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30章

作者:冰霜恋舞曲

  水泥的出现,让辽国坐不住了。

  毕竟有了水泥,完全可以人为的制造险关,到时候大宋就不用随时面临辽国兵锋的威胁。

  这就好比有个邻居,老实又好欺负,两家之间连个围墙都没有,随时可以去欺负欺负。

  这个邻居为了不被欺负,每年上交保护费。

  突然有天,邻居要在两家之间修建围墙,隔壁的恶邻自然要想办法阻止。

  但是辽国内部不稳,辽皇也没有和大宋开战的底气。

  于是便想派小股骑兵袭扰,阻止大宋修缮城池。

  耶律重元急于得到香水秘方,想要加快交易,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差事。

  而辽皇也有借此机会消耗耶律重元势力的想法,就顺势答应了。

  这些是赵兴根据现有的情报猜测出来的。

  或许其中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在,但是他所猜测的这两点大概率是有的。

  若是这样,那些大臣所担忧的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毕竟辽皇也不想看大宋这个好欺负的邻居,修建起围墙,有了不被欺负的底气。

  等大宋削弱耶律重元的实力后,辽皇必然会借题发挥,逼迫大宋承诺不在边境修建长城。

  “福儿,你觉得是否应该出兵?”官家问道。

  赵兴闻言犹豫了一会,说道:“父皇,儿臣觉得可以出兵!”

  “为何?”官家问道。

  “父皇,辽皇或许会借题发挥,但是在没有解决耶律重元前,最多只会威胁大宋,不修建长城将边境城池连接起来。

  大不了到时候答应就是。但是围剿劫掠的辽国骑兵,对大宋的好处却非常巨大。

  北方百姓年年遭辽国骑兵扮做的马匪劫掠,朝廷一直没有动作,在北方已经快失去民心了。”赵兴严肃道。

  在他看来,辽皇解决耶律重元前,是不可能对大宋出兵的,即便陈兵边境威胁,都不太可能。

  而耶律重元解决辽皇,辽国必然会乱上一段时间,更没有威胁了。

  赵兴刚刚说朝廷在北方失去民心,还有句话他没说。

  大宋对于辽国一再退让,也让士卒在面对辽国也没了信心。

  若是这次能够围剿掉辽国数千上万骑兵,对于民心和军心都是很大的振奋!

第256章 问计明兰

  官家对于是否出兵,一直有些犹豫。

  而且他心里更偏向于不出兵,赵兴的一番话倒是有些用处,不过也最多让官家在出兵与不出兵之间保持平衡,还是存在犹豫,并不能做出决断。

  赵兴见状,说道:“父皇,辽国每年来大宋打草谷,看似只是为了劫一些钱粮,实则心思十分歹毒。辽国每年打草谷,朝廷却无动于衷,让北方的百姓对朝廷越来越失望。长此以往,若是辽国来攻,北方百姓未必会帮辽国,但也不会帮大宋。

  如今若是不抓住机会,挽回民心,将会不堪设想!”

  赵兴说的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的有可能发生。

  金兵南下那么迅速,虽然有各种因素在,但是大宋在北方不得人心的因素肯定有。

  自古以来,依仗坚城险隘,以少数兵力防守住十倍甚至十数倍敌人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之所以能够守住,百姓在其中发挥的用处也非常关键。

  像三国时期,郝昭以一千兵力,防守住了诸葛亮率领的数万兵马二十多天。

  要是没有百姓,帮忙运送守城器械,郝昭再善守,只有一千人的情况下也很难守住。

  虽说北方百姓更恨劫掠他们的辽国人,但是朝廷的无能和漠视,也让他们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

  根本不会帮助朝廷。

  官家闻言脸色一变,他虽然性子有些弱,做事优柔寡断,但是有一点他十分在乎,那就是赵家对天下的统治。

  当初他想要改革,是因为积弊太多,已经威胁到了赵家对天下的统治。

  而放弃改革,也是因为他觉得继续下去会动摇赵家的统治。

  改革本身就是为了稳定统治,既然改革影响了统治,自然没有改革的必要。

  赵兴已经把出不出兵上升到统治是否稳定上了,官家心里的天平,瞬间往出兵方向倾斜。

  “福儿说的有理,朕现在就下令申相公北上,负责此事。”官家说道。

  “父皇,英国公不是在北方么,这件事交给英国公就好。申相公从汴京赶过去,等到的时候说不定都已经落雪了,那个时候,人都撤回去了。”赵兴说道。

  “英国公毕竟年纪大了,让其领兵围剿,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官家皱眉道。

  赵兴心里暗叹,父皇说什么英国公年纪大了,其实是不想让英国公做主帅。

  大宋自太宗以后,打仗就有个惯例,用文官做监军。

  说是监军,其实就是最高统帅,领兵的将领都要听其指挥。

  刚刚父皇都没说派申相公去做监军,而是说让申相公负责此事,可见这已经是常态了。

  也就英国公地位高,才派一个相公过去,要是换个人,怕是直接派个三四品的文官去了。

  “父皇,英国公虽然年纪大了,却老当益壮,儿臣听太子妃说,英国公依旧每天早早起床练武,寒暑不停。再说了,英国公作为统兵将领,又无需亲自冲锋陷阵。兵贵神速,耽误不得啊。”赵兴说道。

  官家闻言沉吟片刻,说道:“福儿说的有道理,那就让英国公负责此事把。”

  说完,喊来刘公公,让其把侍殿的翰林院庶吉士喊进来拟旨。

  赵兴则是告退离开了。

  离开龙图阁,赵兴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去了仁明宫。

  他进宫一趟,若是不去给曹皇后问安,下次去了少不了要被念叨几句。

  赵兴到的时候,张桂芬也在这边,正在和曹皇后说着话。

  “福儿怎么这个时候来宫里了?莫不是怕本宫为难太子妃不成?”曹皇后见到赵兴进来,笑着打趣道。

  “母后。”

  张桂芬闻言脸色一红,赵兴微笑的行礼道:“儿臣有些事情找父皇,自然要来给母后问个安。”

  曹皇后一听,就知道应该和八百里加急有关,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她也没有询问,招呼赵兴坐下。

  赵兴陪曹皇后聊了一会家常,宫门快关闭的时候,才和张桂芬一起离开了皇宫。

  “殿下,今日母后交给臣妾一个差事。”张桂芬说道。

  “什么差事?”赵兴好奇道。

  “思雨嫁给安阳侯嫡子,生下一女后,一直没有在怀上子嗣。安阳侯夫人有意为儿子纳妾,思雨有拦着不准。安阳侯夫人便跑去宫里找母后哭诉去了,母后说让臣妾来处理此事,臣妾一时间也没个头绪。”张桂芬苦着脸说道。

  赵兴闻言微笑道:“孤还当什么事呢,这事多半是母后对你的考验,孤可不能帮你。”

  “考验?”张桂芳闻言一愣。

  “嗯。”赵兴点了点头说道:“虽说母后不用管理官眷,但是外戚宗室女眷有什么委屈找母后做主时常有。将来你成了皇后,也需要处理这些。”

  皇后不直接管理官员女眷,但是外戚和宗室的女眷有什么委屈,都会找皇后做主。

  像曹思雨就属于外戚,还是曹皇后的娘家侄女。她拦着不让纳妾,安阳侯夫人只能去找皇后哭诉的。

  其实这种情况不仅在皇家有,那些宗族也是这样。

  主脉的当家人,就相当于族长,族中有什么纠纷,都是找族长和族老做主。

  而女眷有事又不方便找族长族老说,一般都是找当家主母。

  以后张桂芬当了皇后,也需要处理这些事情。

  张桂芬闻言并没有再说让赵兴帮她出出主意的事了。

  总不能将来难不成一有事就找赵兴。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断不了,而是要让各方面都满意,不影响一家人的感情和气非常难。

  这件事说起来肯定是曹思雨错了,毕竟她嫁的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家业的,没有子嗣怎么行。

  即便不是嫡长子,也没有怀不上子嗣,还不给纳妾的道理。

  即便海家条件那么苛刻,也说了四十无后可纳妾。

  知道归知道,却不得不考虑曹思雨那边。

  她这个太子妃开口,曹思雨自然不敢反驳,能够同意纳妾。

  但是曹思雨心不甘情不愿的,将来妾室有了身孕,她对妾室下手怎么办?

  到时候安阳侯府和魏国公府就成了仇人了。

  而且这件事还得考虑曹皇后那边的态度。

  安阳侯夫人要是强行给儿子纳妾,曹思雨也不敢违反孝道和婆婆翻脸。

  曹思雨最多只会表现出不乐意罢了。

  安阳侯夫人去找曹皇后哭诉,除了找曹皇后来说服曹思雨接受,另一方面也是说明缘由。

  是你曹家姑娘一直怀不上,不是我做恶婆婆,一直给儿子房里塞人。

  张桂芬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太医为曹思雨看看,若是曹思雨能够生下哥儿,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不过很快张桂芬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以曹家的地位,找御医并不难。

  女儿生下一个姐儿后,迟迟怀不上,曹家不可能不找御医看看的。

  赵兴看着张桂芬愁眉苦脸苦思,却没有打扰她。

  有些事情早晚都要面对,若是连这件事都没办法,将来面对更复杂的事,她更处理不了。

  回到东宫,赵兴去了书房,张桂芬则回了春和宫。

  张桂芬一路上也没想到妥善处理这件事的办法,便把钱妈妈叫了过了,把事情跟她一说,让钱妈妈帮忙出出主意。

  钱妈妈是英国公夫人的陪嫁丫鬟,英国公夫人能派她随张桂芬来东宫,各方面能力自然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