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664章

作者:贪玩蓝月

望江楼如今已经发展为长安最大的酒楼了,因为据说是楚王殿下的产业,所以才子们都喜欢齐聚于此,顺便能沾沾楚王殿下的才气。

才刚一进望江楼,武则天就听闻无数书生之间的讨论。

“也不知道楚王殿下今年所谓的改革,到底会改成什么样子呢?”

“听说是要在三天内考九科的题目,这究竟靠不靠谱啊?”

“谁知道呢……只希望我们不是最倒霉的一届吧,按照楚王殿下过去做过的那些事来看,他应该不会太坑我们吧?”

随着科举改革的消息逐步传出,许多人都忧心忡忡,他们很担心楚王殿下在胡搞瞎搞,最终导致这一次的会试变得乱七八糟,他们就算想再考一次也要等三年了。

只是纵然在场的读书人都是各地的举人,纷纷心高气傲,但他们对于李祐,还是没有任何的不敬。

毕竟和改革会试相比起来,李祐过去为天下读书人做过的功绩之事,更加的不可估量!

即使不提楚王殿下碾压全国的书法造诣与诗词水平,那些活字印刷术、改良造纸术、拼音识字法和字典等等功在千秋之事,也已经让李祐有了如同当代圣人般的地位了。

这也是为何李祐要搞科举改革这么大的事情,最后也只能是大儒们去找孔颖达投诉,而没有人敢正面站出来反对李祐的最大原因。

因此,武则天越听就越是骄傲,自从成为李祐的弟子之后,对自己老师做过的事情,武则天一向都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直到她听见两个大嗓门书生说的话。

“楚王殿下此次改革虽然大胆,但还是过于年轻气盛,实属不智啊。”

一听他们的口气,武则天就很是生气,她跟在李祐身边跟了很久,亲眼目睹李祐做过很多事,所以在武则天的内心里,李祐早已是算无遗策的代名词了。

又岂能容几个小小举人批判?

“你们何出此言?”武则天压低了声音哼道,“如今会试还未开始,就讲得仿若楚王殿下此次改革是失败的一样,未免为时过早吧?”

那两个书生看起来年纪都挺大了,应该是考了很多次才考中举人,他们闻言也是愣了一下。

“请问阁下是……?”

武则天不慌不忙的说道:“我姓武,是本地的举人,也和你们一样将要参加会试。”

“原来是这样,”其中一个老成书生听后一抱拳,“我姓唐,是来自江南的举人,我隔壁这位仁兄姓王,是在下赶考路上结识的伙伴。”

既然武则天没有报出姓名,那他们也不打算直接说出名字,只是看着武则天的外貌啧啧称奇。

“阁下这年龄,真的是举人吗?看起来就如我家乡的童生一样大啊……”

武则天有点不自然的说道:“你别管这些,先说说刚才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王举人和唐举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想要显摆的神色,毕竟这可是一大乐事,只不过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王兄,你先解释一下吧。”唐举人咳嗽一声。

王举人点点头,开口道:“武兄,你知道楚王殿下改革科举的大致内容吧?根据最近风传的消息,楚王殿下所改革的可不仅仅是会试,而是整个科举都要大改!”

“这我当然知道,”武则天说道,“在会试之外的改革,不就是取消了限制,让除了罪犯外的任何本国人,都可以自由的参与科举考试吗?”

科举制度在古代可是有很多限制的,比如奴籍贱籍者不得参加,光是开头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就已经是一道刷掉很多人的关卡了。

“没错,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王举人一副故作深沉的模样。

“此言何解?”武则天皱眉问道,“取消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之后,不就更加鼓励天下人多读书吗?毕竟这可是能鲤鱼跃龙门的最好机会,这样也能侧面提高识字率,乃是一件大功德啊!”

这个改革一公布于天下,再配合上拼音识字法和字典,武则天敢肯定愿意的有认字学习的老百姓将会大大增加!

第636章 装逼大失败

那王举人仿佛早就在等武则天这么说了,得意的一笑。

“确实你说得不错,这会吸引催促很多人开始读书识字,但你有没有想过,若是所有人都跑去读书识字为科举而奋斗,那社会岂不是就会有大量职业被荒废?”

听闻此言,武则天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要养一个读书人花费可是很大的,而当任何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不说别的,光是耕地的农民肯定就会大大减少了,毕竟务农哪有做官风光?农夫哪有书生高雅?

不过武则天天性聪慧,想了一会之后,就从李祐公布的改革策略里找出了一条解决方法“零五零”

“如果只是这个理由,那你就太过肤浅了。”武则天冷冷一笑,“我敢说楚王殿下早就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也早已想到了解决之法!”

“你说什么?”

刚觉得自己装了个逼的王举人一愣,顿时有点不满了。

“我怎么不知道?那你说说,楚王殿下还做了什么能改善这种情况?”

武则天自信一笑,说道:“你觉得这会让所有人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读书学习,最终导致荒废自己本来的工作,所以楚王殿下的这次改革是失败的没错吧?”

王举人凝重的点头道:“正是如此。”

“但如果其实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呢?”

一听武则天这么一说,王举人和唐举人都斩钉截铁道:“这不可能!你自己也是举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想参加科举考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去熟读四书五经?”

“你说到点子上了。在此之前最花时间的,不就是将四书五经翻来覆去的背诵学习么?那么你们难道没注意到改革里还有一条,就是去考国子监大学是不需要考四书五经的吗?”

武则天淡定的笑道,她觉得自己这个神态颇有老师李祐之风。

“考国子监大学……”

王举人愣了愣,现在国子监改为国子监大学后,也是开放给全国的所有老百姓们去考,不过这都是最近几个月内的最新政策,因此他们也一时间没能马上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