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张三丰,以理服人 第244章

作者:无名道士

“扶苏向张真人敬酒,祝张真人收得高徒。”

说着,他端起酒杯,向着张三丰拜了拜,这才一饮而尽。

“贫道化外之人,承蒙公子错爱,谢过公子。”

张三丰淡淡说了一声,也不回礼,自顾自地饮了一杯。

众人皆不以为意。

似张三丰这等世外高人,就该如此洒脱。

虽天子(bhaf)来而不奉召,公子敬而不举杯,才是世上真神仙。

扶苏将目光转向伏念。

“久仰小圣贤庄之名,适才急着见张真人的妙法,却是还没有好好看看小圣贤庄。”

既然有张三丰在此,原来的许多计划,就不得不推倒。

但扶苏也不愿白跑一趟,好歹仔细参观一下这天下闻名的小圣贤庄。

伏念闻言,连忙起身。

“公子请随我来。”

众人便从剑道馆走了出去,来到小圣贤庄的后院之中。

只见眼前小桥流水,蒸气腾腾。

花叶草木在侧,瑰丽精巧的几处建筑,掩映其中。

扶苏不由得赞叹。

“小圣贤庄不愧是天下儒宗,果然气象万千。”

就在这时,一只飞鹤从外面飞来。

轻鸣一声,盘旋飞舞。

落在院中最高的阁楼之上。

扶苏望着阁楼。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是招贤之声。”

“如果我没有猜错,此楼定是贤士汇聚的场所。”

伏念拱手。

“公子高见,那里正是小圣贤庄的藏书楼。”

张三丰微微笑了笑。

众人便一齐向藏书楼走去。

迈入藏书楼,只见里面大堂中空,直通楼顶,高达数十丈。

周围皆是书架,分作无数层,放满了各式书籍。

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都有一些改变。

小圣贤庄的书架上放的书籍,也都是纸质书,而非竹简。

如此之多的书籍,小圣贤庄的书籍库藏,还真是够丰富。

扶苏赞叹。

“子曰:郁郁乎文哉。”

“诚不我欺。”

伏念便向众人介绍。

“此处是我儒家历代先贤经典。”

“此处是道家典籍。”

“此处皆是农桑之书。”

……

张三丰拿起一本道家典籍,看了一下,顿时微微皱眉。

原来这上面所用的文字,他根本就看不懂。

这应该是秦统一之前的六国文字。

扶苏拿起一本书来,看了一眼,也是脸色大变。

“伏念先生,始皇帝陛下平定六国之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

“命令即刻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统一使用秦国小篆。”

“这一点,伏念先生应该知道吧?”

伏念拱手。

“是,伏念知道。”

扶苏脸色微微一变,将手中的书籍轻轻放下。

“那为何这藏书楼中的书籍,还是原来六国的文字呢?”

此言一出,藏书楼中的气氛,顿时变得有几分萧杀。

不尊号令,便是大不敬之罪。

大秦帝国统治之下,绝不允许有什么人,什么势力,敢凌驾于帝国之上,不遵帝国命令。

对于张三丰这等高人,扶苏可以忍。

但什么时候,小圣贤庄也视帝国命令于无物了吗?.

第231章

大秦初统,以铁血治天下。

任何敢反抗大秦统治的人,都被无情的杀死,镇压。

秦律严苛无比。

六国初统。

这个时期,移风易俗,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便成~了大秦最大的国策。

而小圣贤庄这样做,无疑是公-开与帝国法令对抗。

若严格按秦律来治罪的话,小圣贤庄上下,皆是重罪。

伏念拱手,弯腰而拜。

“儒家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的渊薮。”

“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

“方可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扶苏冷冷一笑。

“伏念先生,可知道始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吗?”

伏念心中一惊。

“始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猜测。”

扶苏看了他一眼,将手中的书籍放下,走了几步。

“文乃心生,文不一,说明心不一。”

“对于帝国,就是最大的威胁。”

“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延绵数百年。”

“根源就是人心纷乱。”

“始皇帝陛下深鉴如此,所以制定此国策,以期四海一心。”

“这才是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

“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苏目光如电,盯着伏念。

眼神之中,闪过一道厉色。

颜路和张良对视了一眼,心中皆是担扰不已。

就连一向淡定的荀况,目光深处,都掠过一抹扰虑。

此事非同寻常,触及到大秦最深的忌惮。

就在这时,张三丰忽然开口。

“伏念先生,贫道倒是对你们藏书楼中的书,十分感兴趣。”

“这些都是六国的精要,其中也有不少道家典籍。”

“贫道的武当山,也建了一个藏书楼,正四处收集经典书籍。”

“贫道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令庄中弟子,将楼中的书籍,全部誊抄一遍,给贫道的武当山送去一份。”

“至少抄录书籍所需要开销,自然都由贫道承担。”

此言一出,无疑是帮伏念解了围。

伏念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传播知识,本就是小圣贤庄立身之本,张真人的请求,伏念岂敢不从。”

“伏念这便令庄中学生,将所有藏书,全部誊抄一份,送去武当。”

扶苏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旋即,他大有深意的看了伏念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