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养成计划 第1210章

作者:bilndのmiku酱

中东那里的宣传也会只当这个角色完全不存在。

“所以说那些狗大户们就是矫情。”

当芭莉将商议结果告诉七夜的时候,七夜满脑袋都是黑线。

所谓脱裤子放屁,形容的就应该是这种情况了。

不过最近石油佬们的日子也的确不太好过就是了。

反正在七夜的记忆里,这段时间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候。

虽然有木偶戏师傅们的帮助,但这场战斗,七夜依旧整整拍摄了两天。

这还没算之后需要继续拍摄的近景对战镜头。

而等到拍摄结束之后,这些精心制作的木偶道具,只能变成垃圾,当成废品处理掉。

毕竟在拍摄过程中这些道具都受到非常严重的损毁,既不具备收藏价值,也没办法陈列展示。

每到这种时候,道具组和艺术指导部门的人,总会带着一丝不舍。

在这些精心制作的道具上面凝聚了他们太多的心血。

自己花了几周甚至上月制作的东西,在用了几天的后就这么被抛弃掉。

这换谁也不会感到好受。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越是大投资的电影,在前期准备的时间,要比拍摄用到的时间多上数倍乃至十几倍。

许多精心准备几个月的场景,到最后在电影里可能就只有短短几分钟的镜头。

这样的情况在2008还不是太明显,毕竟像七夜或者卡梅隆这样导演还是少数。

等再过去几年,一亿美元会成为主流商业片的基本起始点的时候,等特效成为影片主流卖点的时候。

好莱坞影片的制作周期就会无限制的拖长。

前期筹备与后期制作加起来的时间,甚至会占据电影总共制作时间的60%以上,甚至更久。

如果算上映前宣传的时间,那么仅仅拍摄时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

不要说电影CG特效发展了可以如何如何。

如果不是为了精细化CG,电影的后期制作也不会被越拉越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影工业化、流水线化的情况将会进一步突出。

绝大部分导演甚至会被死死的扣在这一流程中,被各种要求与限制框死。

上亿美元的大投资也决定了制片公司不会拿制作流程当儿戏。

除去最顶尖的一批导演外,其他导演都要遵循好莱坞的流水线模式。

漫威电影宇宙的成功,如果从电影制作角度来说,其实便是漫威将电影工业化流程做到极致,效率最大化的成果。

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电影中,除去诺兰这样少数导演外,其他导演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表现在电影里。

说白了,如果不是通过作弊保持成功,七夜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创作自主权。

更不可能会基本维持一年一部的电影制作速度频率。

而且这一速度几乎达到了七夜与【二缺工作室】的极限。

毕竟高强度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就算七夜自己可以靠着成就感与个人兴趣坚持下来,但员工们就未必了。

七夜也是做过打工仔的人,他自然能够理解底层员工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他总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剧组成员们放假,为的就是保持成员们的工作状态。

电影至始至终都是团队合作的产物,而不是导演一个人就能包办的工作。

一味的压榨在其他企业或许可行,但在电影这个行业很难。

尽管偶尔会有突发事件发生,但《小圆》的拍摄进度一直在七夜的牢牢掌控中。

早在年初的时候,七夜就提前拍完了所有与学姐有关的戏份。

但之后的动作戏,在先后顺序上就没太大讲究了。

因此,为了能够让演员们在演出情感上可以循序渐进。

七夜干脆按照电影进度拍摄了。

反正都是搭建的绿幕,而且动作场景也都相对独立,也不存在集中拍摄比较方便的说法了。

最近几天,七夜都在摄影棚中拍摄沙耶加与杏子初次见面战斗的戏份。

因为存在大量高难度动作,需要频繁在演员与替身之间切换的关系。

这一段戏份七夜一直拍摄的比较慢。

不仅如此,在每天的拍摄完成之后,他还要审阅另一个摄影棚中杉山与由美两位便宜徒弟拍摄的镜头。

剧组原本的副导演塔伊加·维迪提,开始筹备他的处女作电影《吸血鬼日记》去了。

而另一位有导演经验的四季此时也在美国拍《月姬》拍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