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1082章

作者:贪玩蓝月

“开大一些,再开大一些!”

于是将军立刻这么下令,外面的程咬金瞧见城门一动一动的,偷偷的咽了口唾沫。

“用沾水的厚重湿布蒙在脸上,湿布外再涂抹些碳灰,之后服下这些药丸!”

他也同时高声下令,将李祐准备好的解毒药和草木碳灰等事物给士兵们分发下去。

这些药和简易防毒措施是早就配好了,配合起来能在短时间内抵御毒烟之中的毒气,保证唐军军卒们不会受到毒烟的侵害。

大唐将士们自然也是瞧见了城墙上的惨状,隐隐约约都能猜到几分,赶紧老老实实的吞下了解毒丸并裹上湿布。

此时曲女城的城门又开得大了一些,显然守城的将军看唐军久久不动,又无法忍耐城中的毒气,所以将城门再开大了一些——城门几乎完全在唐军面前洞开!

“冲锋!”

程咬金突然恶狠狠的举起手中的马鞭,重重的在战马的臀部上抽打了一下!

当然,他是连吞了好几个药丸,虽然殿下说一粒就能起效,但是多吃点肯定更好。

而程咬金背后的骑兵们也早做好了准备,随着程咬金的冲锋也一起催马向前!

在有心算无心之下,唐军的马又快,而城中的军卒多少也中了些毒反应变慢,因此当唐军冲到曲女城大门的时候,那些戒日军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杀进去,杀进去!”

远方程咬金隐隐的听到了李靖在催促兵马前进的声音,他忍不住高举手中的战斧,砍翻了几名守城的戒日军军卒,然后催促着兵马向里冲锋。

被毒气麻痹了神经的戒日军反应非常迟钝,就好像成年的壮汉去殴打三四岁的小孩子一样,唐军轻而易举的就冲破了曲女城的防线!

一切正如李祐的计划一样——曲女城被迫打开城门,在外准备的唐军立刻大举的入侵,曲女城顿时失守!

……

“王,不好了!城门失守,唐军冲进来了!”

一名亲兵冲了进来,向戒日王禀告道。

此时戒日王已经因为吸入毒气的缘故开始有些迷糊起来,但是一听到亲兵的禀告,他立刻警觉起来,脑中的混沌之感也消去了不少。

“你说什么?失守了?”

戒日王上前一步,抓住亲兵的衣领,提了过来质问道:“失守了?!”

亲兵不敢看戒日王,只得低下头,小声的劝谏道:“王,我们现在应该赶快趁乱逃脱,然后重新整顿兵马,卷土重来呀!”

戒日王撒开了亲兵的衣领,用手捶打了几下脑袋道:“备马!护送我去大师的寺庙!现在只是有大师能救我!”

他快步的出了王宫,跨上战马,在亲兵卫队的护送下直奔寺庙而去0 ……

一路上无数的亲兵因为吸收了过量的毒气而从马上昏了过去,也有不少的战马跑着跑着就摔在地上,口吐白沫不止。

戒日王撑着身体,总算是来到了寺庙的门口,此时他已经隐隐的听到唐军的喊杀之声,就更加加速的奔向寺庙。

等推开一座殿宇后,戒日王却发现其中歪歪扭扭的躺着不少的僧人,僧人们也是面色惨白,和中毒的军卒并没有什么异样!

“明明有大师坐镇此处……怎会如此!?”

戒日王心中大惊,抓起一名还有些呼吸的僧人喝问道:“大师去哪了?大师去哪了!”

僧人手指朝着门口抬了抬,声音低不可闻的说道:“走了走了,都走了……”

“什么?!”

戒日王撒开了僧人,只觉得脑中一片的混乱。

居然连戒日帝国最德高望重的国师,都狼狈逃窜了吗!?

这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强撑的意识缓缓地失去,双腿一软摔倒在地,顿时就晕厥过去,开始口吐白沫!

就在戒日王摔倒昏迷的时候,已经有一名扛着军旗的大唐军卒冲上了曲女城城墙上,将大唐的军5.3旗插在城墙上。

从这一个瞬间开始,戒日王城曲女城被大唐的兵马攻破,所有人都知道,扫平失去领导的一片散沙的戒日帝国,和其他的戒日封建藩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而今天的事传出去,相信还会有不少的戒日王朝的部族主动向大唐投降,毕竟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的生命过不去!

PS:求打赏、全订和自动订阅~.

第1054章 大唐国土扩充几倍了?

长安,太极宫。

“陛下,绝不可以在强征兵赋了!现在民间已经颇有些怨念,更有人说千里关中,男儿少似金,再这样征召兵赋,一定会酿成大祸的!”

魏征的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大声的对李世民争辩道:“届时将会民怨四起,天下大乱啊!”

李世民也觉得头皮发麻,咬着牙道:“这些朕也知道,但朕都将自己的亲儿子送上战场,为什么百姓们不可以?有皇家作表率,朕看此事应当没有问题!”

温彦博上前说道:“陛下,虽说去年多亏了太子殿下,让大灾的影响几乎消失殆尽,不至于变得粮食短缺,但想要将粮草运往前线,也是一件难事,其中的损耗的数量极为庞大!”

“启禀陛下,臣觉得还要在派出一支兵马前09去支援前线才对!毕竟两军的军马数量差距极大,咱们不多派点人过去的话,恐怕也难以支撑啊!”苏定方出来说道。

虽然大家都见识到了唐科院制造出来的军械很厉害,但是在冷静过后,他们都想哪怕是这样,短时间内也一定难以分出胜负。

毕竟那可是在戒日帝国的地盘之中,敌军的数量更是数倍于己方!

朝堂上乱乱糟糟的,不停的有人提建议,然后互相争论,直吵的李世民头痛不已。

他更加的想念李祐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往往李祐可以理清事情的脉络,给自己一个中肯的建议,而不是这样乱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