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的马甲有亿点多
一切如常,所有的礼仪,流程,都有礼部的官员策划。
当天,因为各自都有一堆事,范家一家人都没见面。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朝贺,先去参见了范斌。然后他们在范斌的带领下,举行的祭天仪式。
正式通传天下,从这一年开始,大庆改名华夏。
这一年,为华夏元年。
范斌,是华夏第一位皇帝。
按照礼部的意思,给他的号是始皇帝。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范斌跟范闲的脸色,全都变得非常怪异。
文武大臣不明白,他们两个的心里却跟明镜一样。始皇帝倒是挺伟大的,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这个名号本身,也有传承千秋万代的意思。
就是这个名号不怎么吉利,传到二世的时候就夭折了。
原本范斌对这些,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但如今范斌也当了皇帝,在自己的名号上,还是希望能图个吉利的。
哪怕华夏这个帝国,没有办法传承千秋万载,也该传承个几代才行。
“就叫太祖皇帝吧!”
相较于始皇帝,太祖相对吉利一些。
范斌的名号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朝堂上的一切了。
朝堂延续六部制度,以六部来治理天下。
统领六部的部门,名字叫做内阁,所有进入内阁的成员,通通被命名为大学士。
内阁之首,就是宰相。
保留了宰相的职位,但也对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制约。
内阁一共四位阁臣,以宰相为首。
内阁统领六部,内阁之外设立大将军制度,大将军可以建立大将军府。
相较于内阁,大将军主管军队。
六部里的兵部,不再直接统领全国军队,而是以统管后勤为主。
说直白一点,就是军政分离。
文官没有办法统领军队,同时军队也没有办法摆脱朝廷的制约。毕竟养那么多军队,是需要花钱的,是需要庞大后勤支撑的。
要是没有庞大的后勤支撑,军队也就没有办法维持。
内阁以林若甫为首,为了表示对林若甫的信任,剩下的三位阁臣,他可以提拔一位。
剩下两位,都是范家的嫡系。
至于说庆国的第一位大将军,则是叶家的叶重。
大将军府,除了大将军之外,还要设立三位辅将。
这也是对大将军权力的制约。
整个制度是不是足够完善,范斌也没有办法确定。
但相较之前,这样的制度肯定要更稳定些。毕竟军政分离,是通过历史验证的,相对最可靠的权力架构。
确定了朝廷的制度之后,剩下的就是封赏了。
因为整个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是范家人自己出力,也就没有必要给其他人封什么爵位。
就给他们自己家人,封赏一下即可。
首先就是老夫人,被封为太皇太后。
紧随其后范建,被封为太上皇。
柳姨娘,被封为太后,主管后宫一切事物。
范闲,被封为一字并肩逍遥王,帮助范斌处理朝政。
范若若,华夏第一长公主,封号太平。
范思辙,封儋州王,算是继承了范家的地盘。
等到一家人封赏结束,范斌又下令保留了鉴察院和内库。
这两个部门独立于朝堂之外,有助于皇帝掌控天下。
庆帝用计除掉了叶轻眉之后,之所以没有废除这两个组织,就是因为这两个组织意义重大。
鉴察院继续由陈萍萍掌管,但他同时需要受范闲节制。
说直白一点,范闲成了陈萍萍的上司。
内库交给了范闲。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大庆,现在应该叫华夏。
进入了范家统治的时代。
……
第246章 战豆豆的身份,彻底暴露【二合一】
范斌登基以后,并没有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
他很清楚,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越到后期,改革的效果越好,收益也越大。
但是在前期,你如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那你想要的改革结果,不仅不能成功,反而有可能酿造苦果。
基于这个原因,范斌最开始的改革力度极小,只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把税收的政策,改成了按地征税。
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世家豪强。
只要你手中拿着土地,就必须要交税。如果谁要胆敢反对这一点,那朝廷绝对不会客气。
掌握着至高权力的范斌,这时候就算是对那些世家贵族举起屠刀,他们也无可奈何。
单单只是土地交税。
就算是那些世家贵族,心中再不愿意,他们也很容易想通。
再加上,内库开始释放一些技术。原本属于内库专营的东西,很多都变成了大家都可以做。
说直白一点,就是大型作坊。
让那些有钱的世家贵族,开始转移自己的目标,不要把目光全都盯在土地上,而是盯在工业上。
这才是发展的动力之源。
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个改革的效果是很好的。眼看着土地无利可图,很多贵族世家都投入到了作坊里。
这也就成了,工业时代的萌芽。
有内库引导,再加上不断更新的科技和专利。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国家的气象,就会焕然一新。
范闲十分有成就感。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这一套制度想要彻底推行下去,想要让所有人都接受。
起码也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有可能。
但真实的情况,远比他想象中要快的多。以江南为核心,科技和工业的改革,就好像雨后的春笋一样。
蓬勃发展!
“三年时间,估计就能让所有人改观。”
范闲在见到范斌的时候,十分兴奋的表示。
这个时候的范闲,为什么古人会说财帛动人心了?
当那些世家勋贵和商人,通过工业和科技赚到自己第1桶金的时候。
当他们亲眼看到,自己周围生活改变的时候。他们的主动性,被空前调动起来。
再加上皇族范家的引导。
整个国家的气象,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变,但已经有了萌芽。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彻底改变。
这还不是范闲自己说的。
是范闲手下的那些庆余堂掌柜,分析出来的结果。
范闲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他这个身体的母亲,但他母亲的确给范闲,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学院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范斌对这样的成果,似乎并不怎么感冒。
相比于改革的成果,他更加关心,通天学院的进度。
“第一批学生已经入学了,就是您现在太忙了,一切只能交给四顾剑前辈。”
之前的几位大宗师里,要说谁最擅长教授弟子?
那毫无疑问,肯定就是四顾剑。
所有传授弟子的宗师里,他教导出来的九品高手,无疑是最多的。
如今他来教导通天学院的学生,也算是人尽其才。
“我会找时间过去的。”
范斌苦恼点头。
虽然当这个皇帝,并不是范斌真实的意愿,他不过是想给自己的儿子铺路。
上一篇:人在网王,我有网球小游戏
下一篇:罪恶滔天的我,绝不死于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