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暴君,开局屠了五姓七望 第413章

作者:我是冠希

  刚巧这段时间,长孙雪儿估计也要快生了,他实在放心不下她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打算尽快返回长安,希望能在长孙雪儿临产前回去。

  所以这些天他抓紧时间处理鹿儿岛的政务,剩下的事情也都开始逐步交代给虬髯客等人。

  这次他可不像以前一样无牵无挂了,这次回去特地让当地的手工匠人为小孩打磨了好多的玩具。

  但因为路途遥远,加上他想尽快赶回长安,所以这次只能舍弃了一部分做好的玩具,只携带了精心挑选的几个,返回长安,

  这次回去不打算带着士兵,所以李承乾打算轻车简骑,水路是最快的,所以打算先从东瀛通过海运回到大唐,再通过大唐的水运回到长安。

  比起陆路,水运要更快速一点,而且只要不怕水路上的颠簸,能减少好几天,现在正是缺时间的时候,所以李承乾毫不犹豫选择了水运。

  为了隐瞒自己身份,这次李承乾出行携带都是普通的衣服,随意租了一个中等大小的船只,就打算一路北上,迅速赶回长安。

  原本提前在江南约好了船只,但刚要上船时,船只的船夫突然就提了价格。

... 0 0

  “这位客官,近期水路上出现了问题,需要临时提高价格。”

  倒不是出不起这个钱,主要是船夫的这个行为令人不满。

  ........................................................................................................................................................................................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久.

第444章

  李承乾身后的侍卫一脸不愤:“你这船家,原本说好的价格怎么突然又要涨价了?”

  原本以为船夫就是看他们人多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想宰客,所以临时涨价。

  但没想到船夫也是苦笑一声:“几位客官不知,近日这条水域上出现了一群匪贼,他们有神出鬼没,时不时会在河流上突然出现。”

  “倒也不会要人性命,但会问过路的船只索要银两,我们都称三零零这是过河费,近几天他们又出现了,为了以防万一我就提前先和几位客官说一声,到时候我给他们交了钱就能安全度过了。”

  “什么这条道?可是官道怎么会出现匪贼呢?店家莫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银两,肆意胡说吧?”

  听到自己被怀疑了,这下船夫也生气了,撂了话:“你们爱信不信,我老头子何必要为这几个银两和你们撒谎,为商最重要的就是诚信。”

  “要不是看在你们都是年轻气盛的人,容易和那群匪贼闹出矛盾,我才不愿意主动提这事儿呢。”

  侍卫现在也摸不清,究竟是不是船夫说了假话,但李承乾不想在这耽搁时间。

  拦下了他:“这位船家,这笔钱我出了,只希望你尽快发船,我有急事赶回长安。”

  老船夫朝身后的侍卫摇摇脑袋:“这位贵客才是大气,像你们几个人斤斤计较,怕不是要闹出乱子,年轻人说话做事都要小心一些,有的是你惹不起的大人物。”

  这下把侍卫惹的生起气来,还要与船家在辨解两句,但被李承乾拦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我着急回长安,大不了加几个银两罢了。”

  既然李承乾都开口了,侍卫也只好作罢。

  在水道上航行,前几日一切都风平浪静,白天船家以及他的几个儿子都奋力摇桨,船只行驶速度很快。

  但当行至中间时,天色渐晚。

  突然听得两岸鼓声大起,船家脸色大变,船行曲折,不一会儿转过了数条水道。

  船上一人在摇船桨,另一个人点亮了火炬。

  但不过片刻,水岸两旁,也渐渐有火炬亮起,当右转过一条水道时,火炬更深,在这此处聚集的人也不下六七十人。

  声音洪亮,冲着河道上航行的船只大喊:“停船,交钱饶你等一命。”

  再往前方一看,已经摆满了一长排的小船,横在水道中间,强闯都闯不过去。

  原本是为还以为船家在说谎,但看了这等阵仗也能明白一二. .....

  其中有位年轻的小士兵,从未见过这番场面,甚至都未听闻过,更不知道这帮人是谁,是何身份?

  他想到这里,心中有略些慌乱,仍然是强装镇定,问着旁边的侍从。

  他一直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心中不安,但看看旁边侍卫的脸色,却似乎明白对方身份。

  小侍卫不禁小声的问道:“王大哥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啊?”

  侍卫没有回答,只是拉过小侍卫的右手,在他手上写了两个字,这会儿天色虽然已经暗淡,但是借着火光也能看得清楚,他所写的乃是漕帮。

  ................................................4.8........................................................................................................................................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445章

  虽然他是官兵,但也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

  对江南的漕帮也早有所耳闻,原来这漕帮乃是运送漕粮的水手组织。

  每年都会定期向长安运送南方的粮食,用来供长安粮食开支使用。

  从南方到长安沿途的几个地方都有交粮的任务,但是由于有些地方交粮量较少,所以皆是由南方的船只代运。

  因为各地粮食均由南方运至长安,所以这些粮食被称为漕粮,每年江南各地向长安运送的漕粮定额都有数百万担,再加上损耗,中间征收的粮食可能还要再翻100万担。

  数额巨大,而且支撑着长安数百万人的吃喝,为了方便运送漕粮,大唐官府也规定了一系列的漕运制度,一般15来说,运送漕粮的人都是各地官府的官兵。

  但是因为运送粮食多,所以漕船也通常会保持在数千上万艘以上,每年漕运需要招几万的水手负责运送的漕粮,刚开始都是由各地的官兵担任,但是需要人手太多,会雇用沿岸的水手。

  在不运送时,就将他们截返回乡,但他们这些人都是不事耕地,甚至没有地可耕的平民。

  这一些人数众多,生活也难以得到保障,突然得到了一份工作,也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失去后全家又无进项。

  所以或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抢夺每年漕运的工作。

  他们往往会结成帮派,待工作结束后就组成一支支的船队,向过路的船只索要过路费。

  刚开始只有几个船帮,但是到了随着漕运时间越来越长,沿途参加过漕运的人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船帮,大致数一下也有数百。

  这些人虽然集结成帮,但是手中并不像将士一样拥有精良的武器,而且之前都是给官府干活的,在官府内都有一定的人脉。

  所以当地的官府经常无视他们,虽然忌讳帮派之事,但是也明白他们并无反唐之心,往往听之任之。

  每年征用水手的时候,只会征用水手的姓名,不会谈及帮派的名字,而且组成的漕帮在派遣水手时,也只会用水手的个人名字前往应聘。

  所以在官方文牍上看不到漕帮的名字,但是这位侍卫从小生长在江南,经常看到漕帮向长安北上,所以对漕帮之事略知一二。

  不管知不知道,现在他们是逃不过了,漕帮之人做的如此明显,不交过路费便不准离开,船夫只能摇着船桨到了漕帮人汇集之处,乖乖的交了十两过路费。

  虽然李承乾知道水运难免会出现集结成帮的情况,但这些人太明目张胆了。

  原本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还想和漕帮的人理论一番:“你们又不是官府之人,何苦要我们交过路费,是想造反吗?”

  漕帮的人都要靠这一笔钱生活。他们一般根本不想理会这种毛300头小伙子,但是现在正是他们收过路费,关键之时竟然有人冒出来想搅了他们的好事。

第446章

  下手根本不客气,一个船桨就朝小伙子身上拍去,只将人砸的跪倒在船板上。

  有位蓄着黑黑的胡子,身强体壮站在最大的船上向下俯去,更是大言不惭,对着小伙子耀武扬威:“在这里老子就是王道!”

  “不服的就过来,看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们。”

  几位侍卫看到这人竟敢当着李承乾的面,讲这种大言不惭的话,怒气难当,就想冲上去解决了这个黑脸大汉。

  李承乾将他们拦住:“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赶路,要是在这里耽搁了,就赶不上孩子出生了。”

  跟随李承乾的侍卫,自然知道他回家的急切心理。

  只能按下怒气,这仇等待日后再报,要好好教训这口无遮拦的黑脸大汉。

  漕帮这些人的举动,直接将蠢蠢欲动的人心思都按下来,没人敢再上前挑衅漕帮。

  都乖乖地按顺序把银两交给漕帮之人。

  就这样,他们顺顺利利地过了漕帮的关卡,当然李承乾碍于要回长安,时间紧迫,不想暂时不管漕帮这事儿。

  但是该他打听的事情还是要打听清楚,他坐在船头老船夫的旁边,这会儿船上正由船夫的两个儿子摇桨,所以老船夫坐在一旁指挥他们,一边抽着一根大烟袋。

  “这位老人家,我想问你打听一下这个漕帮的事情,他们出现多久了,每次都要收过路费吗~」?”

  老人家没有先回答,反而扭过头来,仔仔细细打量了李承乾一番:“年轻人这事儿可不是你该管的,这些人背后有人,谁能惹得起他们。”

  “老老实实花钱消灾,全家平平安安的最好。这事儿不该打听的,你别瞎问,要是惹到人了谁也救不了你。”

  要是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面对漕帮这样的庞然大物,当做没看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对李承乾可不是,要不是顾及赶时间,他肯定当场就处理的这几个渣滓。

  但他也知道从老船夫这里估计问不到什么了,老船夫对漕帮这等人讳莫如深,要是查到消息是从他这里泄露的,恐怕他全家都要遭到报复。

  所以对漕帮之事向来守口如瓶,一句话不肯多说,这一次还是看在李承乾的面子上提醒了他几句。

  生怕他们年轻气盛,随意挑衅漕帮威严,反而遭了大难。

  李承乾知道这是船夫的好意,所以也没有再继续打听,就算再问,从他口中也得不到消息了。

  回到船内休养生息,虽然在船上一直坐着,但是长期的颠簸也让让人很劳累。

  在下船的时候,他特意吩咐侍卫再多给老船夫几两,就当报答他多提的几句话,这是一个人对陌生人的最大善意。

  原本老船夫数了数银两,看到多给的,还把多余的银两又递给他们:“.〃老夫虽然是个商人,但无功不受禄,这些银两你们拿回去吧。”

  李承乾直接把银两扔到了老船夫的船内,随即策马而去皮。

  老船夫笑笑对两个儿子说:“收下吧,这年轻人。”

  随机和儿子又乘船而去。

  ..................................(好的的)......................................................................................................................................................

  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第4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