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万年的我,被向往曝光了! 第450章

作者:神探柯南

  蘑菇屋这边。

  姜闻面对叶天的话,连忙点头。

  “好好好,我答应您就是了。”

  虽然子枫他早就知道,但之前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

  自己身受叶天的大恩,既然他说了,姜闻肯定会当做事情来办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老姜这个人,一向都是恩怨分明。

  想当年。

  他曾经跟晓庆奶奶在一起过。

  为了他拍电影,刘老奶奶几乎是四处求人帮忙找投资,总算帮着姜闻把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拍出来。

  虽然两个人最后分手,但到底还是朋友。

  后来晓庆奶奶遇到麻烦,都已经进了监狱,差点被判刑的情况下。

  是姜闻仗义出手,最后总算帮助她成功脱离苦海。

  不是没有人劝过姜闻。

  那种情况下,

  在对方已经翻身无望,眼看着就要彻底完蛋的时候,你何必要强出头?

  老姜的回答,是不管怎么样,她没有对不起我,我不能辜负她。

  知道姜闻是什么性格,叶天见他答应了,便没有再说什么。

  而是缓缓开口道:“我今天要说的,是一座城,是一个人,他可以称之为大明朝最后的骨气!”

  嘶!

  开口第一句话。

  叶天就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姜闻眉毛挑了挑,怪不得叶天说他敢讲,自己未必敢拍。

  闹了半天,他说的是明末清初!

  “我要讲的这个人,叫阎应元,是燕京人,明末江荫典吏,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在金陵沦陷一个月之后,满清在江南地区开始推行剃发易服。号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苏东坡有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一定都是大人物,大英雄,一些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可以成就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留下万古的美名。”

  “明末的这些人物里面,我最喜欢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李定国,在大厦将倾之时,两厥名王,震动天下。”

  “但更让我欣赏的,是阎应元,他不过一个不入流的区区典史,却率领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孤守江荫八十一天,折清军三王,十八将,说实话,小姜,这个人身上的故事,很值得你去拍。”

  听到叶天的话。

  姜闻忍不住苦笑起来。

  他终于明白叶天为什么说那句话了。

  他就算敢说,自己未必敢拍!

  还真就是这样。

  抗清,而且还是江荫的事情,不好办啊!

  不过姜闻毕竟是姜闻,哪怕明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自己会更为难,他还是面带笑容的对叶天道:“老祖宗,您请继续说。”

  叶天看了姜闻一眼,

  呵呵一笑,

  他继续说道:“阎应元,字丽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他赴任江荫典史,到了南明弘光元年,率十万义民,孤守江荫城八十一天。”

  说着,

  叶天眨了眨眼睛,淡淡地说道:“在那八十一天的时间里,他们击毙清军七万五千余人,其中包括亲王三名,大将军十八名,史称江荫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卧槽!

  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尼玛!

  为什么没听说过这件事?

  “不是,老祖宗,您开玩笑吧?”

  彭彭诧异的问道:“为什么我们没有印象,我只记得好像历史书上提过一句而已。”

  “是啊,只是提了一句而已。”

  子枫妹妹也点点头。

  她成绩比彭彭好,自然不会记错。

  叶天冷笑道:“毕竟满清被杀了那么多人,而且后来江荫地区一直连科举都没有人去应试,对清廷极为排斥,要不是乾隆四十一年的时候,追谥忠烈的称号给阎典吏,估计江荫那边,还是会继续为他祭祀。”

  !!!

  !!!

  整个直播间都震动了。

  “真是没想到啊。”

  “以前都觉得江南人的性格柔弱,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刚烈的一面。”

  “是啊,全城抗清,没有人投降,真是太牛了!”

  “我以前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典吏是干什么的?”

  “对啊,不知道这个职务。”

  “没听说过。”

  “求老祖宗解答。”

  “江荫,简称澄,古称暨阳,之所以被简称做澄,是来自于谢灵运的那一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我查到了,江荫之战是清军入关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

  ……………………

  蘑菇屋。

  看着叶天,子枫妹妹问道:“老祖宗,为什么您要说阎应元是小人物,他不是官么?”

  “傻丫头。”

  听到她的问题,叶天笑了起来。

  因为是子枫妹妹问的,所以他的态度自然是非常和蔼,耐心的解释道:“说他是小人物,

  那还要从典史说起。典史,是明朝各个部门中最低级的事务人员,为司吏下属吏员,无品级,不入流,因为严格地说算不上官,所以只能称为吏。”

  想了想,

  叶天似乎是在琢磨什么,半晌之后才说道:“要是换成今天的说法,可能最多不过就是一个正科级的县警察局长。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在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在民族处于危亡之秋的时候,守孤城碧血八十一天,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说到这里。

  叶天看了一眼姜闻:“怎么样,小姜,还想听下去么?”

  PS:求自动订阅,求打赏,求鲜花,求评价票!.

第335章

  姜闻犹豫了。

  这尼玛!

  他是真的有点担心了。

  这老爷子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

  刚刚他在节目里面没有说完。

  其实叶天不仅仅给了他《让子弹飞》的剧本,还有《鬼子来了》。

  嗯,

  就是那部让老姜被禁止导演作品五年的电影。

  当然。

  姜闻也知道。

  这不是老爷子的问题。

  自己的电影风格一贯如此,总是在尺度上面,让人很是无奈。

  电影这个东西,要么拿奖,要么-拿票房。

  从电影诞生之初,奖项和票房,就被默认为两种评价系统,野生在电影史的暗处。

  奖项通常都自带有艺术的光环,圈养了和票房看似截然不同的态度。

  它对仪式感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红地毯、晚礼服、红酒、闪光灯、眼泪、获奖感言等等,构成了另一种更加威严的电影评论标准。

  很多人坚定不移的认为拿了奖的电影才是好电影,或者说,有了奖项支撑的导演、演员才是好导演、好演员,某种程度来说确实如此,但这帮人明显选择性忽略了电影的另一项因素,观众口碑!

  而姜闻的电影,无论是口碑还是奖项,其实都是有竞争力的。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家伙太自我了。

  记得一位影评人说过:电影有几个要素,思想、感情、运气、技巧,最后是个性。

  而姜闻的电影,全都是个性!

  姜闻电影的个性到底有多强?

  简单而言,这家伙的电影作品,你不能用逻辑去衡量,去理解,因为那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