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为小|姐姐之后 第519章

作者:吞噬药师的宝木德里奇

婚礼要最好的,蜜月要度最贵的,就连食材都被炒上了天价,消费趋向于不正常的豪奢化。

出国旅行是常态,出国疯狂消费也是常态。

现在的黄金购买大妈团,远没有当初的日本欧巴桑大队来得嚣张——局座在80年年代刚到米利坚,买纪念品的时候,旁边的日本观光团大妈就开始打量着整幢大厦,想要将它买下来了。

如果说这些社会百态,都还只是民众们有钱之后的狂欢,那么建设类投资则最能够证明日本的癫狂。

当时默默无闻的三上博史拍了一部《带我去滑雪吧》的电影,引爆了整个日本的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

想泡妞就要去六本木,就要约她去滑雪,就要开着一部丰田塞利卡四轮驱动旅轿,再帶一部佳能防水便携照相机拍下甜蜜瞬间。

这叫浪漫……

小眼睛女生纷纷学起了雪地帽加滑雪镜的打扮,热衷于寻找滑雪场地和海边。

于是宫崎县就做出了世界上最强的傻叉举动,他们建设了全世界最大的、能够模仿夏威夷的室内避暑度假中心,有着全球最大的室内沙滩和海水浴场——尽管从这个室内度假中心出去三公里,就是宫崎县紧挨着的真正的大海……

千叶县花了四百个亿,造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仅仅就是因为那部电影的火热——旁边的新泻、青森就有真正的雪山,而千叶县既没有雪,也没有山。

其他基建更是如同雨后春笋,好的自然有,但是坏的也不少,很多在后来都成为了笑柄一样的存在。

“我可以抽烟吗?”岩琦先生看着艾如龙。

“你随你。”艾如龙翻资料翻到了一半,表面没有表情,内心掀起了惊涛海涛。

岩琦先生点了根烟,说起从前:“当年我们借着第二次石油危机的东风,将自己的便宜省油的车辆打入了米利坚市场,那是我们三菱最风光的时候……”

底特律这么一个汽车城市深究起来真就是被日本干翻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在多个行业对于米利坚一顿狂轰滥炸,搞得整个米利坚手足无措,汽车业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项。

之前说过的半导体,也是其中的一项,日本的成功导致米利坚不可避免陷入窘境。

但是艾如龙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是丰田,不是你们三菱,丰田可是三井财阀的。”

“有什么区别?都是我们日本车。”

岩琦先生看着窗外的夜景,带着几分唏嘘:“当时的我们能够让米利坚国内的企业叫苦不迭,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形成了与今天几乎一模一样的东北部铁锈带——艾先生,你应该知道那副场景,和如今何等相似吧?”

艾如龙当然知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80年代和现在也一样。

米利坚的铁锈带产生了一批极为愤怒的选民,他们要么是产业工人,要么是产业工人的亲朋好友,这群人施压工会,施压当地议员,举行大规模的反对活动,试图以此让椭圆办公室对本子施加官方层面的制裁。

而且椭圆办公室确实这么做了,他们用各种行径近乎无耻地限制本子的企业,用行政手段限制整个半导体行业,说本子的半导体发展威胁到了他们的国家安全,仙童之流更是上蹿下跳恨不得对手赶紧死。

熟悉吗?

只不过本子的应对不一样。

当时的米利坚对日本那叫一个杀气腾腾,日本信任的是老麦,而不是当时的总统里根,所以他们觉得里根是真会动刀子的。

相比起来大家互相打得头破血流,还是乖乖认怂比较好。

更重要的一点,当时的日本除了经济之外,其他地方无力反抗米利坚。

“我们那个时候,和你们一样。”岩琦先生语气沉重。

“但是共和国不一样……”艾如龙再度从头开始翻看资料。

他看得很仔细,很认真。

但是他的这次翻看,带起了坚定不移的自信目光,甚至于是有些许俯视的味道。

就像是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而且这个学生,还不是什么能够力压老师的学霸。

共和国和日本一样?

里根七十岁当总统,现在的唐纳德七十一岁登基。

当时的里根奉行减税政策,大规模强化国防。

现在的唐纳德也奉行减税政策,大规模强化国防

当时的里根喊出口号,让米利坚再度伟大。

现在的唐纳德也喊出口号,让米利坚再度伟大。

唐纳德是里根的崇拜者,甚至于明摆着就是学习里根。

——但问题在于,共和国不是日本。

他唐纳德有什么本事学里根?

“说来有趣,当时我们的外相是安晋太郎,就是现在安晋首相的亲爹。”

岩琦先生抽完了烟,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看着面前的艾如龙:“现在的日本和当年面临一样的困境,你们共和国,则是面临着和我们当初一样的泡沫经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抗衡米利坚了,所以我们需要盟友。”

广场协议,在最开始其实是被日本的民众看好的。

因为广场协议大规模推动了日元升值,对于民众来说,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了,这是一件好事。

但另一个方面来说,日元值钱了,就代表了日本的商品在国外要涨价了。

原本就是靠着贸易才混到那种地步的日本,在商品涨价之后,最大的困境就是销售额锐减,出口锐减,最后导致贸易衰退。

贸易衰退对于当时依靠制造业繁荣的日本来说,就是经济衰退。

所以在危机逐渐爆发之后,当年签署广场协议的中曾根首相,就从民众口中‘有魄力的政治家’变成了‘葬送日本制造业的卖国贼’。

多可笑啊……

日本在当时一年连续五次降息,想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投资。

同时这种自己捅自己刀子的做法,也可以让日元的吸引力下降,导致汇率下跌,让日元贬值。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日元依旧拼命升值,完全压不住。

因为当时的米利坚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弱美金政策’,来增强米利坚产品的对外出口吸引力。

只有美金贬值了,米利坚的产品才能够在同样的产品质量下,变得价格低廉,从而打败同样物美价廉的日本货。

日本干不过体量庞大的米利坚——因为除了政策本身,还有另外一帮人的入场。

那就是金融界的资本炒家,各种金融大鳄。

他们就是米利坚的艾如龙,是现在的索罗金,他们纷纷炒高日元,疯狂交易外汇。

一年时间,日本的外汇市场规模暴增了300%,形成了最后的疯狂。

那个时候日本还没有完全崩溃,高层忧心忡忡焦头烂额,但是民间依旧歌舞升平,一副极限繁荣的景象。

甚至于大家觉得美金完蛋了,软弱的米利坚即将拜倒在伟大的日元面前。

在广场协议不久,日本政府高层为了配合米利坚的美金贬值政策,修改了国内的一些金融限制,开放了金融市场,导致了金融自由化。

全民炒外汇,疯狂炒外汇。

实业?那是什么?有炒外汇赚钱吗?

贸易艰难?那是什么?炒外汇不就能转回来了吗?

嗨呀,这简直就是躺着赚钱,美滋滋——

“我见识过你们这些金融大鳄的力量,艾先生,我见识过……”

岩琦先生抽完了一根,重新又点了根烟,手微微颤抖,似乎回忆起了当年那个几近疯狂的年代:“1987年,中曾根首相发布的《景气政策》,就是你们最大的武器。”

艾如龙没有说话,他第二遍快速浏览完了这份文件。

听着岩琦先生的话,他从文件里抬起头,身子往后仰,依靠在椅背上。

此刻的他,目光带着和自己‘远东恶龙’称号一样的霸道,就像是巨龙在看着自己的食物。

“那是你们的错误决策。”他这么说道,轻描淡写,算不上嘲讽,但也绝无怜悯。

“……或许是吧。”

景气政策为居民减税一万亿日元的同时,政府投入五万亿,试图刺激日本经济,拉动发展。

六万亿日元,一枚看不见的金融核弹,就这么砸进了日本东都。

官方给你减税,官方给你发钱,官方希望你发展实业。

但是你看了看隔壁躺着也能赚钱的炒股炒外汇同行,看着自己辛苦一年,没有人家躺着炒三个月赚得多,你会怎么想?

至此,产业空心化形成,全民炒作浪潮形成。

广场协议是导火索,是通往陷阱的路,但并不是陷阱本身。

泡沫经济的那些全部繁华景象,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出来的——岩琦先生自己很清楚,甚至于他们三菱当时还推波助澜。

日本人那个时候迷上了高贵的高尔夫球运动,所以三菱金属做了一批高尔夫球三件套的限量版,售价一亿日元,一共六百五十套。

——只用了三天就卖光了。

“我们那个时候做了一场梦,一场不愿意醒过来的梦。”岩琦先生看着艾如龙,眼神里终归是带上些颓然:“梦里我们的国民每个都成为了富豪,我们的钱可以买下米利坚,甚至于整个世界……但最后,梦醒了。”

“当时其实有人预测到了经济泡沫,只不过你们不这认为而已。”

“……是啊,我知道你说的是谁,野口悠纪雄教授对吧?”

岩琦先生说着摇了摇头:“不一样的,他当时也只是悲观预测,没有把握——当时来看,我们压根就没觉得那是会崩塌的梦,甚至于就连后来的一些降低热度的政策,都只是想要平稳一下经济而已。”

甚至于泡沫经济崩溃前夕,官方都还觉得有救。

但是谁知道,他们的泡泡会那么大,那么美,却又那么脆弱而容易破碎呢?

啪——

什么都没了……

之后南棒崛起,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日本。

共和国改革开放,成为了世界工厂,制造业蓬勃发展。

从那以后,他日本失去了三十年。

银行破产,企业破产,发展停滞。

还真是应了一句话——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艾如龙点燃了那份资料,将其放到了玻璃桌面上,看着那点点星火灰烬在空气中舞动着。

“共和国和你们不一样。”他再度重复这句话。

潜台词很明确,米利坚能收割你们日本,但是想着能用这种方法对付共和国?

谁给他们的底气?