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小巫祝只想收集精灵 第306章

作者:怜君不得意

  转身欲走,扫地道人忽的将双眼一凝,细细打量颜欢。

  他掏出手机,比对了片刻,慵懒松散的双目变得炯炯有神。

  “要是施主实在有事的话,可以在此签名备注,随后即可入观了。”

  小道长从袖口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白纸和笔,毛笔在口中沾了点口水,又以指尖炁作墨,浸染成黑。

  纸上没有多余的说明,让颜欢感到一阵奇怪:“只是名字就可以了?”

  “是。”小道长拱手说道。

  颜欢提笔落墨,将名字书于纸上,那道士心满意足地频频点头,嘴角不时抽动,随后他便将签名郑重收入道袍,将扫把一并丢到了旁边。

  砰!

  小道长推开了道观大门,大步摆开,火急火燎地冲了进去。

  “师父!师父!”

  “师父诶,您老跑哪里去了?”

  见无人回应,他又改口喊道:“师爷!抓紧出来啊!”

  “祖师叔他老人家到了!”

第356章 真人授法,超级加辈

  颜欢回头望去,四周别无他人,观前一棵柳树落下了刀片似的叶,洒落于小道长清理好的道路。

  祖师叔,这是喊我?

  等了许久,观内再无来人,颜欢便沿台阶而上。

  庄子观就在面前,两座威武石狮子各立左右,入门处是黑底的楹联。

  上联为:逍遥漆园听天籁,道心润泽百世。

  下联是:安贫南华著真经,奇文传诵九州。

  颜欢入了正殿的南华殿,位于正中的庄子像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之韵。

  虽是一整座铜像,但刻画的大宗师庄子休神态自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

  南华殿四壁皆是彩绘,前半部分讲述庄子生平逸事,也有许多历代名人所留的诗文和匾额。

  颜欢简单的扫了一眼,就见明时兵部尚书石星题写的“犹龙化境”,以及清时东明知县杨日升题写的“自乐无为”。

  殿中候了许久,这才有一老一少两人匆匆赶来。

  看了眼那白发苍苍的老者,颜欢还未拱手作揖施礼,那老道就将腰狠狠弯下去了。

  “南华庄子观第一百三十六代弟子刘不鸣,见过祖师叔!”

  方才扫地的小道长也跟着一同拜了下去,“庄贤,见过祖师叔”

  庄子观内异人稀少,算起来就刘不鸣到庄贤这三辈,刘不鸣乃是白云观出身,前年才接手了此处道观,这庄贤是庄寨村人,实打实的庄氏之后。

  一老一少的连连拜礼,让颜欢有点疑惑。

  刘不鸣起身,将颜欢引至管理处落座,一壶茶泡了起来。

  “祖师叔,您不必疑惑,我们捎去给赵总的物件,是否安然送到了您的手中?”

  颜欢将怀中包裹的古籍取出,小心翼翼地摊开,其中有《南华真经》一卷,无名丹法一部,另外夹杂了西北荒漠中的几张纸制报告,是赵方旭差人夹在书页当中的。

  《南华真经》只是寻常的复印本,书中内容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人、道、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其句瑰丽诡谲,意出尘外。

  相较于集庄子休思想的大成之作,那部无名丹法更令人感到惊诧。

  因为在赵方旭转交的时候,这丹法已经通过特殊手段保存起来了,直到现在,这本书依旧在颜欢五行之炁的护卫下。

  无名丹法脆弱不堪,如果撤掉了周围缠绕的炁,毫无疑问,这则古籍会瞬间湮灭。

  “这些东西关系重大,我还以为会在公司层面卡住呢。能让赵总对影响稳定的事物松口,可没那么简单,不愧是祖师叔啊!”刘不鸣习惯性地捋须笑了笑。

  “这个祖师叔的称谓···额···”颜欢埋头思索了片刻。

  “这丹法您可有过目啊?”

  颜欢端详着老道人点点头。

  这丹法乃是一部秘传睡功,同自然门午睡得生机的手段有点相似,但其奥妙玄奇之程度,却绝非杜慎老爷子所传的法门能比。

  这无名丹法教的是梦中行炁,以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采精气神三宝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火炼药,成金液大还丹。

  除此之外,其中描述,多的是温养“性命”之法,颜欢尝试了几次,就觉得“身心”之造化,要远超于往常。

  按照赵方旭所说,其余资料确实是公司出力,唯独这无名丹法的出现是意外,他没不要脸到慷他人之慨,便又将颜欢推荐至了观内。

  “那就没错了呀,祖师叔!”

  “您知道这丹法是如何而来吗?”刘不鸣神情惊诧,现在想来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还是一周前的事情,夏夜短暂,刘不鸣早早入睡。

  于梦中得见一独桥,四周雾气涌动,龙虎翻腾,定睛望去也瞧不见水面和两岸。

  有一鱼跃出水面,长约数百丈,衬得周围渺小如微芥,那鱼落水之时,水柱冲天,随后有浪花洒下。

  纯澈清明的水滴写成书文,化作一纸张昏黄的古籍,刘不鸣就听耳边响起一阵空灵,“静候有缘人”,随之便从梦中惊醒。

  “您是说?”颜欢又看了眼桌上的丹法。

  刘不鸣郑重点头,“祖师叔想的不错,等我醒后,这无名丹法就在怀中,只是纸张软烂,不得已我立刻用炁将它护住。”

  “那为何到了公司手中?”颜欢不解道。

  如此至宝,恐是仙缘,不说作为镇观之宝传下去,起码也该好好珍藏才对。

  刘不鸣有些尴尬,低首笑道:“因为书中字是用水写就,我根本看不清。”

  “独桥和鲲,但凡多想一步,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恐怕是祖师爷南华真人的意思。既然我不是他所说的有缘之人,那又何苦将这丹法私藏呢?”

  所以之后,刘不鸣便引导庄贤翻看丹法,可惜的是,这位庄氏之后,依旧无法让字显现。

  只不过年仅十四的小道长,听完师爷的描述,立刻对故事痴迷了,自然而然就对“有缘之人”产生了崇敬之感。

  “我和这小徒孙都不行,那就只好差公司帮忙了。”

  “祖师爷所传之秘,当然要将其传扬下去。至于公司如何看待,那就是他们的事情,既然是‘寻缘’,我想公司的制度和立场都无法阻碍,事实证明我想的不错,这不就等到祖师叔您了吗?”

  颜欢端详刘不鸣片刻,只觉得这位老道长的品性修为当真是过人。

  可其中一个疑点,还是让颜欢感到有些奇怪。

  那就是这丹法在他拿到后翻开的一刹那,就已经有字显露了。

  “以炁封存···以炁···炁!”

  颜欢恍然大悟,并不是炁无法激活文字,而是当所有的五行之炁一同运转,丹法上的字迹才会显现。

  哪里有什么所谓的“缘”,这是南华真人在授法啊!

  独桥和鱼的意象,又让颜欢想起在陆家逆行五行之事,恐怕在那个时候,大宗师庄子休就已经在尝试接触自己了。

  至于为何要引向庄子观,颜欢差不多也猜到了一部分缘由。

  这庄寨村以北数十里就是庄子墓所在,世人不知大宗师庄子休因何而死,但也说他死后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此方万物为陪葬···

  可只有少数异人才知道,这位大宗师,是在梦中羽化飞升,乘驾鲲所化的大鹏逍遥远去了。

  换句话说,此地就是最为接近他羽化之后所形成的大气局之所在。

  颜欢身躯微颤,再次看向对面二人,此传业授道之恩,授秘法以为真传,在刘不鸣和庄贤看来,这声祖师叔或许真能叫着了。

第357章 庄子墓中,被逼急的王也

  既已得见仙踪,颜欢自然不会畏缩不前,他先是以小罔象的水沐浴,便又去南华殿供奉了三炷香。

  青烟袅袅,刘不鸣和庄贤一同在供台下拜了起来。

  事了,突然辈分大增的颜欢,捎带着两个晚辈朝庄子墓走去。

  正值盛夏时节,墓四周绿意盎然,满眼生机,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草木香。

  过了一段乡野小道,便有苍翠老树,枝叶繁茂如伞,将土地笼罩在一片斑驳绿荫中。

  草丛间随处可见野花,黄色的、紫色的、蓝色的,色彩斑斓却不显突兀,蝴蝶时而掠过花间,轻盈自在。

  随在身后的庄贤指了指远处的芳草青青,开口说道:“这里的草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就连大旱年和寒冬也不例外。”

  庄贤年方十四,学业未成,只有寒暑假有机会在观中求道。

  正是爱冒险爱幻想的中二年纪,没等颜欢回口,他便又自顾自地讲起了此处的浮墓传说。

  这庄子墓位于黄河大堤之南,离大堤根约五十米处,相传在黄河改道前的某一年,洪水爆发,汹涌澎湃,水浪一阵紧接着一阵,墓西面不远处是著名的回目楼,一众村民眼睁睁见其淹没在洪水中。

  而躲在庄子墓的庄氏族人却安然无恙,只是见水涨墓长,水落墓落,洪水始终淹没不了脚下的土地。

  而这之后,又有人见金银宝驹穿行于深夜山林之间。

  “就是那个地方。”庄贤指了指不远处的小竹林,修竹枝干挺拔秀丽,微风吹过,竹影在地上晃动,如同水波轻轻荡漾。

  “我十岁的时候,夜晚上山摸知了猴,就看见过,不过不是金也不是银,是火一般的赤红。”

  颜欢反问道:“会不会只是寻常的马匹?”

  庄贤摇了摇头,“应该不是,我看见它马蹄和尾巴上冒了火,可踏过林间,却无法点燃任何东西。”

  “嗯···”颜欢低头思忖,如果此处真是庄子梦中羽化之地,那该同秦岭的二十四节通天谷一般,有个大气局在此,中间出现什么珍奇异兽也不足为奇。

  “希望有机会我可以见识一番。”

  颜欢继续走去,来到一处碑前,碑上字刻并不显眼,苍苔斑驳,显出浓郁的岁月痕迹。

  “哎?”刘不鸣恬淡自然的面容僵了一下,“这里前不久才修缮过,怎么又这么破败了?”

  “重修的经费可不好批啊···”

  “这种侵蚀的迹象,没有几十年可做不到。”颜欢有些疑惑,轻轻拂去墓碑上缠绕的枯藤,指尖刚触及冰冷的石面,周围忽然弥漫起一层浓厚的大雾。

  雾气来得悄然无声,却迅速将四周吞没,灰白的浓雾层层叠叠,遮蔽了所有视线。

  回头望去,原本清晰的来路已完全隐没,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