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106章

作者:我是冠希

  东西长万里,南北五六千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谁与这样的大国为邻谁倒霉,因为这个民族掠夺成-性。

  隋朝,就成了这样一个倒-霉蛋。

  实际上,隋朝建立之前,突厥人就把南下中原掠夺人口和财富,当成了家常便饭,

  北朝各国,不得不或与之和亲或对其朝贡,以此换来几天安稳日子。

  隋朝建立后,由于发生贵族内乱,突厥大可汗沙钵略为了“过安稳日子”,

  不得不另立了三个可汗,让其与他共享权力,

  分别是第二可汗庵逻、阿波可汗大逻便、达头可汗玷厥。

  除了这四个,还有一个步离可汗。

  公元581年(开皇元年),北周权臣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鼎革伊始,隋朝沿袭之前的惯例,继续向突厥进贡,

  却遭至突厥各部怨恨,理由是进贡太少。

  第二年年五月,突厥40万大军,由沙钵略可汗亲自率领,南下攻入长城以南。

  40万大军中,沙钵略可汗的本部兵马只有10万,

  其余30万分别属于第二可汗、阿波可汗、达头可汗与步离可汗等人。

  40万大军一齐南下,一人一泡尿,就有可能将新生的隋朝淹死,

  但在奉车都尉长孙晟看来,只要想个办法,就能使其战斗力大打折扣。

  他的办法是离间。

  据《北周拔拔兕墓志》,

  长孙晟是今河南洛阳人,

  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长孙晟,便是长孙皇后和齐国公长孙无忌的父亲!

  公元580年,沙钵略可汗请求与北周和亲,

  北周宣帝封赵王宇文招之女为千金公主,

  派人送到突厥,护送者中就有长孙晟。

  长孙晟一去,沙钵略可汗就喜欢上了他,经常约他出去游猎,

  还舍不得放他回去,以至于长孙晟在突厥留住的时间,竟然长达一年。

  长孙晟是个有心人,利用和沙钵略可汗游猎的机会,

  详细考察突厥的山川形势,以及部众的强弱,

  后来回去后,把他所了解到的情况,向时为北周丞相的杨坚作了详细汇报,

  杨坚非常高兴,立即升他为奉车都尉。

  在突厥的日子,长孙晟还交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

  那人名叫处罗侯,是沙钵略可汗的弟弟,

  由于甚得众心而遭沙钵略可汗忌恨,处罗侯便密派心腹,暗中与长孙晟结盟。

  长达一年时间的“卧底”,长孙晟还了解到,

  都手握强兵的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叔侄兄弟们,

  表面上亲如一家,实际上各自猜忌,各自提防,很容易离间。

  所以,当突厥突然兴兵来犯时,长孙晟立即上表隋文帝,提出“远交近攻、离强合弱”建议,

  大喜过望的隋文帝立即把他召来详谈,记忆力惊人的长孙晟边说边画,

  将之前了解到的突厥山川形势等情况,详细地呈现在隋文帝面前。

  有了如此重要的情报,隋文帝对战胜敌人的侵略,顿时有了信心。

  既然有了计划,那就开始实施吧。

  首先被他们“盯”上的,是达头可汗,隋文帝派去分化他的人,是太仆元晖。

  元晖带着隋文帝特赐的狼头纛(用狼头做标志的大旗),经伊吾道到突厥,见达头可汗去了。

  看看看看看看,隋朝皇帝对我多好,达头可汗很高兴。

  但他没想到,当他派使者回访时,隋文帝故意冷落他的使者,却对沙钵略的使者,热情得不得了。

  这个“遭遇”,无异于给达头可汗兜头一盆冷水,这两位从此互相猜忌,互相提防。

  紧接着,隋文帝又派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带着大量钱财去见处罗侯。

  这两人之前就已结盟,此次会面,“感情”更深了,长孙晟趁机劝对方内附隋朝。

  自此,孤立沙钵略可汗的计划,算是基本上实现了。

  当屯兵今青海乐都西的柱国冯昱、守御临洮的兰州总管叱列长叉、屯兵幽州的上柱国李崇失利,沙钵略可汗想继续南进时,被长孙晟离间的达头可汗终于起了作用,来了个拒不执行命令,带兵退走。

  长孙晟再次出马,这一次的目标,直接对准了突厥老大,他找到沙钵略可汗的侄儿染干,让他告诉沙钵略:据可靠情报,铁勒等部反了,打算袭击你的老巢。

  沙钵略担心老巢被端,急忙撤兵而去。

  然而,第二年四月又卷土重来,规模并不比上次小,

  其中阿波可汗率领的一路,多次被秦州总管窦荣定打败。

  这时候的长孙晟,职务是窦荣定的偏将,他派人对阿波可汗说,

  你们老大每次来都取得大胜,你阿波可汗却笨得要死,一来就连吃败仗,耻辱啊耻辱,你们老大,怎么可能不怪罪你?而且据说他早就想把你这一支吃掉,如果他真的动手,请你好好想一想,你对付得了吗?

  阿波可汗吓出一身冷汗,急忙派使者去见长孙晟。

  长孙晟的离间计再次成功,阿波可汗的军队,不再与隋军作战,他留兵塞上,派人随长孙晟入朝见隋文帝。

  “巧”的是,这时的沙钵略被隋将杨爽打败,心里本来就不爽,

  又出了阿波可汗心怀二意之事,气急败坏的他,干脆对阿波可汗所居的北牙来了个突然袭击,

  阿波可汗留在那里的部众,全部成了他的俘虏。

  他还把阿波可汗母亲杀了。

  失去了一切的阿波可汗,只好去投奔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大怒,借给他十万兵马,让他去报仇。

  阿波可汗带着复仇的怒火,一战收复故地,

  之后多次与沙钵略作战,几乎每战必胜,实力越来越强。

  江河日下的沙钵略可汗顶不住了,不得不遣使向隋朝进贡。

  为了进一步得到隋朝“庇佑”,

  开皇五年七月,沙钵略可汗向隋朝请和称藩。

  开皇七年四月,沙钵略可汗去世,其弟处罗侯被拥立为莫何可汗,

  请隋廷承认,隋文帝派长孙晟前去祝贺。

  为了表示对隋朝的忠诚,处罗侯主动提出去收拾阿波可汗的五六千残余力量,

  得到同意后,他打着隋朝赐给他的旗帜,

  西击阿波可汗,阿波可汗部下归降,他本人被活捉。

  公元583年,在隋朝军事打击和分化、离间双管齐下之下,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

  西突厥建立后。

  在隋朝末年,中原三十六路诸侯争霸的时候,他日益做大。

  强盛时期,其疆域囊括整个中亚!

  西突厥的可汗,为处罗可汗。

  隋皇室嫁信义公主与处罗结为夫妇,并赐锦彩袍千件、彩色丝绸万匹。

  武德元年,十二月。

  处罗来长安,李渊扫榻相迎,与他同坐,封为归义郡王。

  处罗与大唐关系极好。

  这自然是让东突厥极为不悦。

  于是在处罗回西突厥的途中,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忽然发难,将处罗杀死!

  而后,西突厥立其叔射匮可汗为主。

  射匮可汗开拓疆域,东至金山(今阿尔泰山),西至海(今咸海),玉门关以西诸国都附属于他。

  其王庭设于龟兹北三弥山!

  射匮可汗与东突厥可汗为死敌。后因病去世。

  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

  统叶护可汗智勇双全,擅长指挥作战,率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

  迁王庭于石国北千泉。

  他授予西域诸国之王颉利发称号,给每国派吐屯一人进行监督,征收贡赋。

  619年秋七月,统叶护可汗向唐朝遣使入贡。

  第二年又贡条支巨卵。

  李渊与统叶护密切联系,准备联合进攻东突厥。

  颉利可汗闻讯非常害怕,赶紧与统叶护和好。

  625年夏,统叶护可汗遣使向唐皇室请婚。

  唐高祖听从裴矩“远交而近攻”的建议,派侄高平王李道立至西突厥表示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