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摊牌了,我是曹操 第483章

作者:年年有钱

“呵呵…难道文将军仅仅只听说了易先生在襄阳城的神机妙算,却没有听说过过去多年来,丞相到底是怎样靠着易先生的一份份锦囊化险为夷,渡过难关的吗?”

“啊?”

文聘惊呼一声,蒋济稍稍说了这几句,文聘便意识到,自己此前可能真的小瞧了这位易先生了。

仔细一想,知晓了孙权十万大军到底是何时发力之后,回想起数日之前从襄阳接到的书信,文聘也忽然反应过来…

他这可不是姗姗来迟,而是易小天早早的便预料到东吴将会图谋合肥,甚至赶在对方发兵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预判。

果然啊…

“文将军只需要知道,今后你追随在丞相身边,无论发生了何事…”

张辽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些不敢说下面这句话:

“只要有易先生的锦囊在前,哪怕是丞相临时变卦要让我们去做什么…都不如相信易先生的锦囊来的踏实…”

“这样的锦囊,今后你有的是机会去见识,倒时候相信你也会跟我一样信任这小小锦囊的。”

他笑了笑,拍了拍文聘僵硬的肩膀。

文聘则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被曹操当做左右手的猛将,竟然说出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身旁的蒋济却没有半点惊异,反倒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时,文聘总算是明白这位易先生的锦囊在曹操军中的地位了。

张辽哪是大逆不道,他说的话都是经过了事实检验的…毕竟赤壁大败的惨痛教训就在眼前,他就是再信任曹操,也不得不承认,易小天就是比曹操更有远见,更靠谱一点…

不过——话都说到这里了,张辽也不打算耽搁什么了。

他一直有一个疑问,大概也是情况与易小天锦囊中所说的唯一有偏差的一处,所以他打算问一问面前两人,看看他们到底知不知情:

“对了…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此刻东吴的兵马早该翻越了城东南处的那山冢,来到山的这面,与我们隔水相望了,可为何现在都还不见东吴人的身影…莫非是他们军中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说…”

张辽不太相信对方会在这种时候出奇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孙权的兵力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基本上碾过来,他们都很难抵挡的地步,这时候还要另谋奇策,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潘璋敢赴死

“这件事我们也相当疑惑…末将已派出游骑前往宛城方向打探消息,至于目前,对方稍稍来晚,反倒是给文将军赶至城中,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蒋济摊了摊手,他说的也是实话,要不是东吴人莫名其妙的停滞下来,文聘的大军能不能赶到合肥还是个问题。

张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那既然对我们并无坏处,我也不打算对将士们客客气气了…还请太守将城外的地形图拿来…文将军…我们如此这般…”

张辽办事相当利落,这大概也是他和许褚乐进等人的区别,身为五子良将中综合能力最为拔尖的,张辽的能力体现在行军作战的方方面面,也就是他不禁能够冲锋陷阵,真当面临大军压境,他也可以固守城池,坚若长城,命他坐镇军中,运筹帷幄,他也能做的像模像样。

这也是易小天抛去那些玄学的因素,为何在襄阳诸多名将之中,选择张辽派来合肥的原因吧。

合肥城,在张辽与文聘蒋济的配合之下,迅速的“活”了起来,从早到晚,城中一直兵马不断,蒋济在合肥许久,百姓们也相信太守,哪怕真的面临十万大军压境,他们也没有慌乱,都按照太守蒋济的吩咐,乖乖的呆在家中。

就这样,军民一心,天时地利人和的合肥城,渐渐开始露出了他本该拥有的狰狞。

——

次日天微亮,晨曦不动,宛城中的东吴大军便在张昭等人的带领之下,火速启动,再度踏上了征讨合肥的道路。

张昭居于首位,看起来脸色相当难看。

毕竟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孙权这小子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竟然有跟他见血的胆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变故,让张昭意识到,若是此战再不能胜,哪怕周瑜他们在襄阳没有将曹操擒杀,仅靠这赤壁之战的余威,江东的民心也会被他们这新兴起的集团牢牢掌控。

毕竟…江东面临存亡的时刻,士族人全都沉默了…不…不只是沉默了,他们甚至还在为某位很可能拿下江东之后,对他们各家各族基业进行冲击的年轻人而焦虑。

赤壁之战在前线打,张昭那时候竟然不得不回到家中坐镇,以平内乱。

江东的天要变了…张昭很是忧愁——所以眼下,合肥这一战,似乎将要成为他一切怒火的宣泄口。

在他看来,哪怕对方再来几万兵马,也根本不是他们世家联合寄出的精兵的对手。

昨日一整天,他与诸将争论不休,但最终也算是敲定了行军的计划。

“翻过山冢,截断合肥与寿春之间粮道的事情,就拜托朱将军了。”

朱桓面容冷峻,上前领命,被名为前将军的他,此战是作为大军的先锋,将亲率一万骑兵,直接突进合肥的后方,截断对方的粮道,为大军围城争取足够的时间。

任务很是严峻,而这任务,本该是交由潘璋的——张昭一想到此事,脸上的肌肉就有些抽动。

朱桓临危受命,却并无怨言。

除去潘璋之外,朱桓绝对是此行东吴军中最为沉稳的一名悍将,张昭信任他,他也自会遵照军令,完成任务。

“末将领命!”

“韩将军!丁将军!还请二位率各部为朱将军开路,不过也毋需太过冒进,大军将于城外十五里处驻扎——待朱将军的讯号,我们便四面围之,一举破城!”

张昭捋了捋胡须,对面前的韩当丁奉说道。

韩当丁奉并无异议,领命之后迅速点兵护送着朱桓大军离开。

三路大军齐齐开道,向着山谷过去。

其余如朱治蒋钦及周泰等人则拱卫着大军主力部队,待到围城之时,他们自然也会带领各自的部下,承担不同的人物。

如此看来,东吴人才济济,确实如果想要攻打任何城池,都不在话下。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一切行动早已经被一封简简单单的锦囊妙计预料到,大军前行,前方的路,却早已经被雾霭所笼罩。

更不用说,从刚才起,张昭就惦记着的潘璋与孙权…

众将领命,身为此战大将之一的潘璋却因为前些时日与某些“小动静”的牵连,而被张昭直接甩了个理由,扔到了后方。

殊不知…因为身处后方,注定与军功无缘,潘璋见惯了张昭那丑恶的嘴脸,相当担心对方会对孙权做出更加不利的事情…因此…此刻潘璋的心中已经萌生了一些别的想法。

——

“将军…我们的人已经遣回到宛城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日的时间,定能够寻到主公的踪迹…”

“张昭老狗…这个背信弃义之人,口口声声说着为少将军为老将军的遗愿而出战,眼下却要对主公不利…这十万兵马…就是全部葬送在这里…也不能成为张昭今后执掌大权的工具——”

“你们记住了…此事皆是我一人决断,责任也由我一人担当,若是事情败露,你们不必为我作证…保全你们自己,这是军令…明白了吗!”

“将军…这怎么可能…弟兄们与将军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如今他张昭权倾朝野,甚至要对主公不利…要反他,也是我们一起反,怎么能让将军你一人…”

“够了…此事不必再议,言多必失,恐生变故——”

潘璋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决绝,身后的副将以及亲卫们皆是一脸的悲痛…

潘璋没有明说…但是…他们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在这种大战期间谋逆,不仅仅是要背负千古骂名…十万人的性命系于一念之间,光是这份惨痛,就不是寻常人能够承担的住的。

跟不用说…如果失败了,暴露了…最终会落得怎样一个凄惨的下场——他们要反抗的,可不仅仅是张昭一人,而是以顾陆朱张为代表的,整个江东士族集团——

得罪了他们,一人死,根本就不足以平息他们的愤怒,往往全家全族都要受到这群势大力大的士族的报复——

潘璋,似乎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了。

第六百一十八章 第一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张昭不知道的情况下,东吴大军内部已经埋下了祸乱的种子,但即便是这样,真正让东吴大军措手不及的,反倒是接下来发生在正面战场的一切——

也正印证了那句话:骄兵必败——

合肥早在当年还是一个小县城的时候,就为扬州刺史刘馥所看重。

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在袁术兵败之后,合肥甚至已经渐渐开始取代寿春的战略地位。

张昭眼馋合肥,当然有着历史残留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加重要的原因,他却没有明说。

别管是他张昭,还是他背后站着的那些士族集团,往往都是一些老派的作风,正如北方人骑马,南方人乘船这样的思维一样,水师,向来都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力量。

而如今的东吴,版图虽大,但真要说起水路,从东吴出发,无论是沿东西向的大江驶进荆州襄阳,亦或者是沿南北向的濡须河,进巢湖,最终连通南北,占据淮水流域,需要的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东西向自然不用多说,襄阳已经不止一次的证明了他的战略地位有多么的重要,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放着好好的许都不会,留在那么危险的前线,赤壁哪怕战败了,也要拼死将襄阳留在手中。

襄阳…就是曹操接下来无论是进军川蜀,还是东谋江东都必须要借助的一个跳板。

而这一条道路,显然在张昭这里行不通了,因为周瑜和诸葛亮几乎把手里的兵马都打没了,死伤那么惨重的情况下还没有将襄阳拿下,留给张昭他们的路子不就只有一条了吗?

合肥…这是张昭以及他背后的士族集团赌上一切的一次大行动——只要拿下合肥,进一步取得寿春,扬州大部分的地区就都被他们牢牢攥在手中。

关键是,合肥到寿春一线,或者说,濡须水到施水一线,是张昭他用来扩大水师优势的最重要的一线。

说起北方,张昭只有许多不好的回忆。

无论是骑马作战,还是说颠沛流离,事实都证明了,他们江南人在马上就是不如北方的汉子勇武。

那要发挥他们最大的水上的优势。

淮水,这才是一切的关键。

所以孙权说他张昭不思进取,只想固守江东确实是错怪人家了,张昭的野心大着呢。

拿下淮水流域,东吴的无滴水师往那北方的水道上一杵,甭管这淮水边上有多少城池,他都能给一口气全部撸下来。

更不用说,待到淮水与黄河之间的距离那么近——想要图谋天下,在张昭看来,这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了。

不过张昭想要牢牢控制住孙权的心也是真的——

他尊重孙坚,追随孙策,轮到孙权的时候,每每都有些不对付,历事东吴三朝的他,怎么说也是德高望重,这时候你再想要他低头,服服帖帖的,除了周公,翻遍史书,你确实找不到几个人。

更不用说,背后还有一只大手一只在推着他向前。

权力啊,就好像是财富一样,拿起来,再放下的时候,是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遭不遭得住这种反差。

只是…张昭想的很不错,他也确实是兵强马壮。

但从头至尾,他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将军,好统帅。

一只军队,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有一个人人爱戴的主帅,那么这支军队就算人数再少,也能够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反之——哪怕人数再多的军队,也有可能如乌合之众那般,稍稍挫折便能够轻易击溃——这…就要看他们遭遇的人到底是谁了。

很不幸运的是,尽是哀兵的合肥守军,加上一名极富号召力的名将张辽,一只看起来已经完全符合强军模板的军队,就这样出现了。

撮合他们的那位,不过是寥寥几笔,似乎就这样造就了一只即将成为东吴人噩梦的军队。

——

约摸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朱桓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已经突出山谷,翻越了宛城的地界,来至合肥郊外——

依山傍水的合肥,在夕阳的映照之下,倒是颇有一副雄关的雏形。

只不过,朱桓却并未多么上心——

兵马突出山谷的那一刻,在朱桓的带领之下,大军迅速的越过了施水,向着合肥城北的方向杀去。

与此同时,韩当丁奉的队伍也先后赶至。

他们掩护着朱桓的队伍,似乎是不想打草惊蛇,朱桓他们要包抄后路,自然是越晚被对方发现越好。

只不过…近三万兵马突然出现在合肥郊外的山谷附近,自然是早就惊动了时刻注意着这边动静的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