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好走治愈路线了 第70章

作者:一二三四维

“‘多亏了我’这种话我可担待不起。”

远山如月摇了摇头。

“事实上,就算风间君你自己进行投递,那篇故事也八成会被选上。编辑们可不是看作者来挑选连载作品的,他们看的是足够优秀的故事。”

“在我看来,能够连载的关键还是在于风间君你的那篇故事足够好。”

“喂喂,你们差不多得了...”

眼见自己就要沦为可有可无的第三人,风间茜连忙插嘴道。

好在是那家寿司店从车站出站口出发,并不要走多余的路,穿过马路就到了。

这是一家装潢成传统日式古典的寿司店风格的店铺,进入其中有一种穿越到古代剧中的感觉。

迎面而来一位女侍者,在确定了风间夕预订时留下的名字后便引导三人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吧台前。三人坐下,所正对着的便是寿司师傅的工作台。

第九十二章 轻小说

坐在吧台前,一份份寿司在年迈的寿司师傅布满老茧的双手摆弄下被送了上来。

从鲷鱼和比目鱼等白肉鱼,到小鳍等亮皮鱼的寿司,再到鲔鱼的红肉。之后就是浓味的海胆、鲑鱼卵、以及招牌的鲭鱼寿司了。

风间茜已经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块放到了嘴里,发出了心满意足的声音。见此,坐在一旁的远山如月却是笑道:

“这家的鲭鱼寿司很不错,是全国都有名的。现在刚好是秋汛,鲭鱼的质量最好的时候。”

看其语气之前显然也来过这边用过餐。

越过专心致志享用美食的风间茜,远山如月一双美目放在了另一边的风间夕身上。

“说起来,风间君,你的那篇《来自新世界》上个月登上《科幻世界》杂志后,就很受欢迎呢。”

“我之前看了一些评论,还和主编聊过天。无论是专业的小说评论家,还是非专业的文学小说爱好者,都给予了你那部作品以及你极高的赞誉。”

“是这样的吗?”

风间夕手里正抓着一份手卷,听到远山如月这样说,立刻向她望去。

毕竟,《科幻世界》这种杂志并没有像周刊少年jump那样完整的读者评价系统。想要知道作品反响如何流程要复杂的多。

出于一部分私心将《来自新世界》这部作品首先搬到了这个世界。虽然对于故事很有信心,但是风间夕却不确定读者的接受度怎么样。

“这种事,《科幻世界》的编辑最近应该也会告诉你的吧。我甚至觉得,如果《来自新世界》保持前面的质量的话,出版成书后一定能进入畅销书籍的行列。”

出版书籍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事实上,出书很容易,只要你有钱,作品符合规定,完全可以自费出书。

真正难的是由出版社为作者承担风险发行的书籍。不过这种要考量的却是十分之多。

首先,出版社的编辑最先考虑的是作品的质量,不然的话就是砸自己的招牌了。

其次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能够迎合大众读者口味,富有趣味性的通俗读物出版更为容易。相对的,具备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纯文学也会出版,不过印的册数就会少的多。

还有就是看作者,若是作者是十分有名的,曾经拿过什么大奖,或者之前有过畅销书籍的经历,在考察作品质量后,出版社也会优先考虑。

当然最没有负担的就是漫画出版社了,毕竟,不够优秀的作品都已经被腰斩,别说出单行本了。而满足了出单行本要求的漫画,怎么说也会有粉丝买账,不用担心亏钱。

“出版成书?这种事说的太早了吧。”

风间夕的脑袋很清醒。

若是沿用发表童话的自己的笔名的话或许还能带来一些人气。但在小说这条路上只是开了一个马甲,算是彻彻底底的新人。

《来自新世界》作品质量的确过硬,但毕竟故事内核是那种黑深残类型的。出版社肯定会觉得有风险。

要知道哪怕是《来自新世界》的原作者贵志祐介在出版这本书之前就已经是拿过许多知名奖项的大佬。名气做为保证,出版社才敢放心的印出来。

“我觉得不早。”

远山如月摇了摇头说道。

“风间君,你知道除去漫画报刊学习辅导这一类的书籍以外,书店里什么种类的书卖的最好吗?”

“该不会是纯文学作品吧...”风间夕半开玩笑的说道。

闻言,远山如月白了风间夕一眼,但随后却又轻轻点头。

“你这样说,也的确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前提是,神奈国那种国民级的传统文学作家写出的作品。”

“这种文豪级别的作家写出来的书,不用说,那发行的几个月肯定是牢牢占据榜首的。”

“不过,那种书基本都是作家沉淀了几年才能写出来的佳作。周期很长的。”

“现在书店卖的最好的书...”

远山如月顿了顿。

“首先是理财管理类书籍,以及成功学书籍。”

听到理财书和鸡汤文学卖的最好,风间夕脸上不由露出了奇怪的神色。

“然后就是小说,其中科幻和悬疑类的小说卖的最好。”

相比于纯文学,在保持故事性的同时,阅读的门槛要低上了许多。在神奈国的轻小说,幻想类小说还没发迹之前,绝对是属于最能排遣时间的书籍。

“因为是受众较广的科幻作品,所以出书的几率较大吗?”

风间夕摇了摇头。

“但《来自新世界》和传统科幻不太一样。”

“确实不一样,但我觉得恰恰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足够的新奇。就像是漫画界的《Death Note》一样。这部漫画之所以火不就是因为另走偏锋的邪道路线吗?”

风间夕想了想,虽然漫画和小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这样说也的确没错。

“其次就是....”

远山如月赞叹的说道。

“风间君,你写故事的方式很有意思啊。”

文笔文锋这种东西很难进行评价,但说到底,文笔这种东西就是讲述故事的方式。

故事好能够吸引人阅读,而文笔好,却能让读者更舒服的阅读通篇故事。

“我无法具体的说出你讲故事用的技法,但毫无疑问,那种技法的确更能让读者沉浸其中。”

事实上,严格意义上来说,《来自新世界》算是一本轻小说。

这类型的小说是以读者平常使用的口语来书写的。作者并不是向青少年诉说一个故事,而是以和青少年读者相同的视角来描述作者本身认为有趣的故事。

通过特定故事描绘手法所包装的小说,其手法的特色在于提高故事传达给读者的效率。这样阅读的门槛进一步的降低,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读物类型。

“文笔很适合给读者进行阅读,但是故事有绝对不简单无脑。等到《来自新世界》的下半部分出来后,整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出来后,我相信再无能的编辑都能看出其中的价值。”

“话说起来,风间君,《来自新世界》的下半部分哪时候能够出来呢?老实说,我好奇主角团怎么解决那近乎无解的社会模式。”

看着远山如月对自己传递来的热切眼神,风间夕心虚的瞥过头去。

“差不多快要写完了,过几天我通过邮件发给你吧。”

第九十三章 拒绝签约

一转眼,自三人的寿司聚餐后,又是一周过去了,《来自新世界》这篇小说的结局也总算是被风间夕彻底默写完毕。

而在这一天,正如远山如月所说的那样,《科幻世界》编辑社给风间夕回了电话,向他通报了大致的情况——不管是读者,还是同行和评论家,纷纷地好评如潮。

听到电话里编辑的言语,风间夕也放下心来了。

“只不过,少年瞬之死让很多读者都有些接受不了,他们还给编辑社寄来了信件,看得出来他们是很喜欢您所构筑的这个角色的。”

这名叫熊太的编辑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的吗?”

风间夕挑了挑眉。

关于这个问题,上次他也和远山如月有过讨论。

“关于故事中人物的死亡或者悲惨结局命运,老实说这真的不是作者的恶趣味。”

“科幻小说的创作理念是什么,我认为,所谓科幻小说就是要作品中的一切人物都是为了提出的概念而服务的。”

“人物本身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为了一步步将概念完全揭露出来。这样的作品看完后,给观众和读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会是人物也不会是情节,而是其概念本身。”

就好比大刘的《三体》其灵魂来自于‘黑暗森林’。而《来自新世界》的灵魂就是未来‘新世界’本身。

塑造出优秀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设定,这是一位优秀创作者要做到的。但说到底,故事和人物都不过是作者想要展现自己的某种想法和理念的工具人。

一个你很喜爱的人物突然被作者写死,而且死得极其悲壮,你以为作者不是故意的?

我只能说...没错,作者的确就是故意的。

悲剧是最容易让读者达到共情的一种写作方法。当有着这种理解去进行创作,恭喜你,你离‘老贼’的境界就不远了。

但这种话,风间夕自然不会和这位并不怎么熟的编辑明说。

似乎是听到风间夕话语中那淡淡不满的语气,熊太编辑立刻解释道:

“并不是说我们要阻碍您的创作思路,我只是在想或许等待这篇故事写完后,您还可以写一个小短篇放在我们杂志社上连载。”

“不说这个了...。”

熊太编辑又说道:

“您的作品的下半部分不知道完成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按照之前的合同,我会在下周把剩下的内容通过邮件发到贵社的邮箱内。”风间夕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这个并不急,说起来...”

熊太试探性的问道,“不知道风间老师您有没有成为职业作家的想法?如果有这个想法的话,或许可以考虑和我们杂志社签约。”

“只要定期在我们固定的专栏发表一些短篇小故事就行了。签约时限也不长,我们可以先签几个月的短签。”

说了这么多,搞半天是这么回事.....

当这位编辑将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露出来后,风间夕也明白了过来。

一般来说,当一个有潜力的新秀作家在文坛冒出了一些头,都会有出版社上门找合作。

其实像有名气的刊物,在上面发表作品的作者往往有一大批都是重复性的。这样既能保证杂志的作品不至于质量相差太多,也可以留住一部分固定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