被它打击。”

战争委员会的成员们都茫然地看着他。

维特低声道:“国土。”

人们默然。

经过血流成河的苦战,却只是像占领一座空城那样收获甚微。敌人的主力大军不知所踪,而那广阔的国土还在周围不祥地沉默着......

第三十二章 欺骗与准备 1

“你在看什么?”

塔露拉把耳机里的《红旗城保卫者之歌》声音调小,抬头看见了康曼德好奇的表情。她把自己手里正在翻阅的文件递给了康曼德。

“伊里奇收到过的部分信件。”

康曼德接过,看着这摞合订本:这些信件的写作者从乌萨斯帝国的官僚和军人,到国外的大中小国家和地区的非正式照会都有。

当保民军在战争开始阶段势如破竹地向东狂飙突进,大有一路冲到圣骏堡之势时,效忠书如河流般般通过各种渠道涌向整合运动最高统帅的办公桌,文档管理处差点被活活累死。等到双方战线停滞在顿河流域之后,效忠书也随之缩水。等到最近保民军退回一年多以前的出发地时,发往红脑壳大头目的信件再次多了起来,内容却不是之前千篇一律的阿谀奉承,而是各种“合作”、“协力”的要求,一部分人干脆直接写了收买自己的高昂开价。

至于乌萨斯以外的迹象也很正常。只有卡兹戴尔共和国因为利益关系与整合运动较为密切,主动询问整合运动是否需要支援,表示除了如今在保民军作战序列里的卡兹戴尔第一集团军外还可以提供更多兵员。除此之外,之前与整合运动产生联系的各国各势力均对整合运动态度冷淡。

比如因为商业贸易频繁,而与阿特拉斯达成长期合作关系的炎国特殊城邦龙门,其城主魏彦吾在信件中就开始用委婉而彬彬有礼的遣词造句表示将重新考虑与阿特拉斯的商业合作中“较为敏感”的部分项目。

“一群眼光还不如林雨霞长远的家伙。”塔露拉稍显得意又幸灾乐祸地说,“这样也不奇怪。只是败掉的好感度就慢慢爬吧。”

“这里面不是有你舅舅吗?”

“是,但我更是人联军人。”

康曼德稍稍沉默了一会。

塔露拉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怎么了?”

康曼德递给她一个数据板:“最新情报。圣骏堡出现集体性突发事件。圣骏堡市民为了抗议口粮、砂糖和烟草配额缩减,发起了大规模群众游行示威。但帝国此次的反应之强硬超乎以往,圣骏堡市政府接到御旨,直接下令全市戒严,命令市内所有游行示威活动必须立刻停止。

“社会革命党城市游击分队在这次事件中依然在袭击帝国政府和暴力部门,但情况起了变化。帝国军在戒严令下达后改变了交战规则,在一次警告后就会武力驱散示威人群。人群向他们投掷石块时,帝国军会用步兵和骑兵以冷兵器横队冲击示威人群;人群投掷燃烧瓶时,帝国军会向身处人群中的投掷者猛烈射击;人群中混杂游击队员时,帝国军完全不顾及平民伤亡。在示威被彻底驱散时,圣骏堡市民非正常死亡已经超过两千,受伤者上万。社会革命党的地下武装为了掩护人群疏散损失惨重。”

塔露拉翻动图片,面色阴郁。

“接下来我得说到比较复杂的事情了。多条情报渠道传来了这样的消息:如此强硬的手段,是因为乌萨斯皇帝要与龙门特使商谈关于战争贷款的问题。皇宫里的整合运动同情者与格别乌的谍报侦察员等各条渠道实现了相互印证。因为在圣骏堡市政府调集大量人力和车辆,将死难者遗体匆匆运出城丢在荒野里后不到三个小时,龙门方面的特使就进入了皇宫......塔露拉,松手。”

塔露拉脸上的阴郁里多出了些许疑惑,她抬头看着康曼德。后者指了指桌角:“你快把这玩意掰下来了。”

塔露拉如梦初醒般松开抓着桌角的纤手。

然后桌板的边角崩开断口,那块桌角落在了地板上。脆硬的声响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德拉克少女咆哮着一拳砸在桌板上,直接打穿了坚实的桌板:

“那个长着驮兽脑袋的杂种!”

沉重的喘息回荡在小小的房间里。康曼德直到塔露拉勉强平息情绪后才说:“这些事情算是与你有关,所以你现在就知道了。但新任务不是这个,而是与要扭转战争局势的战略反击有关。”

塔露拉刷拉一下立正,声音短促有力:“只要能让这些杂碎付出代价,我准备好了去任何地方。”

“你这个决心很好。所以,先跟着我去罗德岛走一趟。”

“嗯?”

**

自离开卡兹戴尔以来,罗德岛一直在蛰伏。

与阿特拉斯签订合作合同,在乌萨斯整合运动根据地这个广大的医疗市场里寻求业务发展,加紧采购高新技术设备与物资,实施舰船改装......

如今,乌萨斯的整合运动解放区成为了对罗德岛最友好的市场;罗德岛的安保部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医疗上的新技术令医疗部获益匪浅;罗德岛的舰船本身也完成了全套现代化改装。

所以,岛内有些人提出了意见——

是不是该跟整合运动与阿特拉斯保持距离了?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当下整合运动营造出一副慷慨悲壮的气氛,看起来像是要拼死一搏。这让罗德岛内部的不少观点认为阿特拉斯与整合运动即将失去乌萨斯。

凯尔希对这些观点用更加委婉的语法表示了“你和你的见识让我感到可笑”的意思。倒不是她有什么特殊的情报来源,而是打死她也不信人联的力量无法阻止乌萨斯帝国的进攻,也很难相信113师会放任自己当前在泰拉上最大的友好势力土崩瓦解。

所以,当来自整合运动的邀请函来到罗德岛手中,康曼德亲自登上罗德岛的甲板时,凯尔希知道,变化要来了。

**

像斗篷或披风一样搭在肩头,藏青色的军大衣在罗德岛号陆行舰的走廊中舞动。经过优秀裁缝细心裁剪的大衣选取了光泽度极佳的高级布料,内衬皮毛来自衣服主人当初在西北冻原亲手狩猎到的猎物,算是康曼德和塔露拉个人物品中少有的奢侈品。

两人大衣之下的人联大军团太空舰队制式常礼服也是相当气派,精致的针脚把藏青色呢子布料不着痕迹的拼接起来,壮实的体格被勾勒出严肃刚强的轮廓,严肃的小翻领、黑色领带、左右肩的银色星杠肩章、褐色的皮带、单排扣的设计将军人刚正的风貌体现的淋漓尽致——

“老实说,挺朴素的。”

凯尔希为康曼德的行头做出这样的评价。

尽管这是康曼德最拿得出手的衣装搭配,可是和泰拉大地上的各路花里胡哨相比,还是不够看。

从卡西米尔骑士们的盔甲到维多利亚的蒸汽甲胄,再到乌萨斯帝国军将领的礼服,上面总是雕刻上繁复的花纹坠饰勋章绶带以及家族标记,有钱的还会镶嵌上宝石,挂上金银刺绣的飘带,和那票洛丽塔风格的“挂满小零碎的珐琅店老板们”相比,康曼德寒酸得令人发指,与他的身份地位——整合运动的前任领导核心,人联地外武装生产建设兵团113师决策委员会委员完全不相符。

但凯尔希意识到这没有什么不好,曾经与整合运动和113师打过的交道,让她明白到113师和其一手栽培起来的整合运动是高度实用化的集体,对没实际意义、空耗钱财的虚饰比较排斥。

另外,比起各路华丽至极,眼睛长到头顶上去的骑士老爷、恶魔头子和贵族军官。规格统一且相对简朴的制服更容易让平民感受到亲和力,而一路上康曼德也在和在卡兹戴尔结识的前巴别塔、现罗德岛干员们友好地打招呼。而塔露拉则冷漠地在康曼德身旁伴随着。

“情况还在起变化。”一直到走进能隔绝声音的会议室里,康曼德陡然卸去笑脸,换上无比严肃的表情,“而且跟你们密切相关。”

凯尔希和华法琳对视一眼,阿米娅疑惑地歪着脑袋。

康曼德停顿,话题一转:“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面对乌萨斯帝国的重压,整合运动自身难保了。”

华法琳低声问:“在你们眼里,不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康曼德露出冷酷的微笑,“您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收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时才能有力。”

......

皮鞋踏地的空洞声响在幽深通道中回荡。这里深埋于地下40米有余,覆盖着数层装甲板和混凝土,拥有蜘蛛网般复杂的坑道系统。但宽敞的走廊和明亮的照明,让走在里面的访客们没有狭窄的感觉。

混杂在军绿色和灰色中的蓝灰配天蓝们显得十分扎眼。而混杂在整合运动军政领袖中的罗德岛高级干员们也的确浑身别扭:她们手上带着源石技艺感应手环,发动任何源石技艺,手环都将立即报警。唯一让她们选择闭上嘴的原因是,就连作为人联军人的塔露拉手上也带着这玩意。

被命名为“狼穴”的整合运动武装力量指挥中心充分参考标有“克里格”字样的地下工事建设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泰拉人民保卫军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地下指挥所“狼穴”被打造的异常结实。

参观过这里的访客们,大都对宿舍弹簧床、伏特加酒、中央空调、每天定时供应热水的澡堂和官兵电影院印象深刻;可缺乏安全感的罗德岛干员们只看见了以团为单位的警卫部队、强大先进的技术兵器和建筑内部无以计数的明暗火力点。

空气中的潮湿泥土气味怎样也难以除尽,纵然通风换气系统运作良好,地堡内仍旧能感受到一股带铁锈味的潮湿黏腻气氛。

访客们的纠结跟身为主人的绿色军大衣集团毫无关联。他们步伐快速沉稳,神情轻松自信。受到感染的卫兵挺直了腰板,抱着自动步枪向将星闪耀的绿色移动墙壁行持枪礼。

穿过众多的楼梯、坡道、防爆门、岗哨,两个卫兵摆弄着液压系统。最后一道300mm厚的渗碳钢防爆门毫无声息的开启。带领凯尔希等人的康曼德与塔露拉走在乌里扬诺夫等人身后,进入了指挥大厅。

“立正,敬礼!”

值日军官大喊,原本嘈杂的指挥部想起上百双皮鞋同时磕鞋跟的声音。随着身上迷彩服没有任何标识的乌里扬诺夫抬手还礼,指挥大厅重新如同股票交易所般喧嚣起来。

保民军的高级指挥员们所处的位置,是一段伸出的平台。整合运动的高级领导干部与罗德岛的领导者们居高临下,将下面的景象尽收眼底。

代表部队番号、兵种的红蓝两色方框队标在大厅中央的巨幅电子沙盘上密密麻麻。操作员对着各自面前的屏幕全神贯注,飞快地敲击键盘。参谋们围着大比例军用地图小声交谈着,不时有一两个勤务兵递给他们不知从什么地方发来的讯息。

“接下来,请康曼德同志向贵方介绍我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乌里扬诺夫转过身来,看向跟在后面的罗德岛干员们。

康曼德微笑着点点头,没有敬礼,随即快步走到了指挥平台侧面的一幅竖挂地图旁。取出三只铅笔,两支红色,一支蓝色。

“下一阶段的战役规划代号‘柏林’。”

地图上对峙的两军,战线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方的红色区域是整合运动,东南方的蓝色区域是乌萨斯帝国。康曼德抄起教鞭,指在了保民军刚刚放弃的顿河流域。

“之前保民军的撤退,是将战线从顿河流域一线向西北撤离。”

他将铅笔一支支放到了大比例地图上,红色的两支贴在战线位置,蓝色铅笔与顿河以西那支红色铅笔并排。

“顿河流域的全面后撤,以及乌萨斯帝国内部的种种政治经济因素,迫使帝国军队发起以结束战争,寻求停战为目的的大规模进攻。”

平行并排的红蓝开始顺时针旋转,缓缓地朝更西侧的第聂伯河画出一个扇面。

“而帝国军队如果投入进攻,就可以直指整合运动的最大城市红旗城,并接近整合运动的主要工业区:第聂伯河右岸工业区。这‘乌萨斯大军压境,保民军被迫在第聂伯河边背水一战’的态势,会进一步‘证明’保民军迫不得已后撤的观点。但是,如果帝国军真的开始推进,并与新的第聂伯河防线交战时,他们就好像走进了一扇巨大的虚拟旋转门,他们从西侧进入。而当他们推门而入,另一侧的门也会快速旋转。”

以乌萨斯西部地区中心位置的军事城市“钢铁格勒”为轴心,位于该城东北方向的红色铅笔用快出许多的速度自西向东横扫乌萨斯东部与南方,巨大的扇面犹如死神的镰刀,扑向蓝色铅笔——毫无防备的乌萨斯帝国大军背后。在凯尔希充满惊讶的注视下,两支红色铅笔将蓝色铅笔牢牢夹在了第聂伯河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