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家的熊孩子 第240章

作者:大明永乐

“族长别让他们给看轻了。”

老谋深算的白靖西饶是如此,也想不到其他好办法,特别是还有世族其他小辈才旁边起哄,脸上全是促狭的笑容,一副迫切想要看到他出糗的模样。

白靖西还能有什么办法,瞪了那些小辈们一眼,他又不能像钱光济操练那群士兵对待他们,只好用眼神震慑。

然而小辈们却是天不怕地不怕,酒壮怂人胆,脸上满是看好戏的模样,弄得白靖西骑虎难下,最后只好抱起酒坛。

欢呼声越发浓烈。

朱高煜高坐在首位,熊熊篝火映照着他的脸庞,看着众人其乐融融,他也展露出来笑颜。

也不是没有人大着胆子灌他的酒,只不过想到朱高煜的年纪,众人还是放水了,更何况拥护朱高煜的人何其多,若是真有人,只怕还没靠近就被众人拦下来灌酒喝趴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朱高煜喝酒喝得最少,幽深的眸子里一片清明神色,夜色如墨,渐渐变得浓重起来,仿佛成为了他瞳孔里的缩影,然而百姓们的热闹却并不减少。

篝火熊熊燃烧,一直到天明,烟灰散烬,众人这才渐渐散场。

这样的热闹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便到了朱高煜要回归朝廷的时候。.

第242章

众人都有些不舍,一路将朱高煜送至了郊外,沿途有不少百姓加入,从先前只有数十人,渐渐演变成上百人,最后全城都来送行,排成了条长龙,可想而知朱高煜有多高的人气。

看着身后百姓们不舍的脸庞,朱高煜有些无奈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家就在这里停下吧。”

“殿下这是自家的鸡蛋,我们没什么东西好送给你的,小小心意,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有个大娘忽然从队伍里走出来,大着胆子开口,只见她浑身上下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看起来还有些不合身,虽然如此,却是洗的发白,十分干净。

她面容苍老,手上满是厚茧,显然家境并不好,这一篮子的鸡蛋,可能是她最拿得出手,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大娘局促的搓了搓手,似乎是担心朱高煜嫌弃不肯接受,嗫嚅着开口道:“我家男人被倭寇残忍杀害,多亏殿下驱逐倭寇,为他报了仇。”

“拿来吧。”朱高煜亲自接过那一篮子鸡蛋,大娘如14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还在不停的点头哈腰,嘴里念叨着感谢的话语。

其他百姓面面相觑,顿时不再藏着掖着,有的人拿出了自己种的青菜,还有人拿出了养的无比肥美鸡鸭,总而言之东西也许并不值钱,但众人的那份心意却是赤诚可见。

“殿下这是我自己做的干粮酱菜,味道很好,你们可以在路上吃。”

“这是刚刚钓上的新鲜活鱼。”

“殿下......”

不过眨眼的功夫,朱高煜的亲卫身上便挂满了各种农家特色,原本威风凛凛的红缨盔甲瞬间淹没于各色青菜中,乍看还以为是会移动的树。

他们左手还拎着鸡鸭,右手提着鸡蛋,身上哪里还有御前侍卫的气势,一根鹅黄色的羽毛从头顶缓缓飘落,不知道是从哪只鸡身上掉落的。

这副打扮说是去赶集都有人相信,朱高煜顿时哭笑不得,“谢谢各位乡亲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哪怕再不舍的梁王殿下,百姓们还是停下了脚步,目送着朱高煜的远去,却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无声的望着,像是在举行某种虔诚的仪式。

山峦叠嶂,绿影重重,朱高煜等人的身影渐渐化作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一望无尽的翠色中,直到再也看不见,百姓们才渐渐散去。

在众人眼里,朱高煜就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活神仙,自此以后,沿海百姓的家中都给朱高煜树立起了长生牌,几乎是虔诚无比的供奉着,把他视作如同守护神般的存在。

此时,朝堂上。

相比于朱高煜这边进展一切顺利,朱棣的心情却有些不好了。

四根盘龙大柱分别屹立在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龙首正对朝堂上,端的是一副气势恢宏的模样,两列大臣分别站在两边。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太子和皇太孙朱瞻基等人,分别站在最顶端的左右两侧,颇有一副分庭抗礼的架势。

“天天跟朕嚷嚷着没钱,我倒是要问问你们,每年国库都拨了那么多钱下来,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莫非都被你们中饱私囊了不成!”

随着最后一个字的落下,朱棣气的一甩袖子,目光不善的看着底下的人群,朝臣们顿时跪倒在地。

“请陛下恕罪。”

原来刚才户部侍郎上了道折子,内容无非不就是,又要修建什么东西,需要花费巨大,但是户部却没有银子,总结一句话,就是伸手找朱棣要钱。

“我看朕的国库都要被你们掏空了!”

朱高燧行礼道:“父皇息怒,这毕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抵御那些草原异族,每年北方防御工事修建,都要投入大部分。”

“再加上今年江南地区多天灾,百姓的收成并不好,为了避免发生动乱,朝廷只好暂时减轻赋税,户部那边根本收不到什么银子,也难怪会如此紧缺。”

户部侍郎感激的看了眼朱高燧,满脸都是苦涩,曾经这个职位人人吃香,但现在却是块烫手的山芋,按理来说户部应该是最有钱的那个,现在却成了最穷的。

朱棣神色平静的看了他们一眼,语气却是更加低沉,“难不成朕能给你变成银子来?天天和我在这里哭穷。”

户部侍郎倒是想变出银子,奈何实力不允许。

一通奏折看下来,没有几个好消息,朱棣倒是看了满肚子的气,看着他紧皱在一起的眉头,里面的褶皱几乎能够把蚊子夹死。

识相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触霉头,太子却选在此时小心翼翼的开口,“陛下,这里是草原那边送过来的折子。”

“草原那里?”朱棣挑了挑眉,褶皱消散了几分,“拿过来看看。”

原来草原上经过上次的 大战后,也许是被明朝打怕了,草原各方势力纷纷上表请求明朝庇护,希望能够归降之后,在草原上自立为王,能够拥有独立的自主权利。

说起来,和以前依旧没有改变多少,换汤不换药的那种,虽然是明朝的附属,每年按时上贡,但是内部的权利还是由他们自己掌控。

“如今各部的使臣已经带着降书出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应天乞降归顺。”

“我觉得上次大战,我军虽然伤亡较小,但是依旧造成不少损失,如今草原各部投降,倒不如接受他们的归顺,一来表明我朝的宽厚,二来我军也可以休养生息。”

太子一开口,以他为首的内阁还有部分文武大臣也紧随其后,“臣附议。”

朱高燧还有朱高煦对视一眼,眸中波光流转显得有几分诡谲。

朱高燧对一个站出来反对,“儿臣并不赞同。”

若是接受草原各部的归降,他们两人还如何建立功勋,如何动摇太子和朱瞻基的地位。

只怕到最后连手上的兵权都要交回去,权利最后被太子慢慢架空,他们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第243章

何况他们两人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手上掌握如此多的兵权,若是不趁机好好干出一番事业,实在是对不起这些兵力。

其实当初要不是在草原上,有朱高煜那小子掺和,只怕汉王和赵王会更加得意,光凭他们的战功赫赫,朱棣又在病重之中,争一争那个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只可惜,到底功亏一篑,如今朱高煜不在,两人还不得抓着这个机会搞事情。

“草原狼子野心,切不可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各部落多次骚扰我国边界,动辄抢夺财宝,又或者侵占我朝土地,这些年来一直蠢蠢欲动,其野心昭然若知。”

朱高燧也站出来说话,“二哥说得对,说不定投降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等到修养过来,将会再次调转枪头,对我国边界进行侵犯,皇上切不可养虎为患。”

“两位殿下所言极是。”汉王、赵王这边的人也纷纷开口助阵,“非我族类,其心必诛,草原各部和我明朝纠纷已久,岂能相信他们说的话。”

朱瞻基有些忍耐不住,“二叔、三叔这说的是什么话,如今好不容易战事停止,士兵能够修养,你们却非要挑起争斗,到底是何居心。”

朱高燧冷冷一笑,“太孙,我倒要问你一句,诬陷长辈究竟是何用意,莫非太子就是这么教你的么!”

“当初皇上正是因为那些狡猾的草原人受伤,甚至差点还有性命危险,你不想着报仇也就算了,怎么还帮他们说话。”

“皇太孙难免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说不准是上次战争被吓破了胆子,所以不想战斗也情有可原。”

朱高煦看似和稀泥为朱瞻基说话,然而话语之中无一不是贬低的意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只把朱瞻基挤兑的说不出话。

朱瞻基气急,正想要上前好好辩论一番,却被太子察觉按住了手,不动声色的朝着他摇了摇头。

太子看着坐在主位上的朱棣,只见他神情平静,没有任何波澜,让人猜不出他此时的想法。

对于自己的父皇,他是最了解不过,喜怒不形于色,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秒会做什么,更是无法揣摩他的心意。

“皇上,儿臣认为这次各部派遣使臣来到应天,可谓是诚意十足,如今好不容易偃旗息鼓,如果再掀起战事,不管是国库还是士兵,只怕都不容易吃得消¨‖。”

“倒不如接受他们的归降,这样皆大欢喜,而且短时间那些部族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至于日后如何,可以看情况处理。”

“大哥这么帮使臣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给了你多少好处,知道的呢说你宅心仁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草原各部私下里有来往。”

私通外部,可是大罪,搞不好众人还以为太子要谋反,虽然知道太子并没有理由这么做,可终究是让人心存疑虑。

太子脸色一变,猛地看向朱棣,只见他黑黝黝的目光正好落在自己身上,额头顿时冷汗直冒,径直跪倒在地上,“二弟谨言慎行!”

“儿臣只是觉得,和平得来不易,更何况之前在战争中丧失了那么多的人,应该好好安抚百姓,稳定军心才对,若是在短时间内再掀波澜,只怕不利于朝堂稳定。”

朱瞻基也连忙跪倒在地上,“父亲赤诚之心,日月可鉴,绝对没有半点私心,无一不是为了皇上还有朝廷百姓出发,还望皇上圣明。”

朱高燧挖了一个大坑,他心中实在是气不过,顿时计上心来,立马反击道:

“倒是有些人,动不动就要挑起战事,到底是真的为皇上报仇,还是另有私心,想要在军中发展自己势力,从而掌握兵权呢,以达到自己不为人知目的。”

太子察觉到朱棣的目光移开后,压在身上无形的大山终于消散,背后的冷汗早就浸湿了衣衫,他松了口气,然而却不敢放松。

此时的汉王和赵王却是承受了莫大的压力,朱棣正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两人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实在是冤枉,儿臣只是想为父皇分忧而已,无端却遭受这样的污蔑。”

朱高燧和朱高煦立马发挥出精湛演技。

“如今我军明显处于优势,草原势弱,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何不一鼓作气,覆灭草原上的所有势力,将草原纳入我大明的板块中,扬我国威,显我实力!”

“.~若是放过了这次机会,等到草原养好实力,难保不准他们会再生心思,像以前那样侵扰我国边界,我们岂不是放虎归山,白白浪费了这次好机会。”

不得不说,朱高燧的这几句话,说到了朱棣里的心坎去,他乘胜追击道:

“而且皇上不是总说国库空虚么,若是能将草原一举拿下,他们的财富填充国库,何愁没有银子,也正好补贴之前因为战事损耗的银两,可谓是一举两得。”

此时的朱棣显然已经有了动摇,身为一代君王,谁不希望在自己的统治下能够开疆扩土,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将土地尽数收纳自己版图中。

太子一看他的神情,心里便暗叫不好,“如今再发动战事,只怕没有足够的(钱赵的)粮草和财力支持,还请皇上加以考虑。”

此时的大臣们也分为了两派,一派以太子为首,并不主张战事,应该接受草原各部归降,一派以赵王为首,极力主张,希望皇上能够下令,立马出兵草原。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你来我往,偌大的朝堂竟然如同菜市场般热闹。

看着都快要打起来的臣子们,朱棣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终于开口,“够了!”

众人像是噤了声的鹌鹑,瞬间不敢再多言奋。

“吵吵闹闹的像什么样子。”

大臣们顿时跪倒一地,“请陛下恕罪。”

“我觉得赵王他们说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