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魔女的我,却掀起工业革命 第146章

作者:棠梨不煎雪

  苏里亚王都姆格林

  布拉特睁着一双满是血丝的眼睛看着手中的前线战报,手指微微用力将信纸捏的发皱,末了他轻叹了口气:“联盟的部队增援还没到吗?”

  他现在看到军队战报的物资消耗就感觉心绞痛,赛里斯联盟给苏里亚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包括但不限于轻中型坦克和75-152的火炮,炮弹投送班次从来没断过。

  但苏里亚王国的士兵们好像真就是联盟援助什么他们就用什么,多一点都不带用的。

  卫国战争?提枪冲锋?你想屁吃!老子钱多的都花不完,你让我送死是不是图我婆娘和家产!

  战斗力强悍的部队苏里亚有但真不算多,拢共加起来还没10万,基本上都是布拉特的心腹军团,一直顶在双方战线的最前沿。

  但其他部队就没这么勇猛了,全都扩缩在城里用火炮对着外面狂轰滥炸,就连坦克都被拉去当固定炮台使了。

  这样的超规格火力覆盖下同盟国两翼的部队根本就不想去碰他们尝尝火炮洗脸的滋味,而他们也不出城作战,所以大部分压力都集中在了中央防线上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军指挥官不断的抽调两翼军队往中间集中,又进一步增强了布拉特王牌军的压力,双方陷入到拉锯战环节当中。

  但布拉特又不敢削弱太多两翼的物资配给,生怕他们被突破让中央军被合围局势崩盘,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同盟国五十万大军打不穿苏里亚三十万不到的军队组成的防线基本都是因为火力强度的缘故。

  可每一天炮弹消耗产生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布拉特在王都看的真的心都在滴血,恨不得咬着手绢大哭一场。

  别管未来怎样,反正经此一役苏里亚之前积累的财富基本都得拿去还赛里斯援助过来的武器货款,穷的当裤头,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联盟能够尽快介入结束这场僵持又难熬的战争。

  “没,陛下...赛里斯联盟给予的答复是最近的集团军被调往了西部防线收复卡瓦文塔尔等被占领的土地,我们只需要能够拖住联军主力就行了。”

  “只要我们的正面防线不被突破,不超过一个月,围城危机就会不攻自破。”

  “一个月!那得是多少钱啊!!!”

第256章 赌国运的最后手段

  ‘啪!’

  “未来的战争一定是规模空前你死我亡的,动员能力是我们最后的赌国运手段。”

  “我不想在从报告中看到什么尽力之类的话,没力就赶紧下去别特么占着地方!”

  米蒂亚烦躁的将文件丢到办公桌上,安娜拿起笔想将这话补充上去准备当场给对方卸任了。

  “等等...算了。”

  米蒂亚制止住了安娜的动作,现在全国都处于高压状态,没必要再继续上压力了,容易起到反效果。

  按照米蒂亚的标准,一个有着完善军工业的国家,陆军每个士兵的背后大致需要4-5名劳动者支持。

  而赛里斯现在基本上处于11-1的水平,这也是米蒂亚为什么觉得对方说尽了力很生气的因素。

  一个国家最极限状态能将差值比拉到崩溃边缘的3-1,也就是军人总数占到总人口数的20%上下。

  这个比例不低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

  总人口数刨除掉女性和老幼妇孺,成年适龄男性基本上也就占据国家总人口的30%不到,也就是说如果要满足3-1的军民占比,85%以上适龄男性都得在军队里待着才行。

  冷静下来想其实这也不能怪手底下的人,这样动员率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

  只是他们现在是在打卫国战争,不管是世界局势还是面临的战争态势,都不允许赛里斯慢慢悠悠转型,这个窗口期过去的会非常快,难免会有些暴躁。

  与其干生闷气,不如想想怎么优化配置为将来做好基础准备。

  其实赛里斯远没有到这么极端爆潜能的地步,要知道如果没有完成工业化改革发展的主大陆王国帝国顶了天动员2%-5%,这就是极限了。

  而前世将动员率干到7%的国家统一了六国,历史上也就那一个,这还是在体制优化的情况下做到的。

  也就是说哪怕赛里斯只能做到一个工业国标准的10%动员率,就已经是封建帝制永远无法企及的天花板。

  但她觉得要不要这样做是一回事,能不能这样做又是另一回事,必须得早做准备。

  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想要更多的军队拉出更多人就算数的增减问题,如果只是号召参军什么的以米蒂亚在联盟的声望来说真不算难。

  可人数对于现代战争没有任何意义。

  以赛里斯目前构筑的通行标准堑壕战防炮加铁丝网的防守阵地,传统士兵哪怕开了100%士气加持不会崩溃他也冲不过来,冲多少就死多少。

  也就是说现在和以前的动员合格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以前只要拿支长矛就算士兵,而现在需要配备全套武器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才算。

  这个装备指的不是枪械,而是能够打通堑壕阵地显著降低士兵伤亡,最大程度降低己方人员损失的重武器。

  比如装甲车,坦克,机甲,战机,军舰。

  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优点,那就是在拥有防护的同时还拥有很不错的火力投射杀伤能力。

  但士兵使用的那些装备背后就得拥有一条完整的工业链支撑,以及足够国家军队和民众自持生存下去的粮食获取。

  而三者互相之间拉扯,更多的兵员后方工人就会不够,更多的兵员更多的工人那粮食生产人手就会不够。

  这是一整套体系,做不到的你就是做不到,强行动员只会让国家架构迅速崩溃。

  除非这三样你只做一样或者两样,比如说工人缺口通过掠夺占领区人口,组织成不要工资一天管一顿饭的好兄弟劳工,粮食干脆就地烧杀掠夺补给,这样也可以勉强短时间达到收支平衡。

  但这是理想状态。

  实际上因为过度压榨必然是民怨沸腾起义四起,你就必须保持大量的人手在区域内进行维稳防止破坏活动,名声迎风臭千里。

  如果大量部队人手陷入治安战,那其实变相的又削弱你动员出来的兵员,意义不大。

  如果去掉这些装备去干拉公民肉身报国,她觉得自己不要脸一点,用这么些年积累下来的声望让1.2亿联盟人拉起两三千万人打人民战争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不过打完国家和她就都算是废了,最有信仰和牺牲的一代死光会衍生出多少问题?

  她拿什么去弥补这些家庭?失去了支柱的这些家庭在未来的社会中还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吗?

  如果这些支持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至一家人死的断了传承和延续,他们没法在社会中占据主流话语权,那掌握社会主导的是谁?

  多少人在心中对她的信仰产生动摇?她存在的意义还有吗?

  所以,这条路线是死都不能选的。

  所以如何将手头征召起来的兵员变现,有效率的组织起一支支机械化步兵,装甲部队,航空部队就成了摆在联盟面前的最大难题。

  为此米蒂亚连夜赶出了一张大概的章程表,在第二天召开了中央与地方州长全员到场的内部连线会议。

  普通的动员兵依靠联盟现有的防卫州征召体系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新力军的加入,目前这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目标。

  重点是后续的装甲兵和航空兵如何进行快速训练,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兵种。

  大规模征召普通人参军就意味着士兵的素质将无可避免的下降降低,所以为了保证战斗力就必须拥有更多的坦克和飞机火炮去填补战力下降的问题。

  等到后方生产线完成重组合并更新,新式脉动生产线下飞机坦克下线的速度将会从之前的年产3000一跃到6000以上,规模整体翻了个倍。

  这还是新组建的,加上前线旧有的成熟生产线增效,联盟装甲车辆与航空军械的生产规模预计在明年中旬双双能够破万。

  这还不是峰值,在年底彻底完成转型后数量可能还能继续翻一番。

  可问题是,大批量重装备下线,联盟却在未来可能面临有武器却无人可用的窘境~

  无论是装甲兵还是航空兵的训练都必须相当专业,周期通常在六个月左右,这在和平时期不算什么,战时就显得非常致命。

  因为战时的损失随时都需要新人补充空缺,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损失就很有可能造成人才补充的断档。

  不过这个难题倒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这就得说国有土地制的好处了,因为土地都归到了国有公共账下交由农民耕种。

  赛里斯采取的一直都是国企浮动回购粮食,当初还实行过民用机械下乡活动,在农会的统合下大部分地区农田都施行了机械化耕种法,普遍机械化普及率在50%以上。

  联盟农民种地虽然辛苦但并不穷苦,因为联盟工农业剪刀差是通过对外贸易完成的,并没有将副作用施加给自己人身上。

  收入的富余就给了农民通过农会租聘农会机械扩大耕种效率的底气。

  也就是说,其实在民间联盟的拖拉机手满地都是,而这就是非常好的战车与坦克驾驶员的兵员来源。

第257章 数量!数量!还是数量!

  虽然说起来有点像乐子,但事实如此,开坦克和开拖拉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

  这还是小馒头和谢尔曼这两种轻中型坦克的操作较为麻烦的因素,最新的虎式重型坦克甚至干脆配备的就是方向盘,会开车的就能开得动它。

  农会账下的拖拉机手统计出来,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大规模培养拖拉机车手,再搭配上联盟军方自身的战车训练体系,未来最基础的坦克战车兵补充将不是问题。

  但在空军领域问题更复杂,空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要更高。

  为此米蒂亚提出的计划是火速开始扩充原有的飞行学校,放低招收门槛学费全额免费,甚至反过来再补贴一定金钱和物资配额。

  同时将候补民间飞行员的招收门槛定位在14-20岁,因为这不是一个短期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丰富飞行员训练体系。

  目前的大头还是得空军部门自己培养为准。

  好在米蒂亚以前就非常注重海空军队的发展效率问题,大量装备的轰炸机机组士兵也基本上都算是半个飞行员。

  他们都是很早加入军队,受过充分教育训练的空军士兵,紧急加训下他们就能成为相对合格的战斗机驾驶员。

  而轰炸机机队内部除了专业的机组驾驶员和测距观察手以外,其他都从民间招收新兵进行补充,丢的不准没事,能丢出去别把机舱炸了就算合格了。

  在大会上各州州长相继起身汇报了目前的工作进度,专门的统计人员在黑板上写下数量。

  抛开阿斯塔尔等老工业重州以外,内环圈新洲也相继根据内调迁移的技术工人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新建起了大量的配套工业工厂,同时也将老技工等熟练工人迁移到更安全的后方。

  光火车动用三个月期间就超过100多万节,天空之上运输飞艇从早到晚都没停下过。

  带来的成果就是上千家工厂在后方资源区拔地而起,但这还不够。

  为了解决军事动员的缺口和工业生产需要人力的矛盾,米蒂亚重新分配了工厂技术人员的比例配置,进一步挖掘潜在劳动力。

  将重工业工厂原先10%不到的女性工人配额通过指标动员征召拉到50%,大量招收动员不适宜服役男子,残疾军人与公民进入工厂生产。

  同时取消休假,采用劳动红旗加班加点,将工作时间进行拉长,人停机器不停生产时长人为干预必须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工厂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就是军工品质量无法避免的下降,降本增效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

  为此原有的老技术工人群体全部集中化分配管理,集中在技术品质标准要求最高的生产环节。

  比如坦克战车飞机的发动机引擎,火控瞄准设备,化学蚀刻铭文阵列,变速箱传动和其他精加工水准的精密设备都由老技术工人生产制造。

  其他如飞机战车机甲的车体铸造,外层装甲,火炮炮管,橡胶制品,金属弹药等等一股脑全部简化分摊给低素质工人去制造,丑点没事,能开动起来就算合格了。

  枪械生产领域也是如此,最新式的人民冲锋枪波波沙bbs-1式大弹匣容量的冲锋枪技术工人全部集中在枪膛制造等精密配件领域。

  外层护木,冲压铸造的外枪管,弹夹等玩意儿都交给联盟妇女们生产,同样技术标准就是能用就行。

  所有工业设备机床全都是最新的,采用的技术标准也是最新式的,通过熟带新的方式运转。

  联盟工业机床的总量从战前六十万台以每月1-3万台的速度快速补充扩大。

  正好空出的这批工人可以承接住新生产的工业设备,多余出来的工人开设更多的工厂扩增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