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养成计划 第370章

作者:bilndのmiku酱

不少人甚至把进入电影院看一场夸张特效的电影,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尤其是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电脑特效的制作水平已经日渐成熟。

限制画面与特效水平已经不再是技术,而是导演的想象力与电影成本了。

对于商业电影导演与特效电影本身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但是这些特效电影在让全世界的人惊呼“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让不少人感到一丝遗憾。

因为这些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出自好莱坞。

这一点让阿荣有些泄气,明明日本的特效电影也有过辉煌的时候。

当年圆谷英二拍摄的《哥斯拉》,从特效角度来说,根本不输给北美任何一部电影。

在好莱坞还在使用定格动画逐帧技术的时候,日本已经用皮套与微缩模型开启了特摄时代。

然而这个辉煌是短暂了,在日本电影人还沉浸在特摄技术时代的荣光中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早就进入了电脑特效时代。

《侏罗纪公园》与《泰坦尼克号》这两部绝世经典之作,让日本电影人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特效电影。

这期间无数的日本电影人试图发起反抗,但无一例外全部都失败了。

他们的电影或许能够得到日本本土观众的喜欢,但是在国际上却很少能够取得极高的商业成绩。

哪怕是在日本达到破天荒308亿日元票房的《千与千寻》,在海外的票房也就只有2.5亿美元。

但这其中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通过《哥布林杀手》拿到全球6亿票房的桐生七夜。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哥布林杀手》这部电影有着很多的取巧之处,但那耀眼的票房成绩足以让所有人闭上嘴巴。

别说什么耍花招,商业价值就是衡量一部商业电影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虽然专业影评人并不是很看得起桐生七夜,认为他太过谄媚观众。

但是在日本娱乐记者眼中,桐生七夜他是目前日本商业电影的一座丰碑。

至少他们觉得,桐生七夜或许无法在电影历史上留下一个闪亮的名字,但也绝对不会是无名小卒。

所以,当阿荣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孔走上演讲台时,她相信着对方一定会成功的。

桐生七夜必须成功。

这是阿荣目前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位年轻导演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嗯,阿荣小姐这么想其实有失偏颇,毕竟如果七夜失败了,她也不能在这里看到他了。

这次新闻发布会与好莱坞其他传统新闻发布会没有什么区别,与七夜之前参加过的发布会也没有什么区别。

在走完例行过场,把之前准备好的演讲稿背完。

这次发布会来到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记者提问环节。

阿荣在第一时间举起了手。

她那东方人的面孔给她带来了优势,让鹫峰的新闻官第一时间点中了她。

阿荣站起来问道:“桐生导演,你能够在透露一下关于Fate项目上的大致剧情或者主题吗?”

新闻官与七夜对视了一眼,七夜轻点了一下头。

他拿起话筒说道:“电影的主题就像我刚才打出来的标题一样,就是命运。这是一个关于英雄们的故事,主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一场古代英雄们在现代的战争中。对主角来说,这是他成长的故事;而观众们啧会看到一场热血沸腾的战争。我相信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那些古代的英雄们,桐生导演会从什么角度去描述呢?是否能够做到符合大家对那些英雄们的期待呢?”

另一个白人记者问道。

七夜回答道:“我会尽可能保持英雄们的过往,并加入一些现代人的看法。要知道这些英雄们的故事已经在世界上流传了成百上千年了,每一个时代都会对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评价与看法。”

“我相信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古代的英雄们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七夜在放下话筒之前又补充了一句。

又有一位来自《纽约时报》的记者提问道:“桐生导演,关于故事主舞台所在的城市,你要选择在哪里呢?旧金山吗?”

“我将故事的舞台定在冬木市,这是一个虚构的城市,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海港都市。”

七夜开始介绍起了自己电影舞台。

“你会在这个城市中看到世界上各个熟悉的城市,比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纽约的帝国大厦,甚至是东京的东京塔等等,这会让观众们既陌生又熟悉。”

七夜想了想,接着又强调道:“会采取这样的设计,是因为故事里的英雄们来自世界各地的古代传说与历史,那么作为他们战斗的舞台,也应该是现代城市的综合体,只有这样才能够配得上这些英雄们的身份。”

七夜说的也不算谎话,虽然大部分实景拍摄场景七夜都会放在神户市,但是他的确会加入很多国际化的东西。

比如说将冬木市大桥用金门大桥替换,以及加入其他城市的地标建筑等等。

毕竟是一部要打入欧美娱乐圈的电影,如果和原本Fsn一样采用纯日本舞台的话,估计会让很多欧美观众感到陌生。

所以这种必要的讨好还是必须的,反正也就是用cg合成技术加入几个建筑物而已,对于影片成本增加并不大。

算得上是性价比超高的,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毕竟这一次的Fsn在特效投入上比之前的《哥布林杀手》还要高,也不差这点多余的小内容了。

最后一个问题被交给了一位来自《华盛顿邮报》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