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263章

作者:朱大秃子

白面馒头,大肥肉,再喝点酒,皇帝才能有这个待遇而今天晚上自己就能吃到肉,喝到酒了,那自己跟皇帝都差不多了,那明天还不卖力干活说不定还能再吃上一顿:.

对于..这种朴素的百姓,万宽心中是带有一丝丝敬畏,毕竟自己现在吃穿用度都是这些人带来的.

而真等到两日之后,两艘海船即将出航的时候,万宽站着港口对着阎立本千叮咛万嘱咐.

第348章

登州的码头上,万宽不厌其烦地讲解着.

遇到鲸鱼该怎么办遇到飓风该怎么办绕着火山岛去走,风太大的话就要注意一点,一定要定位准确,晚上看不到星星就要慎重.

那阎立本被孤鸿子说的有些心烦,这大都督唠叨起来也跟普通人差不多.

不过阎立本看得出来,对于..这次出航大都督是寄予厚望,毕竟能把粮食带回来,大都督的一切方案才得以实施.

那阎立本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看着甲板上那雄赳赳气昂昂的船员,万宽只好点点头.

辰时三刻已到,拔锚启航,那船舱里面的精壮力士摇着船桨,把海船驶离港口.

而万宽看着渐行渐远的蛟龙号和破浪号,眼睛里面充满着希望.

而且是现在长安的李世民,满眼当中也充满着兴奋,因为他已然收到了万宽的书信.

尤其是那句诗词,李世民真是看了又看,直接把它挂在了两仪殿的柱子上.

“陛下,为何要把宽儿的诗词挂起来”

“观音婢,这句诗词着实是霸气,朕要把它挂起来,日日提醒自己,这大唐就像是海中的海船一样,遇到强风破浪,不必畏惧,直接挂起风帆,奋勇而行.”

“这宽儿果然最得朕心,朕心中所想,宽儿全都能猜到.”

那长孙皇后看到如此兴奋的李世民,不由得摇了摇头,有的时候的李世民就有一些小孩子气.

“陛下,这宽儿信里面都写了什么呀光是这两句诗词吗”

“观音婢,光是这两句诗词已经足以让朕宽慰了.

这宽儿有这个雄心壮志,以后朕把大唐交给他,宽儿也必定不会让朕失望.”

而此时的长孙皇后则是笑模笑样的:“陛下,恐怕宽儿信里还有其他好事儿吧.

不然的话,光凭这两句诗词还不足以能让陛下如此高兴.”

那李世民一听,呵呵笑了起来:“观音婢,要说的世上最知朕心的就是...你了,一两句诗词当然不能让:朕开怀大笑,而宽儿在信里还告诉了朕一个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陛下能否说与臣妾听一听”

“这个好消息就是...,河北在十天之后便能多出几十万担的大米.”

“这...”

长孙皇一惊:“哪里能有这么多的粮食要知道江南道一年的赋税米才只有几十万担.

河北虽然也有不少但是山岭沟壑奇多,而且河北又不产大米,只产麦子,这宽儿上哪弄几十万担的大米来呀”

“哈哈,观音婢,这你就道了吧.”

“臣妾确实不知,还请陛下解惑.”

“宽儿在信里说,马上船出海,等返航的时候便能带回来几十万吨的大米.”

此时长孙皇后一脸的狐疑:“陛下,就算他跑到江南道和闽浙道,把当地的大米全都收回来也不一定有这么多呀.”

“观音婢,你也觉得宽儿是在说假话吗”

长孙皇后听完沉思了一下:“陛下,宽儿并非是那不知轻重的人.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宽儿心里清楚.

可是这几十万担的大米从何而来,臣妾实在想不出来.”

而此时李世民稳坐床榻之上,叹了口气:“其实朕也不清楚,这宽儿只说他这次出行要到南洋林邑国去,把那林邑国的粮食全都运过来.”

“林邑国林邑国在何处”

“林邑国就在岭南再往南,”

“岭南再往南不是茫茫大海吗”

“非也非也!岭南往南是是大海,但是还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也就是南越之地.”

“哦,臣妾明白了,这南越之地在三国时期便已被东吴占领.

只是东吴国运不昌,后来中原几经战乱.

南越之地便逃出众人的视线.”

长孙皇后也算是博学:“可是臣妾听说那南越之地都是蛮夷之人,他们茹毛饮血,那里怎么会有几十万吨的大米”

李世民此时叹了口气:“其实这一开始朕也不相信,但是朕道司天监查阅了南越之地的消息.

查过之后,朕才发现那南越之地也是一块宝地.”

“陛下,此话怎讲”

“那南越之地上面的确是一些如毛饮血的野人,但是那块土地确是肥沃异常.

撒下种子放到地里,不用浇水,不用耕种,稻种自然生长.”

“而且那里的稻子一年三熟,那蛮夷野人从来都不会为粮食发愁.

他们每天也不用耕作,只需要到时间把种子撒到地里,再过两三个月,去地里把稻谷收上来就行了.”

李世民的话让长孙皇后听了目瞪口呆,.

“陛下,这世上还有如此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那长孙皇后脚下也有些发软,扑通一声坐在床榻上.

“陛下,我中原百姓天天辛劳工作,每年还要祈求风调雨顺.

就这,赶上旱涝蝗灾,都吃不饱肚子.

那南越之地那群…野人为何能如此幸运,这上天如此不公.”

“观音婢,可是如果不是宽儿提及,朕也不知道.

现在就连岭南都是那乌烟瘴气之地无人敢去,那岭南再往南的南越更是无人知晓.”

李世民叹道:“要不是宫里司天监存着天下各地的地理文书,要不然朕也不知道,这宽儿的确是天纵奇才,这种隐秘的事情他都知晓,实在让朕有些出乎意料.”

而此时那长孙皇后反而激动起来:“陛下,既然那南越之地如此肥沃.

陛下不如出兵,把此地给占领”

李世民听完笑了笑:“观音婢,朕在收到宽儿书信,查到南越之地的情况之后,第一个想法便是如此.

可是后来朕才发现此法不可行.”

“这是为何陛下,难道这种宝地只能归于那群…野人吗我大唐百姓辛劳耕作却食不果腹.

那群…野人天天暴殄天物,竟然还不饿死,这世道太过不公平.”

第349章

甘露殿里,长孙皇后的怒气盈盈,而李世民也是长叹一口气.

“观音婢,这世间本就不公平.

塞北之人要承受风霜苦雨,而岭南之人也要承受那乌乌烟瘴气.

那南越虽然土地肥沃,但是也是潮湿不已.”

“山林之中,毒虫毒草满眼,毒气盎然,我大唐百姓到了那,恐怕十不存一啊!”

那长孙皇后一听,也是反应过来.

李世民说的没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从古至今,在中原百姓的眼里,那岭南就是...地狱之地.

乌烟瘴气,蛇虫横行.

到了那儿,离死就不远了.

更不用说现在南越之地还在:领南南边,恐怕这大唐百姓去了,那还没耕种便已经病死了.

而此时李世民接着说道:“观音婢,除了........水土不服之外还有一大难题,那便是岭南的冯家.

这冯家盘踞岭南,如果大唐的大军想要进军南越,势必要穿过岭南.”

“这大唐虽然立国十余年,但是那岭南的冯盎却一直虚与委蛇.

当年前朝灭亡,十八路反贼聚集的时候,那冯盎也想北上中原分一杯羹.”

“只不过后来被河间王还有李靖挫败了风头,又回了岭南.

这冯盎虽然不足为虑,但是他盘踞下面的岭南却是一块硬骨头.”

长孙皇后听完默默的点了点头,在岭南之地的确是一个大难题.

如果派大军征伐,路途遥远,地势艰险,而且气候又不服,恐怕大唐军队死伤惨重.

所以大唐一统北方之后,便向岭南冯家诏安.

那岭南冯家的现任家主冯盎,倒是............也听从了李渊的命令,接受了李渊的封赏.

冯盎自认为臣,只不过按照约定,武德九年,那冯盎就要到长安觐见.

但是谁成想,出了玄武门之事.

所以两三年了,那冯盎还没有到长安.

大唐跟岭南的关系还是颇为暧昧,这个时候大唐想借到岭南去讨伐南越恐怕力有不逮.

而此时长孙皇后重重的叹了口气:“陛下,这天底下竟然有如此肥沃之土地,竟不然不能为我大唐所用,臣妾心中着实可惜.”

“观音婢,不必如此.

不说是你,就连朕都觉得可惜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