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585章

作者:贪玩蓝月

唐朝的武将体系之中,正一品的天策上将因为之前是李世民担任,所以基本可以当做不存在,没有任何人能够再封这个称号,相当于李世民的专属宝座了。

而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也是个空缺的时间远比有人任职的时间更多的职位,和等于不存在的天策上将的唯一区别,就只是骠骑大将军有当得上的可能性而已。

因此,一般来说的最高职位,就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

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该来的总会来的,而且来得还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快!

大旱灾,到来!

第553章 灾祸终降临!(第四更)

已经整整大半个月没有下雨了。

而且这还只是长安而已,关中的其他地方,或者是更远一点的区域,已经连续超过一个月都没有下雨。

至于黄河附近的区域,更是接近两个月一滴雨都没有了!

“报!真州、霸州、柘州大旱!”

“报!瓜州和伊州与沙州大旱!”

“报!洪州、虔州、抚州、吉州还有江州大旱!”

“报!濠州、寿州、光州大旱!”

听着无数的灾情报告,李世民都愁白了头,每天他的白发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

“这样一来,岂不是相当于整个淮南道,还有大半个陇右道、剑南道等种种地方,全都爆发旱情了吗?!”

李世民咬着牙问道,下方的群臣百官们纷纷互相看了一眼,不忍心回答李世民。

作为大唐皇帝,李世民是最为操劳的,而且也显而易见——眼白里血丝密布,黑眼圈变得越来越重,眼袋也越来越大,皱纹增多嘴上都起了水泡!

刘神威劝李世民一定要放宽心态,但李世民心急如焚哪里能够做得到?

然而,李世民也不需要他们回答,他只是在痛苦的自言自语罢了。

“太史局李淳风何在?”

“臣在!”

李淳风站了出来,李世民无力的挥挥手道:“朕命你带着太史局一起研究一下,旱情还会不会扩散?又将持续多久?历史上有没有相似的例子?”

“……是。”

李淳风垂着眼睛退下,李世民又叫道:“司天监袁天罡!”

“臣在〃~。”

袁天罡踏步而出,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说道:“朕要为百姓祈雨!”

袁天罡张了张嘴,最后却咬牙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这么大的旱情,已经不是简单的祈雨能够解决了!”

如果想要为国祈雨,那么将会是一个耗时很久的盛大仪式,这样一来本就休息严重不够的李世民,身体更会因此累垮。

“……你退下吧,朕知道了。”

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才闭着眼睛叹息一声。

他不是完全迷信的那种人,但遇到这人力完全难以抗衡的天灾,祈雨已经是李世民唯一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了,无论有没有用,最起码做了之后也能安心一些。

而且有这两个月的时间,在黄河附近的地带,已经不仅仅是出现旱灾了,连同蝗灾也开始小规模的出现。

一切都如李祐预料的那样!

分毫不差!

可正是因为李祐预测的太准,才让众人人心惶惶,因为照这样发展下去,大蝗灾与大饥荒势不可避!

“虽说如此,但朕总要做个姿态来给天下百姓们看看,让平民百姓能够安心!”

李世民又一咬牙说道:“朕要下罪己诏!”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或者国家遭受天灾,亦或是政权处于危难时,用来自省和检讨自己过失还有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

它通常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个是君臣错位,一个是天灾造成灾难,还有一个是政权危机之时,基本用意都是自责,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李世民是实在不想下罪己诏。

特别是对于他这种充满自信与自傲的皇帝来说,下罪己诏实在是一件在精神上非常痛苦之事,可此情此景李世民也不能不做了!

一听闻此言,文武百官们都再也坐不住了,魏征、萧禹和房玄龄等人纷纷出列。

“陛下,您已经足够为天下百姓们操劳了!此非陛下之过错!”

李世民痛苦的摇头道:“虽说如此,但在百姓们看来,不管旱灾还是蝗灾,都乃天罚天怒,那么自然是因为天子失责之错!”

魏征硬邦邦的说道:“那是民间的愚昧认知,陛下自不必理会!”

“可是……”

李世民犹豫了一下,魏征就好像做出什么决定一样,朗声道:“陛下,若一定要说有失职的责任,那么也并非天子而是人臣之错!臣请辞职!”

房玄龄也紧跟着说道:“…臣也请辞,实在失责!”

“臣同样请辞!”

看他们一个个请辞,李世民摆手道:“都不准!在这等危难时刻,你们当帮朕与大唐度过难关才是。”

虽然话像是在呵斥,其实没有半分责怪之意,因为魏征和房玄龄等人的想法,李世民也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