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625章

作者:贪玩蓝月

李祐在楚王府中看着一份又一份的报告,露出了掌控一切的笑容。

“在此基础上,大唐好声音就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那么不满感当然就会大大下降,对于那些谣言的兴趣也大不如从前!毕竟来来去去短小简单,而且内容还差不多的谣言,又哪有多姿多彩的选秀节目好看?”

在长安举行的大唐好声音分赛场,李祐是亲自去体验过,也是亲眼看过大唐民众的热情的。

可以说,那简直是人山人海,剧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通道里都站满了人,论起狂热程度完全不亚于现代的追星族!

这也是难怪的事情,毕竟现代相对资讯更加繁多复杂,而唐朝时期的老百姓们初见选秀节目,在感到新奇的同时肯定是投入了所有的热情进去,甚至比现代的粉丝都要更加专一。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导师为我家柳柳转身啦!”

“天啊……明明都是同一个组里的,为什么还要安排这种对战?”

“太残忍了!为什么不选刘成啊?明明他唱得更好一点!”

现场声浪震天,场面无比的热烈。

当然,这么好的资源,李祐也是完全没有放过的。

几乎每一场大唐好声音的比赛,都有着冠名赞助的席位,这一次不仅仅是作为李氏商会的福利,还开放给加入主粮粉项目的各大世家豪强,以供他们打响自家产业的名头。

这一招正是为了安抚那些世家豪强们,毕竟打一棍子要给一甜枣嘛,并且李祐也是在向他们展现自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强大影响力想捧红哪个人就能捧红哪个人,想让什么商品大卖就能让什么商品大卖!一切只需要在比赛开头和中途或关键环节时打个广告即可,保准观众们都会记忆深刻!

“正宗好茶叶正宗好声音,欢迎收看由茶叶领导品牌清河茶庄为您冠名的清河茶叶大唐好声音,喝烈酒享快感李氏酒业珍藏国酒为大唐好声音加油。本届大唐好声音当中四位导师最得意的门生,将踏上博陵崔氏赞助的音乐梦想之旅!”

招牌的广告词自然必不可少,李祐可是专门找了个嘴巴很溜的说书人做主持人,在李祐的调教之下,他也确实很好的胜任了自己的工作。

“现场参与投票互动的观众们,立即就能获得赵郡李氏旗下产业的100文钱优惠,感谢赵郡李氏对大唐好声音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好声音参赛者如果获得三位或者三位以上导师认可,即可获得范阳卢氏提供的十万文钱音乐梦想基金!”

……

“感谢江南道发源的榕江客栈为大唐好声音导师提供的住宿赞助!有意合作者请寻各地李氏产业分行负责人!”一口气全念下来,他都不带换气的。

这还只是最初的版本,归顺于李祐的好几家五姓七望,都参与了这个广告词的赞助,当然也取得了很惊人的效果。

接下来在全国巡演的过程之中,每个道都会根据各地的产业和家族进行调整,比如到魏州举办比赛时,魏征陈家自然就是加入其中的一员。

大唐好声音全程举办下来,可谓是效果无比的惊人,让许多最开始还不知道李祐在干什么的人,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只不过此刻才反应过来,已经太晚了,现在大唐好声音的大势已成,无人能够再阻挡!

特别是李泰与沈碧华,如今陷入到无限的愤恨和郁闷之中——先前卓有成效的造谣谣传,如今已然被人彻底的淡忘,甚至到了完全无人问津的悲惨境地!

第596章 诸君,我喜欢战争!(第一更)

在大唐好声音的顺利展开之下,阴阳神教的造反谣言,基本都没什么人响应了。

在这种情况下,沈碧华和李泰也不得不屈辱的消停下来,并且他们察觉到似乎有一个极其庞大的秘密势力正在调查他们,导致他们不得不全力龟缩防御。

在暗影和阴阳神教的攻防战之中,冬天来了。

贞观九年已经进入到了冬季,李祐穿越过来的时间,也快接近一年了。

说实话,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祐就已经干掉了太子,并从无人看好的废物,一跃成为所有皇子里最接近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这其中的惊天逆转不可谓不神速。

这一切的“五三零”转变,都由李祐的一项项功绩堆积而成,目前的大饥荒就是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李祐已经逐渐被所有人都看为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了。

可即便李祐力挽狂澜,大饥荒仍然未能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彻骨寒冷的冬天又已经到来,让全部人都感觉到了身心上的寒意。

为什么在主粮粉和大唐好声音的双重出击下,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主粮粉也快不够了!

“这怎么在最需要蝗虫的时候,蝗虫反而就没了呢?”

太极宫之中,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满面的愁绪。

如今主粮粉逐渐开始短缺的真正原因,不是需求过大,也不是制作速度跟不上,而是因为蝗虫已经抓无可抓,基本上见不到影子了!

“唉……”

满朝文武也都是一片叹气,他们过去是无比的痛恨蝗灾,可现在却反而希望蝗虫来得越多越好。

而蝗虫消失这在以前算是大好消息的事情,如今却已经变得无比要命。

“在这几个月里,大唐全国上下都在抓蝗虫,数量也快统计不过来了,莫非是因为这样,所以蝗虫都被抓光了?”

房玄龄做出了猜测,毕竟以前他们都没怎么研究过这属于天灾的蝗虫,所以也不甚清楚其中的规律。

“并非如此。”

李祐发声了,众人都一齐看过去,期望等待李祐这个蝗虫专家的解释。

迎着李世民和一众朝臣的目光,李祐缓缓道:“吃光抓光肯定是不可能的,蝗虫数量数以亿计,如果会被吃光抓光的话,那我们早就收不到蝗灾的报告了。”

“既然剩余的蝗虫数量还能组成蝗灾,就说明我们抓捕吃掉的数量还不到蝗虫总数的一半!”

“既然如此,那为何如今连一只蝗虫都见不到了?”李世民困惑的问道。

“不知道父皇有没有听说过民间的一个说法,那就是蝗虫乃是百日虫。”李祐解释道,“何谓百日虫?是因为蝗虫一般的寿命就只有一百日左右!”

魏征愕然道:“也就是说,蝗虫基本都老死了?”

李祐点头道:“可以这么认为。蝗虫从虫卵中孵化出来,再变成若虫,最后成长为成虫,中途要蜕皮五次,可这么复杂的过程,却基本在一个月内就能够完成。”

“蝗虫还有这些说法?”文武百官们都觉得长见识了,“没想到楚王殿下竟然对蝗虫有如此深入的研究!”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关于蝗虫这么清晰详细的资料,纷纷讶然不已。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蝗虫的寿命一般都在一百日左右,就算特别长寿的蝗虫,也不会超过半年,因此到现在自然绝大部分的蝗虫都已经自然死亡,那我们当然也抓不到什么蝗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