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第237章

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真武大帝缓慢地挥剑,剑光如同一道青炁围绕他的全身,那道青气在越来越快的挥舞之下形成了完满的圆形,蕴涵太极八卦,竟是一个完整的奇门格局。

  不,不止一个。

  剑锋划破空气,带起了呼啸,真武大帝身边的空气变为乱流,隐约形成了三个完美的圆形,三个格局。

  同时,真武大帝的声音传出:

  “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

  在格局中,真武大帝的身影模糊起来。

  张之维死死盯着真武大帝,记忆他的每一个细节。

  这是真武大帝有意在演武。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蕴涵着深刻的“道”与“理”,容不得有丝毫的差错。

  随着真武大帝手腕的转动,那平平无奇的三尺铁剑,毫光暴涨,挥舞出了第四个奇门格局,紧接着是第五个,第六个……

  一直挥舞出了九个格局时,这些格局全部合一,合一的一瞬间,真武大帝刺出了那一剑,几乎是完美的,开天辟地的一剑。

  这一剑下,天地间似乎有鼓角争鸣,笼罩在周围的那个奇门格局,忽然变成了两半,从中宫开始,它被剑刃生生地破成两片,而后崩溃。

  在奇门局崩溃的瞬间,张之维灵魂一震,仿佛看到了天崩地裂的场景。

  他终于明白,为何先前真武大帝斩出那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剑时,他手段齐出,却全都没用,全被一剑斩破的原因了。

  这一剑根本没办法抵挡,甚至没办法对抗,它是破局之剑,剑以载道,若自身的道够强大,这一剑真当会有不可思议的威能。

  演练完毕,真武大帝收剑,铁剑插回剑鞘,回头凝视张之维,目光闪烁了一下,什么话都没说,却又像什么话都说了。

  他们之间是有约定的,虽然没正式成文,但他已经履行了,接下来,就看这个小家伙的了。

  他只是依托法脉存在的神明,无数百姓千年来的虔诚供奉,累积起来的信仰之力,让他拥有极强的力量。

  正是因为信仰之力,他更能了解百姓疾苦,但可惜的是,他不能摆脱法脉,也不能长久的离开精神世界,需要通过一些仪轨,才能寄托真灵,短暂的降临。

  甚至在法脉里时,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沉睡,只是按照设定的仪轨,机械性的下拨神力。

  上次之所以醒来,是他感受到了众生信仰之力里的苦楚,便短暂的惊醒了。

  在这期间,他发现一个来借神力的家伙,不讲规律,大量简略做法的步骤,却依旧把敕令打到了他面前。

  他便循过去看了一眼,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这次回去,真灵沉睡,再醒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希望那时候天下太平吧……真武大帝心里想到。

  随后,无数青色光弧从真武大帝的身体里溢出、闪灭,轻盈华美,在地面刻下了一个繁复无比的五行八卦图。

  八卦图的中宫位置,真武大帝缓缓盘坐下来,青光散尽,那双灿若大星的眸子,一点点的隐没消失。

  一尊披头散发,身穿金甲,巨大且威武的神明自头顶飞出。

  神明看了张之维一眼,随后缓缓消失,他回归精神世界,回归法脉了。

  张之维对着真武大帝消失的方向,叩首三次,嘴里轻声道:

  “恭送祖师爷!”

  而后,他起身看真武大帝留下的那个圆形图案。

  图案里内里是顺时针旋转的八卦和天干,外面是逆时针旋转的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一眼看过去叫人头昏脑涨。

  这是真武大帝刚才那一剑的修行方法。

  

  风后奇门的修行方法,是一张奇门格局图,真武大帝的荡魔剑法,也是一张奇门格局图。

  甚至论其复杂程度,不会比风后奇门简单,若是没有真武大帝演武,张之维想看懂其中奥妙,可能也得费一番功夫。

  不过,因为有真武大帝的演武,很多东西都无师自通了。

  张之维凝视着那个图案,看着风雪一点点吹散它的痕迹,却一点也没有出手保住它或者将它临摹下来的打算,就那么看着图案越来越淡。

  若是让世人知道,这里曾有一门极其强大的奇技,但却被风雪吹散了,只怕要以头抢地尔。

  看了图案消失后,心有所感,张之维拿出东风大剑,迈开步伐,在冰天雪地画出一个圆圈。

  围绕着这个圆圈,他时而正向转动,时而逆向转动,给人一种怀抱阴阳的感觉。

  修行一道,很多东西都是相同的,术士与人战斗,会开启一盘奇门局,普通术士是以敌人为中心开启一盘奇门局,而修行武侯奇门的术士,会以自身为中心开启一盘奇门局。

  而真武大帝的这门手段,应该是两者的结合体,它可以同时开启多个小型格局,无论是使用武器,还是赤手空拳,都有一盘属于自己的奇门局。

  剑有剑的格局,枪有枪的格局,以武器为中心,就是一个格局,以敌人为中心,又是一个格局。以自己为中心,也是一个局,一场战斗能开很多个局,若能掌控和联动这些小小的格局,那将爆发极其恐怖的威力!

  张之维叹息:“多个奇局融合起来,一击甚至能斩破天地的格局,难怪我的那些手段挡不住,这输的不冤啊!”

  张之维捏了捏眉心,回忆起先前的那一幕,当真武大帝出剑的时候,他仿佛觉得时间甚至都停顿了下来。

  那一刻,真武大帝把那些奇局融合了起来,化成了一条线,把一切都贯穿。

  张之维的目光落到了自己的剑尖,他的世界上只剩下东风大剑的剑尖,紧接着,一个奇门局徐徐展开,而后猛的收束成一条线。

  一剑刺出,一线乌金色的光芒,离开了张之维的掌心。

  东风大剑突破了张之维速度的极限,化作一条线,彻寒的杀气如开闸般涌出,这一剑,仿若能隔开世间。

  “哈哈哈哈……成了,道爷我成了!”

  张之维大笑起来,荡魔剑法,他练成了。

  虽然有些稚嫩,真武大帝一剑能挥舞出九个局,他只舞出了一个,而且是最基础的自身的局,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练成了。

  这就好像唐门的丹噬一样,要么入不了门,入了门就是练成了。

  至于丹噬的数量和距离,那都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这荡魔剑法也是同理。

  张之维还想再试试,突然一种令人战栗的虚弱感袭来,好像什么东西掀开自己的头盖骨,他连忙停下动作。

  到不是这招有什么大的反噬,而是他体内的炁消耗过大,不够使用了。

  毕竟之前他的消耗本就很大,还和真武大帝大战了几百回合,消耗就更大了。

  虽然被真武大帝恢复了一下伤势,但大帝可没为他恢复损耗的炁,现在可不兴试招。

  “铿锵!”

  张之维把剑收回剑鞘,身体虽很疲惫,但心情却是极高。

  “不错不错,这算是我辽东之行最大的收获了!”

  这一手荡魔剑,不谈其他功能性,单论杀伤力,远超八奇技,甚至比雷法都高的多,已经是他现如今的最强杀招了。

  “要不换个名字吧,就一剑,叫荡魔剑法,不太合适!”

  这时,张之维脑中想起真武大帝先前说的话,这一剑便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

  “一剑搬山,一剑倒海,一剑降妖,一剑镇魔……都不好听。”

  “刚才真武大帝一剑刺破了天地格局,就叫它……一剑隔世吧!”

  张之维感叹了一句,略作调息了一下,拿出阴阳纸,问了一下吕慈等人的位置,连忙赶了过去。

第271章 蟒仙拜山,全性和比壑山

  郁郁葱葱的长白山深处,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得炁的精灵栖息在其中,同时这里也是五大仙家的大本营。

  一处山谷内,远眺过去,全是层层叠叠的树林,山谷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湖泊冒着热气。

  长白山是潜在的活火山,根据史料记载,最后一次小规模的喷发应该是在数百年前,现在虽然火山归于沉寂,但是附近地热极其丰富,有大量的温泉和小型的火山湖。

  白仙们的栖息地,便在一个小型的火山湖周边。

  火山湖旁,还有很多天然的火山溶洞。

  这些洞很深,四通八达,被白仙们当成了府邸。

  得益于这里的地热,即便是天寒地冻的冬天,这里依旧很温暖。

  周围时不时的传出稀稀索索的声音,偶尔有几只刺猬一闪而过。

  这些刺猬像人一样直立而行,体型都很大,几乎要赶得上是十来岁的小孩子。

  它们都是得了炁的白仙,有些道行在身,所以才有这般体型。

  而在火山湖的中间,还有一个不大的湖心岛,一只体型堪比小面包车一样的刺猬,安静的站在岛上。

  刺猬一身纯白,背上的尖刺如同利剑一般,它如人一般站在那里,光照在它的身上,投下的影子却不是刺猬形状,而是一个女子的身形,看起来有些诡谲怪异。

  而在刺猬的身前,是重伤的廖胡子和有些狼狈的关石花,柳坤生在带走了廖胡子和关石花,并将他们送到白仙的地盘后,就神魂回归本尊了。

  关石花跪下,一脸恭敬道:“白太奶奶,我师父受伤了,还请您救治一下!”

  出马仙各有堂口,面前这个白仙,并不是她所在堂口的,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而且,面前这位大仙儿,资历很老,与柳大爷同辈,由不得她不拘谨。

  “不必客气,五仙同气连枝,你们既然到了这里,我自然不可能见死不救!”

  大刺猬说话的声音很轻,是个女声,略微有些苍老,但很温和,透着一股子优雅。

  说罢,她挥舞了了一下爪子,弹出一道乳白色的炁,缠绕在廖胡子的手上,把了下脉。

  而后弹动爪子,一股乳白色的火焰,顺着刚才连接廖胡子手腕上的白炁,射入到廖胡子的身躯内。

  “嗯哼!”

  廖胡子低吟了一声,只见白色火焰所过的地方,一些先前和酒吞童子战斗时被烧伤的地方,顿时完好如初,连皮肉的颜色都和以前一般无二。

  白色火焰不伤衣物,仔仔细细的把廖胡子煅烧了一遍之后,被白太奶奶收了回去,道:

  “好了,没事了,外伤倒是不重,但过度使用了超出穴窍的力量,导致经络有一些损伤,不过还好,不严重,尚能修复,若是再严重一点,只怕一身手段就废了,现在好好休息几天,应该就没事了。”

  白太奶奶说道:“对了,动用了如此强大的力量,应该是请了柳坤生出马,遇到什么棘手的事了吗?”

  关石花当即讲述了一遍,包括柳坤生带她和师父离开之后的事,她都和白太奶奶讲述了一遍。

  听完,白太奶奶沉吟了片刻,叹了口气,道:

  “吃了这么大个亏,倭寇不会善罢甘休的,这辽东要变天了啊!”

  关石花没有说话,这种问题,对于她而言,太沉重了。

  “这天,不是早就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