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广陵
学问高深的,听得如痴如醉。
而学问浅薄的,却听得两眼发直,昏昏欲睡。
大半个时辰讲罢,又令众学子论辩,给他们答疑。
如此过了两个时辰,才下课。
随着卢植离去,神游天外的众人才回过神来,三五成群地往外走。
刘备拉了拉刘羲,打着哈欠道:“七郎,你听懂没有啊?”
刘羲谦虚道:“略懂。不过我都记下来了,回去再抄写下来,时时研读。”
刘备苦着脸道:“我可是一点都没听懂。唉,不知道回去后,会不会被阿母责骂?”
转头看了看公孙瓒,正在奋笔疾书。
一面拿着小刀刻字,一面醮着墨在竹简上写。
可惜错漏处很多,前言不搭后语。
顿时刘备里面平衡了许多。
他笑道:“公孙兄你还是别白费这个力气了。七郎过目不忘,等他回去抄写好了,咱们再借来抄写,岂不方便多了!”
公孙瓒苦着脸点头,两人望着刘羲的目光,充满了羡慕嫉妒。
公孙弘一伙人从他们面前走过,阴阳怪气地讽刺了一番。
不过因为在学堂里,他们都不敢再向昨日那般打斗。
各自说了一番狠话,相互散去。
不过他们三人明显感到了周围许多人有意无意的排斥。
时光飞逝,转眼间由夏入秋,三个月过去了。
这期间,求学的士子走了数十人。
剩下的两百余人虽然很多人明明听不懂,但是还在死撑着,不想浪费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一日,到了讲学之后,卢植环视着众人,开口道:
“今日老夫打算收下几个入室弟子。”
他一说完,众人都惊喜地窃窃私语起来。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刘羲也知道了拜入名师门下的重要性。
成为士人,才能举孝廉,步入官场。
若是乱世,还可凭着自身的才学脱颖而出。
而太平之世,没人举荐,只能终老山林。
除此之外,跟随名士就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容易扬名。
传扬文名,对于加快文气修炼,也有很大的帮助。
舆论清议,掌握在士人手中。
没有士人身份,就传扬不了文名。
就算你是堪比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儒,没有士人的认可,你就传扬不了文名,只能自己按部就班地修炼。
此刻,所有人都殷切地望着卢植。
只见卢植大袖一甩,扶了扶头冠。
一股神秘而博大的气息环绕周身,头顶上浮现出一简玉册。
玉册发出一道温润的白光,照在一位学子的头顶。
只见那学子头顶冒出三尺多高的火红色锦霞。
卢植点点头道:“博陵崔钧,文气三尺,可愿入我门下?”
那青年学子大概十来岁,跟刘备差不多大,一脸激动下拜。
所有人都羡慕嫉妒地看着他。
刘羲留了心,猜测道:“博陵崔钧,不知道是不是后来跟徐庶、诸葛亮等人为友的博陵崔州平?”
小小年纪,文气竟然不比刘羲差多少。
要知道刘羲可是有着数世的积累。
看来这些三国的妖孽人物,都不可小视。
接着又照了几人,都是要么文气只有一点如豆,好似一盏随时要熄灭的灯火,要么干脆一丁点都没有。
一连十几人都是这样,众人心里都忐忑起来。
直到又一个少年的头顶冒出三寸土黄色的光芒,卢植开口道:“涿郡简雍,可入吾门下。”
少年激动地下拜,口称:“先生。”
刘羲多看了一眼,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下一篇:火影之超级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