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之第一巨星 第202章

作者:孤单不孤单

· ·········求鲜花··· ···

“苏先生,请坐!”轰走了钱枫,汪函很正式的请苏杭落座,就像是昨天他参加苏杭的接风宴,第一次开口的称呼一样。

昨天是因为苏杭对中国风歌曲的诠释与演绎,让汪函心生叹服,所以用上了一个先生的称谓。

这里的先生,并不是说什么先生小姐,而是像古代时候那种称呼老师一样的称谓,这说明对苏杭的敬意。

而今天这个称呼,则是对于苏杭再一次叹服,之前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苏杭提出了乐器演奏的请求,而苏杭就直接给了他这么一个大大的惊喜。

0

古筝!

这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乐器,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苏杭的形象高大起来。

“函哥你别客气!”苏杭笑着落座,很快汪函就又惊了一下:“苏先生,您这不需要义甲吗?”

汪函这个用词,让苏杭对于他的博学更是有了新的领会,看来汪函是真的很了解古筝,所谓的义甲,其实指的就是假指甲。

义甲跟义肢的“义”字用法一致,而假指甲则是弹奏古筝的一种必备的工具,就是大家经常看到某人弹奏时绑在手指上的东西。

“不必了,弹奏一曲,我还应付的来!”苏杭摆了摆手,有灵魂乐手勋章的加持,自然明白假指甲的意义。

一来是为了发力能够时琴声更加清脆,二来是为了保护手指不受伤害,不过苏杭确实用不到。

“那好,我们可就洗耳恭听了!”

汪函退下,舞台的灯光渐暗,然后一道光柱落在了苏杭身上,平添出一股遗世独立的仙气儿。

全场鸦雀无声!

苏杭的手指落下,古筝声乍然而起,铮铮铮,彷如利剑出鞘,所有人心里全都是莫名一紧,就好像心脏在刚刚少跳了一拍。。

正文 第229章 十面埋伏惊天下【求订阅】

光是这起初的几个音符,就已经足够把现场所有人拉入到了一个场景,金戈铁马,沙场秋点兵。

仿佛每一个音符都扣在了心弦之上,而苏杭的手指拨动琴弦,哪怕并没有使用假指甲,但是所发出的音色却丝毫没有逊色,反而更加的激昂。

之前汪函所担心的问题,完全不是问题,苏杭的手指此刻在拨动琴弦时,九阳神功所运转的内力就贮存指尖。

甚至不用耗费多大的力气,就已经进入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当中,前奏徐徐展开,很多人已经听出来这首曲子。

《十面埋伏》!

实际上《十面埋伏》算是琵琶名曲,不过通过古筝来演绎更有一番“三二零”韵味,甚至说这首曲子,同样堪称古筝的十大名曲之一。

现场已经有不少人全都反映过来,这也是当初张一谋那部电影《十面埋伏》的功劳,算是将这首曲子推向了大众。

要不然以现在的音乐环境,能够了解古筝曲的人,太少了,正所谓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真的懂古筝的人,太少了。

但是哪怕这些观众中,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但是这并不影响苏杭演奏带给他们的冲击力。

似乎是一个令人窒息的黑暗环境,让人不由自主的在紧张,在慌乱,在忐忑不安,而曲子越发的急促,让人情不自禁的心跳加快,就像是有什么危险正在逐渐的降临。

甚至能够让人脑补到古战场的场景,敌人正在慢慢的缩小包围圈,那种压抑和紧张甚至让人下意识屏住呼吸。

攥紧的拳头好像都在发颤。

然而,一会儿的时间,曲调暂缓,少了铁血沙场的杀气。

汪函平常也听古筝曲,自然也没少听这首《十面埋伏》,不知道为什么,苏杭的演绎呈现,竟然让他觉得,今天现场听到的古筝曲,要比自己常听的那些大师的作品,还要充满感染力。

刚刚就好像有一只手在抓住自己的心脏,慢慢的收紧,好在这时候曲调缓和了很多,下意识的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可饶是他对整首曲子非常的熟悉,也知道这种和旋的曲调马上就要再次发生变化,然而当苏杭猛然一拨琴弦,发出铮铮有力的调子,还是让他不可避免的倒吸了口冷气。

音调在急速的跳跃着,声调不断的增大,变急,甚至说每一次跳跃,都让听者的思绪全都停顿下来,甚至所脑海当中全都是音符。

一张一弛!

很快这种急促再次归于平缓,但是这一次所有人全都能猜到,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下意识的攥着拳头,等待着,等待着!

所有人全都看着苏杭,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年纪的年轻人,竟然能够将这种传统而古老的乐器,弹奏出如此的水平。

哪怕这些观众不太懂,可越是因为不太懂,才越是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首曲子所散发出的能量。

第229章 十面埋伏惊天下【求订阅】-->>(第1/2页),

哪怕这些观众不太懂,可越是因为不太懂,才越是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首曲子所散发出的能量。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力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据说他每写出一首诗,都会对家中的老妪诵读,老妪能够理解,那就抄录,不懂那就改写。

此刻苏杭似乎也进入到了这种状态,哪怕你不懂音乐,不懂古筝,但是你此刻就是能够听得明白。

坐于琴凳,两手配合拨动琴弦,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随后再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双手极为灵活。

再加上换上古装的衣衫飘逸,光是这幅样子,更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意味,说起来苏杭换了服装,也是为了能够更加契合此刻的意境。

这是对于音乐,对于古筝曲,对于所有观众的一种尊重!

铮铮铮---

曲调再变,就像是之前听者们所猜测的,暴风雨前的宁静,到底有多静,就意味着暴风雨有多急,真的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 .........

仿佛四面八方再次传来杀机烈烈,千军万马已经奔赴于眼前,让人不得不想要去背水一战,拼死一搏。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之下,音调在最高最急处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