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秦:开局娶了素素 第328章

作者:等不到天明

  把苏文所说的招安事宜说了一遍,末了说道:“沛公可以为沛县公爵,秦皇说了,咸阳和沛县你可自行选择居留之地。”

  刘邦diǎn了diǎn头,对于秦二世不想要他的命感到很满意。到现在,他被李元牢牢牵制住,进退不得。刘邦自己都想不到这种情况下自己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值得苏文大老远的跑来招安。

  一个沛县公的爵位,且是世袭罔替。这种荣宠已经超出了现在的刘邦的认知。他很满意。毫不掩饰的满意。

  既然主将刘邦都满意,那就没有人说其他的。毕竟军中大多数人都是跟随他们从沛县出来的。沾亲带故。真的硬扛下去,恐怕死伤不少,没法和父老乡亲们交代。

  大事敲定,信使的来往自然就不少。武关城和刘邦军队仿佛搞起了联谊会一般,信使穿插。

  行宫之中的苏文对眼前的形式很是满意。他很庆幸自己是在刘邦没有滋生出野心之前就把他招安了。一旦刘邦成长到后期,那是绝对不可能招安的。别说他,就是萧何、曹参等人,如果到了后期,想要招安也是断然不能。

  如今一招棋走对。形式一片大好。

  当刘邦决定投诚的消息传开之时,无论是城外的叛军还是城内的大秦军民,都异常高兴。整个城中热闹非凡,仿佛过年一般。

  选了个良辰吉日,李元带着大秦甲士来到刘邦大营,先是下了军中所有人的兵刃武器。然后让那些曾经的叛军列队,各自安守在自己的本阵大营之中,不得随意走动。

  刘邦和他的核心人物全都坐上了秦二世准备的高大马车,进入武关城。

  这一次和上次不同。整个武关城门张灯结彩,更是夸张的在地上铺了一条红毯。这红毯一直延伸到武关城内。

  大秦二世皇帝嬴苏文此刻就在红毯的尽头,武关城的瓮城之中,搭建了高台。迎接这一波投降之人。

  对刘邦的这群手下,苏文简直是太爱了。这些人中,没有一个废物。没有一个庸者。现在他们肯投降,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站得更高。如果自己能让他们走上更高的位置。这些人就会绽放出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历史光芒。

  刘邦一行七人前来,苏文端坐高台之上。远远就看到了见过面的刘邦和樊哙。依然是刘邦在前,樊哙站立在刘邦身后,仿佛护卫一般。只是这一次樊哙手中没有了大刀。

  在后面的车中是陈平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两个人都是文官打扮,苏文参照着陈平猜测那人应该就是萧何。

  再往后是三人一车,雄赳赳的站立在车上,都是武将打扮。苏文知道这应该是刘邦麾下的曹参、周勃、和灌婴。只是到底谁是谁,苏文分辨不清。

  进入了武关城,见到了前面高高搭起的收降台,刘邦一抬手向着引路孟夯一抱拳说道:“请将军停了车架,我们既然是受降,还是步行到受降台前々」。”

  李元在接受刘邦的大军,这次是孟夯跟着苏文前来。他久在参赞府中看到蒙恬蒙毅李斯等人指diǎn江山,见识也算多了,diǎn了diǎn头,觉得刘邦这个人也算知道进退。

  车架停下,刘邦带着身边的六人低下头趋而向前。

  来到高高的台前,刘邦毫不犹豫,直接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叛臣刘邦,感激陛下厚恩,前来受降台领罪受降。”

  苏文看着刘邦,内心不禁赞叹这家伙是个人物。从一个敢于造反的将军立刻就成了现在这样儿,当真是能屈能伸,无怪乎项羽那种人干不过他。

  “沛公别来无恙。”苏文站在高台之上,淡定从容的开口说道。

  刘邦听了声音,微微觉得耳熟,忍不住抬起了头。在他身边的樊哙同样抬起头。

  只见高台之上,身穿黑底绣金龙袍的青年高高在上,脸上带着淡然的笑意,眉宇间甚有英气,腰间更是挂着一柄长剑。

  樊哙只觉得秦皇眼熟,而刘邦却已经想起,他看了看苏文,终于还是把一句秦胡公子压了下去。

  当年为了争夺武灵遗宝,他带着樊哙和苏文在戚家庄早就已经见过一面。突然想到当时自己和樊哙商议,觉得那秦胡公子是个英雄人物,想要收为自己所用,如今时移世易,竟然是这般境况,忍不住再次低下头。

  樊哙终于也认出了苏文就是当年的秦胡,他性子直爽,顺口说道:“.ˇ秦胡公子”

  苏文从高台走下,笑道:“二位将军还记得秦胡公子,朕应该觉得荣幸才是。”说话间他已经走到了台下,孟夯立刻站到了他身边。另一边蝶翠也紧紧跟随。

  苏文伸手先拉起了刘邦,然后走过去,拉起了樊哙。在扶起陈平之后,苏文扶着陈平身边那四十多岁带着三缕胡(了钱好)须的男子说道:“朕如果没猜错,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吧”

  萧何一躬身,抱拳说道:“陛下谬赞,小人不敢当。”他此时只不过是刘邦帐下的一个小官,大名鼎鼎的确谈不上,可不知道为何李元说秦皇指定要见他一面。

  苏文向后走去,依次扶起了后面三人,也知道那三人中身材最矮,略微消瘦的是曹参。那个个子高高,健壮的是周勃。而中等身材却显得浑身力道彪悍无比的正是灌婴。

  都认识了一圈,苏文才回头,拉着刘邦的手,走上高台。

  到了高台之上,苏文坐下,刘邦等还要跪却被他制止住,高声说道:“今日这台,不叫受降台,而是封功台。”

  封功台刘邦等人心中疑惑让。

  “卿等深明大义,不为一己私利而陷百姓于水火,毅然投诚,这就是大功劳,当封赏。”苏文一本正经的说道。.

第514章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傻子,他们到底是该封赏还是该惩罚,心里都有数。收降不论罪,已经是恩。如今提到封赏,那就是厚恩。而这件事是由秦二世亲自来办,那就是皇恩浩荡。

  刘邦为首的几人再拜而谢。

  苏文看着几个人,了头。他的心中有一盘大棋。这盘大棋的思路随着天下的粗定而越来越清晰。他需要的是国家安定的时间。

  一旦刘邦投降,剩余的那些人除了项羽之外,别人不足为虑。什么所谓的六国后裔,就是一群败了家的丧家之犬,有什么能耐和朕争锋。

  封功台上,苏文当场册封刘邦为沛县公。

  按照李元等人的意思,是把刘邦送到巴蜀偏远之地,做一个县公。但苏文不这么想,如果那样做了,聪明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些望风之人,想投降的人,都会犹豫。

  刘邦的投降,苏文已经想好了,沛县公不过是个地方上的公爵,位高无权。如果他够聪明,就这样安稳一世,做个太平公爵,就当是大秦养活他了。至于沛县,他会放一个厉害的县令来钳制刘邦。

  萧何、陈平等人,并未立刻封赏。这些人都是人才,需要带回咸阳,该重用的重用,该放到军中的放到军中。

283  武关的一切都很顺利。

  苏文借着武关大搞活字印刷的事儿,直接让李元印刷了一匹宣传刘邦、韩信等人投降的报纸。这些报纸被快马连夜分发的全国各地。

  韩信、刘邦投降的消息就在大秦第一份不成熟的报纸上被大肆宣传。那印制报纸的工匠吸取了当初宣传单的办法,为了照顾一些不识字之人,在报纸上竟然配上了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大秦皇帝的威武恩义。

  几乎是数日之间,一些股的散乱反贼纷纷销声匿迹,就地解散。剩余五国之中。其余四国自问无法抗衡大秦堂堂王师,都把心思想到了霸气无边的项羽身上。

  这就导致败退彭城的项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原本高傲的不可一世的六国后裔纷纷拜入项羽麾下,项羽的人马几乎在几日之间就壮大到原来的数倍之多。就连盱台的楚王都给项羽发来国书,称当初识人不明,错用了宋义。要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主导伐秦。

  此情此景。项羽怎么会同意楚王的辞。他痛斥了楚王的来使,命力士割了楚王使者的鼻子,这才赶出了彭城。

  在范增和跑来的张良大力劝阻未果之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把魏、齐、韩三国的后裔分封为王,唯独楚王被他孤立起来。

  这三国之王的封底都在大秦腹地,可谓有名无实。项羽却美其名曰,封地自取,有能耐者多拿,没能耐的少拿。实在拿不到的。那就不配为王。

  白了,除了他西楚霸王,别的所谓王,都是空有其名。

  张良和范增多次苦劝,却被项羽讽刺的体无完肤。

  范增自从跟随项梁出征之后,项梁战死,项羽就对他日渐冷漠。再加上钟离眛、虞子期项梁都是看了范增的信号才冒然进兵,被章邯所杀。项羽更憎恶这个老不死的。

  至于张良。项羽只道他是个喜好黄老之术的方士文人,对他所的话。听的多,信的少。更是在张良对军政战略提出意见之时,总会拿他诈取武关失败,害的刘邦进退两难来事儿。

  张良及其郁闷,想要离开楚军大营,却发现天下间除了项羽。已经没有英雄。他咬了咬牙,还是继续留在项羽身边,希望和范增一起配合,能动项羽。

  诸王被项羽架空,大军在握的项羽再次雄心壮志。认命虞子期为先锋。钟离眛率领大军左翼,猛将龙且率领大军右翼,自己作为中军,浩浩荡荡的从彭城开拔,向着邯郸方向扑去。

  范增和张良苦劝项羽既然和楚王已经翻脸,就应(bgdi)该先灭了楚王,再兵发武关。既免除了后顾之忧,又因为武关刚刚收降了刘邦,戒备松懈,正适合突袭。

  可项羽却笑两个人太蠢,被秦军吓怕了。他认为应该兵发赵地邯郸,攻击韩信。因为秦军主力在赵地,若想毕其功于一役,必然兵发赵地。

  何况邯郸北方有自立的燕王呼应,到时候霸王大军一道,被分割开来的燕军遥相呼应,里外夹击,韩信就是有通天之能,也会败亡。

  更何况挥军杀了楚王为师出无名。若霸王帅军北上的时候,楚王先出手,就给了他灭掉楚王的机会。到时候杀的楚王哑口无言,天下豪杰挑不出毛病才好。

  项羽的也有道理,张良范增无法服西楚霸王,只好日夜谋划,如何联系燕国,使得他们出兵和楚军联合攻打韩信。为项羽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

  张良更是处心积虑的和范增研究之后,派出了使者给楚王熊心。明面上是要和熊心达成和解意向,实际上是要引诱熊心攻打西楚霸王项羽,好找到一个消灭熊心的借口和机会。

  当张良的信使到达楚王熊心那里,了种种鼓惑语言之时,熊心的确动心。整顿大军就要偷袭项羽后方。上柱国陈婴还算有些头脑,力谏楚王不可造次,恐怕授人以柄。

  无奈熊心年少气盛,眼中只看到消灭项羽的绝好机会,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的大军刚刚起兵,项羽那边就已经得到了风声。

  项羽原定计划不变,只是右翼大将军龙且挥兵迎战楚王熊心。

  不过月旬,熊心就被龙且大败。在陈婴的保护之下,仓皇逃走。可怜楚国兵将再次被龙且收编,壮大了项羽的军队。

  熊心渡江逃到盱台,盱台令却把他和陈婴擒拿,削了首级,直接送到项羽大营之中,向项羽表示了衷心归附的意思。

  一时间,项羽风头无两。

  浩浩荡荡的西楚霸王大军就这样烟尘四起的杀向了邯郸。

  这数月的之间,韩信已经把赵地平复,邯郸再也不是一座孤城。项羽大军沿途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攻破城池无数。

  项羽恼恨赵地百姓归顺大秦,骂他们反复无度是人之国。每破一城,必屠之。

  一路下来,西楚霸王的军队被逃难的百姓形容成魔鬼军队。骂声不绝于道路。项羽的人气大跌,民心尽丧。

  就在它一意孤行的时候,老天爷突然又狠狠的抽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第515章

  原本张良派人去燕国做说客,试图说服燕王在北边配合项羽,给韩信来个外焦里嫩,最好是把赵地的秦军给一勺烩了。可韩信早就料到项羽会打燕国的主意,严令军队戒严,查处往来人员。张良的说客刚刚进入赵地,就被韩信的人给拿住,包括张良那封充满煽动性的书信,完全都落在了韩信的掌握之中。

  韩信立刻杀了张良的信使说客,又亲自派人给燕王传信,拿刘邦投降的报纸给燕王观看。同时和北方边关守将王离协商,做出两路大军在项羽到来之前要灭掉燕国的态势。

  燕王本来就想混个小王当当,并不是真正的燕国后裔。也没有什么修复宗庙,建立社稷的心思。竟然在两路大军的威胁之下,匆匆忙忙的交降书、递顺表。来了个投降了事儿。

  韩信言而有信,把燕王投降的消息上报给了朝廷。果不其然,朝廷没有让降者失望。要求燕王和手下众臣前往咸阳,各有封爵。燕地军兵则各自散了,分给土地,安心务农便不追~究。

  自从苏文收了刘邦回到咸阳之后,那些掌握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工匠就直接成了皇家御用工匠的师傅,把个活字印-刷搞的风生水起。

  经由苏文钦定,有大秦博士之首叔孙通和老伏完管理,成立了大秦第一个皇家报馆。所印出的报纸,专门报道国家大事儿,如同后世的新闻日报。只是大秦交通不甚发到,信息流传的慢。所以这日报就变成了旬报。每-十日刊登一次。

  现如今这燕王投降的消息也完全的刊登在了报纸之上,甚至还有宫廷画匠把苏文召见燕地降臣的画栩栩如生的画到了报纸之上。

  项羽拿着报纸。看到燕国投降的消息,脸上一阵阵发热。他愤怒的撕扯两下。就把自己手中的报纸撕成碎片,扔了一地。

  当初他不听张良和范增的说辞,去攻打武关,以为可以和燕国联手,夹击韩信。没想到燕王竟然在这节骨眼上投降了。

  项羽心头有草泥马疯狂飞过。

  他的三军如今刚刚进入赵地就已经连下数城,如今楚军士气正旺,绝对不能让这个消息影响了士气。项羽虽猛但是不傻,他也是个优秀的军事家。

  看到张良和范增也一脸阴沉的坐在下方,项羽的心里就不顺。这两个家伙的意思从来就没有和老子一致过。突然一道灵光闪现在项羽的脑海之中:张良派出使者之后。燕王就投降了秦。也并不见使者回来报告。这事儿难道是张良一手促成

  项羽摇了摇头,张良和范增是否真的有猫腻,他现在没有证据,不好追究。首先是要稳定军心。

  在项羽的将令之下,楚军三军集结。

  项羽登上高高的将台,用犀利的目光望着下方三军将士。除了先锋虞子期,左右两翼的钟离眛和龙且都在战马之上,盔明甲亮。

  “我楚地的男儿们,如今燕地的小人背叛了盟约。投降了暴秦。这个消息想必你们已经有所耳闻。现在本帅就亲自告诉你们,这是真的,你们怕了么”项羽拳头攥的嘎巴响,声音如同海浪一般传播出去。

  “不怕”楚人本就凶悍。如今在龙且和钟离眛的引导之下,齐声高呼。

  “对,不怕。燕国的懦夫认为没了他们我楚国男儿就会后退。他们错了。我们勇往直前。一举拿下邯郸。然后取道函谷,直下咸阳。好不好”

  “好”

  “生擒苏文。到时候我们再咸阳城烧杀三日三夜,好好痛快一下。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