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养成计划 第411章

作者:bilndのmiku酱

——《朝日新闻》

“太田顺也的音乐依旧深入人心,在保证了三部曲一贯风格的同时,又做出了有别于前两部的改变,让人在走出电影院后想要买一张电影音乐专辑。这样的创作者至今还在同人的小圈子里,除了【二缺工作室】以外不接受其他电影的创作邀请,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东京新闻》

“《矛盾螺旋》的情节设计上没有什么新意,不过电影中新奇的设定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如果你是系列粉丝你会被桐生七夜的创意所征服,但如果你不喜欢系列前两部,那么没必要在这第三部上浪费时间。”

——《每日新闻》

七夜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浏览了一遍,日本主流媒体的评论。

在简单分类了后,七夜发现虽然有部分贬低的评价,但是直接打差评并将电影评价的一无是处的评论并没有出现。

《空境》的前两部电影已经给这个系列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只要不崩,就不会出现人人喊打的情况。

毕竟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在林宝的公关以及坚挺的首映式观众口碑影响下,会有这样的媒体评论也不算奇怪。

当然,批评什么的还是有的,主要就是集中在缺乏新意与中期节奏略慢两个缺点上。

而被称赞的点也相对集中,出色的动作戏、华丽的特效、对于“生与死”和“爱情”的思考、荒耶宗莲与两仪式人物形象等等。

媒体提到的缺点七夜并不否认,毕竟这是电影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说到底,已经是系列第三部电影了,七夜脑子抽了才会去搞什么大幅创新,在保证前两部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改进才是正理。

而那些正面评价,七夜也没有多嘚瑟。

他关心的不是正面评价的数量,而是这些评价铺开后能不能勾起观众的买票欲望。

不过想来在林宝前期大规模宣发与前两部的铺垫下,第三部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

而且抛除特效与都市怪谈部分,《矛盾螺旋》本质上还是日本人最喜欢的爱情电影。

虽然比起传统的爱情电影,男女双方在立场上有点错位,但这依旧不能磨灭日本观众对于电影的喜爱。

只可惜这是东方题材电影,如果是欧美系电影,七夜觉得自己说不定还能蹭一把女权的热度。

电影里的两仪式,自信、自强、自立,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漂亮。

反正,在七夜看来两仪姐弟从各方面来说,都比15年后漫威找的某个方脸政治动物要强太多了。

可惜,因为日本的文化氛围关系,女性地位从来就没有高过。

不过这种事情就不是七夜能够改变的,他只是拍电影的,又不是什么伟人。

他能做的就是顺应潮流拍摄尽可能赚钱的电影。

在媒体的好评声中,林宝这边也是加紧对《矛盾螺旋》进行宣传。

林宝与【二缺工作室】之间的冲突,并不影响两者在《矛盾螺旋》上的共同利益。

这种宣传不单单只是网络与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在商场、火车站、商业街等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林宝都挂上了属于电影的大幅海报。

日本人在这段时间,几乎随时可以见到两仪式、苍崎橙子、荒耶宗莲等人的形象。

再加上林宝旗下影院的排他放映等措施。

甚至给人制造了一种现在的日本只放映《矛盾螺旋》这部电影的错觉。

在如此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矛盾螺旋》的首周拿到了10.23亿日元票房的好成绩。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过硬的电影质量与大规模宣传以外,年末的贺岁档档期也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大过年的,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过年这种欢快的气氛并没有能够影响到七夜,对他来说2004年的新年应该是这几年最无趣的春节了。

㈡⑨⑧316354

pS:漫威的选角,到第二阶段为止思路都是很正确的,有一定名气但不出众,片酬便宜以及与角色合适程度很高。

但从第三阶段开始,很明显能够感觉到选角的倾向性发生变化,比起角色的契合度,角色的【正确性】比重明显上升。

考虑到母公司迪士尼也有这样的倾向,很难不让人产生一点联想。

第227章 改变布局

从2001年的新年开始,七夜每一次过年总会遇到点新花样。

比如说01年他和织一起回了老家,然后见到了昏迷的两仪式。

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小师弟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

而02年七夜又一次和织回京都过年时,他发现那个被织描述成完美大和抚子的女性其实本质是一个吃货逗比。

到了去年2003年,七夜难得回自己老家过年。

并同时还和旅游团一样,带回了一大帮子人。

可惜,在老家没玩几天就又急着赶到了美国

看的出来,过去三年的新年对于七夜来说算得上丰富多彩。

所以,当2004年的新年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平淡无奇,七夜还真有点不适应。

因为整个剧组还处于拍摄中的关系,七夜并没用像往年那样放一周的长假。

先不说其他人,上次一周长假下来,几个演员状态基本都消失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