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绝世才学被曝光了 第656章

作者:张诺李世民

但是张诺不会把空军学校放到这里,更不会把空军基地放在这里,因为不同于海军,那是必须靠海才行,上了陆地那就不叫海军了。

可空军不一样啊,哪儿还没有天空不是?

况且,在张诺眼里,这支将来至少装备五十艘以上空艇的部队,远远不是战略快速打击部队那么简单,他们将会在物资输送、人员投运、抗灾抢险等各种工作当中都承担极为重要的责任。

那么,为了抢时间,势必就不能把部队布置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平壤城那边去,而是必须放在关内腹地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朝廷有什么急事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调动空军的力量。

当然了,放在长安城或者蓝田城也是不可能的,光想想就知道,至少五十艘飞艇,光停放就得多少地方?

还有必须的兵营、仓库、甚至还有能容纳飞艇进入维修的大型厂房,光这些占地面积就有点吓人了。

更别说未来那几十百来艘飞艇停靠的时候,任何两艘之间的间隔都肯定是远远隔开的,这样也是为了保险和安全,那么需要的地方就更大了。

并且,张诺不管是基于军事保密原则还是为了安全考虑,整个空军基地必将是一个封闭的保密单位。

或许飞艇这东西大家都已经熟悉了,但是究竟怎么建造的、维护的、使用的,这些事情还是没必要让其他人知道了。

哪怕将来泄密了,顶多也是部分而已,只要这边的空军基地以及仁川那边的制造基地做好保密工作,那就几乎不用担心有人能把核心技术给暴露出去。

其实说白了,飞艇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难道是那个黑大粗的当做飞行动力源的蒸汽机?当然不是!

真正核心的技术是氢气的制备以及储存,这东西才是飞艇能飞上天的关键,可是这东西没有一定基础,就是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懂。

哪怕你知道了这里面的技术,想要大规模的制备也是不可能的,没有那生产条件,贸然生产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小搞小炸大搞大炸。

但是,哪怕知道是这样,该做的保密还是得做,不说别的,单说预防危险这一项,张诺就不放心外面的人。

飞艇如今的造价是真的金贵啊,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弄炸一艘的话,不说影响的问题,光损失就足够让人头疼了。

张诺仔细核算过,哪怕资源全部到位,人手也充足的情况下,光把大唐目前需要的五十艘飞艇给生产出来就需要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时间。

就这还是不计成本的使用大量手工件的情况下,否则的话,开支会更大。

至于说全面普及机床,这目前来说有点不现实,不是因为其他的,而是目前的机床实际上还非常的简陋,很多东西实际上还造不出来呢。

没办法啊,别看机床这东西,尤其是早期的机床基本上都是机械结构,跟后世的电动多轴智能机床比起来就像是个傻大笨粗的铁憨憨一样。

可实际上就这样的,都已经在大唐卖疯了,谁不知道有了这东西,再配上蒸汽机,那工坊的生产力简直立马就如同开了挂一般几十倍的往上翻?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一台在大唐人眼中如同神器一般非常宝贵的机床,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缺陷的。

说个最简单的事情,刀头!

要知道后世机床上的刀头、钻头等等的东西是能够轻松的在各类金属上钻孔、切削的,可现在呢,加工木料的机床倒是出来了,而且卖得到处都是。

可是能加工金属的机床,目前还在研究院里呆着呢,主要技术难题就是卡在了金属材料问题上。

这已经不是一家两家的问题了,长孙家其实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一旦解决,那么势必矿产的消耗量以及价值都会打着滚的往上升。

这对于专注于当矿老板的长孙家来说,简直就是救命良药啊。

可惜张诺的研究院由于有张诺这么一个不差钱的老板在,根本不需要外界资金投入,所有的投资都是张诺一手包办,所以长孙家根本没法插手。

他们也不是没试过麻着胆子去挖人,但是所有人都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只有在研究院里面待过的人才找到,这里面究竟有多好。

第744章 大唐的新变化

有时候时间这东西,是真的不起眼,张诺总感觉昨天的时候自己才刚从高丽带着一帮海军学校毕业的小崽子回来,可今天就告诉他,第一批空军学员已经完成基础军训,可以上飞艇进行实训了。

这尼玛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但是,老方点了点头告诉他,事实就是这样,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的秋天了,大半年都已经过去了。

再三跟老方还有自己的记忆纠结了半天以后,张诺终于如同一滩烂泥一般的瘫在了自家的沙发上。

娘咧,怎么这一转眼的工夫这一年就过去了大半了,怎么没啥感觉啊。

而坐在对面的李世民此时捧着一杯茶如同看一堆垃圾一般嫌弃的看着张诺,

“你就别在那儿唉声叹气了,我是真不明白,明明那么大本事的人,怎么能疲懒到你这个程度!”

“你自己琢磨琢磨,这大半年来大唐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你又躲在蓝田城和平壤城错过了多少东西!”

听着李世民那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话语,张诺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可去你大爷的吧,大唐在快速发展是没错,可咱也没必要上杆子去找活干啊,难道咱不在大唐就不能高速发展了,眼前这不发展得挺好的嘛。

如果说大唐这大半年最大的变化的话,那就是登州到长安的铁路终于通车了。

通车当天长安城里可是真热闹啊,由于无数文臣武将都不同意在城墙上开洞让火车进来的方案,所以最终这个火车站被放到了蓝田城。

当时差点把张诺给乐死,这些傻蛋是真的想不到一个火车站对于一座城市的拉动有多大啊。

不过他们既然放弃,那张诺自然乐呵呵的接手了,仓储区、货运码头、客运区,分得清清楚楚的一个占地近千亩的火车站几乎没用多久就被张诺拉着人建成了。

而通车当天几乎几十万人涌到了蓝田城这边想一睹盛况,毕竟火车这东西在平壤那边已经不稀奇了,好多曾经在平壤那边混过的人,回来都得意洋洋的吹嘘过火车的神奇。

什么一辆火车就能轻而易举的拉走几百上千吨货物啦,什么一辆火车就能拉着几百上千人白天黑夜的不停的跑啦,什么火车这东西光制造的时候就要耗费无数精铁啦,这种还是好的,至少是知道一些真实消息的,哪怕有吹嘘的成分在,但说的也还算实在。

而有些至少稍微见识过一次甚至干脆见都没见过的,以讹传讹之下那吹起来就彻底没边了,什么火车其实就是秦王殿下施法才能动起来的神器啦,什么铁路这东西走向是要符合风水啦,各种稀奇古怪的传闻都出来了。

张诺那时候也听到了一些,对于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人们流传的神话故事当中的主角也是哭笑不得,但是却没法说什么。

只有等上几十年时间,整个大唐的国民素质不断提高,见识也越来越多以后,人们才会慢慢熟悉身边不断出现的各式新鲜东西。

这其实就好像后世的时候很多老人根本不了解网络是什么,对电脑也是一无所知一样,这是知识以及见识带来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