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家的熊孩子 第170章

作者:大明永乐

第162章

小汤山。

马哈木大帐。

大帐中央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小汤山地形图。

马哈木站在首位,包括脱脱不花在内的其他大汗皆立在其侧。

马哈木抚摸着桌上的地图,脸上扬起了一抹冷笑,

“朱棣有大军六十万又如何,我率兵十万直逼应天。”

“那些明军还守在榆木川庆祝大捷呢。”

“殊不知,应天府已然成为了我们砧板上的一块肉。”

马哈木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

“大明江山唾手可得。”

脱脱不花神情也有些激动,

“若是我们能一举攻破大明,恢复黄金家族的荣光。”

“我脱脱不花愿率鞑靼部尊你马哈木为天下共主!”

脱脱不花说完,帐内其他大汗纷纷附和。

“我也愿意!”

“我们也是!”

也先的死就是明军为北征决战吹响的第一声号角。

马哈木当日就割破手指与帐内草原各部众结下歃血之盟。

众人皆知马哈木已与朱棣结下了血海深仇。

以马哈木阴险狠辣的性格定然会拼尽全力给明军致命一击。

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马哈木第二天就下令全速秘14密撤兵。

他吩咐三部大军,每两千人一队,慢慢撤退,令将士们绕远路一路东下行至海西女真。

从海西女真处借兵一万后,又率众奔至建州女真。

也不知马哈木给建州女真贝勒许诺了什么条件,对方竟借出两万精骑,甚至还说服了高句丽开国门让路,助马哈木直取应天。

马哈木听着众人的附和,脸上扬起了一抹激动的笑容。

潜伏二十年,与朱棣大明僵持半年,咬牙苟且筹谋数日。

终于到了连本带利讨回来的时候了!

马哈木阴冷一笑,他看了一眼地图沉吟了片刻,随后指着地图沉声道,

“这小汤山是明廷在应天府外的设置的军事重镇。”

“此地以易守难攻闻名。”

“是为宝地。”

“即便是朱棣给他那些明军插上翅膀,跑死快马玩朝发夕至那一套前来驰援。”

“我们也能借助地形优势让明廷援军溃败。”

马哈木脸上闪过了一丝狠厉,

“在朱棣的地盘上重创明军。”

“哼。”

“是时候让这夜郎自大的天朝大皇帝吃点苦头了。”

说着,马哈木狠厉着一张脸扫视了一眼众人,阴沉道,

“以我对朱棣老儿的了解。”

“他不会允许他的太子在应天拥重兵把持朝政的。”

“应天府的守军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人。”

脱脱不花赞同点头。

帐内顿时响起了一阵骚动。

有人激动道,

“那这场仗我们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赢。”

“是啊是啊!”

“若是打赢了,大明那些金银珠宝、牛羊、女人,都是我们的了!”

“部族再也不用到处迁徙了!”

......

马哈木阴冷的脸上扬起一抹狠厉的冷笑,

“诸位。”

“即刻整兵,事不宜迟。”

“今夜子时,我们就出兵攻下应天。”

脱脱不花皱眉,

“我们才刚到小汤山,将士们一路长途跋涉气都还没喘匀,现在就整兵,是不是过于仓促了。”

马哈木冷哼道,

“汉人有句老话,叫做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战场上瞬息万变,我们现在浪费的每一刻钟,都可能会有一批明军赶去援驰。”

“现在出兵,无法喘息的不会是我们,只会是守在应天的那一堆酸秀才!”

脱脱不花闻言沉吟了片刻,随后看着马哈木点了点头。

他们这些人,只有马哈木最了解明廷。

而且到了现在这种境地,除了听马哈木的,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

入夜。

马哈木穿着盔甲坐在马背上,神情狠厉凝眸看着远处应天的城门,身旁立着骑马的脱脱不花和其他一众大汗。

马哈木沉声道,

“今日攻城,就由我们瓦剌大军做前锋。”

脱脱不花闻言脸色微变。

你马哈木打的好算盘。

这应天府人少易攻,若是成功攻下来。

你瓦剌大军率先进去劫掠一番,把该抢的都抢了。

我们鞑靼女真这些部族,恐怕也只能跟在你瓦剌身后喝点汤了。

脱脱不花斜睨了马哈木一眼没说话。

马哈木冷笑一声,朝着身后挥了挥手,

“木也。”

被称作木也的一个男子从马哈木身后走了出来。

“大汗!”

马哈木点头,

“你做前锋,子时一到,便率两万瓦剌精骑全力攻城。”

“若是一举拿下应天,本汗将那云公主嫁给你。”

木也一怔,随即面上大喜。

这那云公主年纪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其母素有草原第一美女之名。

那云公主继承了其母的美貌,即便现在年纪尚小,但其花容月貌之姿仍让一众草原青年男子趋之若鹜。

木也垂涎那云公主美貌甚久,现下一听马哈木这话,想都不想,直接激动应声,

“木也领命!”

说罢,便一脸激动的转身朝着马哈木身后走去。

小汤山外星火点点,马哈木等人蠢蠢欲动,有条不紊。

而此刻的应天府内,是一片慌乱。

因保卫应天大战一触即发,今日应天的宵禁也就早了些。

不明状况的百姓被一众锦衣卫赶回家,皆是有些气闷。

而朝中有些关系的人则早早收拾好了金银细软准备随时逃命。

应天府街道倒还是往常的样子。

许是太子府一众人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应天府内并未引起什么慌乱。

此刻的皇城内,太子爷正焦头烂额的哆嗦着身子在兵部来回走动。

连带三杨在内的兵部一众大臣面上也都带着焦急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