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人在北凉,杀敌变强 第129章

作者:春江花夜

  三人在王府内走了许久,穿过一个个院子和亭台楼阁不曾停下。

  “大将军。”

  “大将军。”

  府内的侍卫对于林轩并不陌生,纷纷躬身行礼。

  “听说过听潮亭吗?”

  林轩背着手,腰间挎着刀,随口问道。

  “自然是知道的。”

  二女齐齐点头。

  他道:“正好要在王府内待到年节后,带你们去听潮亭转转。”

  “真的?”

  不管是大盘儿还是南宫仆射都极为惊讶。

  “自然是真的。”

  “穿过前面的两个院子便是听潮湖。”

  说罢,加快了步伐,二女跟在了后面,跨过大门,隔着老远便瞧见一座巨大的湖泊。

  秋不起霜,冬不结冰。

  一座巨大的砖木宝塔矗立在湖泊边上,背靠小山。

  正是囊括了武林半数秘籍的听潮亭。

  南宫仆射美眸中泛着些许精光。

  “站住。”

  看守听潮亭的甲士挎着长刀,握住长枪走过来。

  “没有王爷手谕,任何人不得靠近听潮亭。”

  甲士开口。

  “啪”

  才说完,就挨了林轩一个大嘴巴。

  “你。”

  其他的士卒正想拔刀,他往前跨出一步,冷哼道:“瞎了你们的狗眼,看看我是谁?”

  “大将军。”

  这些甲士看清了他的容貌,一个个面面相觑,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虽然离开北凉数年,可林轩在北凉的威望非但没有渐弱,反而愈发的强强盛。

  八百骑出北凉,入燕郡,开疆拓土,东逐草原部落,连战连胜。

  断龙关一战,更是正面击退北蟒军神拓跋菩萨,斩首北蟒十三万铁骑。

  人不在北凉,但北凉都在流传着他的事迹,无数北凉老卒对林轩这位从北凉走出去的镇北大将军,都是引以为傲。

  “谁要是怪罪下来,让他来找我。”

  林轩挥了挥手,留下这句话之后,带着大盘儿和南宫仆射扬长而去。

  “还愣着做什么。”

  统领没好气道:“向上头禀报啊,你们谁要是不怕死,就去拦大将军。”

  那些个士卒齐齐缩了缩脖子,目送着三人离去。

  这时候,又有人从听潮亭内走出来,臃肿魁梧,裹着厚厚的甲胄,腰间挎着一口凉刀,只剩下一只左眼。

  正是徐晓七义子中的储禄山,那只眼睛则是北兀突骨在天陷关前射瞎的。

  “进去吧。”

  林轩开口,大盘儿和南宫仆射便朝着听潮亭大门走去。

  “站”

  储禄山带着几个重甲兵,刚想开口,可迎上林轩那冰冷的眼神,瞬间将后面的话咽下去。

  眼睁睁的看着二女踏入亭内。

  “怎么?”

  林轩拍了拍储禄山的肩膀,轻声道:“许久不见,你胆子肥了敢拦我。”

  “这。”

  储禄山身上的肥肉抖了抖,他向来自诩天不怕,地不怕,却只怕两个人。

  一个人是北凉王徐晓,另一个则是林轩这个混世魔王。

  打又打不过,狠也狠不过。

  “大将军说笑了。”

  储禄山露出僵硬的笑容:“在下怎么敢拦大将军。”

  “知道就好。”

  林轩满意的点头:“瞎了一只眼睛总比丢了脑袋强。”

  储禄山咽了咽口水,强行将心底的恐惧压制下去,他不敢和林轩斗嘴。

  毕竟这家伙,说杀人便是真的杀。

  “我离开北凉后,有没有继续强抢民女?”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储禄山快哭了,动又不敢动,那只搭在他肩头的手掌,似乎有股可怕的力量,只要自己敢挣扎,对方便会毫不犹豫的捏碎自己。

  “我连家中的美妾都各自遣散回去了。”

  “那就好。”

  林轩淡淡道:“咱们北凉铁骑,刀枪得对准北蟒人,你可倒好,杀跑了北蟒大军,转头就把刀口对准了北凉的百姓。

  若非看在义父的面子上,你的脑袋早就被我砍下来当球踢了。”

  “我已经该过自新了。”

  储禄山哆哆嗦嗦的回答。

  “而且我还听说,你要拿虎豹骑的偏将杀鸡儆猴?”

  “没有没有。”

  储禄山摇头:“我只是把他们调去了其他地方而已。”

  “最好没有。”

  林轩轻笑:“若是让我知道了,你应该清楚是什么下场吧。”

  “知道知道。”

  直到肩头的手掌抬起,他才如蒙大赦一般,灰溜溜的带着几十个士卒离开。

  远处的高楼上

  看到这一幕的徐晓脸色阴沉如水。

  “王爷,这位大将军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身旁文士目送着林轩踏入听潮亭,神色凝重:“先是讨要世子苑内的奴婢,现在又没有手谕擅闯听潮亭。

  储禄山这小子怕什么?”

  徐晓有些恨铁不成钢:“别人踩碎了他的蛋,还射瞎了他一只眼睛,可这小子现在连个屁都不敢放。”

  本来还想稍微压制一下林轩的气焰,却反而弄巧成拙。

  “不怪他。”

  文士摇头:“整个北凉,除了王爷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压得住此子。

  世子不行,大郡主不行,储禄山更不行,恐怕连那位白衣兵仙都压不住。”

  “你说,当初我将他放到燕郡到底是对是错。”

  徐晓问道。

说四一

群零  “不管对错,都必须要这么做。”

  文士道:“如若不然,他日北凉必然落入其手中,徐字王旗也将变成林字旗。”

  “现在虽然他在燕地略有起色,但王爷可以着手清理其在北凉军中的势力,好为将来世子接手北凉铺路。”

  “如此一来,尚且有变数可争。”

  “他讨要姜尼,是何用意?”

  徐晓眉头紧锁。

  “以其精明,不可能是临时起意。”

  “还是说他已经知道了姜尼的身份?”

  “最坏的打算。”

  文士沉吟片刻,开口道:“无非就是聚拢当年楚国的一批旧臣罢了。

  若是如此,王爷未尝不可推波助澜。”

  “他身旁的那两个奴婢的底细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