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家的熊孩子 第264章

作者:大明永乐

“万万不可!”太子是最了解朱棣的,一看这副表情就知道他颇为意动。

“东瀛乃是弹丸之地,且国土狭小,本土人民生活多年,就算我们占领也是弊大于利,路途遥远不说,补给尤为困难,况且海战并非我大明军队擅长,又是在别国的海域里,地形并不占优势,我们先天便落了下风。”

杨士奇等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也是如此想法。

“太子所说,也是我等忧虑,东瀛熟知地形,且常年生活在海上,伴海而生,虽然数量不占优势,可若是利用地形等因素,完全可以消灭这其中的差距,甚至我军还极易吃亏。”

杨荣也出声附和道:“还请皇上三思,都说穷寇莫追,我军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优势,可别因小失大,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兵部那些人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文臣,一个个胆小如鼠不说,还满口大道理,说的那叫冠冕堂皇。

“几位大人也太危言耸听了点,难道没有听说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么?东瀛野心昭然若知,此次投降不过是碍于大明威严,未必是真的想要臣服。”

杨浦摇了摇头,“此话差矣,不管是否真心臣服,至少他们递了乞降书,从长远角度来开,东瀛这块骨头不好啃,就算啃了,对我大明也没有多大益处,反而还会劳民伤财。”

“莫非就放虎归山,让他们休养生息等着再反咬我们一口!几位大人的心还是真大,我等真是自愧不如。”

· ····求鲜花··· 0

被兵部那些人不阴不阳的刺了几句,杨士奇等人都快气笑了,论起嘴皮子功夫,他们什么时候输过。

“我们是比不上将军威猛无比,既然如此厉害,何不直捣老巢,单枪匹马杀入那东瀛内部,免得浪费时间,和我们这些老匹夫在这里一呈口舌之快。”

眼看兵部和几位武臣和内阁的那些人吵的不可开交,太子连忙使了个眼色。

“皇上,儿臣认为我国海上军队还在发展阶段,目前并不成熟,东瀛那边有套完整的体系和模式,纵使我们人数众多,想来也讨不了多大好处,现在并不是最好时机,很容易打下败仗,丢失先前的优势。”

0 ...... 0

太子说的有理有据,就连兵部那些人也渐渐闭上了嘴。

“就算我们选择出兵东瀛,那么万一真的失败,后果谁能够承担?”

太子的视线在刚刚那群人当中扫了眼,先前支持出兵喊的最凶的那几位,顿时如同锯了嘴的葫芦再也不敢出声。

哪怕汉王和赵王在这里都担不起责任,更别说他们了。

朱棣原本心中一片火热,仿佛已经看到了东瀛被纳入大明的版图中,听到这番话渐渐冷静下来。

攻打东瀛前有许多问题,就算攻打下来,如何治理统治更是一个难题,他们本土人民生活多年,又岂会轻易接受外来者。

诸如种种加在一起,仿佛烫手的山芋,此时进攻明显不是理智的决定。

“太子说的对,进攻东瀛弊大于利,此事我们应该从长计议才对。”

朱棣心中已有成算,那些主战派也不好再说些什么,退一步说,万一真的攻打东瀛失利,到时候追责起来,倒霉的可不是他们。

“天皇?”朱棣勾了勾唇,“区区东瀛小国,也敢用这个称号。”

他思索片刻,在奏章上写下几句,此后东瀛彻底归降于大明。才.

第291章

永乐年间,东瀛以两国纷争为借口发兵,大明受高丽国主所托,先后派遣三王出兵增援。

由梁王领兵,两军大战于汉城郊外,东瀛不敌主帅野泽弃城而逃,率领残兵以及余下战船,却被明军埋伏海上,若干战船全部覆灭,东瀛元气大伤,消息传回国内,举国俱震,东瀛天皇写下乞降书,自此休养生息,再无争霸之心,史称高丽之变。

对于大明来的使者,东瀛国上下毕恭毕敬,生怕有丝毫怠慢。

“东瀛国上前听旨,朕见尔等诚心悔改,谅其尚未铸成大错,及时悬崖勒马,故接受归降,此后东瀛归属大明,天皇为名下国主,朕乃真龙天子,望其聆听教诲,切莫辜负一片苦心。”零六零

东瀛天皇——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为东瀛国主,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哪里听不出这圣旨之外的意思。

如今他只能跪倒在地上,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圣旨,面上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甚至还要表现出一番感激零涕的神情。

经过高丽之战的东瀛已经是千疮百孔,海上战船几乎全军覆没,让他们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承受来自大明的怒火,那样的后果他不敢赌。

“皇上宽宏大量,臣等叩谢不已。”明明想做人上人,却变为国下之国,对于曾经的东瀛国主打击可谓不大。

这是怪他自称天皇,犯了朱棣的忌讳,想当初他心高气傲,却自认为受命于天,称之为皇,熊熊霸主之火在体内燃烧,滋长出来无数的野心和欲望。

那种欲望更是在他某次朝拜觐见大明皇帝,看到物产丰富,繁荣不已的京城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凭什么大明能够占据这么好的地理环境,而他们东瀛却只能偏安一隅。

东瀛虽小,早晚在他的带领发展下,早晚能够成为一方霸主,说不准有天能和大明平起平坐,甚至还能够超过,

就是在这样欲望的鞭策下,他带领东瀛火速发展,收服各方幕府将军,整合了全国所有的势力,让东瀛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盛。

眼看国家欣欣向荣,若是一直能够这么保持下去,说不准日后某天真能成为海上霸主,他们发展渐稳的轨道却偏向了另外一边。

“国主,国主?”

旁边臣子的几声呼唤,这才把东瀛国主的思绪拉回现实中,转头便对上鹤原真吾包含担忧的眼神。

“国主你没事吧?”

东瀛国主摇了摇头,前所未有的疲惫涌上心头,明明才过而立,正是壮年之际,此时却像是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的老人,浑身都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气息。

他感慨万千道:“我没事,只是想起了曾经的事情而已。”

“臣已经命人带领大明使臣下去休息,他们明日就会启程返回大明。”

“你做的很好,这些事情就交给你安排吧。”

东瀛国主的目光落在了远方,也不知道在看什么,鹤原真吾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那里是一望无际的王阳大海,忽然他开口道:

“我以为自己走的是条康庄大道,却不曾想那是条不归路,任由欲望的发展,最后也将自己拖向了无法填满的沟壑,还连累了整个国家。”

“这并不是国主的错。”鹤原真吾看着眼前的人,完全无法将他和从前那个野心勃勃充满雄心壮志的东瀛天皇联系到一起。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两人不由得陷入思考中,大概是接触那些金发碧眼的人开始,那群人说他们手上有着世界最厉害先进的火器,就连大明也比不上。

从那以后,给了东瀛国主能够赶超大明的希望,如同一颗种子,最后在野心的浇灌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

相较于东瀛国的愁云惨淡,高丽国这边虽然也损失惨重。

先前凡是被东瀛侵占国的城池,里面的金银财宝都被扫荡一空,有部分已经被运回东瀛,只有少数来不及运走,已经被明军及时追回物归原主. ....

不仅如此,大明勒令东瀛交还全部金银财宝不说,还让他们赔偿了高丽国的损失,这么一来二去,先前丢失的被全部找回,东瀛的补偿则是用来修建被损坏的城池。

两相抵消之下,相当于又重新驻防,似乎也不费什么,只是需要点时间和人力,高丽国主是真心感激大明。

“国主这是从东瀛那边缴获而来,还有他们的赔偿,还请您让人专门清点一番,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这就上报朝廷。”

“多谢大人了,这么点小事还要让皇上忧心,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高丽国主朝着旁边的人使了个颜色,心腹立马心领神会,从几箱财宝里面挑出几件,送给大明的使臣。

“这是我的小小心意,还请大人收下,在皇上面前为我多多美言几句。”

使臣见此脸上笑容更是真切几分。

“国主客气了,高丽身为我大明的属国,皇上虽然远在数千里之外,但听闻有难,立马派兵支援,别看高丽与大明相隔甚远,对这些事情也是放在心上的,如今我所做的也是分内之事而已。”

“所以我们这次想和使臣一起回京 ,亲自向皇上表示我们的谢意。”

直至使臣走远,高丽国主都还维持着殷切又激动的笑容,其他几位王族看了,神情都有些不解。

“这又不是大明皇帝亲临,国主对这几位使臣未免太客气了点,而且聊表谢意,何必亲自辛苦跑一趟呢。”

“你们懂什么。”高丽国主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这次若不是大明出手,只怕我们这次真的要被那东瀛给侵占。”

“那东瀛天皇——”高丽国主语气一顿,浮现出几分幸灾乐祸的笑容,“不对,现在他和我一样,应该成为东瀛国主了,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只怕到头来会将我们赶尽杀绝。”.

第292章

国主将其中利害关系娓娓道来,他在位期间,不说有多大丰功伟绩,但至少是国泰民安,百姓们安稳生活。

高丽国土虽然地域也不广阔,但至少比东瀛要大,再加上物产丰富也算富庶地区,虽然是属国,但距离大明又路途遥远,兵力并不强盛,否则东瀛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甚至可以说是精心挑选过的,如果大明不从中干涉的话,说不定真的可能会被东瀛他们得逞。

“像我们这种周边小国当初数不胜数,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有我们高丽能够一直保留至今吗?”

“你觉得是我们国家强盛?还是我们兵强马壮,能够抵抗那些侵略者?又或者我们手握一技之长,足以让他们不敢来犯?”

高丽国主一连抛出几个问题,把那些王亲贵族都给问住了,他们纷纷摇头,如果真的如同国主所说,他们有这些依仗的话,那东瀛怎么敢来进犯。

其14他小国要么就是被别国吞并,要么就是历经战火终于支撑不住,城中百姓跑的跑逃的逃,只剩下残破的建筑和荒地。

那些断壁残垣依稀能够窥见曾经的辉煌和繁荣,不过终究都是过眼云烟,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但高丽不同,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各方大国之间周旋,竟然找到奇异的平衡点,得以保存至今,在这期间高丽国主可是功不可没。

他虽然没有东瀛的雄心壮志,更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他识时务,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会苟,能够成功苟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既然自身暂时无法强大,我们只好先从其他方面下手,借助他人的力量找准时机壮大自身,这才是立足的根本。”

其他人听了却还是有些担心,“可是国主又怎么知道这不是驱狼引虎之策,万一东瀛是被赶跑了,可大明他们——”

高丽国主看了说话的人一眼,破天荒地翻了个白眼,“你觉得大明能够看得上我们这点东西?”

倒不是他故意贬低自己,实在是明朝地大物博,丰富的物产不知是他们这里的好几倍,这就好比他们捡了个芝麻,担心那怀中抱了西瓜的人来抢。

明朝就好比手握金子的人,高丽国主是最放心不过。

那人忍不住嘟囔几句,“麻雀再小也是肉啊,这不东瀛就眼馋了。”

“这便是大明和东瀛的不同了。”高丽国主颇有感慨,“曾经各国来朝,觐见大明皇帝,你们是没有看到当时的盛况,我有幸见过几面,圣上风采那是无人能及。”

这可不是拍马屁,毕竟大明使臣都不在这里,高丽国主是由心而发,他也和东瀛天皇打过交道,此人野心有余,但终究还是差了点东西。

“真有国主说的如此夸张?”众人面面相觑,都觉得高丽国主有些言过其实。

高丽距大明甚远,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面见朱棣,因此这里许多人还无缘得见朱棣阵容。

“若是你们哪天有机会见到便知我所言不虚。”

做人贵有自知,高丽国主更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让他励精图治可能有点困难,而且也不是治国那块材料,但是他看人却是准确无误。

否则也不会在东瀛来犯之际,下定决心向大明寻求帮助。

如今高丽国还有政务需要处理,大明使臣团只能先行一步,等他处理完这边的事情,才能够进京面见朱棣。

京城那边,朱棣收到高丽国主将会带领全体王族跪谢叩恩的消息,立马吩咐人准备下去,也算是迎接他们的典礼。

毕竟高丽国远道而来,且身份都是王室大臣,虽然是来谢恩的,但是大明的场面也要撑起来,摆出一副待客之道,免得叫人议论说是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