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497章

作者:贪玩蓝月

“这需要在十天内,每天都掌握三十个字,并且十天都必须反复复习不能遗忘,对于小孩子来说着实是太不容易了!”

立马就有大臣570评论道,而其中程咬金想到他老程家的后代,仿佛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一样,学三百个字得至少用一个月时间,立马就脖子一缩,感觉老脸发红。

“四……四百六十八个字!”

直到乙班写到最后一人再也写不出来时,魏征才满脸震惊的念出了这个数字。

在场众人也都幸灾乐祸的看向孔颖达,要知道这可是十天内就学会了四百六十八个字,堪称是奇迹了!

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在想楚王殿下或许会输,而现在则没人认为楚王殿下不会输!

在这等恐怖成绩面前,楚王殿下是必输无疑!

“奇怪,你看孔大人怎么仍然面色如常啊?”

很快的,就有人发觉不太对劲,因为孔颖达的脸依旧毫无波动,似乎一点都不为这四百六十八个字所动,简直就是全场最平静的面容了。

“难道……他是因为过于震撼,以至于都呆住了?”

其余人也只能这么猜测了,下一刻他们忽然发现孔颖达表情出现了变化——因为李祐来了!

第463章 高下立判!

楚王殿下终于来了。

“唉……这个时候来了又有什么用呢?李孝恭都已经赢了!”

房玄龄见状,无奈的摇头叹气。

等基本上胜负已定的时候才过来,那还不如不来呢,只是徒增羞辱而已!

而面对姗姗来迟的李祐,李孝恭直接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呵呵,楚王殿下,看来你是来迟了啊,还真是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输呢。”

李孝恭的话语里带着浓浓的讽刺味道,仿佛在讥讽李祐的漠不关心,导致他最终的败亡一样。

“本王为什么要早来?又为什么要担心?”

李祐闻言,却挑了挑眉道:“本来重头戏就都是压轴登场的,而且对于结果早已注定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忧!”

“早已注定的结果?”

李孝恭被说得神情一愣,无比的茫然不解。

楚王殿下是在说什么啊?难道是说他早就料到自己会输?

不仅是李孝恭,全场众人都听得很是懵逼,这算什么……死鸭子嘴硬吗?

这未免也显得太难看了吧?!

“殿下,您终于来了!”

这时,孔颖达迎了上来,眼中闪烁着询问的目光——殿下,您想让他们怎么死?

李祐无比爽朗的回答道:“废话,当然是最惨的那种死法啦!”

当即,不用孔颖达代为传话,李祐就直接登台下令了。

“什么也别多说了,直接现场默写并背诵一遍《三字经》!”

甲班的孩童们都收敛心神,面色变得严肃认真,提笔就写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与此同时,悠扬的童声,也响彻全场!

“这……这是什么经文?为何闻所未闻?”

李孝恭第一个愣住了,这《三字经》他压根就没听说过,每一个字都是如此的陌生。

但在仔细听下去后,却又发现《三字经》每三字一段,没有任何废话的地方,堪称精辟至极!

“人之初,性本善……好一个性本善啊!”

而萧禹和张亮等人,已经开始细细品味起这《三字经》来,只觉得《三字经》简直字字珠玑。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这《三字经》只是巧妙的将一些话语改成三字一段罢了,但越是学识高超之人,就越能体会到《三字经》背后的不凡之处!

作为裁判的魏征,更是惊呆了。

“这《三字经》以三字为一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有着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此等佳作过去我却从未听闻过,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突然间,魏征脑海里划过一个念头,他不禁看向一旁悠然自得的李祐。

“从没出现过的上佳之作,又是和楚王殿下有关……莫非又是楚王殿下的作品?!”

可以说和魏征一样,已经有不少人想到了这一点。

原因无他,因为众人都有着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楚王殿下确实有水平写出这等神作!

毕竟楚王殿下的诗词之才,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传遍了整个大唐,不说别的,那号称中秋赏月第一词的《水调歌头》,如今都还犹在耳边!

同样的,如武则天这般天赋极高之人,也能逐渐感觉出《三字经》特别的地方了。

“明明如此的短小精悍,却又这么的琅琅上口,其内容还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许多民间传说,只需要熟读《三字经》,甚至可知古今事!这简直就神了!”

和魏征比起来,武则天的一个想法却更为坚定——如此闻所未闻的神作,必然是出自楚王殿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