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里的捡尸人 第247章

作者:仙舟

正要上行前往顶楼的影棚,却忽然听到一声隔着重重墙壁的模糊尖叫。

两人或真或假地同时一怔,快步跑上楼——对侦探来说,含着类似情绪的尖叫声并不陌生,这很可能意味着附近发生了命案!

不过,没等冲上顶楼。

才刚跨上两三级台阶,就见楼梯拐角处的窗外,忽然落下一道燃烧着的身影。

那道影子体积庞大,比正常人还要大一圈,自上而下掠过,在两个目击侦探眼中留下了一道一闪即逝的影像。

安室透瞳孔微缩,认出了那竟然是燃烧着的“哥梅拉”。

他几步跑到楼梯拐角,拉开窗户。随着内外空气开始流通,上方隐约传来数道小孩慌张的尖叫声。

江夏也跟到了窗户旁边。

他往下张望一眼,低声说:“空的。”

安室透点了一下头,显然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从“哥梅拉”在空中下落的状态和轨迹来看,它的质量似乎要比装了人的时候轻一些,所以掉下去的应该不是人,而是怪兽服。

……为什么要把它点燃丢掉?这个剧组不是很缺经费么。安室透略微蹙眉。

“上去看看。”

两个人离开走廊的窗户,前往顶楼影棚。

……

十几分钟后。

目暮警部领着一溜警车,匆匆赶到。

大宝影城楼前的地面上,躺着一只半边烧焦的哥梅拉空壳。此外,它旁边还跌落着一把染血扭曲的菜刀,刀上面的血迹已然焦黑,只能从周围地上隐约溅到的血点和被砸碎一小块的水泥路面,想象出它和哥梅拉道具服一起坠楼时的状况。

燃烧的道具服早已被灭火器扑灭。

此时,它周围除了警察,还围着一圈工作人员,以及附近赶来看热闹的居民。

江夏跟安室透和“安室透”一起站在人群当中,听目击者柯南朝目暮警部描述他看到的情况。

“龟井先生被人捅死了,就在顶楼的摄影棚!”柯南顶着“安室兄弟”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尽量用贴近小孩的一惊一乍语气,从头描述道:

“松井先生帮我们去仓库取道具的时候,被歹徒扎伤了腿。我们顺着歹徒离开的方向追过去,就透过窗户看到摄影棚里,一个穿着哥梅拉怪兽服的人捅死了龟井制片人,然后持刀从另一边逃走。

“歹徒行凶的时候,不小心踢翻了旁边的油漆桶,踩到油漆,留下了脚印。我们顺着脚印追出去,先遇到了被歹徒‘哥梅拉’撞倒的友美姐姐,然后又一路追到天台。

“但天台上面没有哥梅拉。我们听到一阵奇怪的动静,跑到天台边缘,往下张望,就看到‘哥梅拉’身上烧着火,摔到了楼下……我本来以为歹徒跳楼自杀了,但跑下楼,才发现道具服里是空的……”

小孩稚嫩的声音总是缺乏一点可信度,不过前因后果还算清楚,而且中途还涉及到了除死者之外的两个大人。

目暮警部点点头,一边等鉴识科找证据,一边准备按照流程询问其他证人,并排查嫌疑人。

上楼前,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在哥梅拉剧组的工作人员当中转了一圈。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两个“安室透”,顿时脚步一停,愣了一下,抬手揉了揉眼睛。

发现不是加班过度导致的重影后,目暮警部下意识地看向了两个“安室透”中间的江夏。

小小的眼睛仿佛会说话:

江夏老弟,怎么回事?

目暮警部隐约记得,这个突然变多了的金发混血男人,是江夏所在的侦探事务所的老板。

江夏看了一眼安室透,发现他似乎没有把贝尔摩德当场抓获的想法,于是也没揭穿。

他给很懵的目暮警部指了一下穿着外卖员工服的正版安室透,简单介绍道:“这位好像是老板的弟弟。”

——贝尔摩德出现在影棚里的时间,要比送外卖的安室透早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默认了她才是“安室透”。

所以现在,晚到的正版安室透,就只能暂时当“安室明”了。

……还好目暮警部一时半会儿应该想不起来要查身份证明,如果目暮警部突然机智,那套了波本脸的贝尔摩德一定会有些麻烦。

不过,江夏看了看旁边尚未熄火的警车,和这里很适合飙车逃走的路段,感觉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贝尔摩德真的跑了,那事后他和安室透一定会被询问相关的事,但这依旧问题不大——到时候只要把锅全推给逃走的易容者,说两人是被威胁了就好。

目暮警部听完江夏的解释,神色更疑惑了:安室老板什么时候突然多了个弟弟,还是个双胞胎?从来没听说啊……

贝尔摩德察觉到目暮警部的情绪,靠近过来,顶着安室透的脸质朴笑道:“我弟之前一直在乡下,最近他听我说城里的生活更有趣,所以想过来看看。”

“哦哦,原来是这样。”目暮有所恍然地点头。

既然这对双胞胎不在一个地方生活,那也难怪他在东京这么久,只见过其中一个。

话说回来,顶着这么国际化的脸,说这种“进城体验别样生活”的话题,总感觉有哪里怪怪的……不过这毕竟是市民的家事……

目暮警部朝“安室明”点了一下头,留下一句“欢迎来东京,祝你玩得愉快”,然后继续上楼,去询问其他两个看到过歹徒“哥梅拉”的目击者。

贝尔摩德则回过身打量了一下街边几辆警车的位置,又仰头确认了一下大楼外侧的格局,紧跟在目暮警部旁边,进到楼里。

两人身后,江夏看了一眼旁边面带微笑,但手背已经绷出了青筋的正版安室透,同情地拍了拍老板的肩膀。

被易容成自己的人增加奇怪的人设,确实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安室透脸色阴森,心里不断给贝尔摩德记着账。

但很快,他又有所联想:

虽然贝尔摩德令人厌恶,但她提出的双胞胎这个身份,倒是颇为有趣。

不如改天找同事办个“安室明”之类的假证——已经成年的亲兄弟之间没有责任纠葛,要是真有这么一个“兄弟”,或许能在不少需要推锅的场合派上用场。

安室透思索着进了大宝影城。

江夏看着他的背影,总感觉这位老板似乎觉醒了什么奇怪的想法,但又没有证据。

只能也先跟进大楼,回到顶楼的案发现场。

他们这些案发前后出现在附近的人,目前都还没被排除嫌疑,不好直接离开。

……

影棚里,鉴识科的人员正在龟井制片人的尸体附近忙前忙后。

旁边,数名警员则正向工作人员询问着案发前后的状况。

江夏也很快被问到。来问他的正好又是佐藤警官。

他想了想,告诉佐藤自己看到了燃烧的“哥梅拉”坠楼,当时他正和“安室明”在一起。

几米外的贝尔摩德耳尖地听到这句话,忽然警觉。

刚才在楼下时,她就发现了:结合柯南的描述,从龟井被袭击,到歹徒逃跑的那段时间里,她扮成的“安室透”刚好离开了江夏和真的安室透、当然也离开了所有工作人员,正独自一人行走在走廊中。

……换句话说,她“正好”缺乏目击证人。

原本,贝尔摩德只觉得自己有点倒霉。

但此时,无意间听到江夏的声音后,她的思绪就不自觉地转到了江夏身上。

第374章 琴酒的总结

注意力在江夏那边稍一聚焦,贝尔摩德忽然有所联想:

琴酒之前为了弄明白乌佐的心里状况,曾经给她传过不少资料……说起这个,在她来到日本前,琴酒明明还隔三差五地催一催她,问她具体什么时候到,好尽快干预乌佐越发危险的心理状态。怎么她现在真的回到了日本,能接收乌佐了,琴酒反而不再提这件事了?她还想多看看乌佐的状态呢,虽然目前没发现太过明显的异常,但是……

等等,不对,这好像不是现在的重点。

贝尔摩德按了一下眉心,让半途跑岔的思路转回正题。

……总之,琴酒传给她的那些独家资料,让她对乌佐的“杀人”手段,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刻的了解。

她知道乌佐非常擅长利用目标和那些与目标相关的人、并结合周围的环境,不动声色地引导一起乍一看非常自然的凶杀。

从任务记录来看,有些时候,乌佐的引导过程周期偏长——有些受害者是在同他接触的几周甚至一个月后,才会突然杀人或被杀。

但还有一些时候,那个周期却非常短:几乎是一小时前目标刚刚遇到乌佐,一小时后就会立刻开启凶杀。

这么短的时间,乍看只觉得不可思议,但细想却又似乎有些道理:在贝尔摩德的印象当中,相当一部分案件里,积攒了不少怨念的行凶者其实都是突然起意,冲动杀人。

而大多犯人都有求生欲,都想在杀人后规避刑罚。

如果这时,他们忽然因附近“某个人”的举动或谈话而灵光一闪,发现一些可以利用的物品,进而谋划诡计进行杀人,那么这种短暂的引导周期,也完全有可能出现。

……至于乌佐具体是怎么暗示、怎么让那些人“灵光一闪”的,这应该是他的秘密和天赋。

——世界上从来不乏各式各样的天才,乌佐一定也是其中一员,只是天才的方向稍微有些不太合法……咳,总之,如果人人都能了解其中的原理、知晓其间的过程,乌佐也不会这么受组织里的知情人赏识。所以她看不透引导的奥秘,这其实很正常。

一直到今天,贝尔摩德都觉得乌佐的杀人方式非常奇妙。

实际上,如果不是组织布置过几次定向的杀人目标或任务,而乌佐都按时一一完成了,那只看外界报道的案情,她根本想不到这其中被乌佐动了手脚,只会觉得组织运气太好,或者死者太过倒霉。

此时,在这个刚死过人的哥梅拉摄影棚里。

贝尔摩德回想起种种关于乌佐的细节,再结合今天的事,她忽然意识到,或许现在,她就已经亲身体会到了乌佐的杀人方式、并不小心踩入了他编织的布局当中。

——回想一下就能发现,之前,波本刚抱着外卖袋闯进摄影棚,然后和她互相威胁着离开时,乌佐并没有立刻追上来,而是隔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才悠闲出现。

在这段时间里,乌佐完全可以接触到影棚里的其他人,并不动声色地对那些人施加相应的影响。进而利用这里的情况,制造出一些他乐于看到的局面。

乌佐刚才会下楼来找他们,比起拉架之类的理由,其实也更可能是为了适时拦住她,确保她在凶案发生前无法出现在工作人员的视野当中。那样一来,即使龟井制片人死亡的时候她正和乌佐在一起,她也不可能得到从乌佐口中说出来的“不在场证明”。

想到这,贝尔摩德忍不住眼神凝重地看了一眼警察旁边的江夏。

碰巧江夏也在看她。

两边一对视,江夏下意识地微勾唇角,朝她点了点头,神情看上去颇为愉悦。

贝尔摩德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的错觉,总之,一瞬间,她竟然有到了针刺似的危机感——乌佐看向她时,用的完全是一种看待猎物的眼神。就好像在他眼中,贝尔摩德根本不是一个和他对等、甚至比他高级的组织成员,而是一碟美味的大餐。

贝尔摩德眼波微动,暗暗调整着自己的心态。

……不能因为乌佐的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威胁性,就疏忽大意。

毕竟,理智一想,这可是一个刚进入组织干部的视野没多久,就顺利获得了组织代号的成员,而到现在,他甚至都还没有成年。

——贝尔摩德抿了抿唇,尽力收束每次见到乌佐时本能的亲近和放松,认真揣摩起乌佐在这种时候制造凶杀案的动机。

……是像琴酒所说,兴趣使然?

还是不想看到波本和她冲突,在试图转移注意力?

兴趣这种充满主观性和偶然性的猜测,姑且先放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