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离婚开始 第16章

作者:许家大少

“嗯……这小夫妻的事情,都是床头吵架床尾和。我们当父母的也不便掺和,先吃饭吧。”

娄董事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一开始还气这姑爷欺负自己闺女,但是许大茂诚恳的解释完,除夕夜又特地上门来他们家过,给足了诚意,他也不好继续端着架子。

娄母特地又将几个放凉的菜重新热了热,冒着腾腾热气和香味丰盛年夜饭就上桌了。

许大茂胃口大开,一上来吃了一大碗饭。

口中赞道:“妈,您这谭家菜太正宗了,好吃的我差点儿把舌头吞下去了。”

“哎哟!这孩子嘴可真甜!”娄母笑的合不拢嘴,“就是些普通家常菜而已,哪有你说的这么好。”

“我这可不是恭维,娥子也知道,我们院的傻……何雨柱,他们家传承的就是谭家菜,手艺堪称一绝,我也吃过,不过跟您这一比,差远了!哪比得上您正宗!”

“这孩子,夸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来,多吃点。”

娄母心花怒放,给许大茂夹的菜都快堆成小山了。

娄晓娥瞠目结舌的看着许大茂,心说这硬木头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以前可是动不动就呛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娄董事让阿嫂开了瓶洋酒,顺便给许大茂也来了一杯。

“待会儿来我书房一趟,咱们聊聊。”

娄董事简单吃了几口就起身去了书房,娄母道:“你别管他,他这两天应酬太多,吃腻了大鱼大肉,咱们多吃点。”

“好嘞!”

许大茂好好品味了一下正宗谭家菜,味蕾的享受难以用语言形容,后世想吃到这样的美味,那得去专门的国宴或者高档私人定制。

饭后,许大茂来到娄董事的书房。

“随便坐。”

娄董事脸上略带愁容,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

“爸,您可是在为最近的风向发愁?”许大茂开门见山。

“你,都知道些什么?”

娄董事一怔。

他原本只想敲打敲打许大茂,让他对自己女儿好点,顺便彰显一下岳父的威严,谁成想许大茂一开口,直接打断了他的节奏。

“您知道,我这放映员的工作可是隶属于宣传科,上面传下来的文件和讲话,我可没少听到风声!”许大茂认真的道,“最近的局势一直在变,今年起,风向就要彻底变了,对您很不利!”

娄董事心里一沉,这句话说到了他心坎里,最近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不妙,甚至已经有了逃离的念头,只是舍不得自己辛苦创下的基业。

许大茂斟酌语言:“我觉得,爸您现在就应该做好撤离的准备了。”

“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再等等看。”娄董事固执的摇了摇头。

许大茂心里叹了口气,娄董事还心存一丝侥幸。也对,换了自己有这么庞大的身家,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这个年代,不论去哪里都要有介绍信,严格管控户籍,说撤离,那可得做好跑路去香江甚至国外的准备,而且可能一辈子都回不到故土。

如果不是有上帝视角,饶是便宜岳父眼界长远,却也根本想象不到未来燎原之势的恐怖。

许大茂现在人微言轻,就算把未来告诉他,也起不到说服娄董事的作用。

就好像现在突然有人说,未来会有叫电脑的东西,不出门尽知天下事,那肯定会被认为是疯子。

许大茂也不强求,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合一切能用的资源往上爬,做到自保的同时,尽可能的在未来事发之后,保全娄晓娥一家,帮助他们撤离。

以娄晓娥的出身,娄董事的背景,绝对是未来被打倒的‘首恶’,就算许大茂有个兵工厂系统,也没办法逆大势而行。

一开始和娄晓娥离婚,置身事外,也完全是为了半年后的风起做准备。

(各位读者爸爸,我还是得解释一下,和娄晓娥离婚包括后续剧情安排,都是大纲写好的,不是随便冲动或者故意让主角冷血。每个人物的故事线都是有头有尾的,别听风就是雨啊,比如主角和李厂长,那怎么就成舔了,就不能是拉下水,当工具人么,嘿嘿,手动狗头+滑稽脸。)

(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

第13章

“对了大茂,现在你工作怎么样了,有什么难处可以跟我说说。我之前还是留了不少人脉的。”

娄董事掐灭了香烟,和许大茂聊了一会儿,发现自己这姑爷变得成熟了不少,没了之前那狭隘的小农思想,看来这宣传部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成长了很多。

一番谈话下来,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不少,严格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翁婿之间的正经对话。

许大茂道:“工作很顺利,而且领导很赏识,年后我准备提干,正好想请爸帮我疏通疏通关系。”

娄董事笑道:“这才对嘛,人往高处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有什么盼头?”

以前他有的是人脉,但是曾经的许大茂并不值得他帮。

“虽然现在我已经不是轧钢厂的股东,但好歹曾经的人脉关系没断,我帮你活动活动,这宣传科科长的位子,一定是你的!”娄董事自信的拍板。

他和轧钢厂的杨厂长是老交情了,这点人情还是没问题的。

许大茂道:“谢谢爸!不过宣传科科长不是我的目标,我想当食堂主任!”

“食堂主任?”娄董事一愣,这宣传部和食堂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这一下子跨界了,光是人情就得搭进去不少,而且外行人管内行,肯定会招不少风言风语,况且万一干不好,那可没办法收场。

“说说你的想法。”娄董事没有拒绝,而是倾听姑爷的解释。

“如果我提干了宣传科的科长,那么无形之中也就打上了杨厂长的烙印。我不是说杨厂长不好,只是他老人家只钻研技术和抓生产,对于未来的风向没有精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