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209章

作者:贪玩蓝月

洪曼领着李祐来到田里,后面的老百姓们爱看热闹,也都跟着,很快李祐就亲眼看见了耕地的情况。

只见在辽阔的耕地上,两头牛费劲的拉着一种长长的犁车,累的气喘吁吁,在寒冷的天气下鼻子不断喷着白气,久久不散。

“果然是这种犁啊……”

李祐见状陷入了沉思之中,实际上这样的犁车,和他以前经常见到的都不一样,应该是很早就被淘汰的类似。

那么在唐朝以后使用的犁车,又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呢?

李祐好好的回忆了一下,很快就从记忆里找到了答案那连用了好几个朝代都没怎么改过的最经典结构,曲辕犁!

“来人,召集当地的木匠过来!还有,我需要笔墨纸砚,立刻马上!”

打定主意后,李祐迅速的发布命令。

众人虽然不解其意,但既然楚王殿下有令,他们还是迅速的忙碌了起来。

只有程处默和马周显得无事可干,都好奇的看着李祐。

……

“殿下,您这是要干什么?”

李祐指了指远处拉犁的两头牛,说道:“你们没发觉,这种犁拉起来很费劲吗?我有一种新的犁车,拉起来至少比这个省力两三倍!”

“啊?”

程处默眨了眨眼睛,险些笑了出来……殿下这是开玩笑的吧?

本来就对这耕种之事一窍不通,又谈何可以改造犁车?何况这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的长直辕犁,又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殿下,您就……”

程处默还没来得及出声,马周就已经先一步的严肃道:“殿下,虽然下官不知您说的是真是假,但若是您真能做到,那么可称得上是大唐之福,甚至是万民之福啊!”

虽然马周也和程处默一样深表怀疑,但以他沉稳的性格,加上对李祐的高度评价,让马周在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相信的。

“哈?有这么夸张吗?”

程处默倒是先被惊到了,照马周这么说,改个犁车的功绩岂不是都能和防治天花救治天下差不多了?

“处墨,你是不懂背后的重要性,才会出此一问!”马周肃然道,“这可是国之重器!丝毫都不亚于那天花救治之法!”

第194章 简直完美!

作为武将之子的程处默不会明白,马周的内心到底是有多么激动。

要知道,大唐可是以农为本,尤其是在最近这个时期,农业尤为重要。

从士农工商都能看得出来,农直接就被排在了仅次于士的第二高的地位!

如今距离隋末的战乱虽然也过去不少年了,但隋末战乱造成的损害,却不是这么好平复的。

近年来都是天灾兵祸,让大唐损失了太多的人口,尤其是壮丁损失更大,牲畜也一样是损失极大。

而大唐之所以能推行府兵制,还能维持下去,就是因人少地多,田地远远多余人口,所以朝廷才能够不断的均田授地。

“一零零”或者应该说,正是因为大片的土地还荒芜着,所以朝廷才不得不四处均田授地,希望他们能够耕种起来。可只是拿了田地,却还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耕田,不仅需要农具,更需要耕牛,并且家家壮丁都少,这些必须之物全都稀缺无比,导致最后甚至只能让妇人和老人与小孩都一起下地!

即便他们可以从官府处借牛,也远远填补不上这个缺口……可现如今,李祐居然说有一种犁车,能比现在这种犁车省力两三倍?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原本需要两头牛拉动的犁车,可能现在一头牛就能拉动了,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可即便如此,也相当于将耕牛的数量翻了整整两倍啊!

若是将李祐所说的新型犁车,推广到了全大唐,那能增加多少生产力?那能恢复多少耕田?那能增加多少粮食?那能养活多少人口?

简直就不敢相信!

“呼……”

马周深吸了一口气,又将心情好好的平复了下来。

“事情先不要想的这么美,说到底殿下所说的新型犁车到底有没有用,这还都是个未知数呢。”

在马周思索间,李祐要的笔墨纸砚和木匠都过来了,他们甚至还带了全套的工具和许多材料。

“殿下,您要做什么,尽管吩咐!”

木匠们都齐齐喊了一声,虽然感觉李祐或许只是在什么都不懂的领域里瞎胡闹,但面对防治天花救人无数的李祐,他们也心甘情愿的陪着李祐瞎胡闹。

“先等我把图画出来吧。”

李祐照着记忆里的内容,开始一笔一笔认真的画了起来。

这曲辕犁,又称作江东犁,总共由11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不过曲辕犁虽然是在唐朝后期就出现了,并且许多年都没怎么发生变化,足够的经典,但真正将曲辕犁完善到最佳状态的,还是在宋朝的时候,也是李祐此时画的版本。

很快的,李祐就将图纸画好了,交给了木匠的工头。

木匠工头接过一看,疑惑道:“殿下,这是一种……犁吗?看上去和现在的犁不太一样啊,变得更短更弯了。”

“对,”李祐点点头,“这种犁叫做曲辕犁,造起来非常的简单,而且可以全部使用木料,所以成本也很低。”

“哦……”

木匠工头似懂非懂的应了一声,反正他只需要跟着李祐的命令去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