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是奸臣
这个徐阶,真是不放过任何坑害自己的机会。
他儿子徐二拉罗万化参加的文会,果然有阴谋,只是被自己适逢其会,当场挫败!
但一计不成,又升一计。这徐阶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又丢了一个读心术过去,继续读心。
徐阶内心:李贽是我的师侄,我让他这个押题大神,故意给外界泄露15道题,减少你的出题选择范围。再加上李贽强大的猜题能力,还有我潜伏在你身边之人的刺探,我定能搞到或猜到你的几道题!然后·····”
读心术听到这里,徐阶突然收敛了心思,笑道:“时间紧迫,大家还是快点上路吧!”
严嵩的读心术被暂时中断。因为徐阶自己不想这些了。
但严嵩依旧收获巨大。
所谓管中窥豹,严嵩已经知道三件事。
。。
第1074章 科举历年舞弊案【3】
通过刚刚的读心术,严嵩已经知道三件事。
一是徐阶正在想方设法,搞到或者猜到自己的出题范围。
二是严嵩的身边,还潜伏着徐阶的探子。
三是徐阶收买了各大党派,正在争取18房同考官的名额。
严嵩眼神一凛。
尼玛,徐阶真是老奸巨猾,多管齐下啊。
这三件事,肯定都潜伏着巨大的阴谋。
徐阶为何要争取同考官名额?
同考官,也叫房师,一共18个,恰巧对应考试的18排房号。就相当于阅卷老师!
毫无疑问,这些阅卷老师等级地位虽然不如主考官、副主考高,“五零零”但却拥有对考生生杀予夺的大权!
甚至可以说,对于科举的影响,他们比主考官还要重要!
因为科举的判卷是五个流程,分别是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
首先卷子收上来之后,要有专门的人去弥封,弥封就是将卷子封住,类似现在高考的钉死卷子名字,让判卷老师无法知道这是谁的卷子,也不能打分作弊,特殊照顾。
誊录就是要请专门的抄写员,将考生的卷子,誊录到单独的纸上。也就是说,判卷老师判的卷子,并非考生的原卷,而是抄写员誊录的版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有人以特殊笔迹、或者约定的缺笔(比如某个字缺少钩或点),来作为记号,串通判卷老师舞弊。遇到错别字,誊录员要将错别字标注出来,作为扣分依据。
校对就是有专人对誊录的卷子进行校对,防止誊录员故意搞错,给考生带来损失。
判卷的环节,最为复杂。首先是18房同考官,要各自判自己房中的卷子,遇到认为可以取中的卷子,便推荐上去给副主考,这叫“荐卷”。
副主考觉得好的话,就在卷子上写一个“取”字,并推荐给主考官,不好的话,就直接打回去。
主考官觉得好的话,就在卷子上再写一个“中”字,与副主考合起来就是“取中”。表示这份卷子已经取中了,可以进入前400名。主考官还有权力,直接将取中的卷子,按照一甲、二甲、三甲进行分等。
最后,主考官和副主考,有权力去各房巡视,将那些黜落的卷子,捡起来抽查。如果他们认为这份落榜的卷子,其实水平可以,就有资格直接取中。这叫“捡落卷”,但明清不成文的规矩,捡落卷侥幸取中的卷子,不能进入二甲,最多只能三甲。
可以看出,在历朝历代不断总结经验之下,科举已经发展地极为成熟,是一个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的流程。
但再怎么完美的制度,总有可钻的空子。
严嵩判断,徐阶就在想办法从同考官身上,钻空子。
他联络各大党派,利用强大的政治力量,在争取18房同考官的名额。以他目前礼部尚书职位,恰好负责管理同考官的选拔之事!
这样一来,徐阶就掌握了副主考一名,还有18房同考官的绝大部分名额!
严嵩心中一凛,冷汗都流下来了。
他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之间,徐阶已经在给他下一个无比恶毒的圈套,要构陷与他,要置他于死地!
这个圈套的关键,就是嘉靖对这次丁未科科举考试的重视!还有祖宗之法中,对纶才大典、国家取士制度中,对主考官的严厉惩罚!
一个主考官,到底能惨到什么程度?
举个栗子。
明洪武三十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宋琮等52人为所录进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52人竟全是南方人。
北方举子一片哗然,极为不满....认为刘三吾、白信韬因是南方人,故意偏袒南方而压制北方。
北方举子决心讨回公道,很快便由群起议论发展为聚众闹事。消息终于传进皇宫,惊动朝廷。
朱元璋非常震惊,急召主考官刘三吾觐见。还派翰林院张信主持会试复查。
但张信经过复核,也认定北方学子最优秀的考卷,也与南方第52名的考卷存在实力差距,不录取北方学子是公平的。
但朱元璋举行全国科举,本意是培养一批北方学子,以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守力量。然而刘三吾性情耿直,不同意改变考试结果,与皇上硬杠。
面对只认死理的刘三吾,朱元璋动了真气,他授意之下,刑部捏造刘三吾、白信蹈是蓝党,张信是胡党,有谋逆之心。刘三吾被流放充军,而张信、白信蹈则被凌迟处死!
只是因为一次科举取士的争议,主考官流放充军,副主考凌迟处死!
清代雍正对考试前,卖题泄题的主考官张廷璐,判处腰斩之刑,张廷璐被斩为两段在地上半天不死,用自己的血,一连写了六个“惨”字才咽气。
就问你怕不怕?就问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