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164章

作者:z咏橘

  “妹妹,还以为这齐国公夫人,是奔着你来的,却不成想”

  “你也别怨恨当姐姐的说话心直口快”

  听到这里,王若弗也是一脸郁闷。

  她忍不住了。

  我父配享太庙,怕什么?

  可她忽略了一点,人家卫氏的祖宗,配享武庙。

  随后,就见王若弗来到卫恕意等人身前,

  “郡主,您这会儿想必累了吧?去哪稍坐,我叫恕意给你泡壶茶喝。”

  闻言,卫恕意略微皱眉。

  什么叫做,‘叫’?

  卫家刚完成祭祖大典,这时,卫家人的一言一行,尤为重要。

  若那茶真倒了,京城里得有多少人小觑了卫家?

  想到这里,卫恕意刚欲还口。

  就听平宁郡主直言道:

  “我与恕意一见如故,怎能劳烦恕意为我倒茶?”

  “明兰,你方才自称是我的晚辈,你这个晚辈,给我这个长辈倒杯茶水,不知可行?”

  明兰笑嘻嘻说道:“为长辈奉茶,明兰自是愿意的。”

  这时,跟在王若弗身后的康王氏笑道:

  “明丫头,既然郡主见你姨娘一见如故,你也去给你姨娘倒一杯,还有你娘亲与你姨母我。”

  “我们坐下来好好聊聊。”

  说罢,康王氏笑着看向平宁郡主,莞尔笑道:

  “郡主,上次见您,只是匆匆一别,这心里,有好多话,想与您说呢。”

  明兰眉头一皱,她素来不喜这个康姨母,刚欲说些什么。

  就见平宁郡主竟是将手腕上镯子取下,递给明兰,顺道给她使了个眼色,笑道:

  “晚辈给长辈奉茶,虽是理所应当,但长辈也该有所表示才是。”

  “我这镯子,也值个千儿八百两银子,就是不知你.你是盛家大娘子的姐姐?我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

  “不知你这个姨母,要给明丫头这个晚辈什么?想来,是不能低于这千儿八百两银子吧?”

  “不然,这若是传出去,还说你们这些做长辈的,都不如我这个外人会疼晚辈。”

  闻声,康王氏一脸尴尬。

  给明兰千儿八百两银子?还不如杀了她痛快。

  再说,她身上的首饰加起来,都没那么多银子。

  这时,不远处,响起一道声音,

  “郡主您给明丫头这镯子,是因您初次相见明丫头,兴许是心里欢喜。”

  “但我这女儿,毕竟是明兰的姨母,外甥女给姨母倒茶,还用送什么镯子?”

  “说出去,不免外人耻笑。”

  一听这声音。

  康王氏与王若弗顿时喜上眉梢,正是她们的娘亲,已故王太师的正妻,王家老太太来了。

  ——

  与此同时。

  卫渊与徐长志正走着前往盛家。

  他们两家为华兰准备的贺礼,早已送过去。

  之所以是走着,是因为时辰尚早,去的早了,盛紘的那些亲朋,估计都得来巴结,他们觉得聒噪。

  “卫兄,陛下为你罢黜了那么多御史,对你而言,是不是有些太木秀于林了?”

  听到徐长志所问。

  卫渊应声道:“你以为我想?是咱们这位官家,手段越来越果断了。”

  “那些御史瞅准机会跳出来搞事,背后是有韩大相公的授意。”

  “不然,我刚任命完各级指挥使,御史就去了宣政殿面圣,岂能这般巧合?”

  “韩大相公还在试探,陛下这么做,是要给韩大相公一个回应。”

  徐长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倒是可怜了那些被人当刀使得几名御史。”

  卫渊道:“他们可不可怜,韩章没有许诺他们好处,他们能这样做?”

  徐长志很不理解,“韩大相公处处针对我等,到底是何用意?”

  “他真就不怕惹恼了陛下?”

  卫渊呼出一口浊气,

  “韩章越是这样做,地位就越有保证。”

  “咱们那位陛下,离不开韩大相公啊!”

  二人说着说着,已经来到盛家。

第145章 还当我是以前那个卫恕意?

  卫渊与徐长志前往盛家途中。

  后者想起一事,道:

  “陛下已经将你完善的盐引法推行下去。”

  “江宁海家,你知道吧?”

  卫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一门五翰林,比苏家还要显赫,是朝中仅次于包大人的文官清流代表世家。”

  “怎么?盐引的事情,与海家有什么关联?”

  徐长志缓缓道:“海家嫡长子海舟,就是在户部当官的那个,要被陛下派到两浙一带去推行盐引法了。”

  “现还未出发,不过应该也快了,他昨儿个向官家上了札子,说要想请官家解除海禁。”

  解除海禁?

  大周海禁,自周太宗始。

  一开始是限制部分居民出海,若真要出海,需到两浙市舶司申请许可。

  到了赵祯这一朝,由于沿海一带有小范围的海盗之患,便就全面禁海。

  市舶司也从一个肥得流油的衙门变成了现在的著名清水衙门,连汤都捞不到了。

  不知削减与触碰了多少人的利益。

  “据我所知,海家似乎曾多次上书,要消除海禁,这事与咱们有何关联?”

  卫渊好奇询问。

  海家立根于江宁,他们分脉一族有很多生意都与‘海’有关。

  “卫兄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倭国上了国书,待年关左右,要派使臣前来。”

  “海家这个时候提出解除海禁,可能与倭使有关。”

  “沿海一带的海寇,多是倭人。”

  “海家或许要促成我大周与倭国共同消除海患一事。”

  “如果官家真的要有意消除海禁,未尝不是咱们的一个机会。”

  听徐长志长篇大论至此。

  卫渊才明白过来,如若真的要消除沿海盗寇,新军可主动请缨,攒些军功。

  “倭国狼子野心,觊觎我神州大地不知几载。”

  “与他们联盟消除海盗?完全多此一举,咱们大周,还能打不过那些流寇?”

  “再说,我估摸着,那些倭寇盗贼,就是有倭国授意。”

  由于前世国仇家恨,卫渊对于倭国没有半点儿好感。

  甚至有机会,他都想平了倭国,使其亡国灭种。

  徐长志道:“海家是有这个打算,不然他们没有理由让官家解除海禁。”

  “反正官家如果真的有意,正好也能给新军磨刀了。”

  卫渊微微颔首道:“等这事敲定下来,我会给陛下上书。”

  “好了,到盛家了,人多眼杂,朝廷上的事情,暂且别议论了。”

  消除倭寇海盗?

  不是不可,反正比辽夏两国要好打许多。

  而且,俗话说,北用《练兵实纪》,南用《纪效新书》。

  如今练兵实纪已经出炉,就差纪效新书了。

  趁着海家上奏章请求官家解除海禁的关键时刻,或可让《纪效新书》面世。

  待卫渊与徐长志到了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