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怎么发展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中共人完全是一抹黑。
只知道中国要发展,要成为强国,肯定要发展工业。
但应该怎么发展,真的没有多少把握。现阶段中国能够倚重的,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苏联。苏联现在已经是世界级的工业强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标杆。而且苏联的工业发展颠覆了大家的认识,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工业大国。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苏联就是中国最大的榜样,肯定要学习苏联。现在形势好了,主席开始考虑怎么去和苏联谈判。
“主席,我认为我们应该跟苏联进行更高层次的谈判。派代表去苏联,和苏联领导直接谈合作的事情。”
伍豪开口。
总司令道:“是啊,应该去。荣臻同志和魏红军同志这两年一直给中央建议,和苏联谈判,希望可以大规模往苏联派遗留学生。这两年我们虽然陆陆续续派遣了一些留学生,但相比起以后新中国建设需要的规模来说还是太少。荣臻同志和魏红军同志的想法是,每年都往苏联派遣以万为单位的留学生。为了这个目标,他们那边的大学都有专门的俄语课。我们是应该和苏联谈谈,看看能否大规模的往苏联派遣大学生、技术人员、工业干部。
现在和苏联合作的东西很多。
特别是魏红军一直在提议,中央和苏联尽快达成合作。
大规模的派遣大学生、技术人员和工业干部去苏联学习。特别是那些工业干部,尽快的去苏联学习工厂的建设、工厂的运转、工厂的经营,乃至于工业计划的制定等等。二战之后苏联正在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建设大批量的工厂,现在去学习正是好机会。
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亲自去看看,亲自去学习的。
“不仅仅可以去苏联留学。目前成立的那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很多都是工业国家,工业实力比较强大。也是我们可以派遣留学生的国家。不过这都需要先和苏联合作。再说我们发展工业,也离不开苏联支持。”
主席听完这些话之后道:“还有一个事情最重要。我们这些年和苏联关系有些别扭。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沟通一下,消除彼此的隔阅,看看苏联老大哥对我们的想法。包括他们对我们的革命的看法,对中国现在的革命情况的认识,还有新中国建立之后,双方的关系等等。”
“是应该派人去苏联。”
而且不能随便派一个人。
而是要派一个重量级人物。只有派重量级人物,才能够有足够的权力谈更多的事情。主席看着大家道:“我看我们先跟苏联打招呼,表达一下我们想要派人去访问苏联的意思。斯大林同志如果同意的话,修养同志或者伍豪同志代表中央去一趟苏联。”
“我看还是伍豪同志去比较好。土改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中央应该召开一次土地工作会,议,出台土地文件。我的想法是中央搬迁到华北之后,在华北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修养推荐伍豪。
因为他的工作很繁忙。他要主持农村工作会议,而且他作为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去了华北之后还要主持城市工作会议。如果去苏联的话,短时间之内是回不来的。
主席点头。
看着伍豪道:“那就伍豪同志去。和苏联要谈方方面面的事情。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苏联的支持。”
“好,我准备一下。等苏联有了回信,我就动身。
伍豪点头。
主席很是郑重的道:“一定要争取斯大林同志对我们革命的支持,同时要争取苏联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持。”
主席对于苏联是有看法的。
毕竟在中国革命阶段,留苏派对革命的破坏比较严重,对于主席的打压也比较严重。但这些事情和新中国的革命相比,那就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伍豪立马道:“我明白。”
书记处会议之后,中央给华北局发电报。
首先是赞扬华北野战军攻克天津。同时要求华北局和平津总前委迅速制定,对于平津战役起义、投降国军部队的整编工作。给华北野战军增加两个兵团的编制,其中一个兵团司令员的名额交给即将要起义的侯景如。
同时要求华北局找一个离北平近的中央临时落脚地。
中央准备在八月份之前搬到新驻地。
然后是中央给各个解放区下发文件,表示要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让各个解放区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以及一些可以参加会议的干部都做好准备。接着中央军委下发了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和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号排列的决定。当然这个现在只是最初步的决议。
但军委的意思很简单。
各个野战军都开始做好准备。等军委正式命令下来,各部队就要开始进行整编。
魏红军也接到了中央的文件。不过现在的魏红军现在没有时间管这个事情。攻克天津之后,魏红军在廊坊召开总前委常委会议。
主要是讨论天津的问题。
目前部队虽然进入天津,而且控制天津,但还没有开始接管天津。
哪支部队进入天津,谁来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本来华北局和平津战役总前委决定的是,黄靖为天津军管会主任。
可是中央决定派出代表团去苏联之后,黄靖被选为代表团一员。到时候需要跟着伍豪同志一起去苏联,所以开始准备去苏联的工作。去苏联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去苏联之前代表团要做好一切准备,要怎么和苏联谈判,都谈一些什么内容。
黄靖突然无法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所以总前委紧急商量这个事情,找一个人临时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
“留下13纵队和14纵队。包深同志担任天津卫成司令员。”
杨全武开口道:“天津是渤海的门户,对于北平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天津还是应该留下足够的部队,应付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不过接下来我们要打北平,主力部队要去打仗。13纵队和14纵队,本来就是冀东部队,他们熟悉天津。让13纵队和14纵队留在天津,可以防备海上来的威胁。
杨全武没有任何遮遮掩掩,直接表示把13纵队和14纵队留在天津。
目前的华北野战军六个兵团当中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三兵团、第五兵团,都是晋察冀嫡系兵团,是战斗力最强大的。这四个兵团武器装备好,干部储备足够,军政干部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
相比起来第四兵团是晋南的地方部队组建,第六兵团是冀中、冀鲁、冀南三个地区的地方部队组建,13纵队和14纵队是邓国率领主力去了东北之后留下来的冀东地方部队组建的。
当然只是相对的。
相对几个主力兵团战斗力差。但这几个兵团如果放到晋绥军区,放到西北野战军那边,还是属于比较强大的。
王直点头。
除非是一些原则性问题,要不然在军事方面,王直都是支持杨全武。这不是王直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他很清楚和杨全武、黄勇这些战将怎么合作。
王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第一兵团和第五兵团应该去参加北平战役,13纵队和14纵队可以留在天津。”
魏红军看向了罗启容。
罗启容点点头。
道:“我赞成。再说我们在北平部队已经足够,不需要13纵队和14纵队过去。
“好。”
既然都同意,魏红军也不会反对。
不过魏红军明白,杨全武虽然借口不少,但真论起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冀东部队的指挥者包深是陕北红军出身,虽然在杨全武手底下干过,但也只有几个月时间。邓国成立平西支队的时候,包,深就跟着邓国离开一分区。抗战一大半时间都是在邓国麾下作战,杨全武和包深其实并不熟悉。
而且从整个部队构成来看,13纵队、14纵队是冀东地方部队组建,13纵队和14纵队都和杨全武没有关系。可以说13纵队和14纵队在晋察冀和华北来说是比较另类的部队,也是比较尴尬的存在。认真说起来他虽然是晋察冀部队,也是华北野战军序列的部队,但之前一直接收翼热辽军区司令员邓国的命令,配合东北战场。
经过这一次攻克天津,杨全武现在是自信满满。
现在的河北就剩下了北平一个。而且目前北平最有实力的侯景如正和解放军谈判,有起义的想法。所以杨全武知道,下一步拿下北平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并不愿意13纵队和14纵队过来抢夺胜利果实。攻克北京就交给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五兵团三个晋察冀嫡系兵团就可以。
魏红军也理解他们的想法。
虽然冀东也隶属于河北,但又是一直游离在外的部队。既然杨全武他们是这个态度,魏红军也不会说什么。魏红军也不可能为了冀东部队,和杨全武他们发生什么争执。
“那就让13纵队和14纵队进驻天津,其他部队三天之内全都撤离天津。接下来讨论一下天津军管会的安排。”
军管会都是临时性的安排。
就是稳定之前,城市进行军事管制。等以后平津战役结束,军管会自然而然就会结束。这个问题杨全武也是第一个开口道:“天津军管会主任,我看包深同志、李芳琦同志他们就行了。
“不好。”
魏红军摇头。
道:“我们虽然在华北强势,但国民党在全国还是有很多部队的。等我们攻克北平之后,部队应该需要继续南下。到时候13纵队和14纵队的工作任务会更重。所以他们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魏书记,你的想法呢?”
王直问了魏红军。
魏红军看着王直道:“王直同志,我的想法是,你暂时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冀东行政公署主任李芳琦同志担任副主任配合你的工作。
“我?”
王直一楞。
王直没想到魏红军点了自己的名字。魏红军点头道:“当初王直同志接管石门就非常出色,不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还迅速的稳定了石门。目前来说军管会主要工作就是,接管各个部门,镇压国民党反动派的军警宪特,保护正常的经济运转。至于具体的政策问题,中央和华北局会进一步下达。
王直开始只是惊。
不过很快道:“如果组织信任,我接受命令。
“老王可以。”
杨全武支持。
讨论完了天津的事情之后,杨全武道:“马上就要进行北平战役。你说说,我们的大炮到底用不用?中央要求我们不要打碎北平这个古都,可是打仗怎么可能没有破坏。北平城内都是国军精锐部队,我们要是不开炮,怎么打仗?”
大家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
见惯了生死,见惯了战场。什么古都不古都,什么文物不文物。
新千年很多人心疼的所谓北平古城墙这种,在杨全武这些一线将领眼中,真没有那么重要。这些年打仗,炸碎的城墙也不是一个两个。
魏红军也是如此。
城墙咋的?
上辈子网络上,也为这个那个可惜过。但在这个时空十年,打了这么多年仗,真没有时间矫情。
魏红军眼中北平古城墙也是这样。
有也行,没有也行。并不觉得他多么重要。
所以魏红军道:“用,怎么不用。我们不动用大炮,怎么把国军外围的部队吸引住,怎么给侯景如起义创造机会。当然还是要注意一点。火炮不要往里面延伸。大炮就用在外围阵地上。”
“这打北平就是毛病多。
杨全武点头。
不能痛痛快快的打仗,只能缩着打,怎么都是憋屈的。魏红军继续道:“现在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整编国军这些起义部队。中央已经给我们华北野战军两个兵团的编制,而且如果侯景如真的能够率领部队起义,保住了北平这座古都,那么给他一个兵团司令员的职务。但这个兵团不能全都是起义国军部队组成。
魏红军看向了杨全武,笑着道:“老领导,这方面你最有经验。不过这种规模的部队整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晋察翼如果说吞并别人的部队最强的是谁,杨全武肯定是首屈一指的。魏红军虽然也喜欢吞并别人部队,但更多的是在八路军、解放军自己系统之内“吞并”部队。
但如果说吞并别人的部队,肯定是杨全武最有经验。
他在河北吞并那些民间抗日武装的时候,有些部队人数甚至上万。可是杨全武却能在短时间之内整编这些部队,让他们迅速的成为八路军部队,而且这个过程当中还能够不发生大问题。
这是本事。
当初晋察冀三分区比一分区进入河北时间更早,但他们却慢吞吞的,并没有迅速整编这些河北民间抗日武装。可是杨全武进入河北之后,下手速度非常快。三下五除二就已经整编了几万河北民间抗日武装。等三分区反应过来,冀西地区的地方抗日武装都被杨全武一网打尽。
杨全武笑着道:“整编这么多部队,我还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陈成,学习土木系的办法。”
“陈成的土木系?”
“对啊。陈成的土木系怎么吞并别人部队。就比如他要吞并一个军,那么他就会混编。从自己嫡系抽调一个师进入这个军,然后任命一个资历很深的军官当师长。他去了这个军之后,陈成就耍手段把原来的军长调走,然后选择这个师长当军长。接着以这个师为主扩编部队,慢慢的吞并原来的部队。当然我们是解放军,不能跟陈成一样。但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们这个做法。把目前北平城内的整个,国军部队都打散了,主要是废除原有的军团、和军级编制。把国军这些师分别塞入我们的纵队编制当中。这样我们每个纵队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部队两个师,国军整编部队一个师。等部队编入纵队之后,再对于纵队的各个旅进行一次混编。这样就可以彻底打碎国军各部队原来的编制。
魏红军点点头。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