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25章

作者:冰霜恋舞曲

  “哈哈,她肯定不会拒绝的。”赵兴笑道:“好了,你先回去吧,孤要忙了。”

  明兰闻言从赵兴怀里下来,脚落地后,腿一软差点摔倒。

  “没事吧?”赵兴扶了她一把。

  “奴婢没事。”

  明兰福了福,小跑着出去了。

  赵兴摇了摇头,处理起了扎子。

  刚刚明兰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他在用人之道上,还是有很大的欠缺。

  明兰说的没错,人无完人,只要善于利用其优点就行了。

  可是他却老是去想着缺点。

  司马光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缺点是为人保守谨慎还十分固执。

  自己完全可以好好的利用司马光的能力,至于他的保守谨慎和固执,不搭理就是了。

  变法也不是样样都需要大变的,有些问题小幅度调整就能解决。

  司马光不是想要通过治人来解决积弊么,到时候那些不需要大动干戈的事都丢给他处理。

  司马光能够处理好更好,处理不好也能让他认清现实。

  想明白这些后,赵兴心情大好。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且让司马光在家待着吧。

  …………

  辽国所有兴兵的迹象,却还未曾真的出兵。

  朝堂上商议应对办法之时,官家严令不得把消息泄露出去。

  英国公领兵五万北上,对外说的是代天巡视北方边境防务,所带兵马是为了换防,因此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开封府衙这边,抓到的地主乡绅或其子嗣族人,都有其不法证据。

  因为牵扯的人太多,在赵兴的授意下,盛纮上奏,请求刑部和大理寺参与审理。

  官家一听就知道这是赵兴为了堵朝中官员之口,直接答应了下来。

  在开封府衙和刑部及大理寺三司会审,证据又十分充足,很快对那些人的判处就有了结果。

  杀的杀,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

  这一下,开封府各县的地主乡绅彻底哑火了。

  地主乡绅家大业大,宗族枝繁叶茂,家族宗族人口那么多,真要查下来问题多了去了。

  他们家族有人犯事,都会威逼利诱把事情给平息。

  地方官员到任后,需要地主乡绅配合,才能管理好地方,做出政绩,因此对他们十分客气。

  常言道民不举,官不究。即便听说了一些,也不会去管这些。

  赵兴却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派人暗中调查,掌握证据后直接抓人。

  证据确凿之下,他们有背景靠山,也没有用处。

  这些地主乡绅都老实了起来,哪里还敢跟赵兴作对。

  一时间各县办理青苗贷之处,从之前的人山人海,变的门可罗雀。

  赵兴得知后,除了让王安石继续监督青苗贷事宜外,还让他查一查开封府各县官员,看看哪些和地主乡绅有所勾结。

  这次的事情,本身就有各县官员参与其中。

  赵兴之前没功夫搭理他们,如今事情平息下来,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些人。

  …………

  内城城西的一处宅院占地十余亩,整个宅院打理修缮的异常精致。

  宅院门头上的牌匾,刻着三个大字——司马宅。

  这正是司马光在汴京的宅院。

  说起来,司马氏也曾是皇族,司马光祖上乃是司马懿的弟弟。

  虽然晋朝早已灭亡,但是司马家底蕴还是有的,家境富有,早早的便在汴京置办了宅院。

  司马光被赵兴罚在家中思过,每日也不能出门,只能在家看书。

  这天司马光正在书房看书,一个小厮走了进来,行礼道:“主君,太子洗马王大人求见。”

  司马光闻言手微微一颤,神色有些复杂。

  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说道:“把人请来书房。”

  “是!”

  小厮觉着有些奇怪,书房待客都是私交比较好的,但若是私交好,没有道理不去迎一迎。

  不过他也不敢多问,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宅院门口,王安石面色看似平淡,但是目光也有复杂之意。

  看到小厮走了出来,王安石问道:“小哥,你家主君可愿见我?”

  小厮行礼道:“我家主君请大人去书房相见。”

  说完侧身伸手指向大门方向,道:“大人请!”

  王安石点了点头,在小厮的引路下,走了进去。

  小厮引着王安石来到书房外,让王安石稍等,进去通报后,出来把王安石给引了进去。

  “君实兄,好久不见!”王安石微笑拱手施礼。

  司马光面色冷淡,不过在王安石进来的时候,还是站了起来,见状回了一礼,淡淡道:“坐吧。”

第251章 本质

  司马光招呼王安石落座,就有丫鬟端着茶水进来奉上。

  司马光把人打发下去,看向王安石说道:“你是来做说客的?”

  王安石答非所问道:“我还以为君实不会让我进门呢。”

  “来者是客!”司马光冷淡道。

  王安石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

  “我之前几次来汴京述职,想要来见见君实,又怕被拒之门外,而犹豫不决。如今仔细想想,倒是我犯蠢了,以君实的性子,怎会如此?”

  他和司马光并不是在汴京相识,后来两人理念不合,断绝了联系。

  这些年他几次来汴京述职,都曾想过来见见司马光,却又担心被拒之门外,始终没有来。

  如今仔细想想,司马光是把礼仪仁智信给刻到骨子里的人,有人登门拜访,是不可能拒之不见的。

  司马光闻言沉默了一会说道:“你非想不到,而是没有把我说服我,所以不来。”

  两人早年政治主张还未完全形成,相交莫逆,互为知己。

  后来在解决朝廷积弊上有了分歧,谁都说服不了对方,才断了联系。

  不过两人对于对方的才能都非常认可,觉得若是两人能够思想一致,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朝廷积弊。

  因此两人心里都没有放弃过说服对方。

  王安石说他是怕被拒之门外所以没有来。

  但是司马光却清楚,王安石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没有把握说服他。

  王安石闻言一愣,失笑道:“你这性子一点没变,说话还是这样让人听了不痛快。”

  “我喜欢实话实说。”司马光淡淡道。

  王安石也不纠结这些,说道:“我听说你被殿下罚在家中思过,正好这两日有闲,过来看看你。”

  “殿下实行了你的新法,对我所谏之言,弃如敝履。所以你觉得自己赢了,想来说服我?还是给太子殿下当说客的?”司马光说道。

  “都不是。”

  王安石摇头道:“我这些年一直在总结朝廷积弊,思考解决之法。后来有幸入东宫当差,便将这些年所总结出来的新法呈给太子殿下过目。

  我自认为所献之新法,都是良策,可是殿下却指出许多疏漏之处。

  如今实行的青苗法,是我根据殿下之言完善后的。即便如此,依旧出现了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并非是青苗法本身的问题,而是地主乡绅和百姓引发出来的。

  地主乡绅不愿意看到青苗法实行,而百姓大多数却又没有偿还能力。百姓还不起,官府总不能如那些地主乡绅一样,逼迫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卖地。

  若是审查不严格,钱收不回来,就没有钱继续往外借。

  但审查太严格,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不需要向官府借钱。青苗法就成了笑话。”

  所谓青苗法,按照王安石原本的想法,是借给百姓度过青黄不接之时。

  同时百姓因为家里出现变故,没钱买农具种子,可以向官府借钱,而不耽误耕种。

  目的是为了让百姓不用去向地主乡绅借,避免被剥削。

  同时也是防止土地兼并的办法。

  因此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审核机制要有,却又不能太过严格。

  毕竟这是惠民之策,条条框框太多,还如何惠民?

  但是赵兴却把审核机制定的非常严格,王安石一开始并不理解。

  赵兴并没有说太多,只给他简单的算了一笔账。

  赵兴算的这笔账很简单,一个百姓需要多少亩田地,才能保证去掉税收后,和平常日常所需,还有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